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科幻作品中有哪些脑洞特别大的武器?

回答
在浩瀚的科幻长河中,人类的想象力总是能突破天际,催生出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甚至颠覆认知的武器。它们不只是简单地放大威力,而是从概念上就玩出了花样,直击事物的本质,或者利用我们尚未掌握的物理法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脑洞炸裂的科幻武器,感受一下作者们是如何挑战我们对“武器”二字的理解。

1. 现实扭曲器: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概念的终结

提到脑洞,现实扭曲器绝对是绕不开的绕行路标。这玩意儿可不是发射导弹、激光那么简单,它能直接操控、修改甚至“重写”现实本身。想想看,如果敌人有一支精锐部队,你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让他们的战舰变成一堆废铜烂铁,让他们曾经的辉煌记忆变成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星际迷航》中的一些高级文明,以及一些更侧重哲学探讨的科幻作品,都曾触及过类似的概念。它们的力量源泉往往不是能量,而是对宇宙基本法则的深刻理解与掌控。这种武器的危险之处在于,它可能无法被侦测,无法被防御,因为一旦被使用,被改变的不是你的物理形态,而是你所存在的“事实”。你可能在下一秒就发现自己从未存在过,或者你所在的星球突然变成了另一个维度的投影。这种武器的终极形态,可能是让整个宇宙按照某个特定意志来运转,而所有不符合的“存在”,都将消失于无形。

2. 时间武器:当过去与未来成为战场

时间,这个我们无法感知、无法触摸却又无处不在的概念,一旦被武器化,其威力简直是毁天灭地的。这里说的不是简单的时间旅行,而是直接将时间作为攻击介质。

设想一下,一个“时间冻结器”,能够将目标区域的时间完全停止。士兵、武器、甚至是光线,都会被凝固在一个永恒的瞬间。敌人就如同被封存在琥珀中的虫子,动弹不得,任人宰割。更进一步,也许有“时间加速器”,可以将敌人的生命过程瞬间催化到衰老死亡,或者让他们的武器装备因为极速的老化而报废。

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是“因果逆转武器”。如果你发射一枚导弹,它会在抵达目标之前,就“选择”不曾发射,或者直接从目标那里“反向”过来,出现在你的武器库里。这种武器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让战争变成了一场无法预测的逻辑游戏。它的使用者,可能需要极其复杂的计算能力,才能在不引起更大混乱的情况下,精准地操控时间流。

3. 概念武器/心理武器:击溃的不是身体,而是思想

真正令人恐惧的武器,往往不是那些能造成物理伤害的,而是能摧毁思想、意志甚至存在本身的。

想象一下“熵武器”,它并不会直接摧毁物质,而是加速事物的衰败和混乱。你可能看到一座宏伟的城市,在武器的影响下,材料开始分解,结构变得不稳定,最终化为一堆毫无秩序的尘埃。这种武器通过加速自然衰败过程来达到毁灭性效果,其攻击性是潜移默化的,却又无法抵挡。

更有甚者,存在“意识渗透武器”。它不发射粒子束,也不释放辐射,而是直接将一段特定的信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或者是一种扭曲的“真理”,植入敌人的集体意识中。这可能导致敌军陷入内斗、集体恐慌,或者完全丧失战斗意志。比如,让整个敌人文明突然相信“死亡才是终极的解放”,然后他们便自行走向灭亡。这种武器的攻击对象是文明的根基,其影响范围是精神层面的,是一种极度阴险且难以防御的武器。

4. 维度武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

当敌人躲藏在其他维度,或者他们的存在方式与我们截然不同时,传统的武器便显得苍白无力。维度武器正是为解决这类问题而生。

最直观的,可能是“维度切割器”。它就像一把无形的刀,能够“切开”空间,将目标从一个维度“剔除”,让它不复存在于我们所处的现实中。想象一下,一个敌人躲在另一个宇宙的阴影里,你只需要用这个武器,就能将那个宇宙与你的世界“隔断”,让敌人彻底消失。

