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如何评价?简言之,张兆旭的受伤,一半是因为自身特殊情况(没记错的话他的腰是老伤了,身高又有220+……本身个子高就是腰伤的危险因素),另一半则是不合理的测试手段所致。早在去年8月,我就在自己公众号(三个多月没更新了,提醒一下)里谈过一个类似的问题:
放在全世界篮球运动员里,勒布朗詹姆斯的身体素质都算得上前几名了吧?然而他力量训练时也就是浅蹲55公斤而已,只比张兆旭受伤的重量(应该是100公斤)的一半多一点(红片和白片分别是2.5和5公斤的技术杠铃片):
勒布朗詹姆斯浅蹲55公斤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1499592104878080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视频只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问题是:在流传出来的勒布朗力量训练的视频里,55公斤的重量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以下几张图都是视频截图,现在视频找不到了,但去年发文章时截的图还在)……
同样以身体素质著称,甚至肌肉更加爆炸的德怀特霍华德,练蹲起时同样每边只一个杠铃片:
鉴于很多人都相信篮球论坛里说的“霍华德只是上肢肌肉发达,下肢力量很差”,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霍华德的卧推……
这重量同样不怎么大……
可能还有人会说:“你这是特地挑选小重量的镜头,Youtube上有杜兰特卧推315磅的视频!连杜兰特那么瘦的人都能卧推315磅,勒布朗和霍华德的力量肯定更大!”
抱歉,看视频时请记得多看一眼说明:
难道,这说明以勒布朗和霍华德为代表的NBA顶级球星比CBA球员身体素质更差,更缺少训练?
恐怕脑子被门挤过的人也不会这么说吧!
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篮球不同于举重/田径/力量举这种技术简单/更简单的运动项目,相应地在训练内容的分配/训练方法的选择/体能测试的标准上也大有不同。
你不能因为手里有了一把锤子(举重/田径/力量举的训练方法、理念、标准等),就把身边的一切(其他运动项目的力量和体能)都看成是钉子!
谢邀。张兆旭出现在大家的视野,是2006年前后,他身高出众,但身体素质确实不行。他在美国时,就出现过气胸,回国接受多次手术,缝合破裂肺泡,避免漏气产生肺压迫。手术虽然成功,但他的呼吸给人感觉还是很困难。每次到比赛下半时,就会看见他撑着膝盖憋气,这在职业运动员里非常少见。我觉得他的身体状况不适合职业体育,但没办法,大个子太稀缺了。之前历任主教练都控制他的上场时间,但去年上海队里就他一个中锋,所以很多比赛他打到40+分钟,这太要命了。这会引发很多疲劳伤。
这次深蹲受伤,其实是一个很碰巧,又很无语的事情。首先,张兆旭本身就属于身体差伤病多,需要保护使用的球员。他最大优势是他的尺寸和防守能力,所以你去测试他的投篮和深蹲就很没必要。篮球不同足球,足球可以测试所有位置球员的基本技术和素质,因为足球没有纯功能球员,也不能无限换人。但篮球没必要,篮球有的球员就是上去顶一下,顶完就下来了。不能用180,190的人要求和情况,去要求220的人,巨人都是很脆弱的。
其次,可能因为有400分的压力,所以张接受采访时,说他要蹲够23个才行,我看他屁股下有个黑绳,不知道是不是要碰到绳子才算数,如果是,那还是有点难度的。张那么高,腿脚本来也不灵活,你测他最大也行,这种反复的,确实很容易受伤。
最后,整个体测也太不专业了。张比深蹲架还高,他要把杠铃顶起来,还要小心碰到他头,现场所有人,也是在提醒他小心头,他取杠铃都不敢发力,因为使劲猛了就撞到头,事实还真撞了。
再说我用紫色笔画出的达标绳子吧,这个东西应该有个专业装置吧,但实际就是两根一般会场的隔离桩,上面绑了根松紧带,为了防倒,还压了两个杠铃片。最关键,这绳子左右两边高度还不同。这感觉不是体测,这就是拿运动员开玩笑。张在摔倒前,已经喊了腰,这距离他摔倒还有三秒钟,但旁边的工作人员丝毫没反应,眼看他被压倒……真是让人头疼。
单纯就是为了反对一下,身高高深蹲就弱(或者说力矩长不好蹲下去)
魔山2米06,深蹲440–––––kg
对,个子高确实力矩长,问题来了,那个子高还体重大呢,肌肉量比矮个子多呢
单纯拿身高说事儿太不严谨了
218,蹲1/4,力矩比一个个子矮些的,全蹲到底的力矩还长。
怕不是霍比特人吧?!
其实最应该吐槽的还是那些教练,我就纳闷了,1.为什么要篮球运动员蹲这个幅度?提升哪块儿的肌肉?1/4幅度测试脚踝坚硬程度?
2.保护措施不到位,旁边的训练员完全可以玩手机而不是眼神保护,你站八丈远,怎么给人保护??
