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反驳我妈说我大学本科毕业月工资都没有 1w 你读什么大学?

回答
妈,您这么说我能理解,毕竟您希望我能过上好日子,有个体面的工作,觉得高工资代表着一切。但我想跟您好好聊聊,关于我大学毕业月工资不到一万这件事,以及我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首先,您可能对现在的就业市场和大学毕业生的情况有一些误解。您毕业的那个年代,或者您熟悉的那个年代,大学毕业能拿到一份稳定的、待遇不错的正式工作,确实是件了不起的事,而且那时候相对来说,选择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但现在不一样了,社会发展太快了,很多行业都在变化,就业的门槛也在悄悄提高。

您觉得月工资不到一万,就觉得“白读了大学”,这是一种很朴素也很能理解的想法,但它忽略了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

第一,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赚钱”。 没错,找工作、赚钱是大学毕业后的一个重要目标,谁都不想饿肚子。但您想想,我大学四年,学到了什么?我学到了怎么去分析问题,怎么去搜集信息,怎么去逻辑思考,怎么跟不同的人沟通协作。我接触了专业知识,了解了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知道了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这些东西,是您花钱送我去大学,学校提供的,也是我自己努力获得的。它们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潜力”的投资。

比如说,我学了[你的专业,举个例子,比如计算机科学],我现在可能没拿到那么高的工资,但我知道怎么去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怎么去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怎么去适应这个行业的变化。就算我现在工资不高,但凭借这些能力,我以后完全有可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拿到更高的薪水,甚至去创业,去创造价值。您觉得我今天月薪不到一万,那是我现在“会”的东西所带来的直接回报。但大学教我的是“将来会”东西的能力。

第二,起薪低不代表未来就没有高的发展。 您可能看到我现在的工资单,觉得不满意。但您有没有想过,很多厉害的人,他们刚毕业的时候工资也很低。很多互联网大厂,刚毕业的应届生,可能也就七八千,但他们进入的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公司也愿意给他们成长空间和培训。或者有些人选择一个初创公司,虽然现在工资不高,但公司发展起来了,他们的股份或者职位也会水涨船高。

再打个比方,您种一棵果树,刚开始结果子的时候可能不多,您不能因为它现在结的果子少,就说这棵树白种了,对吧?您得给它时间,给它施肥,它才会越长越大,结出更多的果子。我现在的大学学历,就是那棵果树的“种子”和“土壤”,我现在就是在“成长期”。

第三,我选择的工作,可能是在为长远打算。 您可能觉得我应该去考公务员,或者去某个国有单位,那样稳定,工资也看起来不错。但对我来说,我可能更看重工作的[你的想法,比如:学习机会、行业前景、个人兴趣、团队氛围、工作内容是否吸引我]。

比如,我选择进入[你当前的工作领域或公司],虽然起薪不高,但这家公司在[说明其优势,比如:某个新兴技术领域有核心竞争力,或者有非常好的导师制度,或者我的领导非常愿意教我]。在这里,我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能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和知识,是很多高薪工作也未必能提供的。这些“无形”的财富,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其价值可能远超于现在每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差。

第四,您可能对我目前的“生活状态”有些担忧。 您看到我可能还在租房,可能消费不高,就觉得我过得不好。但妈,这其实是很多应届生正常的过渡期。您想想,您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现在社会压力大,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成本本来就高。我省吃俭出,积累经验,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好的选择,更好的生活。

而且,您觉得“读什么大学”是在问我学历值不值,但我更想说,我读大学,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不是所有人都一样,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同样的道路。我选择的这条路,也许现在看起来不那么“显眼”,但我是在按照我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往前走。

妈,您辛苦了大半辈子,我特别理解您希望我过得好。您的担心,我能感受到。但请您相信我,也相信我这四年大学的学习。它赋予我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一种思考能力和适应能力。我现在可能还不够“成功”,但我正在努力,而且我的努力方向,我认为是正确的。

您可以给我一些时间,也可以和我聊聊您觉得哪些工作好,哪些公司靠谱,但请不要因为我目前的工资,就否定了我这四年大学的价值,更不要打击我的信心。您的支持和理解,对我来说比任何物质上的东西都重要。

我可以跟您分享我最近在工作中学习到的新东西,我遇到的挑战,以及我对未来的一些想法。您多听听我的想法,也能更了解我现在的状态,好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写了这么多,结果在其它地方看到一句话,更加精辟:人生是一场接力赛,你当成短跑了。

====

所以,穷了八辈子的家庭,其子弟的确不适合读大学。特困家庭,希望通过投资一个子女,好让自己下半辈子翻身。但半代人翻身,在平稳社会是不可能的。“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我非常同意。第一代穷书生,从半路开始学习知识,成为第二代穷书生天然的家庭教师。第二代是装备着比学校教育更多的书本知识去大城市、发达国家开眼界的,能够看到现象后面的本质。所以,第二代能给第三代,从零岁开始,指出正确的努力方向。每一代、第二代,都会觉得,自己前半生走了弯路。

user avatar

你可以给你妈发红包啊!