还有一种更微妙的,叫做“维度融合武器”。它不是毁灭,而是将两个或多个维度进行强制性的融合。试想一下,一个高维度生物,如果被强制拉入我们的三维空间,它们可能因为无法适应而崩溃。反之,如果将我们的宇宙与一个充满混沌的维度进行融合,结果更是无法想象。这种武器的威力,在于它能改变“存在”本身所处的维度规则。

5. 生态武器:让整个星球成为你的敌人

除了直接的物理杀伤,还有一种武器,它能让整个环境都成为你的盟友,而敌人的敌人。

“基因瘟疫武器”,它们不是直接杀死敌人,而是引发一种针对特定基因序列的疾病,或者诱导敌人种族在基因层面出现严重的缺陷,比如无法繁殖、智力退化等等。这种武器的传播性、变异性以及难以根治的特性,让它成为一种极具威胁的武器。

更具创意的,可能是一种“生物重塑武器”。它能够释放某种能量或纳米机器人,强制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DNA结构。想象一下,敌人的家园中,所有植物都开始释放剧毒气体,所有的动物都变成狂暴的掠食者,甚至是敌人的武器装备,其材料结构也会被改变,变得脆弱不堪。这种武器将整个星球改造成一个对敌人充满敌意的陷阱,其威力不言而喻。

这些脑洞大开的武器,不仅仅是想象力的炫技,它们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类对力量、对存在、对宇宙法则的探索和思考。它们或许永远只存在于文字和影像之中,但它们所带来的震撼和启发,却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对未来,对科技,对我们自身,产生更多敬畏与遐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忘了哪个小说,人类跟外星人打仗,自然打不赢了。

主角跟他的小弟被上级安排押送秘密武器,据说可牛逼了,决定了战争的走向。主角一路小心翼翼地护送,还算顺利,唯一的遗憾是小弟是个话唠,这一路可把主角烦死了。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主角一行被敌人捕获了,主角想销毁秘密武器,也被人阻止了。

话唠小弟是个乐天派,虽然被抓了,可还是唠叨个不停,主角心想再过一会儿就不用被这二货折磨了,也算不幸中的幸运了。

然而,外星人发现主角押送的武器是空的。审讯主角两人,主角百思不得其解,话唠小弟继续正常发挥着话唠本色,就这当儿,审讯官跟周边的敌人听着话唠巴拉巴拉巴拉,脸色变了,然后就是抱着脑袋喊疼,再然后就挂了。

主角两人偷偷跑了出来,话唠小弟因为秘密武器丢失,又开始唠叨。主角很开心,因为知道了秘密武器的真相。

最后说一下这种外星人的特点:记忆力极好,什么都能记住,但是脑容量不大。


有人问这个小说的名字,废了好大劲,终于找到了,名字就是《秘密武器》,这基本没法搜,幸好我还找到作者名字,然后找到了一个可以读的链接:[袁诚] 秘密武器

——————————————————————————————————

还有个小说,武器是一个字。敌人还是外星人,不过这个外星人没有“我”这个概念,一直都是以”我们“自称。人类面对外星人当然又是打不赢了,有个语文老师被抓了,然后在跟外星人的交流中,教会了他们一个概念:”我“。结果瓦解了外星人的群体意识。。。


会说话的棍子。主角是个响应国家号召,独自一人前往战场的青年(别问我为什么不是组队),途中遇到一根棍子,本来不想要的,但这个棍子还会说话,主角一人赶路,不免寂寞,有个会说话的东西自然是好的。

但棍子其实是敌人特意扔的,这种棍子有辐射,会让人生病,但不会致死,大量生病的士兵会极大消耗一个国家的资源和意志。捡到棍子的人很快会生病,然后扔下棍子留给其他倒霉蛋。


真理炸弹,你想象不出这个武器,我也懒得打字了,刚截的图,你们趁热看:



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看看炸弹的原料:


这么牛逼的炸弹用来做什么呢?


