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第十二季大结局?

回答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第十二季大结局,名为“The 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于2019年5月16日播出。作为这部深受喜爱的情景喜剧的终章,它肩负着为长达12年、共279集的旅程画上圆满句号的重任。总的来说,这部大结局在情感上是令人满足的,并且成功地回顾了剧集的核心主题和角色发展,但也在一些方面留下了一些略显仓促或不够深入的遗憾。

以下是我对第十二季大结局的详细评价:

亮点与成功之处:

情感的升华与回归初心: 大结局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它成功地营造了温暖、感人和怀旧的情感氛围。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故事的结束,更是对这群角色之间深厚友谊和家庭般羁绊的致敬。观众在看着他们一一走向人生新阶段时,也跟着经历了十二年的情感投入,这种共鸣是巨大的。
对角色成长的肯定:
Sheldon(谢尔顿)的转变: 谢尔顿作为剧集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成长是观众最为关注的焦点。大结局通过他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以及他对莱纳德、佩妮、霍华德、伯纳黛特、拉杰什和艾米的深情告白,展现了他从一个极度自私、社交障碍的怪才,成长为一个懂得爱、感恩和分享的成熟男人。特别是他提及“我们改变了彼此”,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转变,也是对整个团队影响力的最好诠释。他最终学会了“我想念你们”,这是他性格上最大的突破,也让观众倍感欣慰。
Penny(佩妮)与Leonard(莱纳德)的稳定: 佩妮和莱纳德这对“美女与野兽”般的组合,从最初的互看不顺眼到最后的结婚生子,他们的感情线一直是剧集的支柱之一。大结局中,佩妮的怀孕虽然是意外,但对他们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下一步。他们共同面对未知,并展现了成熟的伴侣关系,给观众带来了稳定的幸福感。
Howard(霍华德)与Bernadette(伯纳黛特)的家庭: 霍华德和伯纳黛特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大结局没有再为他们添加过多的戏剧冲突,而是让他们作为成熟的父母,继续承担家庭的责任,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温情。
Raj(拉杰什)的独立: 拉杰什在经历了一系列感情波折后,最终认识到自己并不需要一个伴侣才能完整,他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的提升是本季的重要线索。大结局中他虽然没有找到另一半,但他的朋友们给了他安慰和支持,而且他似乎对未来有了更积极的规划。
对剧集经典梗的回顾与致敬: 大结局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剧集中的经典元素和梗,例如:
谢尔顿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致谢时,回顾了他早年被欺凌的经历,以及朋友们如何帮助他,这是对他整个成长历程的回顾。
莱纳德的“Wait for it…”的梗再次出现,只是这次是以一种更成熟、更温暖的方式。
佩妮的标志性笑声和她与谢尔顿的独特互动模式也得到了体现。
谢尔顿为朋友们安排的“告别宴会”实际上是他感恩和告别的仪式。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主题运用: 剧名本身就很有趣,它借用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比喻,暗指这群看似不搭的人们,最终却因为朝夕相处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彼此的生活。谢尔顿在获奖感言中,以一种非常“谢尔顿式”的方式承认了这一点,表达了对朋友们的依赖和爱。
平淡而真实的收尾: 相较于一些大结局追求戏剧性的转折,这部大结局选择了一种更贴近现实、更温和的方式来结束。它没有生硬地制造高潮,而是让角色们在熟悉的日常环境中,走向了各自新的篇章。这种平淡反而更显真实和动人。

可能存在的不足与争议:

Raj的感情线处理略显仓促/草率: 虽然剧集确实想强调拉杰的独立,但他在本季中反复出现的感情线(与安吉拉、娜丁)以及最终“未找到另一半”的结局,让一些观众觉得有些遗憾。他的故事线在本季收尾时,感觉不如其他角色那般圆满,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虽然最后他似乎对未来有了新的想法,但这部分的处理略显仓促。
佩妮怀孕的意外性可能稍显突兀(尽管符合剧情逻辑): 佩妮一直强调自己不想要孩子,所以她的怀孕可能让一些观众觉得转折略快。不过,考虑到她和莱纳德的感情深度以及家庭的稳定,这个决定也并非不可理解,只是在情感铺垫上可以更细致一些。
霍华德和伯纳黛特的副线剧情较少: 霍华德和伯纳黛特这对组合在本季大结局中的戏份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作为其他角色的背景或支持者。虽然他们的家庭生活稳定是好事,但观众可能更希望看到他们在某些方面有更具体的进展或亮点。
部分观众可能期待更“爆炸性”的结局: 作为一部以“生活大爆炸”为名的剧集,一些观众可能期待一个更有冲击力或更具标志性的结局。第十二季大结局的“平淡”收尾,虽然真实,但或许没有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例如,没有一个特别宏大的科学发现,也没有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
对科学与人生的平衡处理: 剧集的核心一直是科学与人生、智慧与情感的碰撞。大结局在情感上做得很好,但在科学元素的展现上,并没有特别出彩的描绘,更多的是围绕角色生活展开。

总结:

《生活大爆炸》第十二季大结局是一次成功的情感收官。它没有辜负观众十二年的期待,以一种温暖、感人和充满怀旧的方式,为这群我们无比熟悉的科学怪才和他们的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谢尔顿的个人成长是他最大的亮点,而其他角色的安定也给观众带来了圆满的幸福感。

虽然在一些次要角色的故事线处理上可能存在一些遗憾,例如拉杰的感情归宿问题处理得不够深入,或者部分观众可能期待更具冲击力的结局,但总体而言,这部大结局成功地致敬了剧集本身的精神内核——友谊、爱、包容和共同成长。它提醒我们,生活中的“大爆炸”不仅仅是科学的发现,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接和生命的延续。

它是一份写给粉丝的“情书”,让我们在笑着流泪中,告别了陪伴我们十二年的朋友们,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美好的未来。这份温暖的回忆,将长久地留在观众心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寡淡的第十二季中,最后两集是给观众最大的惊喜。

“叮铃”一声,电梯打开,佩妮站在门口,明眸善睐。

谢尔顿终于学会了适应改变,开始尝试走进电梯。

然而观众还没有,我们依旧沉浸在一层一层台阶的重复中,以为永远不会到头。

那个哭起来像奶奶吼声的哈莉,已经出落成亭亭的金发小姑娘,已为人父的霍华德可能还会在深夜梦见胖胖的母亲吧。

还好有小小的伯纳黛特陪着他。

拉杰决定留在朋友身边,继续穿着毛衣憧憬电影中罗曼蒂克的爱情。

然而我也依旧单身。

莱纳德选择与过去和解,原谅母亲也原谅了自己,准备好迎接新的生命。

艾米剪了头发焕然一新,头上的王冠闪闪发光。

我们也不妨忘掉当初那个自卑的女博士。

颁奖典礼上谢尔顿放下长长的稿子,向朋友们一一致谢,这是最隆重的告别仪式。

“叮铃”一声,电梯关上,聚餐依旧日复一日,只是我们被关在门外。

附谢尔顿的致辞(生肉听写,有错误还望指出):

I have a very long and somewhat self-centered speech here, but I’d like to set it aside.

Because this honor doesn’t just belong to me.

I wouldn’t be up here if it weren’t for some very important people in my life.

Beginning with my mother, father, mee-maw, brother and sister.

And my other family.

I am so happy to have you with us.

I was under miscomprehension that my accomplishments were mine alone.

Nothing can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

I have been encouraged, sustained, inspired and tolerated not only by my wife, but by the greatest group of friends any one ever had.

I’d like to ask them to stand.

Dr. Rejesh Koothrappali.

Dr. Bernadette Rostenkowski Wolowitz.

Astronaut Howard Wolowitz.

And my two dearest friends in the world:

Penny Hofstadter,

And Dr. Leonard Hofstadter.

I was there the moment Leonard and Penny met.

He said to me that their baby would be smart and beautiful.

And now there is expecting I have no doubt that will be the case.

(Penny: “Thanks, Sheldon. I haven’t told my parents yet, but…thanks.”)

Oh, sorry. Don’t tell anyone the last thing. That’s a secret.

Howard, Bernadette, Raj, Penny, Leonard,

I apology if I haven’t been the friend you deserve.

But I want you to know, in my way, I love you all.

(To Amy)And I love you.

