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人要击落敌机,
那要付出从很小到无限大(不可能)的代价;
非常小:直掩机击落对面分批进攻的鱼雷机/部分轰炸机,基本是乱杀对面;
很小:零式击落对方陆基海航(海军陆战队)的老旧飞机,并不困难,但是自己依旧有死的危险;
无限大:因为陆航/海军航空队前仆后继送人头,扰乱南云甲板作业,己方直掩机没办法有效输出,上午10点刚过那一波轰炸机确实打不下来,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2日本人要击沉敌舰:
那要付出从中等到无限大(不可能)的代价;
中等:飞龙对约克城造成严重损伤(不过最后还是潜艇的战果),当然剥夺战斗力肯定做到了;自己损失也不小,友永这样的王牌卒;
无限大:索敌一开始未找到TF16,后来发现但是报错了TF16位置(还有观点认为这时发现的也真不是TF16),那可以说就是找不着,炸不到,谈不上击沉;
3美国人要击落敌机:
那要付出比较大(很困难但有可能的代价);
1)中途岛是个没啥用的小岛,之前对其的建设和战备一般,得到情报后开始增援,效果只能说尽力了;开着老旧飞机的海军陆战队可以说就是去美版神风的。领队亨德森自己说了,他自己会带头去,手下不想去可以不去,结果没人退出,大部分人包括亨德森的确没有幸存下来。后来瓜岛亨德森机场以此人命名。
2)当时USN玩航母真的不如日本人,但如果你真是“重生之我是约翰萨奇”那拿个击坠还是可以的………
4美国人要击沉敌舰:
那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不过不是无限大;
之前有个精品回答,pan seaeye:伤亡率达到多大会导致一个军队崩溃?
给出的下限是30%,这个是对陆军而言。
对中途岛之战的美军海航来说,损129机,阵亡277人(后一个数据可能有差),这个已经不用算具体比例多少了………因为部队伤亡超过一定比例会崩的重要原因就是其他士兵看到战友伤亡士气会崩,换句话说就是活人看到死人太多自己也会受不了。但是这个对于第八鱼雷机中队甚至是不成立的………因为此中队仅幸存1人,此人飞机也被打没,也就是说从火力投送的角度来说一个都没幸存,那其实也就无所谓了——全死了,那只要没其他人看见“全死了”对士气的影响就是0……(逃)
对于部分阵亡的那些攻击队,随便上张图:
这是企业号1942年一整年的机组人员阵亡统计,可以看到第6鱼雷机中队的阵亡除了一个训练事故,全都是中途岛之战第一天上午(框内)。航空队有生力量直接减员近50%,出港时候拥挤的飞行员宿舍和休息室回来就空了,这种精神折磨和平年代很难想象。
红箭头指的名字是队长林赛,此人直接带伤出击,军医也没拦他……结果当然也是阵亡。众人心里可能也很清楚:因为反正大概也会死,带伤出击也就无所谓了。这种心态是标准的日式神风破罐子破摔心态,但在这场仗里属于美方。
此战的2个英雄,理查德贝斯特为人所熟知。另一个“一炮双响”的大哥Norman Kleiss(贝斯特炸了赤城和飞龙,此大哥炸的是加贺和飞龙)在回忆录中说“打完这场仗我认识的所有朋友全死了”,此战之后就回本土当了教官,当了教官后不久又调回二线从事技术工作,因为他自述一想到自己送上战场的学生还是有一部分人会死他就受不了。中途岛之战的一上午改变了他的余生。
这位大哥一生没有原谅战役指挥官,在90多岁出版的自传中依旧坚持此观点:
Curses to whoever ordered those fourteen brave torpedo bomber crews to fly into battle that morning!………In short, I think we found the enemy fleet in spite of Spruance’s and Fletcher’s plan, not because of it. The pilots of those martyred torpedo bomber squadrons were on a suicide mission and knew it.
我诅咒那天上午让鱼雷机中队出击的人!(这大哥是个比较虔诚的教徒,所以这句话对他来说是最重的骂人话之一)………一句话概括,即使有弗莱彻提督和斯普鲁恩斯提督的那个计划,而不是“多亏他们的那个计划”,我们总算是找到了敌人。那天上午的鱼雷机中队就是被命令去进行自杀式攻击的,他们心里清楚。
弗莱彻将军:我擦,大哥,我的航空队贯彻实施了协同攻击,表现可圈可点,你酸什么?冤有头债有主啊,你非得咒我下地狱那我只能在北太平洋司令部多吃两碗饭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