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痛的是,仅占世界财富不到10%的人,竟然控制了世界90%以上的劳动力,这个世界已经坏掉了。
全世界无劳动力者,联合起来,推翻劳动力阶级的暴政!我们要放逐拿扳手的帝王,画图纸的暴君,挖煤的霸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盖起高楼大厦,没必要答应建筑工人的剥削条件!
自由属于人民!
既然资本家们是弱者,为什么不变成强者呢?
按照图片中人的逻辑,资本家们放弃自己的资本和生产资料,也成为一个假公济私的劳动者,去欺凌和剥削资本家们不好吗?
说这段话的人,脑子里的水怕不是能养活一头蓝鲸。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张永璟在微博上流传较广的一段话是
我是薛留美期间同窗,主要研究方向就是他号称的研究方向之一“公共选择”,而他读的法与经济学课程也是我的主导师所主持,所以对他很熟悉。实事求是的说,薛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基本上就是在对着概念查字典,所以闹了不少笑话。我批薛,不光是因为他到处显摆,更是因为他冒充我们公共选择专业的学术牛人,在外面胡说八道。
2017年底,薛兆丰的同事唐方方对薛兆丰“北京大学教授”的身份产生质疑,发文称
北京大学招聘教师是有非常严格、认真的程序的。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北京大学人事处好好打听一下,这位先生是不是北京大学的正式教师,还北京大学教授呢?
唐方方批评说“经济学不是故事会”,发言用语直接,讽刺意味强烈。其出示了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相关事业编制名单,确实找不到薛兆丰。
新京报报道指出,北大教授有属于事业编制的教授,也有院聘教授等。“薛兆丰不是正式的事业编制教授,是院聘教授。”
受到质疑后,薛兆丰在得到平台的售卖课取消了北京大学字样。
链接:
泻药,薛先生的逻辑,并非是普通人类能够理解的,但好在我天资聪颖,能够参透一点。
我尝试翻译一下薛先生的话:
在牧场里,牲畜出肉和奶,人出劳动。
二者进行巧妙的结合。
其中,牲畜是弱势的一方,是“死”的,产奶和长肉自己都没法控制。
而人是“活”的,打打牲畜啊,时不时拿走牛奶解渴呀。
因此,如何防止牲畜被人剥削,是牧场经营管理的重要问题。
一家牧场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减少这种对牲畜的剥削。
······
所以我建议,人类不要吃肉喝奶剪羊毛。
······
为什么薛先生的话大家难以理解呢?就是因为薛先生虽然作为人类的学者,却有着博爱的精神,丝毫没有被人类的“以人为本”的狭隘思想所束缚,充分的站在“资本”,“生产资料”的角度来看问题。
而你们这些凡人,处处”以人为本”,思想还是太狭隘了。
薛先生定义的“剥削理论”,才是真正的“大一统”剥削理论,他既不像目光短浅的马克思一样,把剥削的对象建立在“劳动”这种狭隘的要素上,也不像约翰罗默一样把“剥削”定义在阶级博弈上,还不像乔治阿克罗夫一样,硬生生地发明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生词。
在薛先生的逻辑中,“阶级”这个概念都不需要,就可以定义“剥削”了。
为什么呢?在薛先生的话语中,生产中凡是“弱势”的一方,不管它是不是人,和人类的福利是什么关系,都可以成为被“剥削”的对象,因而,“剥削”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剥削不仅是发生在“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之间,还发生在“资本”和“劳动”的生产过程中,发生在工人与机器之间。
是啊,多么罪恶的工人阶级!就是他们,“剥削”了“资本”,“剥削”了机器!
全世界的“生产资料”,联合起来!团结在薛先生的指导思想下,推翻工人的统治!
所以说,薛先生的这种跨越人类物种的学者的思想,你们这些狭隘的凡人怎么理解得了呢?
无产者们总是会产生这样的困惑:
十几年来,我一直勤勤恳恳,努力赚钱。但我外卖里的肉越来越少了,房子的租金越来越贵了,钱包越来越瘪了。
是谁让我活得得越来越糟糕了?
在1935年的德国,是犹太人。是狡猾的犹太人盘剥了我们的财产。
在1940年的美国,是爱尔兰人。是野蛮爱尔兰人抢了我们的工作。
在七八年前的美国,是中国倾销。是中国倾销的廉价商品摧毁了我们的工作。
在今天的美国,是自由贸易。是美国为了全世界人民的自由贸易付出太多了。所以要贸易制裁,所以要反全球化。
汹涌的民意涌向被仇恨的对象,但无产者依然越来越落魄,也越来越困惑。
无产者依然在问,是谁让我的生活越来越糟糕了?资本家说,你不要看我,我才是弱者。
你们中学或大学打过辩论赛吗?
如果参与过辩论赛你就会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比赛选题都是属于具有较大的可辩论性的,甚至有些题目都已经差不多有公论了,但你是打比赛,你抽到了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优势的选题,你就会自动认输不打了吗?