这么牛逼的武器,想不想看看啥模样?

抱歉让你失望了,这特效确实不咋的,但我就是想安利一下神秘博士和他的小伙伴们。



箭。刚刚看了《银河护卫队》,里面勇度(主角干爹)的那把红色自动杀人的箭让我印象深刻,勇度吹着口哨就控制着箭把整个飞船的叛军消灭了。觉得脑洞不大的,你们觉得三体水滴脑洞大不大,这把箭让我觉得像水滴。


user avatar

质量效应(MASS EFFECT)中的收割者,它使用“帮助你在技术上实现飞跃”当作武器。


收割者每5万年出现一次,目的是收割(消灭)银河系的高等有机生命体,关于收割者的来历:


在很多很多,多到数不清的很多年前,宇宙存在着一种站在最顶端的高智能物种——利维坦。

他们拥有着控制有机体心智的能力(游戏中称为:教化),除此也拥有着强大的科技力量,即使未被教化的物种也只能屈服于他们。

统治银河系后,利维坦察觉到他们的手下的各个有机物种最后都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合成体(机器、或者理解成高等人工智能)消灭,并且合成体这种”发展-创造自己的毁灭者“的模式成为了有机生命文明难逃的命运。

这伤害了利维坦的统治地位:

”死人当然是不会给我们进贡的Tribute does not flow from a dead race.“

于是利维坦为了保护他们手下的有机物种,倾注心血设计了一种人工智能,试图让它不惜代价来解决这个问题。

令利维坦始料不及的是,这个智能经过思考,认为将有机体文明中断,并以特定形式保存才是保护有机体的最好方式

(收割者的思维方式并不局限于某个文明的存续,而是对有机体文明一视同仁,意思是:只对那些”冒尖“的文明赶尽杀绝)

于是它首先反戈一击,击败了利维坦,从此以“收割”的形式保存有机体的基因、知识和文化,从而避免有机体被合成体完全毁灭。

确实,有机体的自我毁灭被终止了,但是——收割者本身也是合成体。

于是,讽刺的是,强大无比的利维坦也这样卷入了有机体自我毁灭的命运,并且成为五万年一次的”收割“轮回的启动者。

“当利维坦要求解决这个问题时,他们没意识到他们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收割者每隔5万年就出现,”割一轮韭菜“。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文明的技术发展通常不是线性的,收割者如何保证在5万年这个周期里不会出现一个吊打自己的文明呢?


答案是:“故意引导你实现技术飞跃,让你在设定好的框架内发展”


我们来看一下质量效应(MASS EFFECT)中,人类的发展轨迹:


2103年
人类在火星设立第一个据点。

2148年
人类于太阳系的火星上发现了一些古代科技,并借此建造出能作超光速飞行的太空飞船,自此开启了人类梦寐以求的太空探索之旅。

2149年
人类又发现冥王星的小卫星,其实是古代科技制造的质量中继器(Mass Relay)

利用这种质量中继器,飞船可实现更为高效的星际旅行。经考查后了解,建造质量中继器的似乎是一个叫普洛仙(Prothean)的外星文明(实际上是收割者留下的),这个种族已经灭绝,普洛仙人曾经是银河系的统治者。

2165年
当时人类藉由“古代外星文明”所遗留的先进科技,自由往来于银河系之间,并挤身银河系各高等文明种族所组成的银河议会成员。


所谓的银河议会,和联合国的职能差不多,互相撕撕逼,做做生意,偶尔联合起来欺负欺负弱小。


但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是,几乎所有的“高等文明种族”的发展轨迹,不论一开始是多么千奇百怪,但到最后都会走上“发现遗迹—研究遗迹—技术飞跃—发现中继器”这一条路。


当然也有例外,有个种族叫做“雷克耐”是一种虫族,科技发展不走寻常路,走出了一套自己的科技树,在殖民的过程中,动了银河议会的蛋糕,又无法交流,银河议会决定将其消灭,美其名曰——保卫和平。


