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如果美国满足
1:停止干涉内政(新疆,西藏,藏南,拉达克,南海,台湾,钓鱼岛),邀请中国和/或俄罗斯以二战战胜国身份共享日本的美国军事基地(当然合理的开支中国可以分担),总之就是把该中国的还给中国。
2:停止各领域的打压,包括不合理贸易限制,关税限制,科技限制,解禁中兴华为等,废除《瓦森纳协定》(当然中国对等也可以允许美国收购中国科技如字节跳动,移除掉对美商品的关税),总之就是移除掉不合理的竞争限制。
这种情况下,哪怕把他这两年还有接下来要放的水都买过来,承诺100年不抛售以示诚意,也是可以的。
唉,好羡慕美利坚这种无中生牌的作风啊。
美国不放弃的话那就只能靠自己力量解锁了呗。感觉即使美国不同意,到2030年左右1和2应该也都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但这样的话,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在美元土耳其里拉化的时候,有新的货币系统可以使用。
另外,中美会谈之后,估计房价又要涨了。目前纽约还是比上海贵一点点的,so as华盛顿和北京,至少会涨到两者持平。(不过从供需关系和附加价值看中国侧正常价格应该比这个还要更贵一点的)
这两天查了全球房价,发现孟买已经跟不上节奏了,市中心/近郊2万左右,最好的中心区海景房大概5万多。当然印度IIT毕业的程序员年薪也就百万卢比(8万多人民币)和上海街头熟食店招的熟食称重学徒工一样多,确实不太撑得起这个房价。
我觉得今天现场翻译的小姐姐,作为一个翻译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高难度且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一生中有这样的高光时刻,从职业生涯上讲已经没有遗憾了。
以后别再说什么日本的匠人精神了,中国用心做事的人也多的是,而且不需要几代人只做一件事,我们一代人就把几代人的路都走完了,而且走的更好。
不光要知己,还要知彼。
美方给我们很多压力,难道美方自己就没有感受到压力?
我们难,美国就不难?
此次中美会谈,加上几天前布林肯访问日韩,外界普遍认为是对振华新外交事务团队的考验。
事实上,振华的团队从第一天起就被认为是一个弱势的团队。
首先振华的团队组成很多都来自于奥巴马时代,说白了,就是竞选时为了得到奥巴马的支持,作了交易,被奥巴马安插进来的。
而且,懂佛前两天在福克斯新闻露面,又老生常谈,说选举被欺诈了,是它懂当选了,使得振华团队的合法性仍然在受到陨蚀。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多红脖子认为在3月25日,懂佛应该入主白宫当总统。
再者,布林肯团队天天叨念美国回来了。可是现在回来的美国不是为他国提供力量保障,而是需要他国来拱卫美国。比如布林肯去韩国,要求提高军费13%。这种形势,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不是美国回来(保护我们了),而是美国回来扒皮了!
所以,对于美国需要他国来拱卫美国主张的要求,各个国家都不过是敷衍了事,走个过场。最明显的就是西班牙派一艘帆船来亚洲。昨天,欧盟号称要制裁我们,不过是对4位人员进行旅行限制。说句不好听的,够干啥的。标榜混迹于西方体系的新加坡都表态不选边站了。
我们也是真不懂美国人,就在中美会谈的前两天,振华还还指着普京骂,说人家“杀人犯”。这不,俄罗斯召回驻美大使(世界最高级别的斗嘴,普京这样回应拜登了!俄罗斯紧急召回驻美大使_拜登)。我们的北韩同志这两天也出来发话了。
伊朗也发狠言,要谈判,先解除制裁。
在这一连串东亚、中东、欧洲烂事,就没有一件美国能摆平的。
世界都看在眼里,也都在观察振华团队、布林肯先生,是不是那块重振美国的军事、外交影响力的料。
我们这边压力大,担心美国的打压来得更猛。
那美国呢?美国担心“树倒猢狲散”!
美国闪闪发光的无敌金身,要是被戳破了,被全世界看出不灵光了,会如何啊?昔日那种呼风唤雨就不好使了!
以前一个眼色就有苟退挺身而出为它鞍前马后搞定的事情,现在都躲躲闪闪,敷衍塞责了!
其结果就是:美国今后维护全球利益的成本就会陡增!
就都不用列美国迫在眉睫的国债融资成本上升的问题。
一句话:它美也是百病缠身,休要张狂!
虚张声势,爷不吃你这套。
双方互骂一顿后还继续谈,说明两边这次都有自己要争取得到的东西。
美国那边应该是想中国帮助稀释美元超发的风险。
中国这边是要求美国给予世界科技竞争以公平的环境。
两边的诉求看似不矛盾,双方都答应对方诉求就皆大欢喜。
可一旦这两个诉求同时满足,也就意味着美国开始了禅让流程,用延长美元霸权20年左右为条件,给中国产业升级进而在科技,军事,信息化标准等领域打开追上自己的口子(口子是美国玩赖堵上的)。
当然美国还可以通过先进入下一轮工业革命来绝地反击。但已经启动禅让的皇帝,威信还够不够再度把大臣团结起来呢?
美国不想禅让,但历史上几个禅让是自愿的呢?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什么叫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同中国谈话”
从十四五规划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清楚认识到,中美战略地位的深刻变化。了解到这一点,就能够意识到为什么中美高层第二次对话中,我国对美国的如此强硬了。
中国凭什么有这样的底气呢?
建国初,美国拉着那么多国家来搞事情,被中国一己之力拍了回去。
越南战争等地区争端中,中国放出来的话,美国也无力逾界。
改开后,中国数次全国范围内的旱灾、洪灾、地震、冰灾,更是展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凝聚力和组织度。
去年的新冠,中国更是以全球最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将疫情扼杀在了摇篮内。
而美国的表现是什么呢?
