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方称并不需要乌克兰的领土,结束行动后将从乌克兰撤离军队,如何理解俄罗斯的意图?

回答
理解俄罗斯在此次俄乌冲突中的意图,尤其是其“不寻求乌克兰领土”、“行动结束后将撤军”的表态,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其过去的言行和地缘政治现实。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同的观察者和分析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理解方向,力求详细阐述:

一、 俄罗斯官方表态的字面解读与潜在含义:

“不寻求乌克兰领土”的表态:
字面含义: 俄罗斯官方多次强调其军事行动并非为了吞并乌克兰领土,例如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后,其声称克里米亚是“回归俄罗斯”。此次冲突,俄方最初的目标曾被描述为“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而非领土扩张。
潜在含义/怀疑点:
定义模糊: “领土”的定义可以很微妙。俄罗斯可能不直接吞并整个乌克兰,但可能通过建立亲俄政权、控制战略要地、甚至通过“公投”等方式实现对部分地区事实上的控制和影响。例如,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俄罗斯已经支持了所谓的“独立”,并随后将其“纳入”俄罗斯联邦。
战时目标调整: 战争的进程可能迫使俄罗斯调整其目标。如果军事行动进展不顺,或者国际压力巨大,直接领土扩张的野心可能会被“退而求其次”的方案所取代,但其最终的控制欲依然存在。
宣传策略: 这句话也可能是一种宣传策略,旨在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或者为国内民众提供一个合理的战争叙事,避免被视为一个赤裸裸的侵略者。

“结束行动后将从乌克兰撤离军队”的表态:
字面含义: 俄罗斯表示一旦其设定的目标达成,军队就会撤离。
潜在含义/怀疑点:
目标的定义权: 关键在于“结束行动”和“目标达成”由谁来定义。俄罗斯自己定义的目标可能是“中立化乌克兰”、“确保俄语人口安全”等,这些目标可能非常模糊,并且可以根据战争的需要不断调整。
撤离的性质: “撤离”可能不是完全的撤出。俄罗斯可能在战略要地或控制区留下军事顾问、维和部队、或支持当地的亲俄势力,以确保其影响力得以延续。
政治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如果未来出现一个能满足俄罗斯大部分安全关切的政治解决方案(例如乌克兰的永久中立,停止北约扩张等),俄罗斯可能会以此为条件撤军。但这种解决方案的代价和实现方式是高度不确定的。
长期消耗战的考量: 俄罗斯可能评估长期占领成本过高,不如通过某种形式的“非对称控制”或施压来达到战略目的。

二、 俄罗斯的长期地缘政治战略与安全关切:

理解俄罗斯的意图,必须将其置于其长期以来对欧洲安全秩序的看法以及其自身安全关切的大背景下。

防止北约东扩: 这是俄罗斯最核心的安全关切之一。俄罗斯认为北约持续东扩,特别是将乌克兰纳入北约,是对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若加入北约,北约的军事部署将直接逼近其边境,甚至可能部署进攻性武器。因此,其行动的首要目标可能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并确保乌克兰成为一个缓冲地带。
确保战略缓冲区: 历史上的俄罗斯和苏联时期,都将东欧国家作为抵御西方侵略的战略缓冲区。俄罗斯希望维持乌克兰的“中立地位”,阻止其倒向西方,以维护其西部边境的安全感。
维护其势力范围: 俄罗斯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不希望这些国家完全脱离其影响,特别是那些与其共享历史、文化和安全利益的国家。乌克兰的亲西方化被俄罗斯视为对其势力范围的侵蚀。
恢复“大国地位”: 一部分分析认为,俄罗斯领导层希望通过强硬的外交和军事手段,重塑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恢复其作为全球主要力量的影响力,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秩序。

三、 具体目标与可能的操作方式:

基于上述背景,俄罗斯“不寻求领土”和“将撤军”的表态背后,可能隐藏着以下具体操作方式:

扶植亲俄政府: 俄罗斯可能希望在乌克兰扶植一个亲俄或至少是中立的政府,能够有效执行俄罗斯的意愿,例如限制与西方的军事合作,保证俄语在乌克兰的地位等。如果能够通过政治手段实现这一点,其军事行动的阶段性目标可能就会被视为达成。
“顿巴斯模式”的复制或扩展: 俄罗斯可能希望在乌克兰东部地区(顿巴斯)建立并巩固其控制,通过支持分离势力,或者在战后通过某种形式的“人道主义干预”或“维和行动”长期驻军,实现对这些地区的实质控制。即使宣称不寻求领土,但事实上控制了部分地区,对乌克兰形成战略压力。
乌克兰的“芬兰化”: 这指的是一种政治安排,即乌克兰保持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不加入任何军事联盟(尤其是北约),并保持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某种程度的中立。这与俄罗斯的“安全关切”更为契合。俄罗斯可能希望通过军事压力迫使乌克兰接受这种“芬兰化”模式。
军事威慑与谈判筹码: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也可能是为了在与西方的谈判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通过展示其军事实力和决心,迫使西方在安全保障、北约扩张等问题上做出让步。一旦通过谈判达成某种协议,其军事行动便可宣告“结束”,并以撤军作为协议的一部分。

四、 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与不同解读:

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的这些表态在国际社会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许多国家和分析家认为,俄罗斯的实际行动(如占领和吞并部分地区、制造人道危机、以及持续的军事存在)与其官方声明存在明显矛盾。

“不寻求领土”与“公投吞并”的矛盾: 俄罗斯在2022年9月通过所谓的“公投”宣布吞并了乌克兰的四个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这与“不寻求领土”的说法直接冲突。尽管俄罗斯声称这是这些地区的“人民意愿”,但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这些公投和吞并的合法性。
长期驻军与军事存在: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存在已经持续多年(自2014年起),即使在局部战线上撤退,其在克里米亚和部分控制区的军事部署并未停止。因此,“撤离军队”的表述也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总结:

理解俄罗斯的意图并非易事,其表态往往具有战略上的模糊性和灵活性。

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并行: 俄罗斯的意图可能结合了短期内消除其“安全威胁”(如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和长期地缘政治目标(如恢复势力范围、挑战西方主导的秩序)。
“不寻求领土”可能是一种手段而非终点: 俄罗斯可能不追求完全占领和吞并乌克兰,但可能通过控制关键地区、扶植亲俄政权、或实现乌克兰的“芬兰化”来达成其战略目的。
军事行动是施压和谈判的工具: 军事行动本身也是为了获得在政治和安全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其“结束行动”和“撤军”可能与达成何种协议挂钩。

最终,俄罗斯的真实意图可能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取决于战争的进程、国际社会的反应以及俄罗斯内部的决策。任何单一的解读都可能过于简化。重要的是要同时关注其言论和实际行动,并从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背景下进行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开始行动容易,想要顺利结束行动恐怕很难。

user avatar

反正俺是完全看不懂毛子到底要干嘛了。

如果是按照中国收拾印度和越南的路子,那么敲锣打鼓的围攻基辅干嘛?

中国只是把对方前线军队打掉,这样给以后讲和留了充足的余地。

而毛子这是要把对方首都推了,这个大仇种下了还怎么讲和?

而且你就算讲和也得有个对象呀。

把乌克兰政府打掉了你和谁讲和?自己扶持一个傀儡?以乌克兰目前表现出的抵抗意志,怕是要十万大军驻扎才能保证傀儡政权能干下去。可俄罗斯哪有十万大军长期驻扎的综合国力呢?

没有讲和对象,又谈什么撤离呢?难道留下上千万恨你牙根痒痒的二毛子不管,那俄罗斯你可别想消停了。

user avatar

复刻对越自卫反击战,不过目测半个世纪后西方还是不能理解这种战略,当年西方就觉得越战是中国输了,这次估计也会认为俄罗斯输了,正好给自己个台阶下。

user avatar

这是非常复杂的政治问题,主要涉及今后的战争走向和未来如何收场。

从历史上看可以参考朝鲜战争。在朝鲜打仗的是中国解放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但在官方的层面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美国知道这是中国政府的正规部队、中国知道美国知道这是中国政府的正规部队,苏联支援中国的时候,也说自己是人民志愿军(都不说是苏联志愿军),两边和谈的时候也是中国政府和美国谈,但是签字的时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与联合国军停战。

为什么大家都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呢?为的就是根据战争形式好收场。

目前俄罗斯声称这是场维和行动、乌克兰官方目前还没捅破(实际就是入侵,到乌克兰官方未宣战),都是为了后面方便善后。

目前为止,棋还没走死。

user avatar

马云:“我对钱没有兴趣”

user avatar

肯定不会直接鲸吞,至于是建立保护国,肢解几块,还是打完就走,目前尚不确定。

我感觉可能取决于欧美制裁的狠辣程度。

欧美制裁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话,俄罗斯可能就只是解除乌克兰武装后就撤了。

欧美制裁要是不留后路,在欧美不会直接出兵前提下,反正该来的都来了,还不如一步到位把乌克兰彻底变成保护国。

user avatar

实话,现代战争长期占领的代价太大,除非你学蒙古人,否则美国都要不起别说俄罗斯。俄罗斯的目的就是告诉乌克兰:我真的会抽你。

老实说,泽连斯基别嘴欠这仗未必会打,拥核这种事能随便说吗?你要说你起码得真的有啊,你还是犹太人吗?

user avatar

克里米亚:? ? ? ? ? ? ? ? ? ? ? ? ? ? ? ? ? ? ?


