那你问过吗,忘掉的知识去哪儿了?
我告诉你,去骨头里了,但我不告诉你咋回事。
Haunt,这词发音非常特别,现在呵得出白汽了。
这是北大教学名师,我本科电磁学的老师,王稼军老师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当时我们是化学院的学生,电磁学对我们而言似乎没什么用处,所以有同学提出质疑,我们为什么要学这门专业课?
辛辛苦苦学了一个学期,考试考了80分,两三年后忘得一干二净,意义何在?
王老师的答复是,“具体知识忘了很正常,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锻炼。”
“留个印象,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十几二十年后,突然需要时,欸,一拍大脑,知道该去找哪个专家求助,这就足够了。”
同时王老师也援引了教育界一句著名的话。
“什么是教育?把在学校里面学的具体知识都忘光了,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
或许我这一辈子都用不上电磁学的具体知识了,但是通过这门课程,我学到了伟大先贤们思考重大物理问题时的思路,这份思维锻炼是弥足珍贵的,也是通用的。
就像你通过跑步锻炼了腿部肌肉,这部分的成果最终可以用于踢球;通过电磁学锻炼的大脑,也可以用于化学,甚至可以用于文科。
通过读书来学习专业知识当然是主要目的。
但是别忘了,读书也可以让你获得更好的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出正确判断,这些东西,就是忘了具体知识后,剩下的东西。
读书是很有用的,我说不出准确原因,但其他楼的专家应该可以阐述的很清楚。
我这边只举几个自己以及身边的例子,给楼主做参考:
故事1、我初中语文成绩就这么提高了
初中很长一段时间,我语文考试的分数是80-85左右,从没上过90分,主要就是阅读理解等主观题答得不好。后来不知道是市里还是省里教研组的任务,有个看“中学生必读的100本书”的任务,当时还算个流行的比赛,于是我就每天中午午睡的时间读书,慢慢的把四大名著、外国文学名著都读了
虽然,现在大部分都忘了(除了西游记),但当时其他的学习状态都没变,做习题啥的也没有额外的用功,可是语文成绩就是变好了,我记得看了2个月书就是期中考试,我考了92,印象很深刻,语文老师把我叫过去说:“我听你爸说你这段时间回家都会看看书,是不是成绩就提高了,有些东西,在潜移默化中就变化了”
真说到后来什么用,也就是后来我中考,那年语文第一个填空题就考到了《三国演义》里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_________”(课本里从来都不教)。再比如《格列佛游记》,打开了我对奇幻冒险类电影的喜爱之窗,毕竟小时候只看了一些有画面的动画片或书籍,通过文字来想象其实才是最有意思的。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读书是有用的。
故事2、这么简单的事情为啥他们就理解不了
大学期间,一个暑假,我妈在新房子监督装修,收尾打扫的时候我过去帮忙了,但当时也是请了个扫地的阿姨,搬家具杂物我比较累,就坐着休息。地上是很多灰尘的(很厚),只见这个阿姨先洒水,再拖地,拖完在洗手池洗拖把。。。(对,那么厚的灰尘,很明显应该先用扫帚扫,然后再拖地,再去阳台的拖把槽洗拖把)是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导致本来是灰尘地,变成了泥浆地。。。然后我家厕所的洗手池那个蓄水塞子(就是下面那种)因为周围有一圈沙子卡住了。。。得去重新换。
我记得我抱怨的时候,我妈跟我说了句:“你看,有几次你问我大学读了什么用,外面做生意的都是初中毕业的,现在你看到这个打扫卫生的阿姨了吗?她基本的策略也没有,我们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她就做不好”
我不知道是不是读书增长了见识,也许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或者做事方式,没读过啥书的人确实想不到?
故事3、原来哈佛的课程作用是这个
大学快毕业,我记得有节《战略管理》的课,是外教上的。当时他说,哈佛的商学院,都是案例教学,基本都是团队分析案例。这时候有人问,那这么多案例,有很多不能复制和参考的,他们出去都能变成商业精英吗?
教授说:“案例教学,只是为了降低这些人出去沟通的成本。当你毕业去了一家大的咨询公司,你参与团队讨论的时候,你的上司突然说,要么我们就做个方案吧,这样这样,就像XXX案例一样(just like the XXX case, how about that?)”这时候,你就知道你的上司在说什么了,因为你学过这个案例,不需要去google重新了解一下这个案例,也不需要反复思考这个案例的核心点是什么。
同理,你学会计,也许未来工作不咋用,可能你去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岗位,但当有一天你跟财务总监开会,他说非经常性损益的时候,你知道他在说什么,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这就是读书的作用,降低沟通成本。
再同理,家里冰箱坏了,工人说冷凝有问题,你知道“冷凝”是什么意思,你的外婆没读过书就不懂他在说什么。你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冷凝”两个字去查找冰箱的工作原理,发现自己冰箱坏掉的真正原因,说不定下次自己也能知道怎么修。下次再坏了,新的工人上门,你可能就说:“师父,上次是冷凝有问题,你看看这次是不是老毛病?”节省了自己和师父的时间。可是你外婆等冰箱修完感谢工人以后,就没有然后了。下次坏了她对着新的工人,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坏了,以前也坏过,修好了”(外婆:你礼貌吗?)
所以,你读书时候考冷凝啥的物理知识,现在想得起来吗?想不起。但在修冰箱的这件事情上,你的沟通比你外婆的沟通更有效吗?你以前学过的一些东西帮上你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题主在这边听我们各种回答,能听懂也是因为读书。不信你叫一个没咋读过书的亲戚来看一遍我们的回答,看看他能不能看懂我们说的是啥意思。
有些东西没法量化,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了我们的常识,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别让生活蹂躏了你的眉目和深情。
在快节奏的现在,沉下心来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大家获取知识也都是“快餐式阅读”。
鸡汤畅销书和各种三分钟了解**一本书/一件事,或者成年人三步走的网课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读书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个慢过程,时间战线拉的非常长的事情,也是个艰苦的事情,
分享kindle的广告文案
承认吧
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专注
现实却有那么多诱惑
它需要思考
偏偏大多数人早已无暇思考
但你还在读着
一字、一句、一页、一本
只因在书的字缝里
总有梦的发生
在那里
视野不再受限
思想可以自由流动
理性或感性,也仅在你的一念之间
你读书
不在车厢
不在街角
不在公司
不在家里
不在床
不在沙发
你,在梦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