大飓风来临,群众打砸抢烧,军队武装救灾,警察绝望自杀。
大冰灾来临,电网全面崩溃,电费疯狂暴涨,政府推卸责任。
新冠大爆发,政府长期装死,政党互相推诿,民众疯狂反智。
种族大冲突,政府大和稀泥,群众搞零元购,全国美丽风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个如此混乱,如此内斗,如此反智,种族和阶级矛盾如此膨胀,组织度如此差劲的国家,既不伟大,也不值得尊重。
诚然,美国曾经国力冠绝全球,但我们也无法否认,美国曾经的成功,不能排除其国运的顺遂。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的福利,美国能否成功?
如果没有地理环境的得天独厚,美国能否成功?
如今美国的底裤被扒了,美国还能忽悠多少人呢?
恶魔欲降临人世,必将以天使面目示人。
如今美国的恶魔面孔逐渐浮现,曾经的“灯塔”还有多少光亮?
浪潮过后,谁是真的为了人民,谁是虚假正义,一目了然。
天道昭昭啊!
我来解释一下美债和美股之间的逻辑,虽然长期跟踪的结果,近些年美债收益率和美股的直接关系在下降,但是,根本逻辑还是存在的。
核心的逻辑就是 这轮美股牛市是完全的放水牛,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大幅增长。那么为了维持牛市,就必须要把资金留在股市里。但是你发了美债,美联储又不购买,等于没往市场投入真金白银。那么美债多了,价格自然下降。价格下来了,打算买的人就多了,因为你100块面值的美债,现在只卖80块钱,但是还是每年一块钱利息给你,原来你拿到的利息相当于1%,现在不就高于1%了嘛。实际收益率一上去,资金自然往债市里跑。股市就被抽水了。同时,很多美股的估值是用DCF来算的,锚定的就是长期美债收益率。收益率一上去,这些股票的预估价值自然就下来了。所以你看这几天,美债收益率呼呼涨,美股哗哗跌。必须要让外部的资金来买美债,才能阻止对美股自身的抽血。美联储不买美债,因为不敢投放过多美元,美元多了,自然也不值钱了。美国的立国根本在美元,所以美联储投鼠忌器,又想保美股,又不敢放美元[微笑]
这时候,你到哪找外部资金真金白银替你扛这么多债务去?日本他能抗的起来么?韩国?别逗了。欧洲?人家欧洲自己还有宽松计划呢,可不就剩你中国了么。
-------------------------分割线-------------------------------
美国10年期国债已经去年以来新高了,疫情以来陆续发了六七万亿国债,美联储又没法继续扩表购买美国国债,这国债全部流到市场上去了。
但凡供给多了,价格肯定下跌,美债本质上也受供给需求影响。所以美债一多,价格就下滑,收益率自然就上来了。收益率一上来,问题来了,所有按照美债收益率做的股票估值折现模型都要改了,公司价值要下跌,资金为了追求高收益,又会流向美债,导致股市崩盘。
怎么办?美联储去买么,意味着美元超发,美元体系继续解体。不买么,美股崩盘。那只能求别人多买点,把美债收益率降下来。这不,中国是以往第一的美债购买户嘛,虽然现在让位给日本了,但咱们体量在那,得求求中国多买点吧。
问题是,有这么求人的么?什么态度啊。还当我们十年前呐?
注意,王毅外长回答凤凰卫视记者的话是:谈了很多地区问题。
这个话很有意思,透漏出了和第一场记者在场时,剑拔弩张互喷的不同。
我简单推理一下:
如果地区问题是指香港、台湾、新疆、南海问题,那中国都会认为是内政,根本谈都不会谈,外长以本国的颜面角度,即便谈到这些地区,也不会说是谈了很多地区问题。如此大方的坦诚,谈了很多地区问题,说明了一件事:
第二场闭门会谈的重点既不是第一场美方表现出来的对香港、新疆的关切,也不是金融、知识产权、贸易、气候方面的合作。
第二场谈判应该是无关中国的核心利益,甚至也无关中美目前最关切的贸易问题,讨论的是非中美两国直接关系的他国问题
那么这个他国问题,并且谈了很多,到底在说谁?
联系到美国民主党传统的对俄遏制,以及近期拜登直接叫普京“杀手”的敌对称呼,再到最近三天乌克兰的边境战火,我怀疑第二场会谈的主旨是美国来协调中国对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以及美国对俄遏制时中国的态度。也有可能,除了乌克兰和俄罗斯外,顺便也谈了伊朗、阿富汗等中东问题,和亚洲的缅甸局势。
很可能,美国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蠢和傲慢,第一场会谈只是对民众、反对党和盟国的表演,第二场才是美国真正的目的,如果第二场双方有一定的意向,建立起一定的信任,才会有第三场涉及双方切身利益的交流。
杨洁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通”。1977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访华,27岁的杨洁篪刚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回来,被指定为陪同兼翻译,从而与布什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老虎杨”的外号就是老布什叫出来的。他与布什家族的关系也成为日后出使美国的重要背景。
其背景
1950年出生在上海黄浦区北京西路、温州路一带的杨洁篪,1963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文化大革命发生后,他在1968年进入上海浦江电表厂当了工人,成为“老三届”。
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外交部挑选一批外语方面的人才前往英国进修。1973年,与龙永图等人一道,杨洁篪被选送到英国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SchoolofEconomics)深造。
20世纪70年代中国派往英国进修的外交干部分为两批,第一批包括杨洁篪、乐爱妹(杨洁篪夫人)、王光亚、陈姗姗(王光亚夫人,曾任驻爱沙尼亚大使)、沙祖康(联合国副秘书长)、周文重(现任驻美大使)等。第二批包括张业遂(外交部副部长)、陈乃清(张业遂夫人,朝鲜半岛事务特使)、张小康(驻新加坡大使)、唐国强(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代表)。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两年后,1975年6月,杨洁篪从伦敦回国,与王光亚等人一起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开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
杨洁篪在外交部任职32年,工作顺畅,先后任驻美国大使馆一秘、参赞、外交部美洲暨大洋洲司参赞、副司长、公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副外长。
他在1977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访华时担任他的翻译,两人结下友谊,多年来他与布什家族一直有私交。他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给美国外交界留下良好印象。
杨洁篪先后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12年,并于2001年至2005年担任驻美大使。杨洁篪出任大使不久,就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关系一度紧绷。经过他刚柔相济的外交谈判,这一冲突终于化解。
忍辱负重那么多年,受洋人那么多气,扮演了那么多年儒雅的角色。而今,丈夫心烈,终于不需要再扮演儒雅了。直抒胸臆,尽情开怼,好不快意!