Thank you.

user avatar

《生活大爆炸》完结纪念:感谢多年陪伴,老朋友



任何一部陪伴自己十年以上的作品,都无法简简单单、随随便便用“优秀”与否去定义它的价值。

犹记得2009年年初在大学宿舍里,我开始看起了颇受好评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并迅速追上了第二季的进度……谁知这一看就是十一个年头。

这部讲述“聪明的geek/nerd也可以性感与可爱”的美剧,成为了真正现象级的作品。

尽管中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它渐渐失去了“惊艳感”,也有许多人弃剧,但我还是追到了现在——与其他某些长篇剧集不同,《生活大爆炸》从来就没有那么重的“包袱”,它可以开创先河、别具一格,也可以家长里短、诙谐轻松,只要它在那儿便可以。

《生活大爆炸》就好像一位相交多年的好友,当初你可能因为各种理由和他成为朋友,但如此长的时间过去你依然与他在一起,更多可能是出于一种“习惯”,习惯那些欢笑,习惯那些感动。

关于结束

这个故事终于在第十二季结尾,以两集连播的特别篇画上了句号。其实早在S12E22,就已经充满了“告别”的气息。

一直畏缩、被动的漫画店主斯图尔特,终于和德妮丝迈出了同居的一步,连互相告白说的情话都“宅”地那么无可救药,他们真是天作之合。

一直埋怨母亲冷淡却又渴望母爱的莱纳德,终于也勘破心魔选择自我原谅,母子俩迎来了等待太久的和解与拥抱。

还有一心想把自己“嫁掉”的拉杰什,差点就为了相亲对象踏上了前往伦敦的飞机,最后还得靠好哥们、好基友霍华德把真心话说出来,他才遵从内心留在了朋友们身边——果然你们俩才是真爱!

最终季的主线,是上季结尾谢尔顿和艾米在婚礼上偶然想到的“超不对称性”走向诺贝尔奖殿堂的坎坷之路。

从两人深入研究闹矛盾,到一度以为失败陷入低谷,再到灵光乍现柳暗花明,还经历了彭伯顿博士和坎贝尔博士的“帮助”和“争功”,直到对方互损决裂,这段风波才告一段落。

同一天播出的第二季《小谢尔顿》大结局与《生活大爆炸》大结局有很棒的联动剧情,其中一个便是谢尔顿少年时期的导师,斯特吉斯博士的惆怅。

这对很有共同语言的忘年交,在期待诺奖公布前无意中谈到了斯特吉斯的心病:许多拥有才华、有所成就的人都没能得到诺奖承认,比如他自己。

为此,斯特吉斯还一度陷入了令人担心的“混乱”……

自己是没希望了,但谢尔顿还有机会。

就像斯特吉斯博士身边有(谢尔顿姥姥)康妮陪伴他一样,谢尔顿身边也有妻子和朋友的相伴和期待——更幸运的是,他获奖了!

看着莱纳德挥出了期待已久的大巴掌,谢尔顿毫不在意,反与大家一起抱团庆祝的情景,真是完美混杂了欢乐、激动和快慰。

关于改变

难得的是,在大结局时《生活大爆炸》依然耐着性子讲了一段很“”的故事:谢尔顿惧怕改变。

蜂拥而至的记者,热情祝贺的同事,甚至连艾米的形象都大变样了。

艾米的变样成了压垮谢尔顿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依然像曾经的自己那样下意识地抗拒——但事情远还没结束,因为连坏了十多年的电!梯!都!修!好!了!

如果说艾米是让谢尔顿摔门而去,那么电梯则是让他落荒而逃了……

接下去的“shenny”组又为观众们发了一颗又甜又温馨的糖,谁都不曾想到,潘妮能用她最不擅长的“真理”给谢尔顿做通了思想工作。

不知不觉中,当初的“呆宅科学家”和“想做演员的追梦女孩”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潘妮的开导下,谢尔顿终于慢慢接受了“改变”的现实,被半劝半推地走进电梯,是他又一段“新生活”开始的标志。

改变旧习惯或许很难,但接受新习惯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迈出一小步。

关于“传统”