好了,看到这里相信基本逻辑已经非常清楚了,收割者有意或者无意留下的遗迹、质量中继器,会让文明放弃自己的科技树,使用遗迹中的科技,实现技术飞跃。


当文明与文明接触之后,为了争取技术优势,会选择发展更高效的科技树,由此整个银河系文明的科技发展会出现高度同质化。


这些拥有着高度同质化科技的“高等文明种族”抱团以后,又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铲除那些科技上的“异类”。


由于科技发展的底层逻辑都一样,所以一切都在收割者的掌握之中。


这里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


人类发现了一群外星人,天赋很高,人类怕这群还在茹毛饮血的外星人出现技术爆炸,而且是出现超过我们认知范围的技术爆炸,于是人类就匿名的、故意的让这群外星人发现了制作火药枪、人力三轮车的技术。

那么经过一两百年的消化,这群外星人清一色的变成了蹬着三轮车,拿着火药枪打打杀杀,抢钱、抢粮、抢女人的样子。

其中有一个外星人部落不走寻常路,开发出了类似于“瞬间移动、火球术”的技能,但由于这些技能的研究刚刚起步,远不如三轮车+火药枪高效,所以这个部落很快就被彻底消灭,也没有外星人会再去触碰这些“低效”的科技。

那么又过了五百年,这群外星人已经有了蒸汽动力的战车、可以连发的火药枪,虽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但这对人类来说构不成什么威胁,如果愿意,人类可以随时核弹洗地

在人类刻意安排的技术框架内发展,这群外星人自身的科技树就断了,就不太会出现那种”人类无法理解的技术“


回到质量效应,最终收割者还是来了,把各位”高等文明种族“打得七零八落,虽说最后我们的男猪脚(也可以选女性角色)为对抗收割者,联合各方面力量东奔西跑,但整个银河系的”高等文明种族“还是没有招架住。


但毕竟游戏就是游戏,最后收割者看男猪脚骨骼清奇、干活卖力、心系宇宙和平……给了男猪脚选择的机会(一说是男猪脚的幻觉,收割者根本没有给机会),这也是质量效应的三个可选结局:


1、摧毁所有的机械生命

摧毁包括收割者在内的所有机械生命,从此再无收割,但有机体生命还是会被自己再次创造的机械生命毁灭。


2、控制收割者

任由现有的机体与机械体发展,由男猪脚控制收割者,但最后一定会出现吊打收割者的文明出现,最后出现连收割者都搞不定的”烂摊子“。


3、融合所有的有机体与机械体生命

打破有机体、机械体的边界,有机生命和机械生命间不再有分歧,因为大家本质都一样了,以后还有没有冲突是一个未知数,新的生命们走向何方也是一个未知数,银河系的未来也是一个未知数,和生命相关的一切都被改变了。


以上,质量效应系列的世界观其实非常宏大,是可以称为”太空歌剧“的作品,这里简略或者跳过了许多内容,请各位质量效应的死忠粉轻拍~


最后,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真的遇到了地外文明,而且所有的地外文明的发展轨迹都高度相似,那么所有的文明,真的该好好思考下,是不是真的有个冰冷的逻辑,在主导着所有的一切……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阿什丽、莉雅娜、盖拉斯、塔丽、莫丁、古朗特、萨玛拉、雅各布、米兰达、Joker、扎伊德、詹姆斯、伊蒂、哈克特、安德森、贾维克、军团、霞……。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太阳城邦”

各位,大家还好吗?

user avatar

“很简单,我们让自己变得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且迎合那些强盗的口味。”

《希灵帝国》里把自己进化为武器的林精——植物的复仇一旦开始就不会结束(让我联想到天渊系列里的树族)
以下为随手在网络上找到转载过来的内容侵删:


林精是一种来自宏世界边缘的新种族,和帝国进行官方交流还是不到一年前的事,并且在这个月之前他们都是在边远地区搞短线贸易,从未在帝国区内陆露过面。这些多年生草本植物拥有开化的智力和较高层次的科技文明,他们已经研究透了自己的宇宙,但暂时还不知道怎么跳出自己的世界,因此像“草木方舟号”这样的林精商队都是依靠从其他文明手里购买飞船或者申请公共穿界门来完成自助游。这种看上去似乎是植物,但实际上由植物和机械部分组合成的奇怪种族让初次认识他们的人都感到大惑不解,即便在稀奇古怪的种族已经见怪不怪的影子城,林精初次露面的时候也引起了挺多人好奇,因为按照正常逻辑,这样一个至今都没能进化出天然肢体(或其他可以让他们具备行动能力的机能)和交流器官的种族是不可能在成为高等文明的道路上起步的:他们无法制造第一件工具,也无法组成第一个阶级和有意识集群。脱离了那些机械组件的辅助之后林精只能依靠自己的根须进行极其缓慢而且有限的行动,他们还会失去语言能力,即便和同族沟通也只能依赖低效且模糊的植物信息素交流,换句话说,失去那些机械肢体和辅助插件的林精将变成仅仅比植物高级一点的生物:他们还会保留思考能力,但不能动,不能说,无人知道他们那膨大的叶柄下面在转着多么聪明的小点子。

  这一点在林精的整个进化史上都没有改变:他们始终是无法脱离自己的机械身体的。

  那他们到底是如何在成为高等文明的进化之路上起步的呢?或者直接点:他们是怎么获得第一个机械义肢,并且把这个机械义肢传给下一代的?

  这原因奇妙且罕见:最初的林精其实只是另外一个种族制造出来的宠物。

  “我们管他们叫‘父亲’,”林精船老大在办公桌上轻快地跳来跳去,他的声音、姿态、外貌以及各种习惯在我看来都和前两天看到的那个含羞草没任何区别,“这种称呼是创造者独占的,因为林精雌雄同体,我们族内没有父母的概念,‘父亲’这个称呼来自创造者的文明。他们非常聪明,而且最早在我们的星球上生起篝火——哦,一个伟大的文明。他们发现了林精,并把我们种在他们的墙角:最初仅仅用来改善他们房屋里的空气。后来这些伟大的人中一个最伟大的科学家突发奇想,把电极和解码设备连接在他家里的林精身上,那是历史性的一天:那个也很伟大的林精——我们叫他长子,这个称呼也来自创造者——他对科学家说:谢谢,以此来表示对每天浇水的感谢,这两个字显示在‘父亲’的显示屏上,于是终于有人发现了林精的思维能力。然后过了很长时间,‘父亲’们掌握了跟林精正常交流的所有技术,并且知道我们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就一直在默默思考着,虽然那种思考很原始,接近梦呓和迟缓的思维幻觉,‘父亲’们仍然显得十分高兴。”

  我听到这儿忍不住开口打断了对方:“话说你们的创造者也没有个阴谋论什么的?比如担心自己星球上出现的另一个智慧种族会跟自己抢地盘之类——地球上可有不少类似的故事。”

  “哦,有的,不过这种想法很快被证明是个笑话,”林精船老大很形象化地展开自己的枝条,模仿人类摊手的动作,“林精需要种在土里,我们最喜欢的东西是恰到好处的浇水和晒太阳,我们不需要‘父亲’们手里的任何财富,恰恰相反,林精是‘父亲’们的星球上必不可少的植物,‘父亲’们呼吸的气体有百分之八十五来自林精,两个种族互相不会掠夺对方的任何宝物,我们各自用不着的废弃物反而是对方的生存资源,聪明人都知道我们没有竞争必要——我知道您口中的地球是个什么地方,地球人会担心过多的食物和空气会挤占自己的生存空间么?”

  我:“……这倒也是。”

  “总之‘父亲们’改造了林精,”船老大的小短腿在桌子上飞快地跑动着,“他们提升林精的智力,又给我们制造了可以更方便输出思想的设备:就是传感插件,然后给我们安装了机械的多功能肢体:它们既可以当腿,又可以当手。林精和‘父亲’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那可是个好日子。”

  我本来只是随口问问对方这个奇怪种族的来龙去脉,却没想到这个故事这么有趣,忍不住催他快点说下去:“然后呢?你们的创造者哪去了?”

