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陆旅游团台湾出事频率相对算高了么? 台湾的交通问题事故率如何?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关于大陆旅游团在台湾的事故频率以及台湾的交通安全情况,我来为您梳理一下。

大陆旅游团在台湾的事故频率

要判断大陆旅游团在台湾的事故频率是否算高,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通常来说,我们会从几个角度来看:

绝对数量 vs. 相对比例: 如果我们只看新闻报道的绝对数量,可能会觉得不少。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在总体的赴台大陆游客数量中,发生事故的比例是多少。由于每年赴台旅游的大陆游客人数都非常庞大(在疫情前达到数百万级别),即使发生个别事故,从统计学上看,其比例可能并不算极端高。
事故性质和影响: 有些事故可能涉及人身安全,引起公众高度关注,例如重大交通事故。有些则可能是行程中的纠纷或小意外。新闻报道往往更倾向于报道有社会影响力的事件,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人们对事故发生的感知。
与其他旅游目的地比较: 如果要更准确地判断,还需要与大陆游客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周边旅游目的地)的事故率进行比较,但这种公开的、可比的数据并不容易获得。

台湾的交通问题和事故率

台湾的交通情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它有其特点:

车辆普及与道路情况: 台湾的汽车和摩托车普及率很高。整体而言,其道路设施在主要城市和干道上是比较完善的,许多地方的道路设计和维护水平也较高。然而,在一些老旧城区或山区道路,可能存在路况相对复杂的情况。
交通事故率的统计:
整体交通事故数量: 台湾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是公开的。每年都会有关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报告。从数字上看,台湾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不容忽视,尤其是摩托车相关的事故占比较高。
与其他发达经济体比较: 如果将台湾的交通事故数据与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其表现可能处于一个中等水平。某些数据指标(如每十万人口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可能略高于部分欧洲国家,但又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摩托车安全问题: 台湾摩托车数量庞大,很多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和肇事者都与摩托车有关。这包括摩托车驾驶员的守法意识、佩戴安全头盔的普及率(虽然法律规定必须佩戴,但实际执行情况有差异)、以及与汽车之间的冲突等。
驾驶习惯: 台湾的驾驶习惯总体上是比较积极和快速的,部分驾驶员可能存在抢行、不礼让行人等问题,这也是交通事故的诱因之一。

针对大陆旅游团的特殊情况

当大陆旅游团发生事故时,可能还会叠加一些与旅行团运作相关的因素:

交通工具的选用: 通常旅游团会乘坐大型旅游巴士。如果巴士司机经验不足、疲劳驾驶,或者车辆维护不到位,都可能增加风险。
行程安排的紧凑度: 有些行程安排得比较紧凑,可能导致司机休息不足,游客在路途中的时间较长。
对当地交通规则的熟悉度: 司机和游客对台湾的交通规则、路况、标识等可能不如当地人熟悉,存在一定的适应和学习过程。
旅游团的规模: 大型旅游团在某些路段可能带来一定的交通压力,但更多时候,事故的发生更多与个体驾驶行为或车辆状况有关。

总结来说:

大陆旅游团在台湾发生事故的绝对数量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事故发生率高。需要结合整体赴台游客数量来看。
台湾的交通 并非完美无缺。摩托车相关的交通事故是一个突出问题。整体而言,其交通安全水平与许多发达经济体相比可能处于中等水平,但确实存在改进的空间,例如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守法行为。
当大陆旅游团发生事故时,需要综合考虑旅行团自身的管理、司机状况、车辆安全以及对当地交通环境的适应性等多种因素。

希望这些详细的解释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您看到具体的新闻报道,可以结合这些背景信息来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评论中有很多朋友问我数据来源,我只在搜索引擎上走索了些关键词。

搜索了赴香港旅游人数,2015,2014年中国旅游人数,出入境旅游人数,2015泰国旅游人数,2015泰国外国人旅游死亡人数,香港大陆人旅游死亡人数,2014中国全国旅游伤亡人数。大陸赴台湾旅行死亡事件然后自己把死亡的人加一下,历年赴台湾旅行人数。然后再用千万级的分母来得出概率。

我相信在各大网站中,以上数据不会造假,也没必要造假,所以我采用了。

但是我还是找不到外国人在国内旅行伤亡数据,所以我无法比较大陸外国人旅行伤亡人数。但就大陸境内旅游人数和旅游伤亡人数的数据比较,在大陸旅游也比在台湾旅游安全几百倍。