给我看笑了,还克里米亚本来就是俄罗斯的。

《阿拉木图宣言》各成员国(显然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一致同意尊重彼此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怎么就俄罗斯可以例外了?

还有克里米亚本来就不是俄罗斯的,俄罗斯帝国1783年通过武力强行吞并克里米亚,迫使大量克里米亚鞑靼人外迁,苏联时期又强行迁徙鞑靼人去中亚,再迁大量俄罗斯人占领他们的家园。

这可不就是所谓的“本来”了嘛

还有什么公投啊,那都是在扯

在俄罗斯人控制下的公投,一些人心甘情愿的认可。

那请问苏联控制下的外蒙古公投,这些人会心甘情愿的认可吗?

说克里米亚本来就是俄罗斯的,那我还能说克里米亚本来就是土耳其的呢。

一些人非要给俄罗斯非法占领克里米亚找理由,图什么呢?

user avatar

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就行了,俄罗斯现在占不起。

俄罗斯其实很危险,战争一旦僵持住,俄罗斯在外交,经贸和社会稳定几个方面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全面崩盘。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不下重手。

我们以为的那种钢铁洪流并没有出现,打起这种被束缚住手脚的战争俄罗斯还是没有北约有经验,太老实了。

新闻报道早几日说乌克兰的什么指挥被摧毁,很明显乌克兰军队没有完全失去指挥。“斩首”行动肯定没有达到预期。

中欧西欧都开始军事支援乌克兰,北约也开始在周围部署军队。针对俄罗斯的外交谴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局势会对俄罗斯越来越不利。

所以,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user avatar

这不废话么,其实我之前就说过,在某些角度来说,某岛完全没有必要收回。要知道管理殖民地比管理领土舒服多了,政权不需要对殖民地的民生负责……

就像目前的某港,你看收回后,这些破事儿你都要派人去管,如果法理上不收回,那只需要把铁丝网通电就可以了……


很残忍,但政治就这样……

user avatar

看看战争一开始俄军进攻的方向

三大方向:

一是乌东哈尔科夫,战略目标是控制大顿巴斯地区。

二是借道白俄罗斯进攻基辅。彻底摧毁指挥系统,对乌克兰高层进行集体包饺子 (占领机场就是行动之一)。战略目标主要是政治意义。

三是从克里米亚方向进攻敖德萨,完全控制乌克兰出海口。战略目标变乌克兰为内陆国,将北约海军力量逐出黑海。


以上就是俄罗斯第一阶段战略目标,完成之后就可以和乌克兰开启谈判了。

谈成了,可以彻底解除乌克兰组装,实现顿巴斯独立。然后撤军。

谈不成,可以继续打。进可以占领乌克兰全境,退可以占领第聂伯河以东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带的传统传统俄语区,彻底把乌克兰变成内陆国,连接亲俄的摩尔多瓦,将北约海军逐出黑海,完全控制黑海。

至于所谓的“不需要乌克兰领土”,这还不简单。乌克兰还是乌克兰,分个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总可以吧


遭!!!国足恐成最大输家!!!

user avatar

普京在出兵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去纳粹化”,我想这是俄罗斯此次军事行动最重要的意图之一了。

“纳粹”,一个听起来已经消失了半个世纪的邪恶名词,对于国人可能只是一个遥远的中学历史考点。

但在过去的七八年时间里,纳粹是乌克兰俄族民众每天要面对的人间恶魔。

乌克兰纳粹举纳粹旗帜、行纳粹军礼、殴打二战老兵、给伪军平反、给纳粹党卫军举行国葬,是当今世界上最疯狂的纳粹势力。

武装起来的乌族纳粹在俄族聚居区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字面意思上的。

2014年武装冲突期间,俄族聚居区顿涅茨克有几百名年轻女性失踪,停火后人们在乌族纳粹军营里找到了286具女性尸体,生前有被强奸过的痕迹。

2014年至今的八年里,高举纳粹旗帜的乌族右翼武装发动了近万场战斗,造成了上万人的死亡,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敖德萨惨案”。

这几天突然冒出了很多和平主义者,谴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观察一下这些人过往的言行,他们在敖德萨惨案至今的七八年里,从未谴责甚至关注过乌克兰纳粹的暴行。

开战至今的几天里,这些所谓的作家、学者捡起英美媒体的只言片语,摇身一变成了理中客的意见领袖,对战争中乌军飘扬的纳粹旗帜视而不见。

俄罗斯给乌克兰“去纳粹化”对我们有意义吗?纳粹荼毒乌克兰俄族民众与我们中国人无关吗?