其实你会发现,许多辩论大赛精彩的案例都是,在选题上完全不占优势的一方,在辩论中通过各种逻辑魔法术,在短时间内既迷惑了对方,又忽悠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然后巧妙地转移或缩小论题,最终一击致命赢得比赛。
为金主站台的经济学家其实也一样,歌星商演,老板让唱啥就得唱啥,不想唱或者不能唱就没办法挣这个钱,经济学家又不会唱歌,就只能接老板们定好的选题或方向,想办法让一个歪理至少猛一听上去很有道理,获得现场观众和老板们的认可,拿钱走人,美滋滋。
这种演讲就是典型的经济学家的商演,想必演出前他本人也抓耳挠腮苦想了很久才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吧!
郎咸平曾经在自己的节目《财经郎眼》里对这种经济学家下了一个定义,叫宠物经济学家。(虽然他本人……呵呵)
对,没错!
资本是弱者!
银行是弱者!
警察是弱者!
政府机关是弱者!
公司是弱者!
集团是弱者!
医院是弱者!
只有我这种身兼无产阶级和单身狗两大buff于一身的平民是强者!
斗宗强者!恐怖如斯!
我一个为了考研的人都不得不掌握的知识,北大经济学教授居然不知道。
实际上,薛老师应该明白,资本的不断流通是资本主义企业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因为这是资本家获利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除了固定生产资料外不会有太多闲置资金,资本除了生产就用来投资,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家们喜欢欠债,却最怕资金链断裂,资金流跟不上,银行最怕挤兑。
至于固定生产资料的闲置给企业带来损失更是无稽之谈,固定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早就重复生产了多少次转为价值凝结在商品里了。劳动力过个双休日,不对,现在单休都得看老板眼色了的情况下,固定生产资料一年能闲置多少天?能花多少成本来保养?
我本来不想答这个问题的,但是我发现贵乎在公知出洋相这一点上以往体现为一边倒的合意在这个问题上居然没有那么明显的出现,很多人对薛老师表现出了支持和恨自己权威不够不能替薛老师背书的倾向,这让我觉得有趣。看来大家的屁股坐向确实呈现出了多样化趋势,更有鲜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发出了与自己的现实处境和本应坚持的阶级立场大相径庭的评论。
另外,经济学不是玄学,不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有些人说“科学就是与直觉会经常相违背,所以薛老师是对的”。您是逻辑思维听多了吗?这种论断本身不就是一种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吗,从实际出发,你就是996都舍不得吃顿35的外卖了,你心里还觉得可能就是自己剥削老板了,那你这个病听什么公知的课都治不好了。
国内的事情,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但是批评美帝的事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以【计量史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伯特·福格尔
计量史学就是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来研究历史问题
传到国内,养活了一批畅销书作家,《明朝被谁榨干的》《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白银视野下的帝国兴衰》
罗伯特本人,被称为六亲不认的,是他在在学术界和媒体引发地震的《十字架上的岁月:美国黑奴经济学》
先问一个直观感受
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南方黑奴 v.s. 北方自由的农业工人,谁的生产效率高?
还记得初中政治课就讲过,奴隶受到剥削压迫,会消极怠工,故意破坏生产工具,监工在的时候就做事不在的时候就趴着
再问一个直观感受
同一时期,美国南方黑奴 v.s. 北方自由的农业工人,谁的生活水平高?
同样是初中政治课就讲过,黑奴那叫一个惨啊,面朝黄土背朝天,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给主人家服务,住的是香蕉叶搭起来的窝吃的是地里抓到的老鼠,还动不动有黑心的农场主钻进鸡圈学鸡叫,让黑奴早点起床去工作
最后问一个直观感受
还是那个时代,美国南方黑奴 v.s. 伦敦的工厂工人,谁的收入水平高?
黑奴怎么可能有收入呢,《为奴十二年》和《被解救的姜戈》里面,从来没有看到过排队发工资的场景
结果罗伯特这个坏人,用种植园档案、日记、家庭帐本、商业记录等原始经济数据,用大数据分析,得出的颠覆性学术结论
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南方黑奴 v.s. 北方自由的农业工人,谁的生产效率高?
南北战争前夕,南方奴隶制并未行将就木,恰恰相反,奴隶制作为一种经济制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强大,并出现持续巩固的趋势。由于规模经济、有效管理以及对劳动与资本的密集使用,南方奴隶制农业比北方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高出 35%。典型的黑奴并非传统观念认为的那样懒散、无能和低效,平均意义上,黑奴比自由的白人农业工人更加勤奋和高效。南方奴隶制拥有灵活而高效的激励机制,诸如奖金,休假,年终奖,对「劳动能手」的奖励,对完不成劳动定额的拖后腿者的惩罚,还有班组制和劳动分工,流水线作业等等。
同一时期,美国南方黑奴 v.s. 北方自由的农业工人,谁的生活水平高?
像自由人一样,大多数奴隶都拥有独门独户的住宅,几户人家共享一套房屋的情况并不常见。有些种植园甚至有一些专为未婚男女黑奴提供的宿舍,但这些都属例外,奴隶独门独户的房屋才是主流。奴隶主关心奴隶的身体状况,如果他们生病,即可得到病假。每个种植园几乎都会配备护士,负责一般的疾病和接生。医生会定期光临,不但治疗奴隶的疾病,同时也治疗奴隶主及其家人。
还是那个时代,美国南方黑奴 v.s. 伦敦的工厂工人,谁的收入水平高?
