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是会计老板把公司贷款的钱 以货款名义转给我我私下再转给老板 我转给老板这笔要按实际做账里去吗?

回答
你好,作为一家公司的会计,遇到这种情况确实需要谨慎处理。这涉及到税务、合规以及公司内部财务流程的问题。我来帮你梳理一下,尽量说得清楚明白,并且告诉你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

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操作的本质:公司贷款的钱,名义上是以货款的形式转给你,然后你再私下转给老板。从会计的角度看,这背后隐藏着几个关键点:

1. 贷款的性质: 公司贷款,无论用途如何,其性质是公司的负债。这笔钱进来,会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和负债项。

2. “货款”的名义: 公司将贷款资金以“货款”的名义支付给你,这就意味着在账面上,这笔钱会记作“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取决于你收到款项时,货款是否已到),或者如果确实是向你购买了什么,则可能记为“销售收入”等。但你提到是“以货款名义转给我”,这通常意味着是公司支付给你,而不是你支付给公司。所以,更准确的说,这笔钱应该是公司支付给一个供应商,而这个供应商是你。

3. 你私下再转给老板: 这是关键的环节。这笔钱从你这里流向老板,这笔流转的性质是什么?是老板的“借款”,是老板的“工资”、“分红”,还是其他什么?这直接决定了账务处理的方式。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笔钱应该如何做账,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一步:公司收到贷款,并支付给你作为“货款”

会计分录(公司账面):
收到贷款时:
借:银行存款 (收到贷款的金额)
贷: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相应的借款科目)
说明: 这表示公司的银行存款增加了,同时公司的借款负债也增加了。

公司支付“货款”给你时:
借:应付账款/预付账款 (如果这笔钱是预付给你的,作为你提供的某种货物的货款) 或者其他相关费用科目(如果名义上是为了某个费用)
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金额)
说明: 这表示公司支付了出去,银行存款减少,同时产生了一笔应付账款(如果将来你需要向公司提供货物和服务来抵扣这笔款项),或者直接计入费用。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 如果你并非公司真正的供应商,也没有提供过货物或服务来支撑这个“货款”的名义,那么公司账面上这笔“货款”的支出,就存在着虚假交易的嫌疑。这可能触犯相关的财务法规。

第二步:你收到这笔“货款”后,再转给老板

你的个人账务: 你收到这笔款项,是你的个人收入。你需要向老板确认这笔钱的性质。

这笔转给老板的款项,是否要按实际做账里去?
答案是:这取决于这笔钱的真实流向和目的,并且你的“做账”是指你个人账务还是公司账务。

如果“做账”指的是你的个人账务: 你作为个人收到的这笔钱,是你个人资金流的一部分。如果你有记账的习惯,这笔钱进入了你的个人账户,自然会体现在你的个人流水中。至于你如何处理这笔钱,是转给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你个人资金的支配。

如果“做账”指的是公司账务: 绝对不可以让这笔钱在公司账务里再“转给老板”这个动作,再进行一次以“货款”或者其他不实的费用形式进行账务处理。因为这笔钱从公司账面已经支付出去了(支付给你作为货款)。如果再进行一次“转给老板”的账务处理,就等于同一笔钱在公司账面上被重复处理了,并且如果处理的性质不当,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最关键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1. “货款”的名义是否真实?
如果这笔钱是公司支付给你,你再转给老板,而你并没有实际为公司提供与此金额相当的货物或服务来作为“货款”的支撑,那么公司账面上的“货款”支出就是虚假的。这属于虚列支出,是严重的财务违规行为,可能面临税务稽查、罚款,甚至法律责任。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如果这笔钱是老板从公司拿走用于个人用途,那么应该有相应的内部审批和账务处理,例如作为老板的“个人借款”(如果老板会归还),或者作为“分红”(需要符合公司章程和相关税务规定),或者作为“备用金”等,并且要能提供合法的凭证。