2019年的香港动乱期间,乌克兰新纳粹民团亚速营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香港的街头,他们纹着纳粹的黑万字与乱港分子合流。

纳粹离我们很远吗?姑息乌克兰新纳粹的意见领袖们,真的是和平主义者吗?

我反对战争,但支持“去纳粹化”。

user avatar

俄罗斯这话是真的。

不是它不想要领土,是吃不下。

现代社会,已经不允许一个国家把占领区的男人杀光,女人分配,然后移民填充了。

能这么干,即使阿富汗,也早就没人了。

断了所有粮食,封闭国境,都饿死用不了多久。

而只要不搞灭绝,就是无穷无尽的游击战放血。

美国占一个阿富汗,都受不了,难看也要撤军。

况且俄罗斯本来经济就不怎么样。

俄罗斯能吃下的,是俄罗斯聚集区,这块地方他有民意,要占就是这块地方。

打掉乌克兰军事力量,废掉西部的基础设施,签个停火条约。

有限的人力清理占领区,吃掉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城市。

地方占到手了,就是被制裁的代价有些大。

user avatar

吞乌克兰就是血亏,怎么可能吞啊。

user avatar

在俄乌开打后,双方基于信息战、舆论战、心理战的需要,各种真真假假消息满天飞。

而且距离乌克兰万里之外的我们这里,居然还因为俄乌局势出现激烈的舆论交锋。

更离谱的是,在国际舆论上,出现美国带节奏来批评我们的情况。

结果,美国这个从头到尾一直在煽风点火的战争贩子,没被人骂。

反倒是我们从头到尾一直乖乖躲在一边,一直呼吁大家要理性克制,结果仅仅因为保持中立态度,不跟风美国进行无意义的制裁,不想加剧局势紧张,不想引发人道主义灾难,反而被人骂?

国际舆论是美国主导话语权也就算了,更离谱的是,我们国内也出现很多跟风美国来对我们批评的声音。

以至于还出现不少呼吁“反思”的声音。

我寻思着,我们一没有煽动战争,二没有发动战争,要我们反思什么?

我们这几天遭到外媒各种提问, 但我们从来没有简单直接说支持或反对俄罗斯,我们强调的是我们一向站在和平、正义的一边。

我们只是不跟随欧美去制裁俄罗斯,因为我们认为单边制裁是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始终认为,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当得到尊重。

这是我们很明确的态度。

我的近期视频,主要也是从各个层面去跟大家分析俄乌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包括美国在这场冲突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也是大家不能忽视的。

这不代表我支持俄罗斯,也不代表我支持战争。

我当然反对战争,也热爱和平。

但和平不是嘴巴呼吁就能得来的,和平是强大的实力去捍卫的。

这样国际大事、历史事件,也并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

所以,客观认知事件的缘由,理性去看待这场距离我们相当远的冲突,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引以为戒,才是我们更值得去做的。

俄乌这场冲突是美国不断煽风点火,美国通过乌克兰境内的那些极右翼势力不断泼汽油下,才让小火苗变成现在熊熊大火。

美国的拱火和挑衅,也经常对我们做。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的缘故,因为美国也不是什么好人。

这一点我们还是要认清楚。

同时我们网络上出现一些有点“幸灾乐祸”,甚至出现很恶俗的言论。

对此我也是坚决反对。

战争是残酷的,民众是无辜的。

我们也还有很多同胞在乌克兰,所以我们还是要理性发言,避免恶俗言论给一些外部势力递刀子。

不过一些外媒确实很善于扭曲、歪曲我们的话。



比如有在乌克兰的留学生表示,乌克兰多家媒体报道散布不实消息,导致乌克兰民众对当地华人出现不友好声音和举动。

乌克兰方面和媒体把我们观点扭曲化,才是导致当地针对我们治安恶化的主要原因。

以至于出现在基辅的留学生步行去超市购买物资时,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威胁与恐吓。



