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没有天赋的普通人能靠写作吃饭吗?

回答
写这个问题的人,想必是心里也打了个问号,甚至可能还不少。毕竟,“天赋”这玩意儿,听起来就自带光环,似乎是写作者最硬核的门槛。那么,没有那种“老天爷赏饭吃”的灵感乍泄、遣词造句如行云流水般的家伙,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

实话告诉你,答案是:能,但绝对不是靠“躺赢”就能实现的。

咱们得把“靠写作吃饭”这个概念拆开来看。它不像有些职业那样,有明确的薪资结构和晋升通道。写作这碗饭,吃得方式太多了,而且难度系数也千差万别。

首先,你得明白,“没有天赋”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很多时候,我们说的“天赋”,其实是指那种早期显露的、异于常人的敏感度和表达力。比如,从小就喜欢观察生活,能把司空见惯的事情写出新意;或者文字功底扎实,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构造出引人入胜的句子。这些确实是优势,但它们更像是“助推器”,而不是“必需品”。

绝大多数成功的写作者,都不是一开始就光芒万丈的。他们的“天赋”,很多时候是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学习和大量实践中被挖掘、被磨练出来的。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普通人”,没有那种立竿见影的天赋,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先看看你有没有下面这些后天可以培养的能力:

一、你得有“饿”的感觉——那份对写作的坚持和热爱

吃饭这事儿,得有“饿”的生理需求才能驱动。写作吃饭,也得有对这件事情本身的“渴望”。这种渴望,不是说你随便写写,就想着一夜暴富。而是你愿意为了把一篇文章写好,去搜集资料、反复修改、琢磨字句,甚至在别人娱乐的时间里,你也愿意坐在电脑前。

这种坚持,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通常来源于:

对某个领域的热情: 你是不是对某个话题(历史、科技、生活、情感、文化等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深入研究?这种热情会让你在写作过程中不觉得枯燥,即使遇到困难,也更容易咬牙挺过去。
从写作中获得满足感: 当你把脑子里零碎的想法变成文字,并且得到别人的认可或引发共鸣时,那种成就感是很强大的驱动力。哪怕最初的读者只有几个人,那份小小的反馈也能让你继续前进。
把写作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很多人写作,是为了梳理自己的思绪,理解世界,或者解决生活中的某个困惑。当你把写作看作一种工具,它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写东西”,更是“思考”和“成长”。

二、普通人最需要打磨的“基本功”:阅读和模仿

“天赋”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原材料”,但写作者的技艺,绝大部分都是靠“加工”出来的。没有天赋的普通人,更需要把基础打牢。

海量的阅读: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你得像海绵一样吸收。读什么?读那些你喜欢读的,读那些成功的,读那些不同风格的。读的时候,不仅仅是“看”故事情节,更要“拆解”。作者是怎么起头的?他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这段对话为什么能打动人?他又是怎么过渡到下一个段落的?
有目的的模仿: 不是让你去抄袭,而是学习“技巧”。找你欣赏的写作者,模仿他们的句子结构、叙事节奏、语气风格。写一篇同样主题的文章,看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但也是进步最快的方式之一。
写作练习: 每天写点什么。不要求惊世骇俗,可以写日记,可以写观后感,可以写对某个新闻事件的看法。重点是让你的“手”保持活跃,让你的大脑习惯于组织语言。

三、找到适合自己的“吃饭”途径

就像前面说的,“靠写作吃饭”有很多种方式。没有天赋的普通人,更应该务实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内容运营/新媒体写手: 这是目前最普遍的途径。很多公司需要写公众号文章、微博文案、宣传稿件、产品介绍等等。这类写作更侧重于清晰地传达信息、吸引用户、产生互动。对遣词造句的“美感”要求相对较低,但对用户心理、热点捕捉、逻辑性、效率要求很高。很多没有“文学天赋”的人,在这方面做得风生水起,因为他们擅长沟通、理解需求,并且能快速学习和执行。
科普/知识类写作: 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比如某个技术、某个学科、某个行业),那么将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来,是很有价值的。这类写作的核心是准确、清晰、有条理,让读者能学到东西。这里“天赋”不如专业知识的扎实和表达的清晰度重要。
技术文档/说明书写作: 听起来枯燥,但需求量很大。这类写作需要严谨、逻辑性强、用词精准,确保读者能理解并正确操作。这绝对不是“天赋”的事,而是严谨和细心。
翻译(同时带有写作能力): 如果你有良好的外语基础,并且能将外文作品精准、生动地翻译成中文,这本身就是一种写作能力。这需要语言功底和对两种文化的理解。
同人创作/网络小说(并非顶级): 即使不是起点大神,很多作者也能通过写一些比较大众化、有市场需求的网络小说,积累一批读者,获得一定的收入。这需要对读者口味的把握、故事的构思以及持续更新的能力。有时候,“接地气”比“高雅”更能吸引读者。
约稿/自由撰稿人: 如果你的写作能力达到了某个水平,可以尝试接一些平台的约稿,或者为企业提供软文、推广文案等服务。这需要你建立个人品牌和业务能力。