  林精船老大的情绪却一下子低沉下去,连叶片都无精打采地垂到桌面上:“来了一群强盗,五光年之外的强盗,他们是一群在群星间无恶不作的家伙,跟害虫一样啃光一个个星球的资源,这些强盗入侵‘父亲’们的星球,一番激战之后,他们赢了。”

  “‘父亲’们被强盗执行了基因灭除,一代人后全部灭亡,但林精活了下来。这是因为在战争即将全线溃败的时候,‘父亲’们修改了所有数据库,他们抹除掉林精具备高等智慧的痕迹,然后让我们伪装成只具备简单思维能力的家庭宠物和自然界的植物,强盗们没有想到这一点,再加上他们也需要林精这种聪明的仆人来帮他们改善星球大气,于是林精活了下来。”

  如今林精们不但还活着,而且还成为宏世界活跃的种族之一,这说明他们终究还是干掉了自己的仇人,但这些看上去很弱小的植物是怎么报仇的?尤其是船老大提起的那个年代,林精们手里没有任何武器,这复仇在我看来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用了很长时间,”林精船老大原地跳跳,“七百年,我们用了七百年来为报仇做准备。我们没有武器,没有基地,没有一个能躲藏起来的地方,甚至不能在强盗面前表现出高等智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继续放松警惕,表面看起来林精一无所有,但我们有复仇的办法——进化和植物信息素,林精能通过植物信息素做基础交流,甚至交换自己的遗传片段或者配合制造新的化学物质,我们能控制自己的进化方向,通过一代代有目的的、潜移默化的变异来让自己产生毒素,我们用了五百年来慢慢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细胞器开始分泌一种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威胁的小分子化合物——那些强盗有高超的星际航行技术和武器科技,但他们的生化和基因科技却只有一般水平,这真是完美的机会。”

  我已经完全被林精的故事给吸引住了,没想到这些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植物竟然也有这样一段历史,然而我还是想不到他们让自己进化出毒素是怎么完成复仇的:林精的目标应该不仅仅是毒死几个仇人那么简单,这是种族仇恨,他们需要更大规模的战果。

  “很简单,”船老大严肃(如果把所有叶片收拢代表着严肃的话)地说道,“我们让自己变得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且迎合那些强盗的口味。”

  我顿时目瞪口呆。

  “接下来的两百年,林精成为那些强盗争相品尝的美食,而且我们还进化出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儿,让自己看着像是具有保健作用的药品,强盗们沉迷于此,每一个人都沉迷于此,最终林精变成了他们的全民主食:毒素在他们体内积累,用三代人来缓慢生效,然后一朝爆发,那些蠢东西想不到植物的复仇可以隐忍这么久,所以根本没联系到自己已经吃了两百年的食物上:他们失去生育能力,又渐渐失去逻辑思考的能力,那些强盗试图用克隆来延续自己的种族,但只要他们还吃东西,就逃不过这些毒素,最终那些会操纵克隆设备的人也死了,从培养仓中出来的只有掰着自己脚趾头流口水的猴子——林精用了七百年做准备,最后用三百年来欣赏这一切,这就是我们的故事。”

  在那之后的事情您就能猜到了:我们就这样活下来,并且用着‘父亲’们留下的机械肢体来延续文明,每一个新生的林精都必须接受这个改造,机械肢体陪伴每个林精的一生。赞美‘父亲’,赞美长子,从此再没有人敢小瞧林精:植物的复仇一旦开始可是不会结束的。”