这也使得我们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一则通知,提醒中国公民注意社会治安风险。



其中还特别强调“不要随意亮明身份及展示具有识别性的标识”。

可见,当前乌克兰的治安确实恶化得还比较快,并且在西方媒体有意扭曲的情况下,乌克兰民众在战争阴影下,对我们也出现一些误解和情绪化反应。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西方媒体拿着“哈哈镜和放大镜”去我们网络舆论上找素材的情况下,他们肯定能找到一些比较恶俗的言论,然后借助西方的舆论话语权,来对我们各种扭曲和抨击,来以偏概全。

但我相信,我们大多数网民,不至于发一些恶俗言论。

而且已经有人发现,不少这类恶俗言论,是一些海外势力,自编自导自演。



网络发言门槛那么低,总会有一些抱有恶意的人,故意发一些恶俗言论,然后截图到海外社交平台上,再由西方媒体大肆报道,造成很坏的国际影响。

而且国内一些媒体,还跟风大肆报道,搞得好像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发这类恶俗言论一样,帮着那些抱有恶意的人,把我们自己一棍子打死。

这就有点离谱。

所以我们要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类恶俗言论,并且要搞清楚,真正有问题的是那些拿着哈哈镜和放大镜的西方媒体。

目前我们在国际舆论上比较被动,毕竟国际舆论话语权是把持在美国手里。

但至少我们国内舆论别这样盲目跟风,要能区分清楚是非曲直。

关于西方舆论的这种哈哈镜式的扭曲报道,可以从最近一个实例里看出来。

在2月25日,一则标题为“一名乌克兰父亲在上战场与俄军作战前,与女儿挥泪诀别”的视频,在全球网络上刷屏,大量西方媒体转发报道。



包括我们网络上,这个视频也广泛流传。



但事情真相却截然相反。

这个视频实际是拍摄于2月21日,地点是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

在2月17日开始,乌克兰国内的极右翼势力,对乌东两区进行疯狂炮击,导致很多乌东两区民众家园被毁,不得已之下,在2月20日,乌东两区紧急撤离了5万人到俄罗斯。

这个视频里与女儿挥泪诀别的父亲,就是准备把女儿撤离到俄罗斯的安全地区,然后自己留下与乌克兰的“入侵者”拼命。

然而讽刺的是,这个视频居然被西方媒体扭曲成“乌克兰父亲在上战场与俄军作战前,与女儿挥泪诀别”。

什么叫颠倒黑白,这才叫颠倒黑白。

但关于这个视频的澄清,却在西方舆论上掀不起浪花,西方媒体对此都选择了无视。

这个本来是要跟乌克兰入侵者拼命的父亲,在西方舆论里变成是要跟俄军拼命。

什么叫做杀人诛心,这就叫杀人诛心。

很多人同情乌克兰人民,的确是应该同情。

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前,那些在乌克兰极右翼势力狂轰滥炸下,家园被毁,甚至失去生命的乌东两区人民,有人去同情他们吗?

为什么我们一直说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为什么我们要一直说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

因为这件事情的真正全貌,并非完全如西方舆论所扭曲的那样。

乌克兰内部的极右翼势力,乌克兰那些已经法西斯化的纳粹分子,在美国影响之下,不断煽风点火,这份罪责,难道不应该被追究吗?从2月16日美国指定的这个开战日开始,乌克兰内部就出现神秘武装,对乌东两区进行狂轰滥炸,而且是不区分军人和平民。

这些乌克兰内部不受泽连斯基掌控的神秘武装,就是乌克兰那些极右翼势力,他们基本已经法西斯化,也是普京万字演讲的讨贼对象。

2月20日,乌克兰这些神秘武装,对乌东两区炮击超过2000次,可谓丧心病狂。

这才让普京忍无可忍,最终在冬奥会一结束,就宣布承认乌东两区独立。

凡事有因,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普京之所以说要让乌克兰去军事化,实际上就是要剿灭这些存在乌克兰内部顽固的极右翼势力。

只有彻底铲除这些已经法西斯化的极右翼势力,俄乌边境才有可能得到安宁。

而普京26日直接明说了,乌克兰这些极右翼势力背后是有美国顾问。



普京说,现在乌克兰这些激进民族主义者,开始通过在市中心部署重型火炮,来计划吸引俄罗斯对乌克兰居民区进行打击,开始拿普通人做挡箭牌。而这些都是来自“外国顾问的建议,首先是美国顾问的建议”。

