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种什么体验?

回答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我来说,是一段既充满期待又有些小忐忑的旅程,最终落脚在一种沉甸甸的满足和自豪上。

初识与决定:一次偶然的契机

说起来,我当初会想到捐献,也挺偶然的。当时看到一些报道,关于白血病患者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看到那些年轻的面孔,心里就觉得挺难受的。再加上我自己身体一直还不错,就想着,如果能帮上忙,为什么不试试呢?

我是在我们社区组织的献血点了解到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一开始,我以为跟献血差不多,就是抽点血。但护士详细跟我解释了,才知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过程会稍微复杂一些,需要通过药物刺激,让骨髓里的干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再从手臂静脉采集。

当时心里确实有点打鼓。首先是担心身体会不会有什么不适?毕竟是要打针、用药的。其次,也是最现实的,就是工作会不会耽误?虽然知道有国家的相关规定,但心理上还是有点顾虑。

不过,当那位护士告诉我,每年都有无数人在做这件事,而且捐献者的身体状况都被严格把控,并发症非常罕见的时候,我心里那块石头就落下了大半。更何况,那位护士身上散发着一种特别的光芒,我感觉她不是在完成一份工作,而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她的热情和肯定,让我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是有价值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配型与等待:希望与煎熬并存

决定捐献后,第一步就是抽血进行HLA配型。这个过程很简单,就是普通抽血,然后样本会被送到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比对。

配型结果出来之前,那段日子说实话,挺煎熬的。每天刷刷手机,看到有没有“好消息”的提示,心里会莫名地紧张一下。我会想象,会不会有某个陌生的孩子,正在等着我的细胞去拯救他?这种未知感,既是希望,也带着一丝沉甸甸的责任。

幸运的是,在等待了大概几个月后,红十字会那边联系我了,说我的HLA与一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那一刻,真的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又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接下来的过程,是去做高分辨配型。这个比初筛更精确,是为了确保捐献的成功率。这个阶段,我需要去指定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抽血、心电图、胸片等等,确保我身体健康,适合捐献。整个过程都非常规范和专业,医生会详细解释每一步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捐献前奏:药物诱导

高分辨配型成功后,就要进入实际的捐献阶段了。在这个阶段,我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每天给自己皮下注射一种叫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药物。这种药物的作用是促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

打针这个事,我本身是有点怕疼的。但为了捐献,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会有点紧张,生怕自己打不好,或者打偏了。但护士很有耐心地教我,并且每次都会给我一些鼓励。慢慢地,我也就熟练了,甚至自己也能操作得挺好。

打药期间,身体会有些轻微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骨头酸痛,有点像感冒初期的那种酸软感,尤其是在腰部和胸骨附近。有时候还会感到头晕,或者有点疲劳。这些感觉并不强烈,但足以让你知道,你的身体正在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而努力。我尽量让自己多休息,饮食也注意加强营养,多喝水。

捐献当天:一份特殊的“馈赠”

终于到了捐献的日子。我提前一天来到医院,办理了入院手续。虽然知道这只是一个捐献的过程,但身处医院,看着周围的病房,心里那种为他人奉献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捐献当天,我被安排在一个单人病房里。护士给我解释了整个流程,让我放松。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是通过一个叫做“单采”的机器进行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特殊的“血液循环系统”。

我的双臂都连接上了机器,一条手臂的血液被抽出来,进入机器,机器会自动将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然后把剩下的血液再输回到另一条手臂。整个过程是持续进行的,大约需要几个小时。

在机器运转的时候,我会感到一点点冷,因为血液在机器里循环,温度会稍微下降。但护士会给我盖上厚厚的被子,并且时不时地来检查我的情况,询问我的感受。我躺在那里,看着机器的指示灯闪烁,心里想着,我的这些“种子”正在为另一个人播撒生命的希望。

过程中,我也没有觉得特别难受。就是偶尔手臂会有点麻,或者因为长时间躺着,身体会有点僵硬。我还会看会儿书,听听音乐,尽量让自己的精神放松下来。

捐献之后:身体的恢复与内心的升华

捐献完成后,我的身体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那些骨头酸痛的感觉也消失了,精神也一天天好起来。医生也告诉我,我的身体状况非常良好,一切都正常。

捐献后的几天,我会收到一份捐献证明,上面记录了捐献的时间、地点以及一些基本信息。这份证明,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份责任的见证。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我而言,最深刻的体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和自豪感。知道自己的身体里,有那么一部分正在为另一个生命传递活力,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它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我不仅仅是捐献了细胞,更像是捐献了一份希望,一份对生命的坚持。

这次经历,也让我对医疗行业,特别是那些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激。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守护着每一个生命。

