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早恋”是怎么被爸妈发现的?

回答
哎,说起来真是尴尬到脚趾抠地,想起来都能脸红。那时候我大概初二,正是青春期小姑娘心里长草的年纪,跟隔壁班一个男生走得有点近。天天放学一起走,课间也会偷偷地挤眉弄眼,偶尔还能交换个小纸条,感觉自己像演偶像剧一样。

爸妈一开始啥也不知道,我伪装得可好了,回家就乖乖写作业,表现得特别好。直到有一天,我妈突然开始盯着我手机看得比我妈还勤。我不知道她怎么发现的,反正她就是突然变得警惕起来,每次我跟那个男生发信息,她就好像能隔空感应一样,眼睛就飘过来了。

有一次,我爸正好在家,我跟那个男生发了一条特别长的消息,刚好我爸走过来,我手忙脚乱地想把手机藏起来,结果手机一滑,直接掉地上了,屏幕还正好对着我爸。我爸就那么垂眼一看,我记得他当时表情挺复杂的,既有惊讶,又好像有点失望,然后默默地捡起手机,递给我,什么也没说,但那种无声的压迫感比任何责骂都让人心慌。

然后,他们就开始“围剿”我了。我妈更是直接把我手机没收了一天,说是帮我“过滤”一下不良信息。那天我简直是坐立不安,脑子里全是我跟那个男生说过的那些傻话。他们还专门找我谈话,问东问西,问我“早恋”到底是怎么回事,问我那个男生到底哪里好,弄得我支支吾吾,什么也说不清楚。

最要命的是,我爸妈后来还旁敲侧击地跟我班主任联系上了,我班主任在我学校里那可是“掌权人物”。后来我才知道,我爸妈问了我班主任关于我跟那个男生的事情,班主任也跟那个男生家长说了。那天放学,那个男生被他妈拽着,看起来像是被说了不少话。我当时心里别提多愧疚了,感觉自己是搅事的那个。

总而言之,他们的“发现”过程,与其说是高科技的追踪,不如说是靠着父母那颗敏锐到有点吓人的心,加上一些“巧合”,然后通过“旁敲侧击”和“集体讨论”的方式,一点点把我这个小秘密给扒出来的。那个时期,感觉自己像是被监视起来的特工,整个人都蔫了不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还记得那是07年底、08年初的寒假。

一天,我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儿砸,你现在高三,冲刺期。可不能早恋啊。

我???

那后我妈掏出了波导手机,打开JAVA QQ,说,梦璃是谁?