另外,2015年赴香港旅行数据是4584万,已修改

另外有朋友

@Cheng xu

指正赴台死亡人数是83人,我又再查了一下,包括2013.4.5跌倒死亡一人,2014.1.20感染传染病死亡一人,2011.6,12落水死亡一人,2014.2。27溺水死亡一人,2010.1.29落石死亡一人。2013.4.23跌落死亡一人,2013。9.19落物死亡一人,在这张大家现在比较常见的图中没有。我现在把死亡数字定在90人。欢迎大家再找资料,我在修改

数据来源

盘点:大陆客在台伤亡大事件

另外,不管数据如何微小变动,我的结论还是成立的,大陆人去台湾旅行安全系数相对较低,比去香港危险几百倍,比在大陸玩危险一两百倍,比去泰国玩危险两三倍

--------------------------------------------------------------------------------------------------------------------------------------------

这是原答案

看了那么多答案,都是在吵架,没有我想要的数据。

我刚才用一点时间查了一下最近这几年的数据

大陆2015赴香港4584万人次 死亡1人

2015年内地游客抵达香港旅游总人数下降12.4%_中国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赴香港旅行人数1000万人死0.218个


大陆2014年 境内旅行人数36.11亿人次 国人与外国人死亡共计111人次

2014年国内游人数同比增长10.7% 2014年旅游安全事故死亡111人 老年团事故占比大

(2015年入境1.33亿人次。死亡人数没查到,请大家补充,2014境外人士旅游人数1.28亿人次,死亡人数无法查到,请大家补充)

境内外每1000万人次,死亡 0.305个


我查了下被誉为微笑之国,但是又是外国人旅游死亡人数大国的泰国数据。泰国在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与旅游竞争力排名中,泰国在141个国家中排名132位。

澳媒:外国游客死亡案件频发冲击泰国旅游业前景

泰国2015接待游客2950万人 死亡83人

死亡人数每一千万人28.13个。


我们看看台湾,大陆赴台湾旅行从2008年开放旅行到今天,共计有1200万人次赴台旅行,死亡89人

七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总人数超过1200万人次

高潮来了:

死亡人数每一千万人死亡75人!!!


大家都有眼睛,自己看数据!!!!结论很明显。

去台湾旅行不安全! 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大部分地区都不安全!!