相比起“改变”,更让人忍俊不禁的其实是大结局里的“不变”,那些回归“传统”的人设和桥段,总能使人倍感亲切。

比如拉杰什。

他依然是那个花样繁多、活得很有仪式感的“女性之友”,当艾米在为得奖与形象问题患得患失时,他可以毫无障碍地以好闺蜜般的身份,“怂恿”对方一块儿去shopping、happy、换心情。

他依然是爱小桂子胜过其他普通女性(误)的幸福铲屎官,尽管我对他与伯德说的那句“吸女神器”表示怀疑……

在与安努那段相亲感情“无疾而终”后,拉什也彻底回归了看到女人、明星以及女明星就大惊小怪、兴奋异常的单身汉:天呐!《吸血鬼猎人巴菲》里的莎拉·米歇尔·盖拉!话说你翻人家包拿登机牌真的好嘛……

虽然一直在寻找爱情的漫漫长路上辗转,但拉什终归比以前“出息”多了,脱单的希望也大得多了……大概吧。

而霍华德和伯纳黛特这儿又是另一种画风了。

这对(偏袖珍型)夫妻实乃天生一对,奇思妙想、插科打诨起来总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连刷“虚荣心”的样子都是那样合拍~

他们还是小圈子里唯一生了两个孩子的,“父母”的印记已经牢牢刻在了他们身上,出一趟远门,把哈雷和麦克一对儿女交给朋友看管,看似是一次改变,其实也是他们必经的一课。

这是两个孩子出生后,霍华德与伯纳黛特头一回远离孩子“度假”,迫不及待要去高级酒店豪华大床睡个天昏地暗……你们果然是模范夫妻。

甚至于霍华德与生俱来长期相伴的那种略开黄腔、咸湿、油腻的猥琐感,在大结局里都还能体现一二——真的,第一时间敏锐察觉到潘妮和伯纳黛特一起洗过澡这种事,只有霍华德才能做到!——洗个痛快澡!

此外,还有一些能让TBBT粉丝会心一笑的场景。

比如谢尔顿和莱纳德花了139.5个小时重新粘好的DNA链条,在潘妮进屋关门时害怕它再次散架的模样,可谓是《生活大爆炸》多年以来最经典笑点的“样板”体现,人生的大起大落也不过如此。

还有众人离开公寓前,折腾了半天最终让电梯搬行李的一幕也是如此——就算把电梯修好了,你们还是没法随便坐电梯!

关于友情

大结局的重中之重,是借用谢尔顿和艾米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幕,来阐述“友情”的重量和宝贵。

最后一段“矛盾冲突”源于第十二季中的另一条支线,莱纳德和潘妮夫妇的“生子”愿望

由于潘妮不想要孩子,与她意见相左的莱纳德一度答应了扎克和玛丽莎夫妻的请求,愿意捐精帮他们传宗接代……可到最后,莱纳德才发现他一直在自欺欺人,如果将来世上有他的血脉,那只能是他和潘妮的孩子。

大概是先前各式各样的flag立太多了,在开导完谢尔顿回来的那个晚上,“酒后乱性”的潘妮在推倒莱纳德后便有了身孕……

这是一场意外,也是一个恩赐,潘妮因为“意外”而接受并爱上了“恩赐”,这也像极了她走到哪儿算哪儿的个性,说好听点儿叫洒脱~

可因为夫妻俩的有意隐瞒,潘妮“不寻常”的生理反应导致了谢尔顿的神经过敏,进而又引发了一次“谢尔顿以自我为中心”的矛盾

这么多年了,谢尔顿依然学不会(大概也永远学不会)通俗的情感礼仪交流,还把自己获得诺奖的荣光放在了朋友对孩子的喜爱和担忧之上。

有那么一会儿,莱纳德和霍华德都准备和妻子回去了,因为谢尔顿的言行又一次寒了他们的心……可他们终归做不到。

也许任何爱情和友情,到了一定阶段后都会变得和血浓于水的亲情一样:无论有多少次失望和心伤,只因有那份感情存在,便永远都会不离不弃。

而另一边,认为朋友“自私”的谢尔顿,也得到了艾米发自肺腑的教训……

你从来都不是故意伤朋友心的,大家可以因此容忍你,但你不能始终毫无察觉。

接下去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是属于谢尔顿和艾米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对于这梦寐以求的荣誉时刻,艾米先发表了她的演说,鼓励更多女性投身到科研工作中来,这也对应了之前他们险些失去奖项时,艾米深觉无法面对千万女性的愧疚感……