黑奴的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高于自由农业工人,营养水平甚至高于美国人在 1964 年的平均水平。南北战争前夕,南方黑奴营养良好,身强体壮,衣食不愁,其收入水平和营养水平,远远高于同一时期恩格斯笔下伦敦市贫民窟中的英国工人阶级。根据福计量史学研究,在南方黑奴日常饮食中,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统计,在 1860 年,黑奴年度人均肉类消费量高达 179 磅(同期意大利产业工人的年度人均肉类消费量仅为 9 磅)。黑奴的营养水平甚至高于美国人在 1964 年的平均水平。
得出来的结论,是不是说黑奴制度比自由工人制度更好呢?
当然不是
只是说从经济学的角度,单凭蓄奴并不能保证赢利,还需要有效管理、严格监控、恩威并施、赏罚分明等多种经营管理手段。种植园主通过激励(比如奖赏)、惩罚(比如鞭笞)、家长式温情管理等手段增加单调农田劳动的效率。南方奴隶主也认识到,受到良好照顾、得到激励、心情愉快的奴隶往往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奴隶主提高奴隶的生活待遇,主要是从利润、而非人道的角度考虑。
那这和【资本是弱者】这个说法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回想一下中学历史课,在讲到南北战争起因的时候,老师是怎么说的
除了黑奴制度在道德上的弱点,让一群收入、生活水平都远低于南方的人,去解放他们
就像是北朝鲜每天宣称要解放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民一样
根据咱们高中历史的说法:战争起因是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工业经济矛盾激化
课后辅导书的说法:北方资本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劳动者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南方奴隶制种植园却占用了大批劳动力
所以吧……有的事情,咱是真不知道,咱也真不敢问
资本发动了战争,扛着道德的大旗解放出来了劳动力,充实了北方的工厂,获得了利润
结果是什么呢?
南北战争后,联邦政府对南部的经济援助寥寥无几,听任北方资本大亨在南部巧取豪夺,大发横财。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充实了北方的工厂,留在南方的黑人经济贫困、政治无权、文化落后的状况不但没有任何改善,反而日益恶化,陷入一种「除了自由,一无所有」(nothing but freedom)的困境。
资本作为更高级的剥削模式取代了奴隶主,让普通大众的生活和收入水平连黑奴都赶不上,用「血汗工资制」或「工资奴隶制」取代了「种植园黑奴制」
那新时代的奴隶偶尔开个小差摸摸鱼,不是很正常嘛
谢邀。
人在火星,刚下飞船,藤校毕业,年薪百亿,有一辆星际战舰和一颗个人星球,我觉得航空母舰不能开,玛莎拉蒂车开1年就只是废铁,我认为世界上不可能有月薪1千万以下的人,不然他们怎么活的下去啊。还有,你考不上藤校就是因为你不努力,因为我周围的人随便学学就考上了,世界十强以下的学校根本没法上,这个年代根本不可能有没出过地球的人,现在都2019年了怎么可能还有没出过地球的人呢?
利益相关,匿了
知乎一大堆中小V的水平,甩他十条街。
我给你翻译下他的本质想法。
枪和劳动力,枪和持枪者,能够巧妙结合起来。
那么在企业里,有枪的拿枪。有力气的出力气,谁说了算啊?
枪落到了人的手里,它就不能动弹,它只能乖乖的指着劳动者的头,
持枪者需要劳动者来配合,需要劳动者去生产,劳动者可以自由行动。
劳动者可以跑路,可以躲避子弹。枪是弱者,持枪者是弱者。
持枪者只有一个人,没法枪毙所有劳动者。
劳动者可以开小差,打个自己的电话。
做一点假公济私的事情,这很容易。
所以在枪和劳动力的结合过程中。
枪其实是弱者,很容易受欺负,很容易被蒙骗,很容易被剥削。
而劳动者呢,他是强者,因为他有自己的行动力,他可以剥削持枪者。
为了使枪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保护持枪者的利益。防止劳动力剥削持枪者。
哪个宠物学家能够做到这点,他的财富就会增加。
我就是这类宠物经济学家,大家快来请我,给我送钱吧。
这类人哪天被挂路灯,一点都不冤枉。
他恶意混淆了,“资本”,“管理者”,“劳动者”,“投资风险”,“经营风险”....
这位宠物经济学家,本质上是将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管理不善,统统说成是资本的弱势。
他主动拿着枪,去资本市场争抢掠夺,却将被其他枪手击毙的风险,归为劳动者剥削。
他对劳动者被枪指着头的惨状,喜闻乐见,幸灾乐祸。
他恶意的,把劳动者在管理者错误指挥下的无用功,归类为了劳动者剥削枪,剥削持枪人。
路线反动的人,知识越多越反动,能量越大越发动,地位越高越反动。
我是复制歌词的。不要封我。
《国际歌》
作词:欧仁·鲍狄埃
作曲:皮埃尔·狄盖特
第一段: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二段: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三段:
压迫的国家,空洞的法律,
苛捐杂税榨穷苦。
富豪们没有任何义务,
穷人的权利只是空话。
被沉沦的“平等”呻吟已久,
“平等”需要新的法律: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四段:
矿井和铁路的帝王,
在神坛上奇丑无比。
除了掠夺别人的劳动,
他们还做过些什么?