不知道大家看了那个原版的1个多小时的视频没有。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当然,这种会议还是套话居多,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杨主任从最初的一些套词结束以后,几乎全程火力拉满,这都不叫怼了,这简直是在拎着老美的衣领啪耳刮子,服不服?还嘴犟?再啪!服不服?还犟?接着奏乐接着啪…
比较有意思的几个小点是,美方国务卿说美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了疫情,(我不知道美国人对“短时间”和“有效”这两个词是不是有什么误解…)而杨主任在疫情这一点上,直接用的“胜利”两个字,基本就是在蔑视美国务卿的吹牛逼言辞了。
杨主任比较重的那个耳刮子是说到中美曾经对抗过,美国取得什么好处了?没有任何好处。这里明显就是指抗美援朝的历史,美国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都没能把南北科瑞亚的军事分界线往前推进一度。
再有就是提到了中国一直致力于周边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发展,而不像某些西方国家一样,搞霸权主义,到处发动战争,推翻别国的合法政权等等。这段的最后一小节几乎就不用“某些国家”这个字眼,直接指明道姓地说“你们”了。这是正手耳刮子没啪爽,怕你老美装糊涂,反手再来一个给你加深印象。
另外提到了东盟超过了美国,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杨主任在这里有个明显的暗示,提到中美贸易因为经济问题而产生的摩擦是很正常的。这里应该是留下了一个口子,暗示经济相关的贸易顺逆差问题可以好好谈谈,大家谈钱不伤感情,伤感情的事儿跟钱无关。
后面还提到了美国国内的民调问题,还有美国国内对政府的不信任,以及种族割裂问题,这一段的时候我媳妇儿刚好在换衣服,吸引了我目光,没有听得仔细。但是说的很直白,就差没点名道姓地骂你们丫国内都那个鸟样了,还想转移目标把锅扣我们头上来…估计这一段直接让对面炸了。这是侮辱性和伤害性俱高的段落了,这是在用加特林破防了。
美方后期回怼的那一段显得有点儿狗急跳墙了,直指中方处理疆藏问题不够透明,还居高临下地说告诉你们中国人,美国能够如此优秀的秘诀,就是面对问题的坦诚,从来不去遮掩,而是直面解决问题。这里怼中国疆藏问题不用多说,这向来是美方的惯用伎俩。这里我思考的点是,美方说的面对自己的问题透明,不遮不掩,这句话应该是有多重深意的。第一就是之前黑命贵的问题,前两天解决了,那还真的是挺贵的,但至少和解了。再就是现在网上热炒的,美国殖民者之前针对印第安种族灭绝的事情。我没弄懂他说的美国人的坦诚和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是怎么个意思?难道是遇到印第安族了,然后解决了他们,这样显得很坦诚?我就是告诉全世界是我们把他们解决了,不遮不掩,所以我们美国人实诚?
总之除了开头客套意外,后面几乎全程高能,非常过瘾。另外就是翻译的小姐姐很惊艳,杨主任那么长的临场发挥,她硬是给翻出来了。而且声音很好听,一开口我差点儿以为是华春莹。思路很清晰,语言很顺畅,翻译的内容我这个四级没考过的水平都能听懂个五六分。反观美方的翻译,我特么以为她是个兼职。全程带着哭腔翻完的,而且极其别扭,语法混乱,特别是最后一段,全程这个,这个,这个……像极了我找黑人问路的时候,英语说一半忘词儿了,崩了一句“内个,内个,内个”…
太晚了视频不挂了,大家有兴趣的自己去新浪新闻翻一下。明天抽空再看一遍,太刚了!连我媳妇看完都惊得张牙…
3.20更一下,
很多小伙伴问原版视频在哪里,我是从腾讯视频上看到的,昨天夜里推送过来,我就第一时间点开了。现在貌似找不到原版了,都是被剪辑过的。有点后悔没能保存下来,里面很多内容由于昨晚的一些事情影响,没有认真看清楚,有点儿遗憾。
里面其实还提到了挺多有意思的点的,包括美国国务卿拿登陆火星这事儿来秀肌肉,其中提到了这次任务是采用了全球各个区域的技术一齐完成的。而且说到这次美国的火星任务是带采集后返回的,如果成功的话那美国就拥有火壤了。这里明显在给中国下套,你中国月壤不分我点儿,那这个火壤你想不想要?当然也可能是美方留下了谈判的口子,科技合作也是中美的重大利益方向,这块儿肥肉如果拿来诱惑中国航天工作者真的太牛逼了,这可能会成为谈判的巨大筹码。
此外还有杨主任在第一段发言翻译结束以后,还有一个简短的补充,针对美国宣称中国对美进行网络攻击的。杨主任一语定乾坤,你们美国佬干这种事儿是“冠军”,意思是少搁这儿贼喊捉贼了。
再有就是摄影记者的聚焦也挺有意思,前半场全场都带着口罩,唯独杨主任没带,这个镜头给了很久,不知道用意是什么。还有在杨主任发言的时候,对面助理用忧郁的眼神45度角仰望天…花板,这个特写也给了很久。再有就是美方回怼的时候,镜头给到杨主任的手,五指交叉紧紧握拳。想来谈判就是另一场战争,杨主任、王国委,还有随同的翻译,工作人员等,你们辛苦了。为了祖国,你们一往无前,谢谢你们!