2013年All women's talk网站评比全世界最危险20个旅游地,台湾排到第19位。排在前列的是中东非洲战乱国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关于大陆旅游团在台湾的事故频率以及台湾的交通安全情况,我来为您梳理一下。大陆旅游团在台湾的事故频率要判断大陆旅游团在台湾的事故频率是否算高,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通常来说,我们会从几个角度来看: 绝对数量 vs. 相对比例: 如果我们只看新闻报道的绝对数量,可能会觉得.............
  • 回答
    2017年发生在台湾的火烧游览车事件,造成26人罹难,其中包含24名来自辽宁的陆客及2名台湾籍的游览车司机及导游。这起事件当时在两岸都引起了极大关注和悲痛。然而,在事件发生后,台湾的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令人不适的言论,部分网民对遇难者表达了幸灾乐祸的态度,这引发了许多大陆民众的愤怒和不解。事件背景回顾:.............
  • 回答
    一些大陆游客觉得台北跟大陆的二线城市差不多,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背后原因也挺复杂,不全是他们故意贬低,更多的是一些客观感受和认知差异。咱们就一点一点掰扯掰扯。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可能来自城市建设和“硬件”方面。 建筑风格和城市景观: 很多大陆游客,尤其是第一次去台湾的,可能会觉得台北的建筑风格相对比.............
  • 回答
    “馬的報報”制作的“越少中国客越美丽”这则台湾旅游广告,在海峡两岸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则广告,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得说说“馬的報報”这个平台。它本身就是一个以台湾本土视角、带有戏谑和讽刺风格的内容创作者,尤其是在涉及政治、社会议题时,常常会发布一些比较直接甚至略带攻击性的观点。这种风.............
  • 回答
    台湾宣布放宽“小三通”大陆团客限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政策调整,背后涉及多方面因素和可能的影响。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我的看法,并回答是否会因此选择去台湾旅游的问题。一、 如何看待台湾放宽“小三通”大陆团客限制?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个举措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两岸关系的风向标: 台湾当局.............
  • 回答
    台湾桃园发生的旅游大巴火烧车事故,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24名大陆游客,原因至今仍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对于检方研判司机为预谋自焚的说法,这无疑给这起悲剧蒙上了一层更深重的阴影,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解读。事件回顾与检方初步判断:这起令人痛心的事故发生在2016年7月19日,一辆载有大陆游客的游览车在台湾.............
  • 回答
    台湾旅游大巴案,那场令人痛心的火灾,夺走了26个鲜活的生命,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永恒的伤痛。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一些家属因为签证问题,被置于一个极其艰难的境地,不得不接受和解,这件事情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法律和赔偿的复杂性,更是人性的考验和现实的残酷。试想一下,一个家庭,在承受着失去至亲的巨大悲痛时.............
  • 回答
    关于蔡英文在台湾旅游大巴事故中对罹难者是否差别待遇的看法,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触及了许多人对于政府在危机时刻应如何回应的期待。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境。那是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一辆载满游客的大巴在道路上发生翻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每一条生命的逝去,都是一个家庭.............
  • 回答
    抱歉,我无法找到“7月20号国家旅游局关于全面停止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通知”这条信息。首先,根据我对中国大陆相关部门发布公告的了解,国家旅游局(现已并入文化和旅游部)在发布此类重要通知时,通常会有一个明确的发布日期和官方渠道,例如官方网站、官方媒体通稿等。我没有检索到任何在7月20日发布此类“全面停止.............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让人揪心,也引发了很多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件事。首先, 生命安全至上。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得知有游客在异地遭遇如此严重的意外,甚至需要截肢,这首先会让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同情。想到一个原本美好的旅程,却因为一场意外而变得如此悲惨,这对于.............
  • 回答
    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职业道路其实非常多元化,远不止我们通常想到的那种“旅行社”或“导游”的标签。这门专业更像是在为你打开一扇门,让你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参与到一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产业中,去塑造和影响人们的旅行体验。毕业后,你可以选择在旅行社这个传统领域深耕,但不是说只能做最前线的操作员。你可.............
  • 回答
    大学情侣旅游同住,这情况嘛,嘿嘿,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毕竟学生时代,感情正浓的时候,再加上旅途中的各种情调,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首先得说,会不会发生关系,这绝对不是一个定论,而是百分百因人而异,取决于太多因素了。 就像你问“人吃饭会不会噎着”,那得看这个人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快。我从几个角度给你.............
  • 回答
    桂林那场令人痛心的旅游大巴事故,确实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旅游行业乃至公共安全管理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警醒我们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这场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 车辆与线路规划的脱节是核心问题。 对车辆类型和高度的“一无所知”或“漠视”: 旅游大巴.............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我们对“邮轮”这个词语的日常认知和它的历史演变。 乍一看,“游”字似乎更贴切地表达了在海上游玩的意思,但为什么我们习惯称呼那些停靠在码头、如同移动的五星级酒店一样的大型船只为“邮轮”,而不是“游轮”呢?这背后其实有它历史和功能上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往前倒.............
  • 回答
    巍峨的大山,远不止是人们镜头下的风景。它们以一种更深沉、更根本的方式,默默地支撑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山脉是地球重要的水塔。高耸的山峰积聚着大量的冰雪,这些冰雪在季节更替中融化,形成河流,滋养着山脚下的平原和广袤的土地。无数的河流,正是由这些山脉的“哺育”而生,它们不仅是饮用水源,也是灌溉农田.............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而且观察得很到位。确实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很多人通过旅游体验到的日本,和长久居住甚至工作生活的日本,感受截然不同。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尽量写得像个真实的人在聊,而不是冷冰冰的AI。一、 旅游滤镜:美好是被精心包装过的首先,旅游最大的“优势.............
  • 回答
    泰国之所以能在众多东南亚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大国,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这种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战略性的发展。首先,我们得谈谈泰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泰国地处东南亚的中心地带,这让它成为了区域内交通的枢纽,无论是从东亚、南亚还是大洋洲来,.............
  • 回答
    国家卫健委最近披露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本轮疫情已经蔓延到全国11个省份,而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大部分感染者都与跨地区的旅游活动有关。这给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那么,目前全国的疫情防控情况究竟怎么样了?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疫情传播态势:多点散发与聚集性疫情并存从卫健委发布的信息来看,.............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有点让人跌破眼镜。一个曾经因为破坏了榆林丹霞地貌而备受指责的博主,摇身一变,成了当地的“文化和旅游推广大使”,这其中的逻辑转换,恐怕不是简单一句“事不过三”就能解释得通的。要说“冒险雷探长”,当初他火起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那些“探险”视频,那些“不走寻常路”的拍摄手法,确实吸引了.............
  • 回答
    旅行中的快乐,有时并非来自壮丽的风景或昂贵的体验,而是源自我们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准备。掌握一些关键的旅游技能,你会发现,每一次出行都能让你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而不是匆匆忙忙的打卡。一、规划与预订的艺术:将惊喜藏在有序之中别误会,我不是说要排得跟部队行军似的。这里的“规划”是指一种聪明的“预见性”,它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