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国已经不是共产主义了,为什么美俄对立还是很严重?

回答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而且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俄国,或者说现在的俄罗斯联邦,确实已经告别了苏联时期的共产主义制度。它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政治上也进行了多元化改革,虽然其民主进程的道路磕磕绊绊。然而,尽管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消失了,美俄之间的对立却丝毫未减,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尖锐。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一、历史遗留的“旧账”与不信任感: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作为两大超级大国,在意识形态、军事、经济和全球影响力上展开了全方位的对抗。这种对抗塑造了双方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感,即使苏联解体,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也并未完全消散。美国对俄罗斯仍然抱有一种“警惕”,担心其会重新寻回昔日的影响力,并挑战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俄罗斯方面,也认为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未能给予俄罗斯应有的尊重,反而趁机扩大北约,一步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这种“被排挤”的感觉也加深了俄罗斯的不安全感和对抗情绪。

二、地缘政治的角力:

这是美俄对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俄罗斯一直视其周边地区(特别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战略缓冲地带。而美国及北约则致力于将这些国家纳入西方体系,鼓励它们发展民主制度,并可能加入北约。

北约东扩: 这是俄罗斯最不能容忍的动作之一。俄罗斯认为北约的不断东扩,特别是将波兰、波罗的海国家等吸纳进来,是对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是在其家门口部署军事力量。俄罗斯视此为对自身战略空间的侵犯,也以此为借口来解释其在周边地区的军事行动。
俄乌冲突: 这无疑是当前美俄对立最激烈的体现。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关键地带,其地缘政治意义非凡。俄罗斯将乌克兰视为其历史和文化上的“近邻”,认为其亲西方化和可能加入北约是对其国家生存的威胁。而美国及其盟友则将俄乌冲突视为俄罗斯侵犯主权国家、破坏国际秩序的行为,并坚决支持乌克兰。这不仅是一场地区冲突,更被视为美俄在欧洲战略棋局中的一次关键较量。
中东及其他地区的影响力争夺: 在叙利亚、利比亚等地区,美俄也存在着利益冲突和影响力争夺。俄罗斯在叙利亚支持阿萨德政权,而美国则支持反对派。这种在全球多个热点地区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争夺,也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对立。

三、国家利益与战略目标的不同:

即使没有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不同也会导致冲突。

俄罗斯: 在普京领导下,俄罗斯追求恢复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强调国家主权和安全,反对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它希望重塑其在“近邻”地区的影响力,并希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美国: 美国则致力于维护其全球领导地位,推广其价值观和民主制度,并主导国际秩序。它视俄罗斯为潜在的竞争对手,担心俄罗斯的扩张主义会威胁其盟友的安全和国际稳定。

四、国内政治因素的相互影响:

美俄两国的国内政治,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边关系。

俄罗斯: 在俄罗斯国内,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意和怀疑,往往被用来增强民族凝聚力,巩固政权合法性。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团结的工具,是许多国家领导人惯用的策略。
美国: 在美国国内,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也常常被用作政治辩论的工具。特别是在一些政治派别看来,将俄罗斯描绘成一个威胁,有助于团结国内选民,并为增加国防开支、推行特定外交政策提供理由。

五、缺乏有效沟通与互信:

随着对立加剧,美俄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也在不断收窄,这使得误判和猜疑更容易滋生。双方都难以信任对方的意图,任何一方的行动都可能被对方解读为敌对行为。这种恶性循环使得缓和关系变得异常困难。