3.这些问题说白了还是制度问题,还是不够重视创新和真正科学的训练,不管对错,依旧固守着那些老一套训练方式,篮球运动员想提高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爆发力,那么幅度是很重要的,像1/4蹲对腿部的提升如果真的那么好的话,那举重的都来蹲1/4蹲了,如果说只是体能测试,那么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来代替,而不是整个绳在屁股后面撑着,旁边再放俩眼神保护的工作人员。搁这儿卖呆呢?
反正体测啥的只是形式,糊弄糊弄得了,对吧。
从一个曾经爱好篮球,爱看CBA的人的角度来说,这次事件能引起讨论,并能改变一些东西是最好的,如果大家还是这样给球队训练师洗地,自欺欺人,那就完了,以后的体测还会有人受伤。
把嘴堵上,把眼睛蒙上,像傻子一样鼓掌就完事儿了。
任何职业运动员受伤都会让人很痛心,毕竟,可能这很可能意味着他的某阶段的职业生涯,甚至是全部的职业生涯就此结束了。
但是,只能说老将张兆旭这次受伤直接感觉就是训练度不够造成的。肌肉力量训练,本来就是其他专项训练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力量是完不成更近一阶的动作训练的,特别是篮球这样的高身体对抗项目上,我不想举詹姆斯这种人的例子,大家可以去看下《姚明年》里他的训练,以及,下面两张是我随手百度的图片常去健身房的都可以数一下片。这就是一个前辈中国篮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量,看到这两张图,还能洗的,我也真的无话可说了。
当然,有可能张兆旭腰上问题,确实没敢继续训练,但是,姚明膝盖伤了之后,恢复训练的深蹲重量也是很可观的。
毕竟,科学合理的肌肉力量训练更是避免受伤和恢复的重要手段。还是参考姚明的恢复训练。
所以看的出,张的力量训练至少是不科学或者不系统的,这方面,球队和个人都是有问题的!但是,还是希望职业运动员们能对自己足够负责,毕竟,你们从事的是特殊职业,而这种职业给身体带来的伤害非常大,而且还会伴随余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还是合理利用身体,科学训练比较好。
至于看到很多人都在辩论体测是不是合理,我不专业,不懂。不过,我不由得想起很久很久以前,中国男足每年体测,从最开始不通过的人上新闻,到后来通过的人才是新闻,最后在大家的口诛笔伐下,体测取消了,而后,很多人说,中国足球的没落是从体测开始的,多像,是吧。
附:姚明训练照片,图片来源百度
首先谢邀,上述大家讲的都各有独到之处。
我个人接触这部分会相对多一些,提供另一个视角:现状是我国篮球运动员目前确实对力量训练尤其是力量举三大项训练有一定抵触情绪。
深究其中原因:主要是一部分运动员本身对力量训练了解存在一定程度误解,也包括一部分对目前随队体能训练师岗位的信任乃至重视程度有限,因此担心自身因此受伤影响职业生涯长度,所以日常训练中的力量训练部分确实存在能不练就不练,能少练就少练的客观现象存在——结果反而酿成此次张兆旭的苦果。
这种现状就对随队体能训练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体能训练师,不能只掌握理论,还要在自身运动表现上有更多的过人之处且持久以及拿出更多帮助队员取得成绩的案例证明,才能让这些在自身篮球领域取得一定成就自信(相对)的运动员信服。
比如我最近带的这个学生,北体毕业也是一些体育队的随队体能训练师,这是他近期体重80深蹲260KG的背面观完成质量的视频记录(依然有瑕疵但总体尚可)
如果我国体能训练师都是上述这个水准,并且随着其年限积累多积累些帮助队员取得成绩的成功案例,我想,会有一定数量我国运动员通过这些优秀的体能训练师而正视力量训练本身吧?
还有一些观点是中国男篮应该取消整体体测? 这点恕土包子不敢苟同。当年中国男足也是响应媒体声音取消了体测,结果是什么?当年还有跑不死优点的中国足球,越踢越臭,可见体测是利大于弊的,要有,同时也必须要有配套优秀体能训练师的配备,缺一不可,否则上述恶果难免再次发生,当然这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越早开始越好吧。
讲道理
菜就是菜,谁洗地我喷谁
然后菜的不是球员
是整个环境
一出杠就知道这位大哥基本0基础
训练师吃屎的?
有伤不做恢复性的训练?
队医吃屎的?
也不能光喷球员
人家打球的
举铁不专业是正常的
训练师和队医吃屎
现场保护人员吃屎
今日最专业的是120
我是华中科技大学普通生女篮队长,
湖北省田径全能、女子篮球双料冠军,
看了视频我有三个感想,
一、这种银样蜡枪头最好给新人腾地方,
二、上海队的教练员、体能教练就该回去种田,
三、中国男篮的运动员这副德行难怪在国际上给人暴打,
一个身高两米多的男子职业运动员,
比不上我以身高1米7,
体重60公斤的医学女博士。
赶紧退役回家抱小孩吧~
看看我的日常训练
深蹲105KG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1559023345750016
那些说不需要力量的人,好好学着点啊
=======================
感谢评论大家的提醒,
那个硬拉是实在太重了才弯的的,
平时我做还好~
发几个继续献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