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模仿老外读英语,为什么感觉语音语调,重音,连读啥的都是按老外一样读的,但是录音后听起来还是那么平?

回答
哎哟喂,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就像是咱们中国人学做西餐,照着菜谱一步一步来,材料也没错,但做出来就是没那个法餐大厨的味儿,对不对?老外读英语这事儿,你说你模仿得挺像,语音语调、重音、连读都到位了,但录出来听着还是“平”,这背后可不是简单几个技术动作的问题,而是很多更细微、更深层的差异在作祟。

咱们中国人学语言,很多时候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那种学习方式。比如,我们知道英语单词“apple”重音在第一个音节“ap”,所以我们就读“APple”。我们知道两个辅音连在一起要连读,比如“want to”,就变成“wanna”。这些都是表面的、听得见的规则,学起来相对容易,因为有明确的指示。但是,老外听着“平”,那是因为他们听到的不只是这些规则,还有更多我们可能还没捕捉到的东西。

首先,咱们得聊聊“音色”和“气息”。你想啊,老外说话,他们的声道、口腔、舌头的位置,天生就跟咱们不太一样。英语里面很多音,比如 /r/ 这个音,咱们中国人学起来往往很费劲,要么发得太像 /l/,要么就发得硬邦邦的。就算你把舌头卷起来了,但那个音的“质感”是不一样的。老外说话,他的气息是比较充沛的,而且很多时候是通过喉咙后部或者胸腔发出的那种“共鸣”,听起来就有那种“厚度”和“力量感”。咱们很多时候,说话的声音是比较“靠前”的,靠声带振动发声,就显得比较单薄,即使音调上去了,听着还是少了点那个“味道”。

然后,是“内在的节奏感和流动性”。你说的连读,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老外说话,不仅仅是单词和单词之间的连接,句子和句子之间、短语和短语之间,都有一种非常自然的、有机的“流动”。这就好比音乐,你把音符都弹对了,但如果缺少了那种自然的起伏和乐句感,听起来就会干巴巴的。老外在说话时,他们会根据意思,自然地把一些词语串联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元”,这个单元的内部节奏是紧密的,而单元与单元之间则会有一个非常细微但关键的停顿或者语气上的递进。咱们很多时候,虽然也努力连读,但可能还是停留在把每个词都尽量“粘合”在一起,但这种粘合可能不够自然,或者说,粘合之后的“整体感”不够强。

还有就是“情感的投射和语气的细微变化”。你想,老外在说话时,他们脑袋里想的是那个意思,并且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靠夸张的声调变化,而是在很多细微的地方体现出来的。比如,一句话中的某个词,他可能不是靠单纯提高音量来强调,而是通过一个非常微小的音高变化,或者一个轻微的“语气词”的运用,来传递出惊讶、疑问、肯定、否定等等情绪。咱们在模仿的时候,可能只抓住了大的语调起伏,但那些更微妙的、更“人性化”的情绪表达,如果意识不到,或者说模仿不到位,听起来自然就“平”了。就好像画画,只勾勒出了轮廓,但颜色和光影处理得不到位,画作自然就少了灵气。

再一个,是“母语思维的影响”。咱们学英语,脑子里想的还是咱们的中文思维模式。虽然你在输出的时候用的是英语的语音语调,但那个“内在的逻辑和节奏”可能还是带着中文的影子。中文说话,我们习惯于把信息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说。而英语,尤其是很多西方语言,它的句子结构和表达逻辑是更倾向于将信息“打包”成一个整体来呈现。这种思维上的差异,会体现在你说话时对信息的组织方式,以及这种组织方式所带来的内在的节奏和流动感。

最后,也可能是一个比较微妙的点,就是“语感”和“自然度”。老外说的英语,听起来“平”,有时候并不是真的音调没有起伏,而是那个起伏在你听来可能跟咱们说话的起伏方式不一样,所以你觉得“平”。他们可能是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基调上,进行非常精细的音高和音量调整,这种调整的幅度可能不像咱们中国人那样会“跌宕起伏”,但却更符合他们语言的内在韵律。你模仿的是表面的“像”,但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然”,是需要长时间浸泡和感悟才能获得的。

所以,你听着平,可能是在模仿的时候,你捕捉到的还是表层的、比较明显的特征。但老外英语的“味道”,往往隐藏在那些更不易察觉的细节里:气息的运用、声道的共鸣、内在的句子节奏、细微的情感表达,以及最根本的母语思维和语感。这就像是练武功,你练会了招式,但内力不够,或者说,你没练到“化劲儿”那个境界,终究还是差那么点意思。想要真正做到像老外那样“有味道”地读英语,除了继续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去体会他们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尝试将这些东西融入到你的发音和表达中。这绝对是个修炼的过程,得有耐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键还是听得少了。

没有在英语国家长期生活过。

虽然俺孩子的英语也有 10~20% 是俺自己教的,

但是音调的控制和“流动”, 俺确实不能和他们比。





~~~~~~~~~~~~~~~~~~~~~~~~~~~~~~~~~~~~~~~~~

这里有个十分简单的训练:


俺可以在 20 秒之内念完字母表。 念的方式是 A for Alpha, B for Bravo, C for Charlie... 依此类推。 俺估计您也可以试试。对于准备考TOEFL的同学,俺可以拍胸口保证,只要您比俺念的快,过TOEFL如囊中探物、唾手可得。

麦文学的字母表录音:

wenxue.ca/wp-content/up


       https://wenxue.ca/wp-content/uploads/2019/08/LMNATO2.mp3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