可见,乌克兰内部这些极右翼势力,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乌克兰安全部门前军官普罗佐罗夫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安全部门正在策划挑衅行为,他们将换装俄罗斯军人制服并针对平民发动攻击。

有法国记者报道这件事情,却被西方媒体给集体无视了。

现在很讽刺的是,一边是乌克兰的极右翼势力,在不断拿民众当盾牌。

反倒是俄罗斯还相对比较克制一些。

西方媒体在25日报道,蛇岛的乌克兰守军誓死不降,最后全岛守军在俄罗斯轰炸下,集体阵亡。

泽连斯基也说所有13名乌克兰捍卫者都在24日的俄罗斯轰炸中丧生。

但俄罗斯方面在回应这件事情的时候表示,“在兹米尼岛地区(蛇岛),有82名乌克兰军人放下武器并自愿向俄军投降。目前,他们已经签署了拒绝参战的保证书。他们在不久之后就将回到自己的家人身旁。”

而且俄罗斯有发布一些“优待俘虏”的视频,也确实有让俘虏签署了拒绝参战的保证书,就会在战斗结束后放俘虏回家的承诺。



从优待俘虏和劝降看,俄罗斯并不希望乌克兰军队出现大量伤亡。

而且,俄罗斯目前还没有采用美国那一套,海量导弹先犁一遍,空军再轰炸一遍,最后才让陆军进场,以把自己的伤亡最小化.

但这样很容易误伤平民,这也是美国每次发动的战争,总会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缘故。

俄罗斯目前为止,除了导弹定点清除瘫痪军事设施,俄罗斯空军还没有大规模进场,也没有进行狂轰滥炸。

为什么俄罗斯没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俄罗斯不想引发大规模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

俄罗斯的克制,主要也是想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道义。

最关键是,俄罗斯需要用这些克制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俄罗斯并非只是在单纯发动战争。

普京在22日发表的那份万字演讲,是打出反法西斯的旗号,普京的“讨贼檄文”是针对乌克兰境内那些已经法西斯化的极右翼势力。

所以俄罗斯必须证明,他的这场“特别军事行动”是有正义成分。

但是,俄罗斯在25日的直升机武装集群突进基辅并没有成功,还因此出现一些战损。

这使得现在这场围绕着基辅的战斗,已经被拖入了残酷的巷战。

由于基辅有大量极右翼武装,包括乌克兰国民近卫军和亚速营。

特别是臭名昭著的亚速营,做出很多灭绝人性的事情。

他们在基辅会拿普通民众当他们的挡箭牌,一点都不奇怪。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克制还能维持多久,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战场无情,子弹无眼。

在冲突已经爆发的情况下,理性和克制是非常脆弱的,谁也不知道未来局势会升级到哪种程度,会不会失控。

包括我看到一些基辅街头给民众发枪的视频,这究竟是在保护人民,还是拿人民当挡箭牌?

这些问题,特别是对于乌克兰内部这种严重的极右翼势力纳粹化的现象,西方媒体大都选择无视。

所以,我们对乌克兰问题的判断,是要有自身对这件事是非曲直的判断,而不会跟风欧美国家,全照欧美国家那套话术去做。

战争是残酷的,民众是无辜的。

我们反对战争,但也要看清真相。

是非曲直是很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

虽然欧美国家可以把持西方舆论,可以去扭曲,让我们的声音发不出去,我们发出去的声音都是被他们扭曲过的。

但至少我们自己的舆论场,应该要认清真正的是非曲直黑白。

我们应该保持比较客观中立的立场,去理性的看清这件事情的全貌,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被人给带歪节奏,去按照敌人所设想的去做,或者是给敌人递刀子。

我也希望我的文章,能起到帮助大家去比较理性看待问题的效果。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user avatar

普京为首的俄罗斯领导层避免长期占领乌克兰全境。不是不想不吞并领土而是不能,西乌治理成本太高。


但是俄罗斯军事上的胜利必然导致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很多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希望恢复到沙俄的传统边界。这些人的力量非同小可,普京处理不好就会被反噬。


美国甚至会比俄罗斯本俄更希望俄罗斯能长期占领乌克兰全境,并陷入治安战之中。不仅可以长期消耗俄国国力,也可以让欧洲跟紧密的团结在自己周围,遏制现在越发明显的欧洲强国刻意疏离美国的倾向。俄罗斯全占乌克兰后就跟欧盟接壤了,欧洲资本会加速出逃去美国,加速美元流入美国,推高美国的股市、楼市、债市,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