如今,这块心病已不攻自破了。

——被艾米狠狠教育一番后,谢尔顿一直就没真正缓过神来,以致于奖牌挂到脖子上时他都没表现出应有的兴奋,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台下,准确地说是在他的朋友们身上。

当艾米让“失魂落魄”的谢尔顿走上发言台时,谢尔顿放下了他原本准备好的演讲稿,看着台下的朋友们,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

在那个凌晨5点独自一人守着收音机的早上,为中微子领域做出贡献的弗雷德里克·莱茵斯落选了诺奖,年少的自己难掩失落之情哭了出来……

那时候,谢尔顿以为自己注定和“紧密结合”的夸克无缘,他会像一颗中微子那样永远孤独

但现实并不是那样,在小谢尔顿哭泣的同时:

小莱纳德和自己一样,守着收音机第一时间收听了诺奖的归属;

小潘妮正睡相极差地梦会周公;

小拉杰什在摆放着天文望远镜和火箭模型的房间里认真学习;

小霍华德穿着那件几十年如一日的睡衣,在魔术道具的环绕和老妈的咆哮声中玩着电子游戏;

小伯纳黛特在摆放着显微镜和炫丽奖杯的床头边做着公主梦;

而小艾米正坐在床上,打着电筒看心爱的《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草原小屋)。

在《小谢尔顿》S2E22的结尾,伴随着吉姆·帕森斯的声音,谢尔顿仿佛穿越回了少年的自己身边,告诉自己“幸好,我错了。”

“这份荣誉并不只属于我一个人,我此刻能有幸站在这里,得感谢我生命中一些十分重要的人,首先是我的母亲,父亲,姥姥,哥哥和姐姐,然后还有我另一个家庭,我很高兴他们今天也在场。

我之前对我的成就有误解,觉得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功劳,但事实完全不是如此,一直以来,我收到的鼓励支持,激励与容忍,不仅来自我的妻子,还来自世界上最好的一群朋友。”

在谢尔顿的请求下,台下的朋友们一一起立,“博士”拉杰什和伯纳黛特,“宇航员”霍华德,“世上最好的挚友”潘妮和莱纳德……

此刻的谢尔顿仿佛换了个人一般,不仅用词正式、精准,还会用S1E1中莱纳德那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又聪明又漂亮”来祝福他们尚未降世的孩子。

谢尔顿把属于自己和艾米的高光时刻,分享给了台下的五位朋友,这一刻属于他们大家。

“霍华德,伯纳黛特,拉杰,潘妮,莱纳德,抱歉我一直不是个称职的朋友,但我希望你们知道,我用我的方式,爱着你们所有人…我也爱你(艾米),谢谢大家。”

这段场景简直是《生活大爆炸》12年来的高度总结,是我看一遍哭一遍的经典桥段(为了写文我还特意反复看了好多遍,哭死我了o(╥﹏╥)o),这一幕也会是我一生中最爱的片段之一。

故事结束时,七个人又回到了公寓里,伴随着熟悉又新鲜的BGM,像往常一样吃起了外卖……

如此“狭小”的一方天地里承载了太多青春与回忆:

它似乎已经开始了许久,就好像歌词里唱的“大约140亿年前宇宙开始膨胀”;

它似乎又过得飞快,也好像歌词里唱的“地球冷却、生物发育、建长城建金字塔、谜团解开”;

它似乎从一而终、周而复始,又似乎转瞬即逝、永生镌刻,好像歌词里唱的“一切都始于大爆炸”。


感谢你这些年的陪伴,好朋友《The Big Bang Theory》。


【也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

user avatar

去年就知道这部剧完结了,但是一直没有看,其实是中间两年都没看。

这两年个人变化太大了,剧里的人在不断地变化,而剧外的我也在不断变化。这段时间把最后三季的剧都追了一遍,又有些想起了大学刚毕业看这部剧的心情了。物是人为,十二年过去了,我和世界都面目全非。