最后我不得不提一下,之前回答提到的换衣服,评论区炸了这是我真的没有想到的。这里真的就是陈述句,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我中间一段没有认真看清楚,是记录事情来着,兄弟们不要想太多。主角是杨主任和王国委,跟着党走,方向盘扶正,不要乱开车…
王毅外长说第二场谈了地区问题,我觉得大概率是和南海,缅甸局势,半岛局势,伊核问题,东乌克里米亚这些有关。在这些问题上双方其实都是可谈的,有空间的。
地区问题涉及多边,美国在过去川普四年的胡搞模式下,地区议题参与能力大幅下降,很可能在有些问题上是想和我方合作甚至有求的,比如缅甸和伊核。这些议题双方也有不小分歧但不是完全的对立面,还是有的谈甚至双方妥协交易的可能也存在。
这些问题上我方更是底气十足的,感觉没啥问题。不过看这个会议安排,美方可能把最硬的调子都放在第一场给媒体看了,后面不对媒体开放的议题明显不是那么针锋相对或者涉及核心,这很可能是双方实际心底希望能达成一些成果的体现吧。
如果真的在一些议题上达成了一些共识,哪怕不是那么热门的问题上。那么给外界的信号也足够强了,很多小国也会了解到未来不会滑向全面冷战,而是两大强权以打打合合为常态。如果什么都没达成,大概率国际社会比较有自主性的国家会继续观望。但美方这届新政府外交的表现如何,中方对美是何态度,全世界已然心中有数。
美国的核心诉求还是要让中国买美债。
最近在0息的情况下10年美债竟然能长到1.75%,这实在是罕见。
收益率高意味着价格变低,意味着市场上美债变多了,并且卖不动了。
供需失衡是很好的描述。
美债收益率再这么涨下去,难免出问题。
还是那一套,08年用过的,救美国就等于救中国;仍旧是极限施压,谈判前疯狂搞事。
大人,食大便了,这都已经2021年了,j20都入列好几年了。
你美国还用老招式,实在是不合适啊。
无趣啊无趣
=================
我觉得评论区有些人的想法是真的特别。我整个回答的意思是,美国希望中国像08年那样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
什么叫大规模,一万亿,这才叫大规模。
评论里有人说一个月增持200亿,然后说这叫大规模。
来,你告诉我这叫买?这叫大规模?
¿¿¿¿¿¿¿¿¿¿¿¿¿¿¿¿¿¿¿¿¿
下次做ETC麻烦专业一点,至少配个电子卡。
很难有什么进展,美国人还是老三样,先从什么新疆、人权、香港、台湾、普世价值什么的入手,拿中国的国内问题还有一些不搭边的问题凭空创造出一大堆筹码,我们这边不可能接这牌。(其实要谈,那黑命贵、疫情死了五十几万人,核动力印钞放水等等等等,我们也可以摞一大堆筹码,谈啊)。
要谈,起点先定好,你疫情要怎么处理,需要中国什么帮助?你放的那么多水要怎么处理,要中国什么帮助?你种族矛盾怎么处理,要中国什么帮助?
好啊,我们也有一些问题要解决,你愿意付出什么,需要什么,我们愿意付出什么,需要什么,有话直说。既然谈判,大家平等,实在点,从双方真正的自身利益谈起,别有的没的扯那么一通,老子不接!
凭实力,我们明确表态,你凭啥实力?别早没了老爷的资本还摆老爷的架子,把老毛病改改,有得谈,不改,没得谈。
想说点不一样的。
前面那个问题,很多人都在感叹美国真的没人了,连外交基本礼节都不顾,也不懂得外交艺术,像愣头青一样一顿乱打。
但是我觉得,未必是因为他们脑子不行。一个三亿人的大国,坐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一个世纪,还有先进的人文社科,要是说一个有外交头脑的人都没有,我觉得不太可能。
与其说美国人脑子不行,不如说他们胆子不行更靠谱。现在的美国缺乏像当年尼克松、基辛格一样,甘愿冒着被国内舆论指责、失去自己政治前途的风险去为美国长远利益作出决策的人。布林肯之流未必不知道跟中国缓和关系有利于美国恢复经济、川普一派也未必不知道戴口罩有助于防范疫情。但他们没有胆量去做那个捅破窗户纸的人,反而看到了大捞政治资本的机会。
所以孟子早就总结过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那些愿意冒着一时骂名,做出对国家和人民有长远好处之决策的人,必须得到历史和人民的褒奖,也必将得到历史和人民的褒奖。
很快就结束了,基本等于没有交流。王毅外长还反问记者“什么是预期?”,是的,我们没有预期,就是来走个过场,顺便揍你们的。估计美国团队还没有从第一场里走出来,美国甚至有些评论员已经被破防了,看起来还挺新鲜的。
美国这次确实挺不上道的,第一场的时候,在外交礼仪上故意设套,开场白严重超时。这套是议会制的老伎俩,故意拖延时间,以前还有念百科全书和电话簿的。就是想拖到超时,好不让我们发言。美国明明是个大国,在外交上还用了这种没意思的盘外招,没有历史底蕴就是这样的。
王外长双手交叉在胸前,就跟看()一样看着他们。你贼鹰是急迫到想做点面子工程拿来当成果来证明自己吧,不好意思,面子成果我们也不会给,中方直接把记者喊回来开始大杀特杀。现在兔子站起来的时候,腱子肉也不比贼鹰少了。
美国这几个外交代表仿佛还活在四年以前,认为我们会给他一个面子,结果被一波屠到翻白眼,不知道怎么回应了,只能和记者说“他们骂的对”,还加了句“我们会改正错误”,给全世界送了人头,这可真是输麻了。
川宝:拜登团队向中国承认错误并承诺改正,我有九种办法喷死你,MAGA!