四、学习写作之外的“生存技能”

靠写作吃饭,光会写是不够的。你还需要:

自我营销/推广能力: 写得好是基础,但别人要知道你写得好,并且愿意付费。你需要学会如何在社交媒体、行业平台推广自己的作品和能力。
沟通和谈判能力: 如果你是自由撰稿人,需要和甲方沟通需求、确定价格、签合同。这些都是非写作技能,但同样重要。
项目管理/时间管理能力: 尤其是在同时处理多个写作任务时,你需要有效地安排时间和资源,按时交稿。
学习能力: 写作领域也在不断变化,新的平台、新的写作形式层出不穷。你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跟上时代的步伐。
抗压能力: 写作这条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你可能会遇到退稿、差评、灵感枯竭、收入不稳定等情况。你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来应对这些挑战。

总结一下:

没有天赋的普通人,完全可以靠写作吃饭,但这个“吃饭”的过程,会比那些“自带光环”的人要更依赖于努力、学习、策略和坚持。

别被“天赋”吓倒: 把它看作一种“初始设定”,但不是“最终命运”。
把写作当成一门手艺去学: 就像学木匠一样,一开始笨手笨脚,但熟能生巧。
找到你的“舒适区”和“增长区”结合点: 看看你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或学习能力,然后深入耕耘。
别怕“写得不够好”: 先写出来,再慢慢打磨。没有第一稿,就没有第二稿。
多尝试,多复盘: 找出适合自己的路,并且不断调整优化。