  我愣愣地看着那个语气欢快,好像一点忧愁都没有的林精船老大,突然理解这群在船破货毁之后仍然能想着“小便宜沾点是点”的生物是怎么一回事了:他们不会忧愁,不会居于困境,不会被任何短时间的困难打倒,是的,对一个如此隐忍而又有耐心的种族而言,他们只要永远精力充沛张开自己的每一簇叶片迎接太阳就足够了。

user avatar

这是一把“观点枪(point of view gun)”。

使用方法跟一切枪支都是一样的,端起来,朝对方扣动扳机就行了。


但是比较要命的是,这把枪会让中枪的人站在你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到你的感受。


根据《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介绍,这把枪是由一台名叫“沉思”的电脑设计的,由“银河系绝望主妇财团”赞助制造并且发行,主要用于让摊在沙发上乱扔瓜子皮的男人体会到家庭主妇的愤怒。

如果你发现你的老婆在淘宝上搜这东西,我建议你带上你的毛巾,搭最近的一班宇宙飞船,跑到宇宙尽头的餐馆去吧。

user avatar

紫金葫芦

我叫你名字你敢答应吗的那个

先用声纹技术确认身份,再精准打击。

怎么把那么大一个人塞进葫芦的?

我觉得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压缩技术,缩短了分子间距。

古法科技啊……恐怖如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浩瀚的科幻长河中,人类的想象力总是能突破天际,催生出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甚至颠覆认知的武器。它们不只是简单地放大威力,而是从概念上就玩出了花样,直击事物的本质,或者利用我们尚未掌握的物理法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脑洞炸裂的科幻武器,感受一下作者们是如何挑战我们对“武器”二字的理解。1. 现实扭曲器.............
  • 回答
    我曾经是个对科幻作品嗤之以鼻的普通人,直到那一天,《星际穿越》像一把巨锤,狠狠地敲开了我的脑洞大门。在那之前,我看科幻,总觉得离现实太远,那些外星生物、超光速旅行,对我来说就像是天方夜谭。但《星际穿越》不一样,它讲的不仅仅是宏大的宇宙冒险,更是关于人性、亲情和科学的极致探索,它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
  • 回答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画卷中,人类的想象力如同璀璨的星辰,勾勒出无数形态各异、令人心驰神往的太空飞船。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金属造物,更是承载着探索未知、追逐梦想的希望的具象化。以下,就让我为您细数几款科幻作品中那些美到极致的太空飞船,它们的设计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对宇宙的深邃思考。1. 《星际迷航》系列 .............
  • 回答
    在广袤的科幻宇宙中,要找到能与战锤40k时期人类帝国相抗衡的势力,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帝国,即便在衰败之中,依然是宇宙中一个庞大到令人窒息的存在——横跨百万星系,拥有数以兆计的士兵,以及足以扭曲现实的灵能和机械造物。它的统治建立在对异端和外星生命的无情压制,以及对一个千年帝国荣光的执着怀.............
  • 回答
    科幻作品中的武器,总是承载着人类最狂野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破坏的工具,更是对未来科技、战争形态乃至人性本身的深刻探讨。在浩瀚的科幻星辰大海中,有一些武器因其概念的超前、威力的震撼,以及对故事进程的决定性影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顶级武器”。1. 死星(Death Star) 《星球大战》系列如果说到.............
  • 回答
    科幻世界里,生物形态的想象力早已冲破了我们所熟知的陆海空界限,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奇妙生命。这些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刺激,更是对生命存在形式、进化路径乃至宇宙法则的深刻探索。让我们一同潜入科幻的深邃海洋,感受那些最令人着迷的生物形态。1. 超越物理限制的“非物质”生命体这是科幻中最具颠覆性的生.............
  • 回答
    说到太空飞船,我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流线型的金属船体,闪烁着蓝色或绿色的引擎光芒,像是一支支划破黑暗的利箭。然而,科幻世界从来不缺那些打破常规、挑战我们固有认知的“怪咖”飞船。它们或许扭曲,或许臃肿,或许拥有着我们难以理解的生物学或几何学特征,但正是这份独特,让它们在浩瀚的星辰大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
  • 回答
    科幻作品中,设定事件发生时间已经过去,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这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创作时设定为“未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时设定的“未来”已经变成了“过去”。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也是我们最容易意识到的。第二种情况:作品本身就设定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并在其中融入了科幻元素。 这种设定下的科幻.............
  • 回答