拜登团队,也就是奥巴马团队,对中国恐怕有严重的战略误判,还停在当年的思维定势里。求我们来谈判,没有优势又没有准备筹码,一心期望对面示弱,那怎么可能呢? 恐怕是和高华们待久了,也变成()了。
苏联解体让美国老人们产生了路径依赖,笃信历史终结论,笃信中国一定会投降从而延续自己的霸权。美国一直打压中国,其实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意愿问题,即美国认为,只要打压中国,中国投降是一定的事。
这是典型的机会主义错误,我党是鄙弃机会主义且熟读历史的,中国自从苏联解体开始,防投降派的浩大工程就一直在进行,从未松懈。
时代变了,美国现在空有意愿,却没能力来打压中国了。但凡有其他办法,就不会主动找我们去谈判。2016年美国在南海输掉了武斗,2020年抗疫上输掉了体制自信,2021年开局又输掉了文斗,接下来美国要怎么办呢?要不直接解体,让中国国足排名下降50名吧,那可真是赢麻了。
第一次会谈前有一个重要信息被忽略了,那就是中国不购买美国国债。华尔街放出话来,中国不购买国债就意味着战争。加上美国为了这次会谈前期国际舆论已经造势了四个多月了。所以说,美国找中国来谈只不过希望用政治压力换取经济利益。
这一点很明确,几乎可以确定,只要是谈,就代表美国已经服软。不然按照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风格。能打直接就打了。忘了1840,1850,1890,1950了吗?强盗能出手就绝不废话。
局势很明显,时间不在老美那边,所以什么阴招都要用上。但是有个核心问题美国必须解决:救经济,并且要避免战争。因为现在不能打仗的是美国!美国疫情今年明年都不可能控制住。打起来死的更快。当年不可一世的克里米亚汗国就是在黑死病期间和俄国交战而灭亡。
而谁想打?老毛子,俄国人是最不惧怕战争的民族,而且疫情控制的也还行。我看俄国现在铁了心要干美国,普京对拜登说的是:我不开玩笑,祝您保重!什么含义还不明显吗?
俄国网上已经吵成一片了,众毛纷纷表示想对着美国乌拉冲锋了。美国只要开战,中俄肯定联手。至于美国家的狗腿子们,分分钟变成东京沉没现实版,哪怕只是常规武器战争。
所以第二轮和第三轮谈判,美国会适当服软。但是,我认为,我们绝不可让步。趁他病要他命。至少在会场不用答应美方任何要求和条件。等22~25号拉夫罗夫访问结束后。就可以摆开架势搞个美国狗腿子。比如北方四岛或者莱克多巴蛙。这个是假设,但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而几乎可以100%肯定的是,未来三周之内,北边的小老弟肯定要试射导弹。说不定半途不小心掉到东京了。
大家放心,美国所谓的100多个盟友加起来还没中国人口多,和我们谈什么国际民意。沉住气,顾好自己的阵营,战或和,我们都不可能输。反倒是撕破脸皮之后,赤裸裸的威胁和交换才是国际关系最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也让美国狗腿子们看到,做人和做狗的区别。我们是可以和它们的美国主人谈条件,而它们是狗,只能说:はい、ありがとう。
============================================
20210320,11:08更新
骂人一时爽,也不自己找找新闻。不仅是金融界,美国军界都放话了。就这么简单:没买美国国债等于开战。真不知道几个口吐芬芳、张嘴就来的朋友能不能自己查查(恶意评论已删)。
Так, глава Инд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ого командования США адмирал Фил Дэвидсон высказал идею 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е вокруг Китая комплекса ракетных баз и спутниковых систем, потребовав от Конгресса на эти цели 27 млрд долларов на ближайшие пять лет.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поступательный отказ Пекина от американского госдолга может привести к масштабному военному конфликту.
===============================================
20210320,18:42更新
现在谈完了,辛苦杨老和王外直接飞回,连饭都没吃。
这次谈的和我预测的几点符合:
1.美国已经做了适当让步,没有出现超时发言,也没有在媒体面前公开放屁了。
2.会上没有达成任何共识,就一个气候变迁问题达成共识,这是做给外面看的,说明双方还有意向合作不会打仗。主要表明美国心虚,不敢打仗。
3.如何印证上述两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739895835000193&wfr=spider&for=pc">日方首次确认中国055型导弹驱逐舰驶入日本近海 军舰都去日本了,美国倒是说句话呀,反抗一下呀,别躺着呀,五角大楼装傻呢?
