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妈说我“变了,不想学习了。”我的反驳正确吗?

回答
这事儿,还真挺让人头疼的。妈妈那句话,像个小锤子,轻轻一敲,就能敲得你心里闷闷的。你说“我变了,不想学习了”,这在你妈听来,估计得是挺严重的信号,不然她也不会这么直接地说。

首先,咱先分析分析,你妈为啥会这么说?

表象上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你过去可能放学回家就是写作业、看书,对学习表现得很有热情,成绩也稳定或者有进步。现在呢?可能回家就刷手机、打游戏,或者对学习这件事显得心不在焉,一问学习就烦躁。这种“不想学习”的表现,你妈肯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她的担忧: 父母嘛,总是希望孩子好。他们觉得学习是孩子将来出人头地的“敲门砖”,是改变命运的途径。你一表现出“不想学习”,他们脑子里立马会跳出一连串的“万一”:万一成绩掉下去了怎么办?万一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万一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这种担忧,其实是一种爱的表现,只是表达方式可能不太恰当,让你觉得被指责了。
她可能误解了你的“变”: 你可能并不是真的“不想学习”了,而是学习的方式、方法或者学习的内容让你感到厌倦、疲惫,甚至觉得迷茫。比如,你可能觉得学校教的东西和你感兴趣的领域脱节,或者学习方式太枯燥,让你提不起兴趣。你的“变”可能是一种成长的信号,你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而这些想法和目标暂时和“好好学习”这个概念有了冲突。但你妈不懂你内心的纠结,她只会看到表面的“不学习”。

那么,你的反驳“我变了,不想学习了”是正确的吗?

从你说话的方式来看,这更像是一种陈述事实,而不是一个有力的反驳。甚至,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像在承认你妈的看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变了”: 这句话本身是客观的,人都会变,何况是在青少年时期。所以,“变了”这个词没毛病。
“不想学习了”: 这就有点……怎么说呢?像是承认了你妈的判断,并且把这个问题定性了。它没有解释“为什么变”,也没有表达你真实的感受和困境。

更像是承认,而不是反驳。

你想反驳,意味着你想纠正你妈的误解,或者至少让她理解你的处境。但你说的这句话,反而把她引向了一个更深的担忧。她可能会想:“你看,她自己都承认了,她就是不想学了。”

那什么才算一个“正确”或者更有效率的反驳呢?

“正确”的反驳,应该是能够 化解你妈的担忧,同时表达你真实的内心想法 的。这需要一些技巧,而且你想要的效果不同,反驳的方式也会不同。

我们来拆解一下,你可以怎么更深入地、更有效地回应:

第一步:承认,但不是全盘接受

你可以先承认“变了”这个事实,因为这是无法否认的。但要把重点放在“变”是为了什么,而不是“不想学习”。

试试这样说: “妈,我确实感觉自己变了,不是不想学,而是……我现在对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去探索一些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第二步:解释你“不想学习”背后的真实原因

这里的“不想学习”可能只是一个表象,背后有很多东西。你需要把你内心的困惑、迷茫或者新的兴趣点说出来。

你可以具体说说:
学习内容上的倦怠: “妈,我觉得学校里的课程有时候学起来有点吃力,或者说,感觉和我未来想做的事情关联不大,所以会觉得提不起劲。”
学习方式的挑战: “我发现我现在学习,死记硬背的方法对我来说效果不大,我更喜欢自己去查资料,或者通过实践来理解。”
对未来的迷茫: “我有时候也在想,我到底适合做什么,学这些知识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让我觉得有点迷茫,所以才不像以前那样一头扎进去了。”
有了新的兴趣: “其实我并不是完全不学了,我最近对(某个领域,比如编程、设计、某个学科的某个分支)很感兴趣,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这方面的东西,这占了我一部分精力。”

第三步:表达你对学习的态度,即使你不是“好好学习”