在这帮人的保险柜里,
放的是劳动者的果实。
从剥削者的手里,
人民只是讨回血债。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五段:
国王用谎言来欺骗我们,
我们要联合向暴君开战!
让战士们在军队里罢工,
停止镇压离开暴力机器!
如果他们坚持护卫敌人,
让我们英勇牺牲,
他们将会知道我们的子弹,
会射向我们自己的将军。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第六段: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某人真的飘了。
的确,他所拥有的财富已经远超他那个水平的高校人员对财富想象力的极限了。他是这个时代靠知识付费挤入上流的完美模板。
知识经济时代铺天盖地展开,他踩着完美而精准的步点,一飞冲天。
罗某人给他大力背书,马某人在奇葩说节目里对他盛赞,说他是"这个时代知识分子应该有的样子"。
其实,哪有什么惊绝神奇?不过是历史的重复。
空口玄谈,指黑为白的荒唐时期在我们的漫长历史里太常见了。
今天的光怪陆离又有什么可愤怒的呢?你们有印象吗?薛背后那个大佬曾在自己的例会上振振有词说"年终奖是懒政"?
他们本就是一群打着自由资本主义幌子的古代土财主,你指望他们说出什么?
赛博朋克,都是自己作出来的。谁让你不发声,闷头内卷?普通出身的你能卷掉几个人?
哦还有…
这特么是个超级富豪儿子的宠物狗都有230万微博粉丝的时代。
多伟大啊。
这个人,现代版赵高。
我很害怕,中国现在的一股风气,就是资本有理论。
把大陆变成第二个香港?!
就是只要有钱,你啥都是对的。
一说到剥削和压迫,就是你没本事活该被剥削哦。
这种社达理论,流行于年轻人圈子里,特别是象牙塔尖、未踏入社会、看着父辈巧用人脉和金钱的年轻人圈子。
资本是弱势?这也就骗子会说,人生顺风的傻子会信。
有些人,被资本咀嚼一遍了,当做残渣吐出来的时候,马上就社会主义好了!
说个例子,我大学班上一个男同学。
我专业是会计,所以要学点经济学。
这位同学,从来不上经济学课程,也不参加马克思。
理由:马云,看经济学、马克思吗?还不是首富。
这人,因为家里有关系,跟着老叔学过计算机,一毕业就当了程序员。
那时,工资羡慕死我们这群,刚毕业的会计狗了。
每次同学聚会,大家一聊到未来,都会有些迷茫,毕竟才毕业嘛。
而这货,在中间就要开始宣言自己社达理论了。
他鄙视我们,那个谁谁大老板哦,很是了不起哦,但人家全靠能力赚钱,再看看你们就是不努力……
因为不想被嘲讽,我们就没聚过几次了。
一晃过了一两年,你猜谁活得最惨?
没错,就是我这位同学。
现在,大家基本都稳定了,但这货快要凉。
一年前,股灾前夕,还学着人家加入股市,因为他听大老板说房价降了,那么股价就一定会涨的机密消息……
今年上半年,又在我们衡阳老家,借钱买了两套房子,因为本地放开限购了,他觉得未来会涨。
其实,隔壁新一线长沙望城区,还没我老家那些荒地房价那么高……
今年,赶上互联网失业寒冬,赋闲在家准备考公务员。
我记得,当初,这货说过:只有庸人,才会想着当公务员。
现在,这货满嘴马克思、抨击资本家吸血鬼……
真香!
That’s a funny joke.按照这种说法,地主有了地就特别被动,因为有了地就受农民剥削。天底下富人最不自由,背了一身巨富,顾忌多得很——你看看前几天稀里糊涂死在联邦司法部直属监狱的爱泼斯坦,花点钱嫖幼女、试图创造“完美后代”,玩着玩着命都没得了,可不是富人最容易受剥削?!穷逼没有笋丝,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有什么好笋丝的,只有富人才有笋丝的资格。哪有穷逼受笋丝的道理,穷逼配么?