4. 这也说明中美双方基本知道对方接下来的战略意图了,美国指望中国救经济,强压不行就拉拢合作,未来关系肯定好于 川普时代。而中国呈现主动防御姿态,美国施加一分压力,我们就还回去一分,对等原则。
5. 这个结果对俄罗斯来说肯定是失望的,因为他那肚子火没地儿撒,因为东乌和国内问题背后元凶美国并没有得到惩治。而且还可以确定6月份的奥运会,日本肯定要坑俄罗斯。
6. 那么,几乎可以100%确定,接下来日本要遭殃了。接下来就看北边的老弟要怎么做了。
7. 后续美国又重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里划出的底线就是:我们不会帮莱克多巴蛙反抗统一。那就好了,准备干莱克多巴蛙吧。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中美谈的很愉快,那台海没有问题;中美谈的很不愉快,台海才会发生问题。
国际关系是有一定逻辑和内在规律,但是国际关系的结构是构建主义的,所以必须是从双方过往经历和历史渊源入手,是一个系统性的判断,而预判结果很大程度上是以“本质直观”形式呈现。
2021 年 3 月 1 日禁止台湾菠萝入境,对台湾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比如在这片文章,我说要对加拿大动手,就动了,审判了两个加间谍。很明显的结果。所以,请各位评论区的大佬们,要讨论问题可以,别张口就喷。感恩。
=====================================
小老弟的导弹射了,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因为这次射的是150-300公里的短程导弹,按照小老弟的能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射1000及以上的中程导弹。就看美国人怎么接招,这1-2个星期不会有太多劲爆的新闻。因为美国人在内部研判新的对华战略,布林肯访问北约只是常规战略,不足为虑。
关键是看1-2个星期后,美国人如何出大招,我们这边又有怎样的对等反击。美国人如果出招之后的1-3日内,我们做出快速反应,而且对应措施十分妥当,就说明博弈节奏尚在智囊团掌控之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信号。会让美国重新评价我们的战略体系和战略威慑。当然,我个人觉得,如果我们不冲在前面,而是俄国人做出最快最狠的反应,就更能体现我们的战略高度。
杨主任讲话以后直接让王毅外长讲两句,本打算略过翻译部分了。因为这是临场发挥的讲话,翻译小姐姐之前不可能准备的,而且信息量特别大。所以才拼命在记录,杨主任每讲完一句话,都看一眼小姐姐,相对放慢语速。
这完全就是临场发挥,而且这种顶级会议场合,不能有错漏,全球媒体直播!所以杨主任才会问翻译姑娘一句:“你要翻么?”向她确认能否完成任务!翻译小姐姐笑着说了句:我翻译一下吧。杨大佬笑着说了句:it's a test 。这是个考验。
这真的是个考验!无准备!速记!速译!超长!高压!十多分钟的超长内容,仅仅错了一句美国民调。这心理素质,专业能力。完爆美国的那个阿姨几条街。。。。
内容出处是这个视频里的评论。一开始没找到原文,就凭印象复述了。
就我自己而言,我感觉美国似乎没有完全准备好这个会谈,而这种没有准备好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在当下和历史中间割裂。他们历史上的胜利源自于他们反对保守主义,但他们当下的地位让他们天生就喜欢保守主义,这种割裂让美国在自信和不自信中间摇摆。
而中国方面对于这次谈判的准备是更充足的,但我们同样有着自己的摇摆,和所有新兴势力一样,我们终究有一天会在维持原有秩序和制定新兴秩序里做出一个选择。而过往30年的成功让我们在选择时也难免有犹豫。
归根到底,过去30年,美国几乎跑赢了所有发达国家,中国跑赢了所有新兴市场国家。而当这两个各自领域的胜利者站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似乎都在犹豫是否要离开当前的舒适区前往一个新的阶段。双方眼中的新阶段是否一致同样也令双方忧心。而在前往这个新的阶段时,该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则是更大的问题。
我想根本不需要去论证中美在过去30年的成功。简单的看图说话就可以
诚然美国的经济增速在08年之后放缓,但无奈欧洲和日本放缓更快...
而中国在过去30年的发展可谓天翻地覆,同样可以用两个图来表明
所以本质上,2021年的中美,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在过去30年,我们都完成了远超平均水平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认为美国没有理由从实力的角度来谈判的原因。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也是美国根本没准备好的体现之一,你不能一边说需要秩序,一边说需要"Approach China from Position of Strength",这等于是自我矛盾。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中美都是过去的胜利者,为什么要求变呢?Why change a wining formula? 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贸易战会是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回答,但实际上它可能更是一个结果而非原因。中美在2008-2020年都积累了必须求变的理由。贸易战只是双方求变过程中的一个回合而已。
中国求变的逻辑在于我们已经开始接近低质易耗品和劳动密集产业发展的极限,我们的经济结构必须要有转变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如果不做出必要的转变,日韩在生育率下降到类似水平后全要素生产率的见顶,以及伴随而生的资产价格见顶将成为一个艰难的未来。中国有必须求变的逻辑,这也是我们反复说中国的发展是不可能被遏制的原因。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要避开历史的周期律,我们的优势和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国内外的研究都给出了答案,实际上如果去看十九大的纲领,人行的工作态度,近期的两会都是明证。
当然反过来,美国对于中国的遏制自然也集中在这两个领域
所以这是中国方面求变,即便在过去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也在努力开拓新未来的原因。而实际上,这种求变的勇气,就是最珍贵也最宝贵的武器