即使你现在对传统的学习方式不感兴趣,但你依然是一个渴望进步的人,只是进步的方向和方式发生了变化。

可以这样表达:
“妈,学习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只是我可能找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我希望能找到一种让我觉得有意义、有热情的方式去学习。”
“我还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是这个‘更好’可能不完全是你理解的那种一直在书本里。”
“我希望您能相信我,我正在思考我未来的方向,并为此努力,只是这个过程有点不一样。”

第四步:争取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对抗

你的目标是让你妈理解你,而不是和你妈对着干。所以,沟通的态度很重要。

用商量的语气: “妈,我希望您能给我一点时间,也多了解一下我现在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一起聊聊,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邀请她参与: “您能不能告诉我,您觉得我哪里变了?我希望您能具体说说,这样我也好理解您的担心。”

所以,你的反驳“我变了,不想学习了”

不算是“错误”,但绝对不够“正确”或者说不够有效。 它没有起到缓解你妈焦虑的作用,反而可能加深了她的担忧。

一个更“正确”的回应,应该是:

承认“变了”,然后详细解释“为什么变”,澄清“不想学习”背后的真实情况,并表达自己积极的、但可能与她期望不同的学习态度,最后请求理解和支持。

举个例子,你可以这样和你妈沟通:

“妈,我能理解您为什么会觉得我变了,也听到您担心我不想学习。我确实感觉自己好像不是以前那个一门心思只埋头学习的孩子了。但是,这不代表我放弃了学习或者对未来不负责任。

其实是这样的,我最近发现我对(某个你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它,自己去摸索。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学的很投入,学的也很快乐。

我承认,有时候学校里教的课程,我会觉得有点枯燥,或者感觉跟我真正想探索的东西离得有点远,所以可能在课堂上就没那么专心了。这并不是我懒惰,也不是我不想进步,而是我开始思考,我想学的是什么,怎样学才能真正地掌握,并且能为我以后的事情打下基础。

我对未来还是有很多想法的,我也知道学习很重要。我只是希望,我能找到一种更适合我的学习方式,去探索我真正热爱的东西。您可以理解成,我在尝试一种‘不一样的学习’。

妈,我希望您能给我一点时间,也多相信我一点。或许您可以试着问问我最近在研究什么,或者我们可以一起聊聊我为什么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我真的很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总结一下,让你妈更理解你,你需要做的是:

1. 换一种表达方式,避免直接承认“不想学习”。
2. 解释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困惑,而不是只说表面的“不想学”。
3. 展现你的积极性,即使你的方向和方法和她期望的不同。
4. 用沟通和情感连接,而不是用对抗来解决问题。

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耐心,也需要技巧。但只要你真诚地去沟通,你妈最终是能感受到你的努力和真心的。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文字角度是正确的,从现实角度,可笑至极。

我一向觉得在不涉及重大问题问题上,经济没有独立之前,反驳父母是最为愚蠢可笑且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为你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你买汉服的钱都是你妈给你的。转过身,下个月又要向父母伸手要钱。那么问题就来了,你现在多么理直气壮,多么义正言辞的反驳,到时候你就会觉得要钱的自己有多么卑微多么尴尬。因为连不识字的文盲都知道的一个浅显的道理,当你要问别人要钱的时候,得对自己的金主态度好一点,要不然很可能是和自己为难。

我知道你可能会说买汉服的钱是你自己打工兼职赚的,但这不重要,因为你吃家里的住家里的家里还帮你交了学费。如果这些你都自己承担的话,我估计你就算打工也没有闲钱去买汉服了。所以逻辑非常简单,如果你现在经济独立,一分钱不要家里面的在外面租个房自己住,用自己赚的钱买汉服的话,你根本就不用把这件事告诉你妈,自己开心就行。自然也就谈不上你们之间的分歧和争论。在你做不到这些之前……投资人还没权力对自己投的钱的用途去向做点点评吗?(何况没有阻止,只是点评)