如果你也在考虑捐献造血干细胞,我只想说,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过程或许会有一点小小的付出,但它换来的,是一份无可比拟的成就感和对生命的敬意。它让你觉得自己不仅仅是活着,更是在有意义地活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emm....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吧,我是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都捐献过的
我有一个亲哥哥,30岁,2016年查出急性髓系白血病,m6,除了移植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2016年我大一,家里人带哥哥去北京治疗,我去做配型,十个点全合,相当于我们是差九岁的“双胞胎”,全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就是绝望中出现一丝亮光的感觉。
第一个阶段医生说要捐400cc的造血干细胞,需要每天早上晚上到医院打一种针(像是疫苗,小小的一支),然后每天早上查血象,增加干细胞的数量到一定的量后用过滤仪器把全身血液循环过滤,留下我的身体里产出的多余的细胞,也就是后续要输入到我哥哥身体里的。
整个打针的过程就像是得了一场重感冒,会感觉自己很在这几天里很疲惫,脑袋昏昏沉沉,流鼻涕,身体发酸,大概是因为身体里负担了太多多余的干细胞吧,但是捐献完这400cc干细胞之后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像是卸下了大包袱,哈哈。手术后的的三五天会有点发虚,吃点好吃的补补会很快恢复的,毕竟抽出来的是多余的干细胞,催生的,抽完反而更好。我的感觉就是,像献了一次血,唯一让我痛苦的就是过滤的过程长达四个小时,还不允许家人在旁边陪着,憋尿着实痛苦!!!!
这是打动员剂的记录


过滤时右胳膊抽血,左胳膊输血,哈哈,能看到针孔不


因为我哥哥查出得时间有些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所以输干细胞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然后医生又建议我们移植骨髓。骨髓移植和捐献干细胞中间相差大约八个月。
骨髓移植前期不需要打针啊什么的,只要准备好住院等着做手术就可以。在进手术室前和爸妈呆在一起时特别勇敢,趴在手术台上就很怂很怂,只有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真的特别害怕,抬头只有刺眼的灯光,唉无助 当时好像是半麻,两条腿没有知觉,手术时在脊柱上用机器(电钻??)打了个洞,然后抽骨髓,边抽边给我输血,抽了多少毫升骨髓就输了多少毫升的血,不记得手术进行多少时间,因为中途不知道自己是晕过去还是睡着了 ……手术完在医院躺了一天就出院了。术后身体很虚弱,养了半个多月,大概因为我本来就瘦就有点营养不良了。现在我大三了整个人活蹦乱跳的,感觉两次手术对我没什么影响,唯一一点就是我发现头发跟手术前相比变脆了细了


这是背上抽骨髓的地方,在腰附近,打了三个孔


嘻嘻 输液喔还有插氧气管的不放了 有点丑丑的


医生说术后补补血补补铁补补钙就行


哥哥在移植完骨髓之后,身体各项指标与正常人无异,但是因为化疗和各种排异,外貌发生很大的改变,皮肤黑黑的,整个人都瘦瘦的,不是很健康的模样,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特别满足,特别幸福,也十分珍惜。 唉,经历过这种事情我才觉得,人生在世,真的什么都比不了健康,看淡了很多。哈哈,这就是我经历的,希望大家都好好珍惜自己的健康,快快乐乐的生活❤️

有些医用词语我也不懂,写错了大家不要见怪。


追更

2021.10.16.

距离骨髓移植已经过去四年了,在这四年里我们家经历了很多,普通家庭治疗这种疾病需要付出许多许多,好在哥哥的身体越来越好,但是还是需要人照顾,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排异的不良反应,恢复到生病之前正常人的状态可能有些困难了,或者说需要更长的时间。