美国的求变在于他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威胁,我有些时候会很好奇,当美国人看着今天的中国的时候,他当然会想到很多东西,他会想到1915年之前不喜欢自由主义的老欧洲,当时美国代表的自由主义把欧洲那些封建王朝冲击得七零八落。他可能也会想到日韩,东亚模式的经济体快起快落的故事。
但他可能,也应该想到的是他自己。当美国代表在说出美国优先的话语时,我真的很有感触,100年前的美国可不是这么个样子
1892年,芝加哥生产的罐头就已经充满了法国士兵的背囊,这可不是贸易保护主义干得出来的事情;柯立芝时期的美国就是工业效率的代言词
而布林肯昨天的发言与一个保守主义者类似。以致于让人思考,美国真的准备好了么?2012年,佐利克(一个实用主义中立派,我感觉这是他喜欢与了解中国的原因,soul mate)曾经预言,或者建议中国,随着中国的实力增长,中国必须也应该参与更多国际治理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必将是国际社会与中国持续调整以相互适应的一个漫长过程”
9年过去后,美国真的准备好这样的谈判了么?历史上美国以自由主义取得了自己国家最大的胜利,这种自信的路径依赖延续至今,布林肯在谈判中也提到过,但他们当前的国际地位和所谓“实力”却让他们不自然地偏向保守主义。
这种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割在美国随处可见,我甚至有些时候觉得种族矛盾也只是这种分裂的一个体现。例如鲍威尔在上周发布会上,对于通胀的态度非常迟疑,他觉得预期通胀和实际通胀是两回事。对于通胀的不信任溢于言表,即便他在上上周还专门提到过1960年的可能性。
特朗普更像是保守主义对于自由主义的反击。而实际上如果从货币政策来看,联储在80年代之后从财政转向货币,就慢慢变得保守起来,无论你的货币创新多么绚丽,降低的无风险回报率总是对于保守者更友好。
而大洋对面,一个偏鹰派的央行,一个主张自由贸易的新兴大国,一个靠工业和工业效率提振出口的国家。可以说在某些程度,2021年的中国比2021年的美国,更类似1901年的美国。
如果要单纯从资源禀赋和人口结构上说,美国其实并不糟糕,这点确实是繁荣帝国周期晚期的征兆,所有的禀赋其实都没有核心变化,但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以致于没法实现最大的潜在产出(这是否让你想到了联储那个2%达不到的通胀目标?)
就像吉卜林那首预言诗一样,王朝的衰老不是从物资的匮乏开始的,当他自己感觉衰老的时候,他就已经衰老了。
Judge of the Nations, spare us yet. Lest we forget – lest we forget!
当你每天想着不要遗忘过去的时候,可能你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未来暗淡
1901年的纽约世界报认为20世纪将是战胜一切威胁的时机,成为我们这个不断进步的星球有史以来最美好的世纪。而今天美国长债收益率连2%不到就让一群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心惊胆战。只有保守主义者才这么胆小。
综上所述,中美在很多问题上的冲突,也是自己内在冲突的一个外在表现,美国在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摇摆,他们是一个自由主义发家的强大国家,但强大国家往往都偏向保守主义,这种割裂可能还会持续,美国的对外政策可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尤其民主党历史上比较喜欢为了讨好盟友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而中国,虽然在过去30年取得了无可争议的成绩,但走向未来依然需要改变的勇气,令人欣慰的是无论在科技的投入还是对外的开放上,即便诸多波折,目前来看依然不改初心。日韩的前车之鉴不远,没有充分的海外市场,没有科技的持续发展,没有保证自己经济发展不被外力干扰的决心,就很难在生育率降低后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可以借鉴日韩,那么走向未来我们可能每一步都是改革的深水区且缺乏前车之鉴。实在要说可能100-150年前的美国更具参考价值。
如果要去猜测一个结果,我愿意相信John Wick背后那个纹身 :Fortis Fortuna Adiuvat - 天佑勇者
看了昨天的视频就感觉这个记者小姐姐说话太紧张了,第二场的连线虽然好一些但还是紧张,以至于问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太合适的问题:
“第二次会谈达到预期了吗?”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6523483187527680王毅外长直接反问:
“什么叫预期?”
我们就没有预期,本就是应邀参加会谈,如果有预期,那也是美国的预期,阴谋的预期,所以要问也是问美国的阴谋得逞没有。不过这两场会谈下来,高下立见,美国再搞什么小动作也估计没啥用了。
要说美国那边怎么样了?
拜登登机时不慎连摔三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6526808356327424总统都这样了还能怎样。
开会前,外长问主任中午吃饭了?主任回答说吃的是泡面。
吃泡面!
大家知道吃泡面对我们来说图的是酸爽,但是对于工作很繁忙的国家领导人来说,泡面就是赶时间的。
国家领导人吃泡面,可以看得出我们想快点把饭吃了,把会开完了然后赶紧走人。
会后的采访也有说到,王国委也说了开会顺利,气氛不紧张,不过第二轮谈的是地区问题。地区问题的话,从最新的新闻报道来看,提到了阿富汗,伊朗,朝鲜半岛和缅甸一系列的问题,表示同意加强沟通协调。那就应该是中方提出你别瞎几把搞事,妨碍我做生意,别搞什么幺蛾子。
我国主要的关注点在于维持国家领土完整和统一,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妥协,这个是一贯以来的态度,第二次会谈谈的不管是自己家的事情还是周边的事情,从王毅国务委的回答顺利来看,至少美方在表面上,已经知道中国态度十分强硬也必须接受中国以强硬的态度来和美国进行对话,至于预期有没有达成,回答是:什么预期?
中方不指望美国能够接受中方提出的要求,重要的是,美方已经知道美方无法让中方接受自己提出的要求,现在是互不相让的状态。你不能把我怎么样,我也不能把你怎么样。
接下来的局势,就是美方眼巴巴地看着中国崛起,自己什么也做不了,除了合作,没有别的选择。
而开头王毅问杨洁箎中午吃了泡面的那个话题,我怀疑内藏玄机,特别是泡面如果牌子是统一的,那就是在释放超大量的信息了。
真可惜,这题让我看见了,我开口可就没好听的。
按照外交惯例,传统意义上的高级别对话中先用垃圾时间给媒体,关门后谈才是真东西。
现在的高级别对话,美国先带一个剧组来,二话不说先拍戏。
开场就对着我们的主权一顿狗刨,都骂超时了。王毅外长边听边看表,等你咽气儿呢。
说完该到我们了吧,结果你说咔就咔?