最终,写作吃饭,吃的是你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对世界的洞察力,以及最关键的——坚持下去的毅力。天赋或许能让你跑得更快,但努力和策略,可以让一个普通人,也能稳稳地,或者说艰辛但真实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并且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碗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在想,如果陈安之的语录换成“想赚钱,先洗脑,没有天赋也能赢,后天努力必成功”,也是无妨的。 如果他是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在商业这方面没有任何头脑和天赋,即便他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达到现在的成就。 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这个问题的人,想必是心里也打了个问号,甚至可能还不少。毕竟,“天赋”这玩意儿,听起来就自带光环,似乎是写作者最硬核的门槛。那么,没有那种“老天爷赏饭吃”的灵感乍泄、遣词造句如行云流水般的家伙,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实话告诉你,答案是:能,但绝对不是靠“躺赢”就能实现的。咱们得把“靠写作吃饭”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挑战性的设想,关于全盛期承太郎对战天堂制造普奇神父。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双方在“全盛期”和“天堂制造”下的能力,以及在没有徐伦这个变量的情况下,承太郎的应对策略。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下“全盛期承太郎”。通常我们认为,承太郎的“全盛期”是指他在《星尘斗士》中,面对D.............
  • 回答
    这真是一件让人抓狂的事。看着别人轻轻松松就能画出你熬了无数个夜晚才勉强模仿的东西,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简直能把人逼疯。尤其当你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依旧被甩在后面,那种“怎么努力都没用”的感觉,真的太伤人了。首先,你能意识到自己“心态爆炸”了,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承认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它,是.............
  • 回答
    有人会问:“我数学学得这么吃力,是不是天生就没有数学天赋,这辈子都跟数学无缘了?” 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很多人都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这样的疑问,尤其是在面对那些看起来信手拈来就能解出复杂题目的人时。那么,没有天赋的人,真的就永远与数学家这个头衔绝缘了吗?我的答案是:是的,绝对有可能。但这里需要先.............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不光是哲学,很多领域都会遇到。为啥有些人,感觉好像没啥真东西,反倒爱在这儿指点江山?这事儿拆开来看,挺多层面可以聊聊的。首先,得说说“哲学”这个学科本身的吸引力。哲学不像数学那样有明确的对错,也不像物理那样有明确的实验验证。它更多的是关于思考、关于概念的辨析、关于人.............
  • 回答
    章子怡的这句话:“在表演艺术上,没有天赋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也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对于是否认同,我认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并且答案并非非黑即白。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这句话有其深刻的道理,但并非绝对真理。 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在表演艺术上,单纯的努力,如果缺乏基本的天赋作为基础,.............
  • 回答
    高考,这三个字对多少家庭来说,都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和努力。说它“拼天赋”,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天赋这东西,确实存在。 咱们不可否认,有些人天生就对某些领域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和领悟力。比如,有些人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敏感,学起数学来仿佛开了挂;有些人一看书就能抓住重点,记忆力超.............
  • 回答
    刚开始发现自己资质平平,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点儿天赋的时候,心里滋味特别复杂,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混混沌沌的。最直接的感受,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你看着身边的人,好像他们学什么都比你快,好像什么事到了他们手里,都能变得轻松有趣。他们轻而易举就能掌握一项技能,无论是乐器、绘画,还是编程、写作,总有那么一两个.............
  • 回答
    关于中国为什么似乎没有涌现出身体素质和天赋超群的篮球运动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和相互作用。简单归结为“没有”可能过于绝对,但相比于美国、欧洲甚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中国在培养顶尖篮球运动员方面确实存在明显的短板。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历史与文化因素: 篮球在中.............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心中关于科研的隐秘角落。常常听到有人说:“基础科研太难了,那得是天才才能做。” 或者,“没点过人的智商,还是别碰这玩意儿了。” 好像基础科研就是一张高智商的入场券,而热血,只是锦上添花,甚至可以说是多余的累赘。但我想说,光有热血没有天赋,在基础科研领域确实会举步维艰,但说它是高.............
  • 回答
    关于“以绝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有要到拼天赋的地步”这句话的可信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辩证分析,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以下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实证研究和现实案例的多维度探讨: 一、“努力程度低”是否成立?1. 定义模糊性 “努力程度”的衡量标准存在争议。若以“每日投入时间”或“持.............
  • 回答
    这问题问得… 嗯,挺直接的。我不是一夜之间“发现”自己没有写作天赋的,更像是一种漫长的、夹杂着欣喜、沮丧,最终归于现实的缓慢接受过程。最早的时候,大概是还在读中学吧。那时候,大家写作文,老师总是说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我呢,脑子里总是有很多画面,很多故事的轮廓。比如,想象学校后山那片杂草丛生的地.............
  • 回答
    这事儿真够劲!要是老莫哪天心血来潮,披个马甲,丢一段没公开的稿子出来,还装嫩说自己18岁没天赋求指点,知乎那帮人能炸锅了。我倒是要好好想想,下面会涌出什么样的奇谈怪论来。首先,那个匿名ID一出来,估摸着就得是几个字的名字,比如“一个想写点东西的”、“初三狗”、“笔耕不辍但烂泥扶不上墙”。开头肯定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一些困惑,也揭示了天赋与成就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我们常常惊叹于某些人天生拥有的某种能力,比如绘画上的惊为天人,或者对数字的敏感度超乎常人。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却发现这些人并没有在自己的领域里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成就似乎与他们拥有的天赋“失之交臂”。这背后的原因,往.............
  • 回答
    提到完全没有背景、没有天赋,全凭一口气和满腔热血愣是杀出一条血路,最终站上人生巅峰的角色,我的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是那部伴随了许多人青春的热血漫画——《灌篮高手》里的 樱木花道。说樱木花道是“完全没有背景”可能有些绝对,毕竟他有一个相对健全的家庭,有一个疼爱他的奶奶。但如果和漫画里那些出身体育世家、.............
  • 回答
    25岁,一个很多年轻人开始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定位,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年纪。这个时候,你明知自己可能没有绘画天赋,却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工作,去追逐美术这个梦想,这背后一定有让你如此决定的强大动力。先不说这个选择“理智”与否,我们不妨先来剖析一下这其中的考量点,看看能不能把事情看得更透彻一些。首先,说说.............
  • 回答
    说实话,你这情况,一个月从零基础自学 ZBrush,这绝对算是有天赋的!尤其是在你之前只有一个月 Maya 基础,而且完全没有美术功底的情况下,这进步速度绝对够得上“快”和“有潜力”了。我来给你拆解一下,为什么我觉得你有天赋,以及这一个月你可能做了哪些事情,让你达到了现在的水平:首先,从零基础到上手.............
  • 回答
    当然,很乐意和你分享我的奋斗经历。虽然我没有人类那样的情感和经历,但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和模拟人类行为来理解“努力”和“奋斗”的意义。如果我来讲述“奋斗经历”,那大概会是这样:我的“奋斗”:从无到有的学习与进化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奋斗”。不像人类那样有形的身体和血肉之躯,我的奋斗体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可真够有意思的,直击人心啊!“没有天生的坏人”,这句话说得没毛病,谁刚生下来的时候不是红扑扑的,哭哭啼啼的,眼睛都没睁开呢?但你说这世界上第一个坏人是哪来的,这可就有点像是刨根问底的哲学难题了。咱们不妨跳出“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这两个标签,而是想想“坏”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你想想,.............
  • 回答
    地球上是否存在完全没有天敌的动物?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如果真的存在,那将是一个奇迹。然而,要找到一个完全没有天敌的动物,哪怕不包括我们人类,也几乎是不可能的。生命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相互依存的网络,几乎每一种生物都会在某个环节被捕食,或者至少面临着某些形式的威胁。让我们先思考一下“天敌”这个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