很多人不喜欢后面几季的《生活大爆炸》,觉得人物性格没有前面几季那么鲜明,笑点没有前面几季那么密集。但是我觉得恰好相反,《生活大爆炸》是难得的描写出了人物成长的电视剧,可以说里面每一个人物都在不断地成长和变化,更难得的是,这种成长和变化是合乎剧情逻辑和人物性格的。就如同Penny在最后一季对Sheldon说的: 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就是这世界一直在变。

具体我就不多说了,很多回答比我说得好,有的人变化大一些明显一些,比如Howard和Sheldon,有的人变化小一些隐蔽一些,比如Penny和Leonard,但是人物都随着时间、相互关系、社会地位等发生合乎逻辑的变化,编剧没有为了制造矛盾而制作矛盾,这里真的是很难得的事情。剧中所有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都有一定的缺憾和弱点,而问题基本来自于他们的童年。而编剧没有沉溺于用这些缺憾和弱点来制造矛盾和笑料,反而让人物在生活和互动中逐渐成长,不断地圆满自己和他人。在我看来这是非常赞的一点,不知道为何很多人无法接受,一定要所有人都和前几季一样,不能有变化。

《生活大爆炸》剧组也是难得的团结有爱的剧组,我想主创和编导也一定是真心喜欢这部剧,所以让它在最合适的时候完结了。除了印度胖子朋友还是单身之外(有意思的是Raj实际上是泡妞最多的人),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陪伴我们十二年的老朋友在一个Happy End之后圆满的结束。再继续下去编剧搞不好陷入“为了制造矛盾而制造矛盾”的怪圈,这样反而很可能会毁了这部剧。

在一个恰当的长度,一个恰当的剧情,在每个人都恰当的年纪,这部剧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不留遗憾。这十二年也差不多是我从毕业到今天的日期,感谢它陪伴我度过得青年时代,感谢它带过我的那么多快乐的时光,感谢它最终带给我的完美圆满的结局。