记者跟鸭子似的你说赶就赶?
桌上的道具水其实都不能喝的吧?你们的团队不说话的都是群演吧。
要不然我们动动嘴不出声,后期你们配音得了。
这么玩有劲吗?
为我们大老远来一趟,提前打好了疫苗,做了检测,戴上了口罩,亲赴全世界最大疫区。都赶上去灾区慰问了。你们不扭个秧歌迎接也就算了还tm不管饭,合着阿拉斯加是真灾区吗?会做饭的都得新冠死马路上了吗。
大冷的天儿,崔大使都直接建议不去了,可我们还是给脸去了。结果最后只能吃泡面。
嚯,昂撒人真“露脸”。
等哪天阿拉斯加独立,这都成建国神话了。
多能耐啊。
到了第二场会谈又是“各自阐述立场”。
请我们来就是来阐述立场的。挨了一整场的骂,结果还卡在一辩呢。脑子掉线了吧。
王毅外长说“谈不上紧张”,他说这个我非常理解。人家美方邀请你来就是拍戏的,现在不让拍了,剩下的事根本就没准备。
词儿都对不上,可不就剩下念经了么。躲在屋里念经,念好了最多把自己送走,念不好把全美国送走。
美国人常年拿传播学代替政治学,在他们眼里可颠倒的是非才是有价值的,可传播的经文才是有神力的。什么会谈?就是要骂完中国发通稿。弄俩新媒体小编就能干的事,还需要选举需要认命的么。
这帮新来的政治废物们说白了就是来网红景点儿打卡的,自己家里被病毒弄死五十多万,白宫被MAGA端了,枪杀案破纪录,黑命贵人权大爆炸,然后跑到冰天雪地对我们表示十二分的关切:
“我觉得吧,你家有点儿不太.....自由”
就好像家里房子着火了,屁颠颠得跑过来问我是不是挺热的。可不挺热的,你家烧旺点我能更热。
在美利坚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这些政客来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刻下了“某某到此一游”,不知是为了在任捞人气用,还是退休后出书用。好好的世界大国,非要在文明进城上涂鸦,怎么不画个生殖器呢。
美国的民主制度框架下,由于政治极化后的不连续性,每隔几年选出一帮政治生瓜蛋子做班底。然后这些人拿纳税人的钱,搞这些对国民无用的事,给自己和党派捞政治资本,以便于在这个制度框架下继续竞选。
心肠好的顺手给老百姓做点事,心肠比较特朗普的就顺手给家族做点事,然后选上之后在任上继续为党派这么捞资源,循环往复。
循环中,“民主”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精密,最后白宫圣殿化,政治广告化,制度漕工化,人民火化。
我都不明白你们美国的民主是用来干嘛的。主了半天,这里面有民什么事儿,是因为都被新冠送走了吗?
这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高材生毕业去当辅导老师,然后他辅导的这个班继续全都去当辅导老师,几十年后全国都是辅导老师互相辅导。这个国家如果说自己是最尊师重道的国家,咱还真没法反驳,只能看他们自己饿死。教师节给该国人上香。
现在美式民主就这个样子,他的民主很精密,你说他不得。美式民主哪都好就是民总死,其余没别的毛病。
当这种制度齿轮转起来,连这么重要的场合都被用来搞镜头外交,对此我们很难说自己此刻面对的究竟是国家还是马戏团了。
如果不是美国国内实在没聪明人了,那就是美国国内部矛盾很严重了,急需外部矛盾来拉一把。不然真没法解释。我已经够给面子的了,一般老百姓看见这场面直接认定美国要完蛋,都不带多挺解释的。
你说他们这次一句人话也没有吧,也不是。
其实这次美方也有软下来的时候。比如承认自己不完美,有错误,甚至有倒退等等,想给全世界继续塑造“美国回来”的形象,但说来说去还是想把问题推给特朗普。还是内部斗争那一套,并非真正的反省。
合着你带着内斗任务来的,要不说在本土开会呢。原来是怕自己不好意思。
看看现在美国的宣传方向,整天就给人一副内政永远搞不定,我生病了你们全世界人都要来帮我吃药的形象。人死了那么多,上任第一件事先把女厕所给“开放”了。嚯,我们扩大开放,你们也不遑多让。
更可笑的是他们的口号,不管哪一句都听着像要“重振雄风”......你雄风到是怎么了?你可是世界第一大国啊,该支愣就支愣啊。
一会“让美国再次伟大”
一会“美国回来了”
你跑哪去了你就回来了?
这架势,仿佛地球就是个小妞,美国就是个糟老头。
统治了几十年之后老头快不行了。
“你......等着我的,我.....我今天状态不好。等我吃完这口速效救心,明天回来让你死床上。你等着我的.....等着我的.....”
随着担架离去,老人的叫骂声渐行渐远.....
而小妞默默得拨起了殡仪馆电话。
当事人已经评价了,杨国委说谈话是“坦率”的。这个我想不需要翻译了。王部长的话我给你们翻译一下——“你们懂不懂谈判和对话是什么?是为了什么?不要把你们国内政治的烂事拿到这里开搞,我们不吃这一套。专业一点好不好。这次就这样了,往后你们想清楚了,摆正态度拿出诚意,我们还是欢迎的。”
视频见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