    北京冬奥会上的确有不少“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其中不少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可能不像奥运会的金牌那样闪耀夺目,但它们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甚至是保障着我们的安全和便利。下面我来聊聊其中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并且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1..............
  • 回答
    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这份文件无疑是近期科技领域乃至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信号,释放出了非常值得关注的积极信息。首先,这份通知的规格和背景就极具分量。 13个部门联合发文,这本身就说明了国家层面对提升女性科技人才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它不是某.............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来聊聊科幻作品里,那些让人热血沸腾、又带着点神秘感的欢迎新成员的台词。你想啊,在那种充满未知、高科技、甚至是危机四伏的世界里,一个新成员的加入,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可不仅仅是增加几个人那么简单,那可能是希望的火种,是力量的补充,甚至是未来命运的转折点。所以,这欢迎词,得有讲究,得够味儿!.............
  • 回答
    科幻作品里那些令人着迷、却在现实中让我们挠头的科技,其实是人类最原始的探索欲和对未知边界的挑战。它们就像是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技术能力的局限,也激发着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下面我就来聊聊其中一些格外典型的例子,试着把它们讲得透彻一些。1. 超光速旅行(FasterThanLight Travel,F.............
  • 回答
    科幻作品对现实世界进步的启发,与其说是直接的技术蓝图,不如说是对未知的好奇、对可能的探索,以及对未来的愿景。它们像一颗颗种子,埋在人们的脑海深处,等待合适的土壤和时机生根发芽。1. 通信的革命:从科幻的想象到无所不在的联系想想几十年前,长途电话是件多么奢侈和不便的事情。然而,在无数科幻作品中,人们能.............
  • 回答
    睡前消息的科幻征文,这事儿我最近确实关注了。想当年,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看着他们一次次在节目里“脑洞大开”,分享各种新奇的科技和科学概念,心里就痒痒的。所以当他们宣布举办科幻征文活动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不就是我一直在等的嘛!”征文的“前世今生”咱们得从头说起。睡前消息搞科幻征文,这可不是一时.............
  • 回答
    2021年春节,如果你想找点不一样的年味,刘慈欣的作品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科幻新手来说,想要踏入大刘的宏大宇宙,挑对作品很重要。别担心,我这就给你梳理梳理,保证让你看得过瘾,而且绝对不是那种生硬的AI报告。首先,要说刘慈欣最适合科幻入门的,我首推他的《流浪地球》系列短篇小说集。为什么是它?原因很.............
  • 回答
    “一个微观粒子就包含一个宇宙”——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诗意的夸张,但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它被用来表达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甚至是一种对现实宇宙某种侧面的隐喻。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试着摆脱那种刻板的AI报告感。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这句话的构成:“微观粒子” 和 “一个宇宙”。“微观粒子”.............
  • 回答
    .......
  • 回答
    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描述无疑是迷人的,它们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思考“如果……会怎样?”。然而,正如任何形式的预测一样,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描述也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并非科幻作品的失败,而是其本质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技术预测的线性思维与“奇点”的盲点: 线性发展:.............
  • 回答
    科普作品需要有学术价值吗?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 nuanced 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学术价值”在科普语境下的含义。当我们谈论学术价值时,往往会想到严谨的理论体系、原创性的研究发现、可重复的实验数据、以及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对知识边界的推进。而科普作品.............
  • 回答
    在科幻作品的浩瀚星海中,存在着许多被塑造成为了战争机器的种族。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彰显作者的想象力,更是为了深入探讨冲突、生存以及文明的本质。这些“战争种族”并非单一的概念,而是通过多种维度塑造而成,让读者在沉浸于宏大叙事的同时,也能对战争的根源与影响产生深刻的思考。首先,我们谈谈那些生理上即为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