这个事情让我想到了一篇很优秀的回答,在此安利一下:
主持人的言论存在有哪些理论错误,在此我就不多说了,许多答主的回答已经很全面了。我也不想过分掉书袋地说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政治经济学会怎么看,因为实际上也用不到。
我就只谈一点最浅显最现实的点,就是假如这种舆论真的发酵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话,后果会有多严重。假若人们逐渐接受了放任资本的力量自由生长而不加任何限制的逻辑的话,那么我们最终很有可能会进入到一个极其扭曲的社会集体意识之中。即就像链接的回答中的情况一样,底层及工薪阶层将维护自身权益和实现公正的理想寄托在那些实际上破坏了他们的权益和社会公正的资本权贵的身上,并把仇恨的矛头指向了比他们更易受损,更底层的人群或者少数派群体身上。其结果只能是不仅工薪阶层本身的权益没法得到保障,更会使得民众任由资本所摆布,使得本来应该团结的群体互相伤害。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中有一个偏边缘性的人物Franz Neumann曾经提出过一个叫做“极权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样本自然是纳粹德国啦。所谓极权垄断资本主义指的是,在一个资本主义式的市场之中,由于垄断的因素另社会逐渐失去了资本主义原有的对于法定自由权利的保护和法权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由主义内核。与此同时,对于克里斯马式的领袖人物或者垄断性商界富豪的人格崇拜使全民都陷入了一种失去自我以及自我放低的心里状态之中。而这个时候,只要克里斯马式的精英稍微营造一下紧张焦虑的氛围(比如说向民众鼓吹失业和财富流失的风险),或者设立一个“共同的敌人”(比如说纳粹设立的就是犹太人并令老百姓相信是犹太人掠走了他们的财富),社会走向极权便是分分钟的事。
而回到原问题上来:本题中主持人的这种将资本伪装成弱者,并叫大家警惕劳动方可能会徇私的做法,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种历史的似曾相识感。倘若这种思维和意识真的随着资本的扩张而深入人心的话,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别的反制力量来抗衡垄断资本所营造的社会焦虑和对所谓“偷懒的劳动者”这个靶子的树立呢?因此,这种言论潜在的风险和后果是需要被重视的,因为它很可能不仅仅会有经济和市场上的影响,其影响甚至有可能还是政治的。
参考文献:
Franz Neumann (1957). The Democratic and The Authoritarian State.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London.
这个人是个哪门子经济学家,说的都是啥歪理啊?而且这个年头做主持人的门槛这么低了吗?建议查一查背景,怕是连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都不知道啊,连我一个搞艺术的都看不下去了。
首先,什么叫“资本投入到企业里就无法动弹”。你在二级市场买了企业的股票,不是想卖就卖吗?你说你是做一级市场,做私募做信托的,不是想卖就能卖,那你觉得资本没动弹了你也可以转让啊?而且什么叫“无法动弹”?资本投入到企业里动得可欢了,你啥也不用管,它就能源源不断给你生出新的财富来。
第二,资本一点都不脆弱,在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里,资本永远处于强势地位。“刚兑”,“保本”,“无限担保”,“连带责任”等等等等,各种手段和措施都保障着资本的利益,帮着资本增值。而反观劳动者,除了医社保和五险一金,还有其他什么保障吗?况且有的企业连五险一金都不交,有的企业你甚至只能干到35岁,并且还得感谢企业提供给你的996,甚至是007作为福报。作为劳动力,你身不由己,不得不把自己的生命和时间都奉献给工作,从而能够继续活下去。你的人生完全被资本所裹挟所控制了,这个时候居然有人站出来说你才是强者,说你控制了资本,欺负了,剥削了资本。。。这个人怕不是赵高吧。
第三,所谓的“防止资本被劳动力剥削”,无非就是“资本想要更加剥削劳动力”的说辞被美化了。劳动力好不容易争取到了每周双休,8小时工作制的权利,结果资本反倒委屈起来了?觉得劳动力只能996不能007就是“受到了劳动力的剥削”,觉得劳动力居然还要吃饭睡觉,居然工作的时候还要喝水,还要起来活动?真是对资本的极大浪费呢!所以建议资本亲们还是努力研发AI,早日把所有需要广义上的人类劳动的工作都取代吧。这样资本就不会再被任何劳动力剥削了呢!
第四,社会的饼要做大,社会的财富要积累,关键并不在于劳动力是不是被进一步剥削了,而在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无论是索罗增长理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还是熊彼得和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都把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归结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所以资本要是真的想把社会财富的饼做大,而不是争抢已有存量的话,正确的道路应该是把资本投到新的领域,鼓励创新和高科技,而不是通过压榨传统行业的劳动力。这才是资本可以造福人类社会的方法。可惜大多数资本都不想做开荒者,只想依附于已经验证过的商业模式,当一个轻松的吸血鬼,香港就是例子,资本被操纵着,错过了建成数码港的历史机遇,又用房地产吸干了社会财富,最终导致了社会问题。
假公济私(指工人开小差和打电话)
资本受欺负(指工人没拿到工资维权)
资本被浪费(指发绩效和工人休息车子停工)
资本被剥削(指发工资)
这就是资本家的嘴脸,看清了吗?
对他们来说你们就应该是一个不拿钱二十四小时工作的机器。
刚刚在吃早餐看到这个问题了。我一个知乎小白,机会只看点赞从不发表。
但是这次我真的忍不住了。。这回答,这还是个人吗?难道你不是在给资本打工???
资本对于资本家来说就是个数字,可是劳动力对于劳动者来说,那就是奢侈品,那就是全部,那就是劳动者的生命。
在资本面前我们是渺小的,无助的。我希望劳动者也能有自己的尊严,而不是为了资本昧着良心和原则乱来。。。
这不是薛兆丰嘛?我建议快点把他送回火星。
反正地球上的资本和他说的完全不一样。
———————————————————————
正经说薛兆丰真的像个反串黑,每次发言都必然暴露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荒谬与反人类本质。
你说劳动者是强势。那么被欠薪,被自愿免费加班,过劳死,十三连跳,六十万得了尘肺等死的工人。都是强势一方?十个人财富打败30亿人总和的情况下那十个是弱势一方?