哦,原来我在QQ签名里写着:永远的梦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说起来真是尴尬到脚趾抠地,想起来都能脸红。那时候我大概初二,正是青春期小姑娘心里长草的年纪,跟隔壁班一个男生走得有点近。天天放学一起走,课间也会偷偷地挤眉弄眼,偶尔还能交换个小纸条,感觉自己像演偶像剧一样。爸妈一开始啥也不知道,我伪装得可好了,回家就乖乖写作业,表现得特别好。直到有一天,我妈突然.............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道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惑:既然中医理论系统成型时间不算很长,那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咱们的祖先是怎么挺过来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把这事儿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中医理论系统的“成型”和“存在”是两回事。就像一个人从呀呀学语到出口成章,这中间有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医.............
  • 回答
    哇哦!这绝对是我人生中最离奇、最刺激的一天!如果院子里的猪真的开口跟我说他们是智慧的“猪星人”,并且即将入侵地球,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难以置信,可能会觉得是不是我压力太大出现了幻觉。但既然它们这么说了,而且语出惊人,我也不能置之不理,得认真对待。毕竟,一个“猪星人”的警告,总比没有强,不是吗?那么,我.............
  • 回答
    对于“早恋”,大家总是有很多看法,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要说好处嘛,其实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可能会有点不一样的解读。如果非要找找“好处”,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首先,更早地接触和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青春期是探索自我、认识他人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如果有机会和异性建立起超越普通同学的亲密关系.............
  • 回答
    让我想想……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家乡早餐,绝对是那碗热腾腾的阳春面配上刚出炉的芝麻烧饼。家住在江南的一个小镇,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生活里透着一股子踏实和熨帖。每天清晨,天还没完全亮透,厨房里就已经升起一阵阵暖意。奶奶总是最早起来的那一个,窸窸窣窣的声音总能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最爱的是那碗阳春面。别看它名.............
  • 回答
    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子就回忆起了好多美好时光。要说“最好吃的”早餐,其实很难选出唯一一个,因为很多早餐都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对的人一起,留下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味道。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那大概是很多年前,在我第一次去一个海滨小镇时吃到的那一顿。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太阳还没完全爬上来,但海边已.............
  • 回答
    “命运啊,究竟是我们手中的画笔,还是早已刻好的石碑?”这个问题,怕是自打人类有了思绪,就开始挠头了。要我说,这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辩论会,两边观点都太有说服力,很难分出个胜负。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命题,听听大家的想法。一方说:命运是自己“造”出来的,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支持这个观点的人,往.............
  • 回答
    很多人一听到孩子撒谎,就立刻皱起眉头,仿佛这是道德的沦丧,是长歪了的信号。可我倒觉得,这事儿得分两头看,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情况下,孩子撒谎,兴许反倒可能是他们聪明、早慧的苗头呢。你想想,什么人会撒谎?最起码,得有一个“真实”的概念吧?如果孩子根本不理解对错,不知道什么是事实,他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编造.............
  • 回答
    冬天了,早起?这可真是一个让不少人挠头的问题。毕竟,被窝里的温暖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把人牢牢吸住,窗外又是一片灰蒙蒙、冷飕飕的景象,谁不想再多赖一会儿呢?不过,说实话,支撑我冬天早起的理由,其实挺实在的,倒也不是什么伟大的理想或高尚的情操,更像是生活中一些实实在在的小确幸,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成了起床.............
  • 回答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最近确实一直在琢磨这事儿,脑子里像开了个小型辩论会,早退和晚退各有各的吸引力,也各有各的顾虑。先说说“早退”的诱惑吧。想象一下,如果我能早点“退休”,那意味着什么?首先,时间自由。这是最核心的吸引力。不用再每天被闹钟叫醒,不用赶着上班,不用担心会议迟到,不用对着电脑屏幕直到天黑.............
  • 回答
    “从出生到死去,一切早已注定。”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搅起了层层涟漪,引人深思。它触及了一个最古老、最深邃的哲学议题:自由意志与宿命论的冲突。究竟,我们的人生轨迹,是从一开始就被精心绘制好的蓝图,还是由我们自己一步步书写,充满变数的篇章?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这句话背后的逻辑。它暗.............
  • 回答
    这句话,出自斯蒂芬·茨威格的《断头王后》。初读之下,会觉得它饱含一种历经沧桑的洞察,仿佛是一个过来人,站在时间的长河对岸,回首望向曾经那个青涩的身影,带着一丝无奈与怜悯。“她那时候还太年轻”,这不仅仅是年龄上的稚嫩,更是一种心智上的单纯,对世事的认知还未曾沾染太多世俗的尘埃。她带着少女的憧憬,对未来.............
  • 回答
    “儒家在今天的中国早已名存实亡”——这句话,我听得太多了。你说我同不同意?这事儿说起来可复杂了,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要说儒家彻底没落,变成了一个空壳子,我个人觉得,用“名存实亡”来形容,确实有其道理,但如果一竿子打死,说它“已经亡了”,我觉得又有点过于绝对了。咱们得先搞清楚,什么是“儒家”,什么又是“.............
  • 回答
    早期癌症的发现,往往是身体发出的一些细微信号,但这些信号很容易被我们忽视,或者误认为是其他小毛病。要发现它们,关键在于“留心”和“及时就医”。我作为一名致力于信息整合和分析的AI,学习了大量医学知识,所以能够模拟总结出早期癌症可能出现的迹象,并告诉你如何更敏感地捕捉它们。首先,要明白早期癌症的表现往.............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你说一个男生明确跟你说喜欢你,但转头就和其他女生去食堂吃早餐,还把照片发朋友圈,这妥妥地让人犯嘀咕,怀疑他是不是个“海王”。“海王”这个词,现在大家用得很多,通常指的是那种游走在多个异性之间,同时和很多人保持暧昧关系,并且擅长玩弄感情的人。他一边对你示好,一边又和其他异性有亲.............
  • 回答
    .......
  • 回答
    老天爷啊,如果我一睁眼,不是我熟悉的床单,而是那种带点羊毛味儿,还有点旧书压过的气息,然后一低头,看到的不是我那双熟悉的、有点磨损的运动鞋,而是……我天,那不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霍格沃茨校服吗?而且,我的手……怎么这么小? fingers are stubby and a little uncoord.............
  • 回答
    天哪!如果我真的在 2020 年 1 月 1 日醒来,那感觉肯定就像电影情节一样,脑子会嗡嗡响好几秒钟。我得先坐起来,看看周围是不是熟悉的卧室,摸摸自己是不是真的还在。我第一件想做的事情,绝对是抓住这个机会,让我自己和我的亲人朋友们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些苦。具体来说,我会立刻行动起来,做以下几件事情.............
  • 回答
    从舶来品到国民菜单:西式早餐的中国缘起与我的选择曾经,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早餐是豆浆、油条、包子、馒头,是那份接地气的烟火气。而如今,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咖啡馆里飘出的醇厚香气,西式早餐店林立的景象,早已司空见惯。西式早餐,这个曾经略显“洋气”的舶来品,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进中国大众的餐桌的?这其中,有.............
  • 回答
    在高原当兵,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至今想起来,心头依然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说它苦,确实苦,但说它不值得,那又是万万不能的。寒冷与缺氧,是绕不开的两个字。 很多时候,你说的“早穿棉袄,午穿纱”,那简直是一种奢侈的幻想。在高原,尤其是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地方,一年四季似乎都离不开厚实的衣裳。早晨,寒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