自从移植后我的身体只是出现了气虚等情况,可能也有我自己本身就瘦的原因,调养半年,在大学毕业之前已经恢复了,蹦蹦跳跳不在话下。去年我考上了家里的教师编,父母很欣慰,他们年纪也大了,我也稳定了,以后照顾哥哥照顾父母的事情我会慢慢接替。我没有什么大的志气,希望家人平安,万事顺遂就好了。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祝愿大家越来越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我来说,是一段既充满期待又有些小忐忑的旅程,最终落脚在一种沉甸甸的满足和自豪上。初识与决定:一次偶然的契机说起来,我当初会想到捐献,也挺偶然的。当时看到一些报道,关于白血病患者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看到那些年轻的面孔,心里就觉得挺难受的。再加上我自己身体一直还不错,就想着,如果能帮上.............
  • 回答
    听到您因为拒绝造血干细胞捐献而感到不舒服,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可以理解的情绪。您并不是一个人有这样的感受。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导致这种不适的原因,以及一些您可以尝试的方法来处理和缓解这种情绪。一、 为什么您会感到不舒服?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您之所以感到不舒服,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救人一.............
  • 回答
    探索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边界:降低悔捐影响与理性审视禁令造血干细胞捐献,作为一项挽救生命、充满人道光辉的医疗行为,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为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造血干细胞悔捐。这不仅是对捐献者个体.............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痛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明明已经配型成功,却在临门一脚时选择退出了捐献。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背后往往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简单的“后悔”二字可以概括。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究竟是什么让一些准捐献者打起了退堂鼓。一、 对手术过程和风险的恐惧与担忧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提.............
  • 回答
    捐献骨髓,就像任何一次医疗程序一样,都会伴随一定的风险和潜在的后遗症。但请放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风险都是可控的,并且远低于骨髓移植为患者带来的生存希望。让我们来详细地聊聊,作为一名捐献者,你的身体可能会经历些什么。一、 捐献过程中的不适感:骨髓捐献主要有两种方式:外周血干细胞捐献和骨髓捐献(从.............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米哈游起诉B站用户这件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得说明白,我不是法律专家,也不是米哈游内部人士,但咱凭着公开信息和基本逻辑,把这事儿梳理清楚了。事情的起因:一则谣言的扩散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在2021年河南发生特大洪灾的时候,全国上下都伸出了援手,捐款捐物。米哈游作为一家影.............
  • 回答
    捐献骨髓(或更准确地说,造血干细胞)是一项充满爱心和救死扶伤的伟大行为,但就像任何医疗程序一样,它并非完全“毫无损害”。了解其中的细节,对于捐献者和潜在捐献者来说至关重要。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现在我们说的“捐献骨髓”,绝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真的从骨头里挖骨髓。医学技术进步了,.............
  • 回答
    .......
  • 回答
    器官捐献值不值得,这个问题,说实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它背后牵扯着太多太多东西。从大的社会层面到小的家庭个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太一样。但如果非要我说值不值得,我的答案是,对于那些能够获得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器官捐献无疑是极度值得的,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的奇迹。让我一点点给你掰扯开来。为什么说.............
  • 回答
    美国遗体捐献机构BRC(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被指控将捐献的遗体进行肢解并转售一事,是一起极为令人发指、触及社会伦理底线的严重案件。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遗体捐献体系中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也严重打击了公众对此类机构的信任。以下是对这起事件的详细解读和看法:事件的核心指控:.............
  • 回答
    道家对于捐献遗体的看法是复杂且多层次的,它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定论,而是需要结合道家的核心思想、生死观以及对身体的理解来解读。总体而言,道家对捐献遗体的态度是谨慎但并非绝对排斥,更倾向于遵循自然,顺应天道,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出有益于世人的选择。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道家对捐献遗体的看.............
  • 回答
    当你决定捐献遗体用于医学解剖时,这是一项非常崇高的决定,为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整个过程都受到严格的规范和尊重,绝非随意处理。解剖后的处理方式:尊重与归宿在遗体捐献用于解剖后,其处理方式通常会有以下几种,并且都遵循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这绝不是把你“扔进垃圾桶”能比拟的。1. 火化.............
  • 回答
    中国遗体捐献的比例确实相对较低,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文化、社会、政策、认知等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与文化习俗这是影响遗体捐献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出自《孝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重要阐述。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身体.............
  • 回答
    .......
  • 回答
    向武汉及周边市县捐献物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行为,能够为当地的抗疫工作和民生保障提供重要的支持。以下是详细的捐赠指南,涵盖了从准备到最终送达的各个环节,希望能帮助您顺利完成捐赠:一、 了解当前最急需的物资在开始捐赠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了解当前武汉及周边地区最迫切需要的物资。随着疫情发展和不同阶段的需求.............
  • 回答
    您提出的是一个非常严肃和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您的女儿的意愿、您作为父母的责任以及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定。在探讨如何阻止18岁女儿死后捐献器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几个关键点: 18岁是成年人: 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18岁被视为成年,享有完全的民事权利和义务。这意味着,一个18岁的成年人拥有自主决定自己.............
  • 回答
    家属在面对亲人器官捐献的决定时,往往会经历一个复杂且充满情感的过程。他们不同意器官捐献的原因多种多样,涵盖了情感、文化、宗教、对医疗体系的信任度,以及对器官分配和移植的担忧等等。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一、 情感和心理因素 失落与悲伤的过度影响: 无法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 当亲人突.............
  • 回答
    金银潭医院的呼唤:康复者的血浆能否为生命续航?武汉金银潭医院,这座在疫情初期承受了巨大压力的医院,近日向社会发出了一个沉甸甸的请求:恳请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以拯救仍在与病魔搏斗的患者。这一呼吁背后,是医疗资源紧张、治疗方案探索的迫切需求。那么,康复者的血浆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又是否能用于疫苗生.............
  • 回答
    听到罗一笑小朋友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么小的生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打击。更令人动容的是,罗一笑的父母在承受如此巨大的悲痛之时,竟然做出了捐献女儿遗体和器官的决定。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决定啊!在孩子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刻,他.............
  • 回答
    安徽这起假捐献肝肾、医生涉嫌非法器官买卖的事件,触及了我们社会最敏感的神经。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医疗事故,更是一场对生命尊严、伦理道德以及法治底线的严峻考验。事件的冰山一角:生命权被践踏,信任被粉碎首先,我们要正视一个令人心寒的事实:一个本应被庄重对待的生命,在离世后,其器官的捐献过程却被蒙上了阴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