欧盟肯定是不希望俄罗斯全面占领乌克兰。他们希望乌克兰成为俄欧之间的缓冲区。至于这个缓冲区是全部乌克兰还是只有西部,他们并不介意,只要有个东西隔在中间就行。这样欧元就不会贬值的太厉害,资本也就不会大量出逃。

建立缓冲区可不是俄罗斯的执念,这是所有欧洲强国的传统艺能。哈布斯堡奥地利帝国为了不跟法国接壤,宁可让自己领土中最富庶的奥属尼德兰独立,也不跟法国接壤,并且将威斯特法伦和莱茵兰地区送给普鲁士,让普鲁士做德意志的卫兵防守法国,后来威斯特法伦和莱茵兰发现了大量的煤矿成就了大名鼎鼎的鲁尔工业区。


在处理乌克兰的问题是,俄罗斯与欧盟的政治期望是一致的。欧盟与英美之间的期望反而并不一致。


普京的讲话中的重点是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以及避免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者对顿巴斯、克里米亚地区居民的侵害

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在于保护那些八年来一直遭受基辅当局欺凌乃至种族灭绝的人们。为此,我们将致力于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并将那些对包括俄公民在内的平民犯下无数血腥罪行的分子绳之以法。

北约主要成员国为了达到其自身目的,对乌极端民族主义者和纳粹主义者予以全面支持,而这些势力永远不会放过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居民,仅仅因为他们行使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回到了俄的怀抱。
毫无疑问,这些势力会像潜入顿巴斯地区一样潜入克里米亚并挑起战争,像打着讨伐旗号的乌民族主义者屠杀手无寸铁的顿巴斯地区居民一样,屠杀克里米亚居民,这些乌民族主义者在二战时曾是希特勒的帮凶。
乌局势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及对有关信息的分析表明,俄同这些势力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只是时间问题,这些势力一直在积极准备,伺机而动。现在,这些势力还开始要求拥有核武器,俄决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俄罗斯不可能仅仅让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独立。剩余的乌克兰体量依然很大,加入北约后依然可以向北威胁白俄罗斯、向南威胁克里米亚。依然有产生纳粹和军事力量的土壤。普京也在谈话中多次强调,乌克兰这个国家历史上并不存在,乌克兰土地上的人民和俄罗斯已经一起生活400多年,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生活习惯。而乌克兰国家的概念是一战同盟国和苏联人为创造出来的。

潜台词:乌克兰民族跟俄罗斯民族同根同源。乌克兰国家是个缝合怪,是历史上人为造出来的错误,这个国家可以不存在了。





我大胆胡乱猜测一下。



乌克兰这个苏联塑造的怪胎应该不会存在了。最终会一分为四。



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已是既定事实不会变。


俄语区几个州,哈尔科夫、苏梅、敖德萨、尼古拉耶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赫尔松、扎波里日亚、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会成立一个邦联制国家,政体和组织形式类似于拿破仑控制下的莱茵同盟。名字叫黑海同盟或第聂伯同盟或第聂伯黑海同盟或者其他什么名字。


苏联在二战期间利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吞并了波兰的利沃夫、沃伦、泰尔诺皮尔、里夫、斯坦尼斯拉夫(伊万诺弗兰克夫斯克)这几个州。在乌克兰西乌这几个州是最反俄的,从支持俄语比例就可以看出来。把他们还给波兰是不可能的,当年苏林从波兰割让这些地区之后作为补偿将德国的东普鲁士、利沃尼亚、但泽和西里西亚割让给了波兰。这几个州会允许他们独立建国,当然不可能用乌克兰的名号,否则就有了对中乌和东乌的法统。可能叫鲁塞尼亚共和国。这个国家加入欧盟还是北约都可以,只要他们自己愿意。俄罗斯不会在这个国家驻军,也不会试图控制这个国家,除非俄罗斯真的恢复了当年的实力和影响力。


基辅、喀尔巴阡、文尼察、日托米尔、切尔卡瑟、切尔尼希夫成立共和国,继承乌克兰的政治遗产,联合国席位和债务,名字可以叫基辅共和国。这个国家被深度控制,由俄罗斯驻军、控制政府和立法机构,成为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缓冲区。

user avatar

那就说明俄军的主要战略目的仍然是南北夹击,歼灭顿巴斯、哈尔科夫方向乌军主力和西乌法西斯民兵,将卢、顿两州彻底置于俄罗斯实控之下,迫使泽连斯基政府让步或使其垮台。

基辅一线投入的兵力有限、空降作战未取得实质效果是因为俄中央对那一线的期望原本就是有限的,更多起牵制作用。

但三天过去了,俄军在第聂伯河以东地区的突破,南线限于赫尔松和梅利托波尔一线,北线限于苏梅,哈尔科夫外围,但乌军方面的战报也都是哪些地方仍在控制之下。是俄军前进距离确实有限,还是俄确实在主要战区实现了成功的信息欺骗,形成了战争迷雾?