你所推崇的哈耶克张五常的理论就能得出这么个结论。那么他们所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一种何等荒谬的胡说八道。大家都琢磨琢磨吧。
各位996乃至16*7爆肝工作的阶级兄弟,你都混成这样了,还有人嫌你不够弱势,要真趁了某些人的心意你会是什么下场?
不到十年前还有开胸验肺,农民工跳楼讨薪,请用图中理论解释下吧。
(在截图内容均为发言人本意的前提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搞笑的资本主义辩护士。
说他是辩护士,自然是因为他坚决地捍卫着资本的力量,不仅如此,他还试图在言语中将资本置于弱势地位(而这恐怕任何一个对社会有起码的观察能力的人都难以赞同),为资本增殖得不够快鸣冤叫屈(至于这位嫌弃劳动力还有开小差的权力的先生知不知道在众多工厂里产业无产阶级已经连上厕所都需要报告,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在资本愈发肆无忌惮的当下,这种行为简直堪比当众扒下葛朗台的裤子再把舌头伸进其菊花搅弄几下——旁观者恶心自不必说,葛朗台自己又会喜欢被当众扒裤露鸟吗?
说他搞笑,是因为他居然不小心漏出了资本增殖需要劳动这种大逆不道的弦外音。我们姑且不论这位先生在言谈中强行认定资本投入后无法再流动并强行掰扯一番的嘴脸,哪怕只是顺着“资本与劳动结合”这一前提想想其他的问题,比如:资产者投入资本,无产者投入劳动,为什么劳动成果转换成的财富的最终分配权却归资产者?劳方在与资方的博弈中都还有优势,那为什么社会财富却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资产者一方倾斜?资本如此弱势,资产者如此无用,却还让无产者吃尽苦头,如果无产者团结起来的话……恐怕都能得出一些这位先生大概不太乐意听到的结论。
醒醒吧,想当文丐和吹鼓手的白痴们,资产阶级需要你们给他加诸的是智慧、努力乃至天命的光环好让他们被无产者仰视,而不是让你们今天替他哭穷明天帮他喊弱,要是结果一不小心让真穷鬼们心生“彼可取而代之”或“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反心疑念,你们岂不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腿?
薛从北大出走之后,最终还是走上了哗众取宠的道路。
讽刺的是,作为“综艺经济学家”的薛,说出如此哗众取宠的话,无非是为了流量,这本身就证明了资本的强势。
一个如此不堪一击的论断,居然有这么多人信,看来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完整的思考逻辑的。
一个很简单的反例就是,“假公济私开小差”这些小动作,很容易的通过制定各种KPI等制度进行杜绝。讽刺的是,就在几个月前还在讨论996,网络上义愤填膺,大谈反抗资本。
没过多久,有个人突然出来说,资本是弱者哎!居然那么多人就信了,信了,了。。。
虽然我不喜欢“社畜”这个词,但是这个词流行的本身就是对“资本是弱者”这个论断最好的反击。
“资本”和“劳动”是最经常被讨论的两个生产要素,很多人甚至根深蒂固的认为这两者是对立的。
然而实际上,除了“资本”、“劳动”之外,“管理者才能”、“知识和技术”又何尝不是生产要素?所有的这些要素应该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生产的,本质上为了进行“生产”这一经济中最重要的活动,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应该是“合作”的关系。
当然,“生产”出来的盘子就这么大,各种生产要素需要参与到“分配”这个环节中。在这个环节中,有的要素分的多了,有的要素分的少了,总会产生冲突:蛋糕就这么大,谁不想多要一点呢?
那么究竟谁是弱者?
谁的可替代性强,谁就是弱者。
在经济学里面,我们可以将“可替代性”称为“谈判势力(bargaining power)”。
如果你的工作让谁做都能做,那么很容易想到,如果你的KPI完不成、上班开小差,资本完全可以开除你,你就是弱者。
但是如果你的公司离不开你,无论你是掌握了客户资源,还是核心技术,可以想象一个理智的公司应该会把你供着,你不开心了还可以开了你的公司,这个时候资本才是弱者。
什么是谈判势力,就是:一旦谈崩了,谁的损失更小,谁就有更强的谈判势力。
所以归谬一下,“资本是论断”这个命题至少犯了这么几个错误:
在这里,我没有使用“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而是使用了“高可替代性劳动”和“低可替代性劳动”这两个词,因为在我看来这两者有些许差别:“技能”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劳动生产率,一个技术不高的码农也许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一个工厂的销售劳动生产率高很多,体现在工资可能高很多,但是可替代性可能反过来:市场上技术差不多的码农可能可以找一大堆,但是能够掌握足够多渠道资源的销售可能不好找。这个时候,可能这位技术不高的码农是资本面前的弱者,但是这个掌握渠道资源销售确实资本面前的强者,尽管没有体现在工资水平上。
所以,还是要做一个“低可替代性”的“高技能”劳动者,才能将资本踩在脚底下啊。
也许薛本人可能认为自己相对于资本是“低可替代性”的吧。
1,记住,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很多国内社会学者、文科知识分子。靠不住。原因不深入讲,得罪人。
2,被“劳动力剥削”,讲人话就是“怠工”。非要瞎起名字,不学无术的人喜欢这样。
3,他不傻,这段话是给迷茫的“60次代资本家”听的,作为隆中对,骗顾问费的。那帮人不上知乎。爱听这个。
4,“网红”后面加任何“XX学家”,大多是“民间XX家”。真的高人忙着搞研究出论文,谁有空当网红?又有谁能说到乌合之众心槛里成为网红?