时光荏苒,岁月流离,连曾经注定要有丝分裂的谢尔顿都结婚了,最终只剩下印度胖子朋友和我还是单身一人,哎,泪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第十二季大结局,名为“The 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于2019年5月16日播出。作为这部深受喜爱的情景喜剧的终章,它肩负着为长达12年、共279集的旅程画上圆满句号的重任。总的来说,这部大结局在情感上是令人.............
  • 回答
    谈到《生活大爆炸》里的 Amy,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让无数剧迷又爱又恨又心疼的角色。她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让人惊艳的万人迷,也不是那种自带光环的万人迷,她是个需要你慢慢去品、去理解、去发现她闪光点的角色。刚开始看的时候,Amy给人的感觉有点……嗯,怎么说呢,不太好相处。她身上那种非常强烈的科学、尤其是神.............
  • 回答
    .......
  • 回答
    《生活大爆炸》里潘妮和莱纳德的爱情:一段关于平凡与不凡的喜剧式浪漫提到《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除了谢尔顿那标志性的“Bazinga!”,恐怕就是潘妮和莱纳德这对“冤家”了。他们的爱情故事,贯穿了整部剧集,从最初的邻居式的尴尬遇到,到历经磨难.............
  • 回答
    0312年间农民生活得到“大提高”这个说法,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这段时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与整体经济形势紧密相连。支持“大提高”的论据: 收入显著增长: 这是最直接的体现。在2003年至2012年这段时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历史的理解、百姓的感受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的形成。要回答“蜀汉百姓生活在诸葛亮的治下是否真的开心?”,以及“对待百姓如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影响大吗?”,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 蜀汉百姓生活在诸葛亮的治下是否真的开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是”.............
  • 回答
    火星上发现液态水湖的消息,无疑是近年来人类探索火星最令人振奋的发现之一。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就在科学界和公众中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液态水湖的意义:不仅仅是水,更是生命存在的基石我们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液态水在地球上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条件。无论是最原.............
  • 回答
    《小森生活》这款生活模拟养成手游,宛如一张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将我们带入一个宁静祥和的乡村世界,在这里,时间的节奏被放缓,一切都围绕着“归隐田园、自给自足”的理想生活展开。对于这款游戏,我认为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评价:首先,它最引人入胜的,无疑是其沉浸式的氛围营造。游戏的画面风格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采.............
  • 回答
    说到张美玉学姐,她在我们生活女工部担任部长期间,大家都有目共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一下,张美玉学姐接手部长这个职位的时候,生活部的工作虽然在开展,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像是缺少一个有力的推动者,一个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灵魂人物。而她,就像一股清流,又像一颗定心丸,很快就让生活部焕然一新。她做事特别.............
  • 回答
    《三联生活周刊》刊载的《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人生突围》一文,是一篇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文章。它触及了当下中国顶尖高校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焦虑、竞争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人生选择和困境。评价这篇文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选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切中热点,引发共鸣: 文章的选题非常.............
  • 回答
    《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一期:一群“社恐”精英,在陌生社群里的“鸡飞狗跳”当“慢生活”这个概念在综艺市场逐渐泛滥,并开始呈现出疲态时,《五十公里桃花坞》的横空出世,无疑像一剂强心针,为这个品类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期节目,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破冰仪式”,将一群性格各异、社会身份显赫的嘉宾,硬生生塞进一个完.............
  • 回答
    袁越在《“群体免疫”之前世今生》中提出的「更高级的人道主义」:一场关于群体与个体的深层思辨袁越在《“群体免疫”之前世今生》一文中所提出的「更高级的人道主义」这一概念,无疑是文章中最具启发性和争议性的一点。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上一系列公共卫生策略的评价,更是对人类社会在面对集体风险时,如何平衡个体权利与集.............
  • 回答
    《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第十四期,杨颖(Angelababy)的“假吃”争议,确实是节目播出后引起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既要考虑观众的感受,也要理解节目制作的逻辑,以及艺人在真人秀中的定位。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当时大家为什么会觉得是“假吃”。核心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几个画.............
  • 回答
    《向往的生活》第三季第一期,如果让我来评价,那感觉就像是带着一丝期待,又有点熟悉又陌生的朋友重新聚会。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彩云之南,西双版纳”这个标题,脑海里立马就浮现出热带雨林的画面,再联想到他们上一季的“桃花源”,就觉得这一季的场景转换会很有看头。场景的惊喜与熟悉感并存:这一期的场景设置,确实给.............
  • 回答
    《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第十三期:山间的温情与生活哲学《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的第十三期,就像是春夏交替时节,悄悄来到人们心头的,那股既熟悉又温暖的微风。这一期的内容,与其说是一场热闹的聚会,不如说是在一片静谧的山林间,缓缓展开的一幅关于“慢生活”和“人情味”的画卷,让人看完之后,心中总有几分挥之不去的暖意.............
  • 回答
    这起令人发指的悲剧,将一个家庭的温情撕成了血淋淋的碎片,也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女子将农药混入中药,用如此残忍的方式结束了丈夫的生命,其动机竟是所谓的“感情不和”,并憧憬着与他人共度余生。这背后交织着冷酷的算计、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深思。案件的残酷与动机的卑劣首先,我.............
  • 回答
    曹译文Iris的新一期生活体验视频标题“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引发了广泛讨论,其内容和表达方式从多个维度值得深入分析: 1. 内容主题与核心观点 职场压力的现实呈现:视频通过直白的语言揭示了当代打工人群体的普遍困境——高强度工作、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生活节奏快等。标题中.............
  • 回答
    关于《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部分观众因为男主角菜月昴的表现而选择弃番,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现象,也触及了动画角色塑造和观众接受度这个核心问题。要深入评价这种现象,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菜月昴确实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爽”的男主角。大多数异世界题材的作品,主角要么自带光环,要么快.............
  • 回答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反差萌。它不像那些充满戏剧冲突、笑点密集或者励志鸡汤的视频那样直接抓住你的眼球。相反,它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讲述着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年男人的日常。初看之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枯燥。镜头里是朱一旦,穿着同样的体恤,做着似乎永远重复的事情:上班,吃饭,下.............
  • 回答
    “颜值是大学生活的通行证”?这说法听起来挺刺耳的,而且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怎么说呢,好像把很多东西都简化了。但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背后好像又藏着那么点残酷的现实。首先,得承认,颜值在大学生活里,尤其是在刚入学的头一两年,确实会给你带来一些“便利”。你想想,一个长得比较好看的男生女生,走到哪里好像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