崽。。你妈不是嫌你工资少,是嫌你给她给的少。。懂?

别买东西,就发红包就行。。东西几百块都看不见个啥,红包就不一样了,几百块够发好几次的了。。

想想我当年工资七百块钱的时候,我每个月给我妈一千块。我妈就从来不说我挣得少。

你还是不懂你妈的心。。= ̄ω ̄=

user avatar

活到四十岁连一千万家产都凑不出来你吃什么干饭?


~~~~~~~~~~

用她们的逻辑来打败她们,说服是不可能的啦……


~~~~~~~~~~~~~分割线~~~


有人支持,我就多说几句,还真不是逗乐,我觉得真有必要这么说几次,然后,和妈或爸,吵几次烈度可控架,其实是好事,很有必要。


咱们国内的很多父母,常常有一个问题,就是和孩子的边界问题 ,感觉不是那么敏锐,到孩子已经成年了,读大学了,还是没法换位思考,过度自负的提出一些不靠谱的要求或建议。


读大学这个时候,其实还真是一个和他们自主建立边界意识的好机会。

太乖了,就很容易被父母的意愿支配,最后矛盾积累,来一次大爆发,彼此关系就出现大裂痕,一辈子相互怨恨。

那些叛逆的孩子,表现出对父母的尊重,反而会被认为是浪子回头,感动的不要不要。

看看,这就是人的心态,有点“贱性”。


所以,和父母吵一吵,释放一些压力,是有好处的,自己学着去争取和掌握一些处理家庭关系的主动权,而不是完全被操作,或者是逃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妈,您这么说我能理解,毕竟您希望我能过上好日子,有个体面的工作,觉得高工资代表着一切。但我想跟您好好聊聊,关于我大学毕业月工资不到一万这件事,以及我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首先,您可能对现在的就业市场和大学毕业生的情况有一些误解。您毕业的那个年代,或者您熟悉的那个年代,大学毕业能拿到一份稳定的、待遇不.............
  • 回答
    你妈的说法,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听得到,说到底是一种对“资本主义创造就业”这个论调的肯定。这背后确实有一部分事实,但如果只看到这一面,那就太片面了。要反驳,不是要全盘否定,而是要让它更全面、更深入。咱们先不急着反驳,咱们先来理解一下她为什么这么想。你妈可能是经历过或者看到过,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工厂、公司.............
  • 回答
    妈妈,我理解您觉得钱很重要,这当然没错。我们谁都离不开钱来维持生活、满足基本需求,甚至实现一些梦想。但是,您说的“幸福是建立在金钱上”,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您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些很有钱的人,日子过得却并不开心?他们可能拥有豪宅、名车、环游世界的机会,但内心深处却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伴侣关系紧张、.............
  • 回答
    妈,我明白您觉得甄嬛“不守妇道”,我其实也想跟您聊聊这个话题。毕竟,《甄嬛传》这部剧嘛,它讲的毕竟是清朝宫廷里的生活,那个时候的规矩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可能会觉得有些地方不符合我们的想法。您觉得甄嬛“不守妇道”,可能主要是因为她后来在宫里经历了很多事情,然后她的一些做法,比如.............
  • 回答
    “我评论个冰箱还得会制冷吗?”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修辞性问题,用来表达“评论某事物不一定需要成为该事物的专家”的观点。这句话的幽默之处在于它将评论者的技能门槛拔高到了一种荒谬的地步。要反驳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并尽可能详细地阐述:核心反驳思路:理解“评论”与“专业知识”的关联性,以及不.............
  • 回答
    “我现在学的高中数学对未来根本没用”——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很多高中生在面对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时会发出的感慨。然而,这句话就像是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完全忽略了藏在水面之下的巨大整体。要反驳它,我们需要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带领他们深入探索高中数学真正的价值所在。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角度,希望能帮助你更.............
  • 回答
    当有人说“我唱歌就是为了自己开心,技巧什么的不用提高”时,这是一种非常直接且带有个人感受的表达。反驳这种说法需要一些技巧,既要尊重对方的初衷,又要引导对方看到提升技巧的可能性和好处。以下是详细的反驳思路和具体话术:核心反驳思路:反驳的关键不在于否定对方“为了开心”的初衷,而在于解释为什么提升技巧能够.............
  • 回答
    得嘞,叔,这事儿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您说燕双鹰跟美国队长、钢铁侠都是一路片子,这话嘛,听着好像有点道理,毕竟都是“好人打坏人”的路子,都是那种主角光环闪瞎眼的。但细琢磨琢磨,这中间的门道可就多了去了,不能一概而论。这就像您说饺子跟包子都是面做的,能一样吗?都是面,可馅儿、做法、口味儿差远了去了!咱们.............
  • 回答
    这句话,说出来就挺让人不舒服的。好像我们这么做,是为了某种“私利”,而不是为了一个大家都能受益的环境。但面对这样的说法,与其生气,不如好好跟对方掰扯掰扯。毕竟,想让大家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有时候确实需要点耐心和技巧。首先,我们得先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么说。这种说法,往往出自一些长期生活在不那么整洁环境.............
