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断了”其实不重要,“泥腿子居然能识文断字了”!!!+——+这个才重要23333.
和某某、某某某一样的,有着地主阶级伟大胸怀的民国知识分子……
是的,极有民国大师风范。
我只读过她几本书,对美国基金的思考、对美国政治法律的思考等等。怎么说呢,年少无知的时候,还能骗自己,这里头不对味的地方,一定是自己太年轻无法领会;
年纪大一点,有了些阅历,就明白,可别扯淡了。
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看一看,长长见识2333333
公知也是有不同类型的。有的是傻,有的是坏,有的是贱。
网民在网络上怼得多的基本是后两种。但是第一种偶尔也还是会出现。
资中筠,已死的较出名的XXX,龙应台就是傻派公知的例子。
他们都好像做了三十年植物人刚醒过来,老夫童心。或朴实,或萌新,或肿胀,那种清纯怀旧风根本不是眼前这些油腻公知可比。
一个唯心的理想主义空谈者,看不到世界充满矛盾,漂亮话很多,什么爱国爱民,民为贵君为轻的,乍一听都很有道理,其实真正治理起国家来,屁用没有。
就拿今天来说,老百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房价要不要降,治疗价要不要降?按照爱民的理论,按照民为贵的理论当然要降。国家领导知道不知道爱民的理论,知道不知道民为贵的理论?当然也知道,他们不是文盲,孔孟的书他们也读过。但是国家领导能愿意让房价治疗价下降吗?它们一下降,资本家的利润就要下降,资本家的利益就会受损失,同时国家的税收也会降低,生产也就可能难以为继。而且商品价格是资本家说了算,或者说是市场说了算,国家领导就是想让价格下降,他们也不当家。那么这些情况下,价格就无法下降,老百姓就摆脱不了痛苦。
还有,国家领导也知道给工人涨工资好,又能得到工人歌颂,又能增加市场购买力,又能改善工人生活。但是一涨工资,资本家就大叫:不行啦,受不了了,我要赔本了,我不干了,我得关门。资本家一关门,不更遭吗?国家能拿枪逼资本家涨工资吗?如果一这样做,他们这些公知就会说国家搞暴政,不爱民,不给民自由。他们那两张肉片子,一开一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所以国家左右为难,权衡利弊结果还是得向着资本家,不能给工人涨工资。
因此说,资公知的言论都是唯心的理想主义的空谈,对治国毫无用处。
2018年1月,资中筠在节目《一席》中讲了《谈谈爱国》。
她流露出对教科书的反感: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常常还是把义和团作为一种爱国运动来宣传,而且只是说他们用的方法不对。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接下来,她表达了对“东南互保”的赞赏,对五位主张镇压义和团的大臣遇难表示遗憾,对八国联军派兵表示理解,最后还说了这么一段话:
“还有一个就是说,你爱国还是爱民的问题。国家是干什么用的?是保护人民的,是保障人民用自己的力量能够求得生存和幸福的。如果以国家的名义剥夺人民的幸福或者是害民,那这个就不能够叫爱国。
国是以民为本的。原来从孟子就说得很清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现代的国家变成了人民共和国,人民的国家,那就更加应该是以民为本的。”
这段话我们标记为A。如果单独拿出来,那是非常正确,无懈可击的。但是放在资中筠整篇讲话中,就很诡异了。
对于义和团因何兴起,她没多说,就说他们杀洋人了杀教民了。好像这些人是魔兽世界里的怪物,无缘无故从哪个传送门飞过来,然后见什么杀什么。
这就是“以民为本”?
后面说到了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她说当时人们情绪激动。有人说,秦代那么伟大我们今天怎么这么受气。
她就开始讲秦代兵马俑,说你看那些工匠都被活埋了。
她说:
所以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真正现代的国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使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都能够得到幸福的这样一个国家。我们追求的是建立一个有平等的权利追求自己幸福的国家,而不是只是想象中我开疆拓土伟大得不得了。
这段话我们标记为B。如果单独拿出来,那也是非常正确,无懈可击的。
王伟牺牲了,美国人降在陵水机场,后来连人带飞机都回去了。那个美国机长成了英雄,风光无限,还捞到了政治资本。
然后,咱们的大知识分子就秦朝说了许多,言外之意,你激动个什么。
可是王伟也是个中国人啊。
她说要各个阶层都幸福,我们的飞行员牺牲了,美国人回家跟老婆孩子团聚了,还到处宣扬自己的“壮举”……
那些义和团民,早先是相信官府,相信大清法律的。他们被洋人、教民欺负了,田地被侵吞,打官司永远没个赢,洋神父一个帖子递上去,一定是教民胜利。
农民接受不到教育,不知道现代文明。
该给他们教育,该主持公道的时候没有人理,遭了灾饿肚子也没人理。铁路、电报、轮船、教会、洋枪、鸦片,都来了,却没有一样能让他们过得更好。暴动了,就全都是该镇压的,洋人、教民全是无辜的……
那么资中筠所言的“民为贵”,怎么贵?
“各阶层幸福”又怎么幸福?
她说了那么多“爱民”、“各阶层各职业都幸福”,到底是真的爱民,还是把这些当做漂亮话说一说,自我标榜一下呢?她真的把那些人当做人吗?
她有文化,有涵养,面容慈祥,讲话从容不迫,慢条斯理,道德文章滔滔不绝。
她的整个形象,她的A话和B话真是正确无比,但是放到整篇讲话中,实在是说不出的怪诞。
不知为什么,就是有这种感觉:
在这个老太太温文尔雅的背后,隐隐有一种封建时代读书人特有的,不动声色的残忍。
这群知识分子统治的时代,能把道德文章写出花来,放眼天下却是遍地饿殍,农民起义。
大概是这样的场景吧:
清兵在砍团民脑壳,八国联军在砍团民脑壳,一个接一个的砍下去,人头遍地滚着,血蔓延到老太太的高档沙发下面。
资中筠就稳稳坐着,看着。慈眉善目,从容淡定,她从不说一句“该杀”、“砍死他们”,因为她是大家闺秀,文明人,不说激烈的话。
只有道德文章,滔滔不绝自她口中流出。学生们听了,交口称赞,啊呀,资老师好有涵养,好有气度,有民国知识分子遗风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