资本主义的卫道士日复一日地哭穷叫惨,说资本是弱者。
资本主义的卫道士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很好,你们成功论证了资本家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毕竟你弱你活该。
早跟你们说了薛教授的水平,你们不信,非得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
也早跟你们说《权力的游戏》完全崩了,你们也不信,非得最后一季才反应过来。
资本承担额外风险有额外风险收益。劳动力被迫承担失业风险,意外伤害风险,啥收益也没有。说资本是弱者话的XX,估计也没把劳动力当人看,或者它自己也没打算当人。
“资本不能动弹”——没有流动资金?负资产0信用不能贷款?还是说你就是个铁憨憨韭菜接盘侠?做什么生意这么惨?那还当什么资本家?去搬砖多“逍遥快活”?
工资就是个劳动力成本,工人承担所有风险,但没有一分钱收益,说什么资本家养活工人的。工人阶级:WTF,你不用养活劳资,你去养活自己试试。
一句话,爱干干,不爱干滚,三条腿的狗稀罕,两条腿的资本过剩,工人没押着你资本家当老板,别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果一个资本家破产了,被银行没收了所有抵押物后一文不名,也没有人敢借钱给他。为了恰饭,他只好去别人厂里打工,这时候,他的身份就由资本家变成工人了,起初他可能对资本家的身份还念念不忘,还想靠打一段时间工积攒资金,再去做点生意东山再起。这个时候我们称这位实际阶级地位已经不是资本家,而精神上还以资本家的思维考虑事情的人叫做精神资本家。
可时间久了,我们的精神资本家发现工资也就仅够自己家庭日常开销,存不下几个生意本。他开始站在自己现实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想要提高点工资。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资本家允诺提高的工资还没影,工作量却增加了,每次要求提高工资,资本家就会画饼,画完饼后提高的只有工作量。他想起来自己以前也这么干过,以前觉得这么干的自己很精明,现在开始骂这样干的资本家不是东西。他开始磨洋工,以前他觉得磨洋工的工人是偷了他的钱,现在他觉得磨洋工只是让资本家从自己身上少抢一点钱。可自己一个人磨洋工总会被资本家发现,需要大家一起磨洋工,于是他自觉要与工人一起“坑”老板了。这个时候,他就不再是精神资本家了。
问题描述中这段论述,核心逻辑是资本不能灵活转移,而劳动力相对自由,因此导致「资本受到劳动力的剥削」(原话)。这一论述有两个主要的错误:
1、错误理解了剥削的含义;
2、错误理解了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
一、
先从「剥削」的含义说起。剥削,表面上的结果是劳动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实际获得的补偿,但从过程来看,是一系列资本对社会的掌控所起到的结果,例如:
类似这样的机制,是很难套用到劳动者身上的,就拿以上三点来说:
这一部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将人,和作为物品的资本混淆了。汽车厂商可以「压榨」出一台引擎的最大马力,破壁机可以「压榨」出一颗黄豆最多的营养成分,人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资本,实现最高的回报率,这都是人对物的利用。但这个逻辑,不能反过来说:如果因为资本没有「压榨」出人的最大价值,就反过来认为人「剥削」了资本,这显然是贬低了人对于物的支配作用,只看到了人的工具性,这是错误的。
二、
在问题描述选取的论述中,发言者认为劳动者「开小差」、「假公济私」就体现了劳动力比资本更加「自由」,这同样是错误的。
现代企业管理,无论是采用 KPI 还是 OKR 体系进行考核,劳动者都需要对工作结果负责。在必须交付工作成果这个前提下,劳动者选择采取何种方式工作,并不能认为是比资本更加自由的。这就好比一个人钓上来一条鱼,问它喜欢被煮着吃还是烤着吃,难道可以认为这条鱼比钓手更加「自由」吗?
大部分时候,资本都有能力监控劳动者实际产出。投资者在为一家企业注入资本时,可以采取「对赌」,要求企业在一短时间内必须达到投资者所制定的业绩目标,否则就会撤回投资。被对赌协议戴上枷锁的企业,又会将资本定下的目标层层拆分,变成每名劳动者的目标。这正是现代企业的常见的运营方式。题目中的讲者,认为资本进入企业后就会「乖乖地等着」,「不能动弹」,这一说法相当的无知:这说的是炒股,不是投资。
妄自揣测他人的动机是不好的,其它回答提到,这原来是北大薛兆丰,那看来不是坏人,大概只是单纯地无知而已==
本来是个风险投资领域高风险高回报,高回报高风险的问题,被这个叉子给用到逻辑狡辩上去了。
企业成功了,资本获得百倍千倍的回报,你个叉子分给劳动者不?那你资本不能随便逃(何况资本方可以要求清算)扮个卵的可怜啊?你自怨自艾滴呻吟到底是高潮还是痛苦,心里没个b数?