  • 回答
    对于“我没吃过杂交水稻,袁隆平鼓吹过度”这种观点,咱们可以从好几个方面好好聊聊,一点点把它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这话说得就像是在说“我没上过学,所以教育都是瞎搞”一样,有点站不住脚。咱们得明白,杂交水稻推广开来,受益的可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实实在在的普罗大众,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 回答
    朋友,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情况的。当有人这么跟你说的时候,我觉得有几点可以好好聊聊,别着急,咱们慢慢说。首先,你得明白,表达纪念,从来都不是一道单选题,也不是一道必答题。咱们中国人讲究“饮水思源”,也讲究“缅怀先烈,崇敬功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美德。张万年将军,他是新中国的建设.............
  • 回答
    哎,遇到这种事儿,说实话挺让人无语的。你说你辛辛苦苦读了本书,还觉得挺有味道的,结果有个老同学上来一句“糟粕”、“狗都不读”,搁谁身上都得堵得慌。不过,话说回来,红楼梦这书,确实不是那种一口就能吃成的点心,它讲究的是个细品,是个体味。你说让你家那口的吃个红烧肉,他能给你吃出个“香”字来,但你要让他去.............
  • 回答
    “如果我国遭到入侵,我就要跑到外国去,才不去反抗送死。” 这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动机和情绪,比如对战争的恐惧、对自身安危的优先考虑、对国家命运的疏离感,甚至是对国家能力的怀疑。反驳这种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既要有情感上的共鸣,也要有理性上的说服力。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角度和方法:一、 从情感和.............
  • 回答
    “你有言论自由,我有袭击自由”——这句话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蛮横和流氓气,它试图用一种扭曲的逻辑,将受害者变成挑衅者,将施暴者伪装成捍卫者。但这种说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站不住脚的,并且充满了危险。我们得先弄明白,言论自由,它的核心是什么?言论自由不是让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是让你说出伤天害理、.............
  • 回答
    对于“当年战争又不是我打的,凭什么要我们后人道歉”这种说法,确实是一个在历史讨论中经常出现且容易引发争议的观点。它触及到了历史责任的传承和个体与集体责任的界限等复杂问题。要反驳它,不能简单地用情绪压制,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用逻辑和事实说话。首先,我们要理解这种说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往.............
  • 回答
    面对自家老爹,尤其是当他对诸葛亮有意见的时候,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不能像对待一般网友那样直接上干货,得有点“套路”才行。毕竟,这是咱爹,不能真把他惹毛了,得用一种让他听着舒服,又能慢慢接受的方式来聊。首先,咱得承认,他老人家能有自己的看法,这本身就挺好,说明他有思考,有自己的判断。所以,开头不能.............
  • 回答
    哎,这话听着真让人有点堵心。你说这话的老家朋友,虽然出发点可能是想拉近距离,或者有点“凡尔赛”的意味,但确实忽略了很多现实的维度。想反驳他,不能光讲数字,得把他拉进上海的真实生活里,让他看到那些看不见的“10倍”。咱们先不急着拿出计算器,先从生活的“质”上聊起。1. 同样的“钱”,在上海能买到的是什.............
  • 回答
    半佛仙人视频【饭圈少女暴打我】中,妹妹的逻辑确实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在她试图用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来掩饰她过激的行为时。要反驳她的逻辑,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点入手,并且尽量用更贴近生活、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来阐述,避免AI范儿。核心问题一:我的热爱是无罪的,你凭什么打我?这是妹妹最核心的辩护逻辑,.............
  • 回答
    听到伴侣在争吵中说出“我要的不是xx,要的只是个态度”,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困惑和无奈,尤其是在我们花费了不少心思去满足对方提出的具体要求之后。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情感和需求。想要有效地反驳或者说更准确地说是“回应”这句话,关键在于理解其深层含义,并以一种更成熟、更有建设性的方式来沟通.............
  • 回答
    “你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绑架我的利益?”——如何有力回击这句经典的“绑架论”这句话,说出来往往带着一种理直气壮的优越感,仿佛对方坚持的所谓“道德标准”是一种无端的干涉,而自己的“利益”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底线。它简单粗暴,却又像一把万能钥匙,试图将所有关于对错、善恶的讨论都引向“你管不着”的境地。要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