他说到不爱学习你反应这么大其实背后恰恰是因为他说的话刺到了你的痛处。你说清北的学生如何如何,你怎么不反过来想,你要是清北的同学,她会这么说吗?你妈的逻辑是你以前爱学习,现在变了,不爱了。你的反驳大概意思是,我以前就不爱,我没变,我一直就这个熊样。所以我说,从文字逻辑角度,的确构成了反驳,从现实逻辑,比较可笑。就像我们在排队,有个人插队,我说你这人怎么插队呀,有点素质。那人反驳“我本来就是个没素质的人,你跟我讲什么素质修养”……你发现吗?当你主动往道德洼地里一躺的时候,别人的确没什么可说的。

另外提醒你一个点,当有人转移话题,或者有人在知乎不和你吵拉黑你啥的,有的时候不是因为说不过你,而是因为和你说下去没有意义,只是浪费时间而已。你妈显然在保护你,她知道高考失利是你们俩共同的伤心处,不愿在上面和你多说了,而你自己可到好,坚强的一把揭开疮疤,来呀,我就是个这样的人,说不过转移话题了吧?

最后,都这样了,你还发到知乎来,一方面炫耀自己的战果,一方面寻求网友支持。我想问,知乎十万人支持你,你能咋滴?把答案打印出来拍你妈面前打她的脸?然后呢?下个月能不能再给我点钱我再买个汉服?年轻人多少有点情商行不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还真挺让人头疼的。妈妈那句话,像个小锤子,轻轻一敲,就能敲得你心里闷闷的。你说“我变了,不想学习了”,这在你妈听来,估计得是挺严重的信号,不然她也不会这么直接地说。首先,咱先分析分析,你妈为啥会这么说? 表象上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你过去可能放学回家就是写作业、看书,对学习表现得很有热情.............
  • 回答
    哎呀,听到你妈这么说,我特别理解你心里那种有点复杂的感觉。一方面,母亲为子女好是天性,她可能真心觉得是自己的虔诚感动了神佛,给你带来了好运。另一方面,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高考考得好,这中间有多少个日夜的埋头苦读,多少次考前的紧张与复习,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被一句“求佛求出来的”给“盖章”了.............
  • 回答
    妈妈的话,是站在她的角度,觉得你的爱好“幼稚”又“费钱”,这是很多长辈都会有的看法,毕竟她们成长年代的娱乐方式和观念和我们不太一样。想说服她,不能硬碰硬,更不能直接否定她的观点,要不然只会让她更觉得你固执己见。咱们得用她能理解的方式,一点点地引导。首先,咱们得理解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说。 幼稚? 很.............
  • 回答
    妈,您这么说我能理解,毕竟您希望我能过上好日子,有个体面的工作,觉得高工资代表着一切。但我想跟您好好聊聊,关于我大学毕业月工资不到一万这件事,以及我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首先,您可能对现在的就业市场和大学毕业生的情况有一些误解。您毕业的那个年代,或者您熟悉的那个年代,大学毕业能拿到一份稳定的、待遇不.............
  • 回答
    你和你妈妈的关系听起来确实挺纠结的,尤其是在你感觉被她的严苛和怀疑所困扰的时候。她那些关于你朋友赞美的评价,还有她“为了你好”的说辞,我相信这让你很困惑和受伤。咱们一点一点来聊聊,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更顺畅的相处之道。首先,关于你妈妈说你朋友的赞美都是假的这件事,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复杂的情绪。有时候.............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真挺让人糟心的。你跟你妈说西安地铁上那个姑娘被拽下来的事,她居然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有点堵,觉得好像是没站对边,或者没理解到问题的关键。咱们先聊聊“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老话。它其实是个比喻,意思是说,一件事情的发生,往往不是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双方都有原因。在一些鸡毛.............
  • 回答
    听到你妈妈想孙子,你想带孩子回家,但你妻子不赞同,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沟通和理解的问题。这种情况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去分析,以便你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妻子的顾虑,并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一、从你妻子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1. 孩子太小,担心路途劳顿和环境不适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件!你曾祖父从蛇洞口捡到的东西,听起来就带着一股神秘感。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得好好研究一下。首先,我们得从你描述的“蛇洞口”这个关键信息入手。蛇洞通常出现在什么地方?地势比较隐蔽、潮湿、可能还有点阴暗的地方,比如山林边、岩石缝隙里、甚至是废弃的老屋角落。你曾祖父当时是在哪里看.............