user avatar

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俄国想要在乌克兰保持足够的影响力,那就得把东乌地区留在乌克兰;如果俄国把东乌地区分离出乌克兰,那就必须接受一个彻底倒向西方,极端仇视俄国的乌克兰。

当然,普京也可以选择越南或者伊拉克模式,在当地扶植傀儡政权。这样的话俄国必须在乌克兰长期驻军,只要俄军一撤,那这个傀儡政权就只有两种出路:

转向反俄或者迅速垮台

然后乌克兰在西方的支持下恢复上三五年,继续收复东部的战争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普京能够彻底击败乌政府,占领乌全境的基础上,我本人并不看好这一点。乌军能守住基辅的机会不小,能守住利沃夫的机会则非常大,这样普京最多也就是扩大一下两傀儡共和国的控制范围。

但是这样对俄国是非常不利的,随着战争的继续,泽连斯基的人望日益增长,哪怕只给他剩下利沃夫地区,他都是乌克兰民族乃至整个西方的英雄。他大概率会借机清算寡头,重整国内统治秩序,要知道乌克兰的底子其实并不弱。

user avatar

说明俄罗斯的目的不是侵略。不是侵略。不是侵略。

侵略,是以掠夺和侵占为目的的。

如果俄罗斯占领了土地不走了,或者有预谋有规划地实施掠夺,那才是侵略——就像以前日军杀我们的人,抢我们的东西,占领我们的地盘,这叫侵略。


乌克兰政府(我说的是政府,不代表人民)无视约定,决意加入北约,这是挑衅,是危及俄罗斯安全的。

幕后主使就是美国,是美国,是美国!

准确地说,这场战争,美国才是始作俑者。

等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人民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美国人就扶植傀儡政权,出来装好人,说什么自由民主,然后继续奴役其他国家的百姓。

user avatar

我猜条约里俄罗斯要求有这一条:

俄罗斯政府不干涉乌克兰的内部事务;乌克兰政府在对外事务方面接受俄罗斯的指导。


参考:《印不1949年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

user avatar

意图很简单。占领乌克兰全境后,以东乌两共和国和亲俄势力为基础,建立新的乌克兰共和国政府,以新政府作为乌克兰合法政府与俄罗斯签订一系列协议,包括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俄乌建立特殊关系伙伴甚至允许俄罗斯有驻军基地等。俄罗斯会加强对基辅、敖德萨、尼古拉耶夫等前苏联工业重镇的控制,甚至可能在利沃夫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加强对西乌克兰的控制。

user avatar

问题在于,行动结束后还有哪些部分算是乌克兰?

如果对于俄控乌克兰的政治前景持开放立场的话,战前俄罗斯声明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的立场就显得很古怪。

我个人认为,这种迹象表明俄罗斯的战争决心有临时确定的可能性,也就是普京在签署承认乌东两国独立的法律文件的时刻,俄罗斯仍未确定是否要征服至少是第聂伯河左岸包括敖德萨在内的半个乌克兰。

也许有关键情报推动了俄罗斯下定彻底搞定乌克兰的战争决心。

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

俄罗斯痛打了一顿乌克兰以后,乌东两州反而取消独立重新加入乌克兰,以增强俄罗斯继续控制乌克兰政局的实力。

毕竟从俄罗斯干涉哈萨克斯坦的过程来看,俄罗斯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来维系以俄罗斯为首的小同盟组织。

毕竟,只要俄罗斯给予利沃夫自治地位,同时禁止利沃夫一带的乌克兰人参与乌克兰大选,就可以确保俄罗斯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在俄控乌克兰建立一个寡头专政的、类似于白俄罗斯的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甚至可以用卢卡申科的待遇勾引泽连斯基就范。

普京沙皇许给泽连斯基一个乌克兰亲王的头衔也许并不过分。

user avatar

打草谷

再者,他割了乌克兰三块地你猜乌克兰敢不敢、能不能要回去。

user avatar

米畜没少干这个。

果然隔壁老王和河对岸的老王都一样。

当年教员反对苏修是非常坚决的时候,也是一样反对米帝的。

二选一的人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