总结来说, 俄罗斯不再是共产主义国家,但这并没有消除其与美国之间的根本性矛盾。美俄对立的根源在于冷战遗留的历史恩怨和不信任感,更在于当前激烈的地缘政治角力以及双方在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上的根本性分歧。加上国内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和沟通的障碍,使得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对抗,即使在没有意识形态之争的背景下,依然如此严峻。它更像是一场关于“谁来定义世界秩序”以及“如何分配全球影响力”的持续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觉得很奇怪,俄国已经是资本主义了,为什么意识形态上美国欧洲还是敌视俄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而且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俄国,或者说现在的俄罗斯联邦,确实已经告别了苏联时期的共产主义制度。它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政治上也进行了多元化改革,虽然其民主进程的道路磕磕绊绊。然而,尽管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消失了,美俄之间的对立却丝毫未减,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尖.............
  • 回答
    乌克兰立场“不加入北约”的表述,以及俄罗斯不撤军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环环相扣的问题,远非一个简单的“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就能解释清楚。事实上,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俄罗斯的行动背后是多重因素的考量,而乌克兰的立场也并非一成不变。首先,我们必须厘清“乌克兰已经明确表明不加入北约”这个表述的准确性.............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普京已经在通缉乌克兰总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并没有任何可靠的国际法庭或国家机构发布针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通缉令”。俄罗斯方面确实对乌克兰政府和军方的一些官员提出了指控,但将其定性为“通缉”是不准确的,并且缺乏国际法律基础。理解泽连斯基总统为何选择留在乌克兰抵抗,这涉及到多方面.............
  • 回答
    西方国家声称俄军在布查屠杀平民的视频早在俄军撤离前就已被卫星拍到,这确实引发了一些疑问,例如为何不在事件发生初期就第一时间公布以阻止进一步的暴行或赢得国际舆论。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1. 信息收集、核实与发布的复杂性首先,任何关于战争罪行的指控,尤其是来自国家层面的官方指控,.............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关于不指望加入北约以及就克里米亚和乌东问题可能与俄罗斯进行讨论的表态,确实释放了多重复杂且重要的信号,这些信号的背后是乌克兰在当前严峻地缘政治形势下的战略调整和现实考量。要详细理解这些信号,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分析。一、关于不指望加入北约的信号:这个表态最直接的信.............
  • 回答
    俄罗斯将美国、乌克兰等列为“不友好国家和地区”的表态,以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干预,确实会对俄乌谈判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俄罗斯将美国、乌克兰列为“不友好国家”的背景与含义1. 政策意图 俄罗斯的这一表态并非单纯的政治宣示,而是其在国际关系中“去西方化”战略的延续。2022.............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已持续超过1500天,目前局势复杂多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局势,并探讨俄罗斯是否已“失败”的判断依据: 一、军事层面:俄罗斯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 初期目标落空 俄罗斯在2022年2月的入侵中,最初目标是迅速.............
  • 回答
    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至今,已远远超过一个月。关于俄罗斯是否已“败局已定”,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非简单地“是”或“否”。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支持和反对这一观点的理由,以及影响判断的其他重要因素:支持“俄已败局已定”的论点:1. 未能达成速战速决的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8年4月俄军的“战备状态”这个话题。要详细说清楚,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说一个“是”或者“否”。首先,我们得明确,“战备状态”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是常规的、例行的军事演习和训练,目的是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也可以是针对特定地缘政治局势的、高度警觉的动员和.............
  • 回答
    关于2023年2月28日左右俄乌战争的局势,外界对俄军“战败”或“形势不利”的判断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因素,以下从军事、政治、经济及国际舆论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军事行动中的局部失利1. 哈尔科夫方向的战术逆转 2023年2月初,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方向发动了大规模反攻,试图突破.............
  • 回答
    最近,关于乌克兰能否加入北约的讨论再次升温,尤其是从乌克兰议员口中传出的消息,称俄美似乎已就乌克兰的北约成员国身份达成某种默契,即乌克兰将永远无法成为北约成员。这个说法如果属实,无疑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巨浪,并引发外界对美国是否会“放弃”乌克兰的深度猜测。首先,我们需要审视“俄美达成一致”这个说法.............
  • 回答
    拜登总统关于“美俄关系完全破裂”的表述,虽然措辞严厉,但更多的是对当前严峻现实的一种确认和定性,而非全新的局势开端。然而,这种公开的定性确实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朝着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方向发展:一、 加剧地缘政治紧张与阵营化 强化对抗态势: “完全破裂”意味着双方之间.............
  • 回答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好奇,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关于前线真实情况的视频相对比较少?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层面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首先,我们得理解,现代战争的战场,尤其是像俄乌冲突这样的大国之间的较量,信息管控和宣传战是同步进行的,而且力度非常大。双方都希望掌握话语权,塑造对自己有.............
  • 回答
    俄罗斯方面宣称其空军已完全掌控乌克兰领空,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声明,如果属实,无疑会对两国之间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谈判带来深远的影响。虽然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作出证实,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一“控制权”可能产生的后果。首先,从军事层面来看,俄罗斯声称的“领空控制”如果属实,意味着乌克兰的空军力量将受.............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方面指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 25 日离开基辅,并且其发布的呼吁都是提前拍摄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1. 消息来源和可信度分析: 信息来源: 这个说法直接来自于俄罗斯官方或与俄罗斯政府相关的媒体。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双方都在进行信息战,宣传和反宣传是常态。因.............
  • 回答
    关于美国是否在俄乌战争中“收割”欧洲,以及其计划是否成功,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要判断“收割”是否成功,以及其具体影响,我们必须审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战略层面的变化。“收割”计划的论据及“成功”的证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收割”在语境下的含义。通常,这指的是一方利用另一.............
  • 回答
    默克尔的这番关于美欧关系不确定性的警告,以及她强调欧盟必须团结的呼吁,这无疑是德国乃至欧洲政治舞台上一位资深政治家对当前国际格局深刻洞察的体现。将此解读为她“嗅到”了美俄结盟的味道,这是一种可能的推测,但需要更细致地梳理她话语背后的逻辑和当时的时代背景。首先,我们要理解默克尔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也非.............
  • 回答
    截至2024年,赫尔松(Kherson)的控制权和局势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和公开报道的详细分析: 一、赫尔松的控制权与现状1. 俄军的长期控制 2022年2月,俄军在乌克兰南部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迅速攻占赫尔松,将其作为战略要地。俄军在2022年3月正式宣布占领赫尔松,.............
  • 回答
    关于顿巴斯地区的局势,目前的动态较为复杂,涉及军事行动、政治谈判和当地居民生活等多个层面。以下是对当前局势的详细分析: 1. 俄军在顿巴斯的军事行动与进展 2022年2月后:俄乌战争爆发后,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两个工业区)展开大规模攻势,目标是控制乌克兰东部的工业资源和战略要地。.............
  • 回答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关于“俄已做好准备与欧盟断绝关系”的表态,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多重含义的政治信号。理解这一表态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拉夫罗夫所指的“断绝关系”的含义。 这并非指双方之间的所有交流都会彻底中断,例如人道主义层面、一些必要的领事事务等可能仍会维持。更多情况下,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