说出这种话的,不是坏就是蠢。蠢是一定的,哪个学校教出这么蠢的主持?这点儿屁话连傻子都忽悠不了啊
其实某种方面来讲这句话没错。
资本是弱者,不是资本家是弱者。如果将资本独立出来人格化,资本必须借助资本家和劳动的过程才能完成增殖,这是资本的天然弱势。所以资本一直在寻求摆脱人类的方法,例如机器人生产,例如能自我复制自我增殖的后现代工业技术,例如能自己和自己下棋来提高智能水平的……
两个字——诛心。
诸左圈人士呕吐之余,不如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条豢养兽使用的宣传策略。
这个“人”叫薛兆丰,他的形象整个就是一个精雕细琢的宣传品。
他的公众形象一律西装革履,温ren文mu尔gou雅yang,谦谦君子之风。
他的衣着、他的举止、他的腔调、他的神情、他描述二者时的区别用词,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群众(尤其是女的)来说十分具有煽动性。
在描述劳动者时,“强者、开小差、打个电话、假公济私、剥削、随时可以操控……”描述的是一副掌控全局、令人恶心的霸凌者形象。
而在描述资本时,“乖乖地、不能动弹、弱者、受欺负、被浪费、被剥削……”描述的是一副无能为力、可怜兮兮的受害者形象。
这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宣传策略,
意图也很明显,是在利用人对弱者的同情,从感官和心理上激起人们对劳动者的反感,和对资本的怜悯和支持。
最后还不忘来一句:
“哪个企业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效益就能上去,社会的饼就能做大,社会的财富就会积累”
听起来熟不熟悉?
“谁敢反对xxx,就砸烂谁的狗头!”
都是很标准的蚊格句式吧?
嗯,A wise man once said,
“敌人天天反对蚊格,却总用最蚊格的方式反对我们。”
然而这不值得引起左棍们反省吗?
左圈里,连有斗争意识的都不多。左圈的敌人不仅有斗争意识,更是有斗争行动和斗争策略。
另外,
他出的书有《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少年经济学》、《经济学通识》……
看到没?直接争夺年轻人,剥削从娃娃抓起。
左棍们有什么办法呢?
左圈有命门——没有一套通俗易懂、不脱离群众、可指导实践的经济学理论,一谈经济,立马回到西方经济学那一套,眼睁睁被人欺负。这跟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一进去历史领域立刻向唯心主义投降何等相似?
这是否值得左圈反思呢?是否值得左棍们做出改变呢?要知道,你们的敌人已经在争取群众了,而你们还在知乎——这个由资本组织的平台上上whine.
看了这个问题,我的心里飘过2个字——“呵呵”。
因为从事销售工作,和企业的高管或者老板,经常打交道,这几年经常听到一句话:“现在是当老板的给员工打工。”而且似乎这句话在“老板圈”里很流行.......
我承认,或许等我有一天当老板了,我也会这么说,只是,现在我还不是,所以听了这话,我感觉有点别扭......
所谓“高风险,高回报”!我承认,当老板需要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比较大,我经常会听到“著名老板们”会说这样的话——“我要让我的员工都赚到钱,都吃上饭......”多么打工无私的一句话啊!作为员工的我,听的都要流泪了.......
但是,实际上呢?一个公司,业绩最好的销售人员,年营业额可以达到千万级,她的年收入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百万级,似乎收入很高的......但是,实际上,她的付出并不比老板少,而老板在她身上挣到的钱,至少是她收入的两到三倍......这才是真实。一遍说着自己的“辛苦”自己的“大公无私”,一边从员工的身上“剥削”。这才是真正的“老板”。
回到问题,现在的所谓“资本”,其实,也和“老板”一样。说句实在话,“资本”不是“天使”(虽然有天使轮......),它不会去“献爱心”,它的目的是“赤果果”的——“赚钱”,而且,强调一下,是赚好多好多的钱!这个目的和“老板”是不谋而合的!只是区别在与,员工还有《劳动法》的保护,所以,老板不敢做的太过分.....于是乎,在他们构思“996”等等相关政策的时候,还要有所忌惮,于是,他们开始打感情牌——就像文章开头说的:“老板现在是为员工打工”!
而“资本”其实没有必要“打感情牌”,不管如何包装,这都是一桩生意,是生意大家都是为了赚钱。何必假惺惺的说什么“资本是弱者”?要知道,早些年,风投“最热”的时候,一个有创意的项目+一套完美的计划书+创业者的豪言壮语,就有可能打动“风投”获得投资......那是一个疯狂的时代,但是,随着各种“泡沫”的破裂,“资本”们也更谨慎了........很多人以为“资本”好骗......那真是大错特错了.......它们精神着呢.......
其实,很多事情,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该谈生意谈生意。正常买卖是了.....结果,偏偏跳出这么一位来,为“资本”打抱不平,哭穷........无非是想“剑走偏锋”收一波热度而已.....有没有“看马戏团”的赶脚?有的话,继续看就好了,有空的时候喷一下,让他清醒清醒......
最后,很多企业会用“感恩”来教育自己的员工——公司给你们提供了岗位,提供了薪酬,提供了待遇,你们要抱着感恩的心为公司服务......我只想说,其实,大家都是在“做生意”,都为了“挣钱”,不用整些虚的!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