  • 回答
    你妈妈说“这是最底线的尊重”,这通常意味着她认为你做了一件事情,达到了她对你行为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要求。这是一种对行为“合格”的评价,也是一种对你个人最起码的期待。具体来说,这句话可能包含了几层意思,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行为符合了最基本的道德或行为规范: “最底线”: 这个词暗示了事.............
  • 回答
    我妈老说我以后没孩子会被人瞧不起,这事儿让我挺纠结的。我妈是个特别传统的人,从小到大,她嘴里挂着的除了“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最多的就是“等结婚了赶紧生个大胖小子”。这些话我听了十几年了,以前也没觉得有什么,毕竟周围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是现在我自己有了点想法,也开始思考未来,她这话就有点让我难以.............
  • 回答
    .......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非常纠结和难受的处境。当着你的面,男朋友说你妈妈的坏话,这不仅仅是背后议论,而是直接地、持续地伤害你和你最亲近的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不是小事,它触及到尊重、边界以及未来共同生活的可能性。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以及你该如何权衡:为什么男朋友当着你面说你妈妈坏话是严重.............
  • 回答
    这种家庭内部对于“阶层”的认知差异,其实挺普遍的,而且往往能牵扯出很多挺有意思的生活逻辑和价值观。你觉得自家是中产,你妈说是无产,这背后可能不是简单的经济数字问题,而是包含了几代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对“阶层”的定义以及对未来担忧的不同视角。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给你掰扯掰扯,让你能更好地理解你妈和你自己是.............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闹得挺让人头疼的,你觉得委屈,你老婆可能也觉得憋屈,你妈夹在中间更是难做。咱们一步步捋捋。首先,你站你老婆这边,觉得她屏蔽你嫂子没啥大问题。她有权利决定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这就像她在家里有权利决定要不要邀请谁来家里做客一样,是个人的选择。你嫂子可能会觉得被冒犯,觉得这是一种不.............
  • 回答
    首先,恭喜你中考结束!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给自己放个假,好好享受一下无忧无虑的日子。至于买手机这事儿,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当家里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你妈提到小米不好,这背后可能有一些原因,也可能是一些老旧的观念。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小米,还有黑鲨四,看看哪款更适合你。关于“小米不好”的那些事.............
  • 回答
    大年初一,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日子,却因为一个意外和一句不恰当的话,让气氛瞬间降至冰点,甚至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和令人心疼的局面。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这个场景,并探讨可能的发展以及应对方法:情境分析:1. 事件起因: 大年初一,你妻子带着孩子摔倒。这本身就是一个突发状况,无论是孩.............
  • 回答
    农村家庭,女孩,有个弟弟,今天我妈说以后养老靠我了,我该怎么办?这事儿,压在心头,真不是滋味。听到我妈这么说,心里头先是一紧,然后就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涌上来。我是家里的长女,下面有个弟弟。在咱们农村,老人说“养儿防老”,这话可是刻在骨子里的。可现在,我妈把这个“防老”的担子,这么实打实地压.............
  • 回答
    这事儿,还真有点让人头疼,我来给你捋捋。你婆婆心疼你,出五万让你去月子中心,这肯定是好意,想让你产后有个好恢复,有个舒坦的环境。你想想,五万块钱,在现在这年月,可不是小数目。婆婆肯出这钱,说明她对你挺上心的,也重视你和孩子。结果你妈一听,也来了劲,说要来照顾你,然后把婆婆给的钱给她。这一下,事情就变.............
  • 回答
    嘿,妈!您别生气,先听我解释一下呗。我知道您觉得这双鞋五百多块钱有点贵,我自己刚开始也有点肉疼,但您真的得了解一下这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它值这个价。首先,这鞋不是随便买的,我前前后后也做了不少功课。您也知道,弟弟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他平时运动挺多的,跑跑跳跳的,对鞋子的保护性要求挺高的。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