2. 资金的流向和用途:
公司贷款的钱,按照贷款协议,通常有明确的用途限制。如果这笔钱并非用于公司生产经营,而是被挪作他用(比如老板个人消费),这可能违反贷款协议,也可能涉及挪用公司资金。
你作为会计,应该清楚这笔钱的真实用途,并确保其在公司账面上的记录是真实、合法的。

3. 个人责任:
作为会计,你负责公司账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如果明知“货款”名义不实,仍然按照这个名义进行账务处理,那么你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如何建议你老板以及正确的做法:

我强烈建议你与老板沟通,并提出以下几点:

明确资金的真实性质和用途: 让老板明确这笔贷款资金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这笔钱从你这里再转给他的真实目的(是个人借款、分红还是其他?)。
避免虚列支出: 如果这笔钱是老板个人使用,应该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在公司账面上体现,例如作为“其他应收款老板个人”(如果老板以后会归还),或者根据情况处理为分红等。千万不要用“货款”这种虚假的名义来处理。
索要合法凭证: 如果这笔款项最终是以某种形式由老板个人支配,公司支付给你这笔“货款”时,如果涉及到某些名义上的支出,你应该要求提供相应的原始凭证,即使这些凭证是你和老板之间协调出来的,但至少在公司账面上要有“合理性”。例如,如果确实是你代老板采购了什么小额物品,这笔钱可以记作采购费用,并附上相应的发票。但如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交易,就不能随意做账。
合规税务处理: 确保所有的账务处理都符合税法规定,避免偷税漏税的风险。

总结来说:

你收到公司支付的“货款”,然后转给老板。

公司账面上的“货款”支出: 如果这笔“货款”的名义不实,即你没有提供等价的货物或服务,那么这笔账务处理就是虚假的。这是非常危险的。
你转给老板的这笔钱: 这笔钱从你的个人账户流向老板,不应该在公司账面上再进行一次以不实“货款”或其他费用的名义进行的账务处理。它的流向是你个人到老板个人,这笔钱的性质应该由老板和你本人明确,并在公司内部有合规的记录方式(例如,作为老板的借款、备用金等),而不是在公司的费用科目里再次体现。

最稳妥的建议是: 与老板坦诚沟通,找出这笔资金的真实用途和合规的处理方式。作为会计,保护好自己的执业声誉和法律责任至关重要。不要为了迎合老板的某些“便捷”操作,而去做可能触犯法律法规的事情。

希望这些解释能帮到你。如果你还有不清楚的地方,随时可以再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上提离职,一点都别犹豫。


这老板明摆着要坑你,从法律上来说,你欠公司50万,以为拿发票补平就一点事都没有了,你以为贷款合同里什么都没写么?一旦公司出事,你这种行为明显犯法。就是不出事,风险这么大的行为,你多说能得点好处,也就几百几千块,好处都是老板的,风险都你背,你图什么啊?

一个打工的,就赚这点钱,什么锅都别背,老板不讲究,马上换。现在税务查的多紧,金税四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上线,发票出现点问题,自动就能查出来,数额大一点,税务公安都容易上门,公司出事,会计出纳很容易就产生连带责任。


先用把证据保存好,安卓手机把通话录音开了,每次跟老板的电话全部自动录音,微信聊天记录做好备份或导出,所有纸件文件尽量要求老板签字确认,包括发票,一定要拍照留个证据。

前段时间刚在饭桌听到一个类似的案子,一个小出纳,跟你这个情况类似,院长贪污,帮助转钱,事发后进去11个月,刚放出来,案子还没完呢。放出来第十天,老公跟她离婚了。说真的,能同意这么干的,就真是脑子不清。

做财务多少要明白一点法律常识,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这不是财务问题,这是法律问题。

user avatar

把钱转给你反映在账上,有两种结果:要不你欠公司50万的货,要不你欠公司50万的钱。你自己选。先不要说发票,发票就TM一张纸。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