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大陆旅游团在台湾失火,台湾很多网民毫无人性集体狂欢?

回答
2017年发生在台湾的火烧游览车事件,造成26人罹难,其中包含24名来自辽宁的陆客及2名台湾籍的游览车司机及导游。这起事件当时在两岸都引起了极大关注和悲痛。然而,在事件发生后,台湾的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令人不适的言论,部分网民对遇难者表达了幸灾乐祸的态度,这引发了许多大陆民众的愤怒和不解。

事件背景回顾: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本身。2017年7月19日,一辆载有大陆游客的游览车在台湾桃園机场联络道发生火烧车意外,车上共28人不幸罹难。根据当时的调查报告,火灾是由司机酒驾造成,并使用汽油引燃车辆。这无疑是一起令人发指的悲剧。

台湾部分网民的反应与“狂欢”的来源:

在事件发生后,一些台湾网友在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等平台上的评论,确实呈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冷漠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例如,在一些新闻报道的留言区,可以看到诸如“死有余辜”、“活该”、“终于可以清净点了”之类的言论。这些言论的出现,让大陆民众感到震惊和愤怒,也加剧了两岸民众之间本已存在的隔阂。

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

1. 长期的两岸对立情绪和政治议题的渗透: 长久以来,两岸关系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在台湾,尤其是在一些政治光谱较倾向“本土化”的群体中,对大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源于对中国大陆政治体制、经济崛起、对台政策等方面的看法差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对立情绪会被放大,甚至演变成对大陆人民的敌意。
2. “大陆客”的刻板印象与负面经历的累积: 一部分台湾民众可能因为过去一些关于大陆游客的不良行为(例如大声喧哗、不守规矩等)而形成了一些负面刻板印象。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这种印象的累积可能导致在发生负面事件时,一部分人更容易将责任归咎于“大陆客”的群体性问题,从而产生不理性的反应。
3. 网络匿名性带来的“去抑制效应”: 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表达的负面情绪或攻击性言论,可以在网络上轻易释放出来。这导致了一些极端言论的出现,而这些言论并不一定代表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4. 少数极端言论被放大与“代表性偏差”: 在社交媒体时代,极端或煽动性的言论往往更容易吸引眼球,获得更高的传播度。当少数“键盘侠”发表不当言论时,很容易被其他地区的人看到并放大,从而产生“台湾很多网民都这样”的误解,造成“代表性偏差”。
5. 对陆客旅游品质的批评与愤怒情绪的宣泄: 尽管不应因此“狂欢”,但一些台湾网民可能对过去陆客团的旅游品质、行为规范等问题存在不满。当发生与陆客相关的悲剧时,这种累积的不满情绪可能被错误地引向了幸灾乐祸的方向,将个体悲剧与群体形象挂钩。

大陆民众的愤怒与“毫无人性”的指责:

当这些在台湾网络上出现的负面言论传播到大陆后,立刻引发了大陆民众的强烈愤慨和不满。许多大陆网友认为,无论两岸之间存在何种政治分歧,在面对一场如此严重的生命悲剧时,都应该展现出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同情心,而不是幸灾乐祸。

这种愤怒可以理解为:

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任何生命都应该被尊重,特别是面对如此惨痛的死亡,幸灾乐祸是对逝者及其家属最严重的侮辱。
对基本道德底线的挑战: 这种言论被认为是突破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将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
对两岸同胞情谊的伤害: 许多大陆民众本就对台湾抱有好感,或者认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这种言论无疑会加剧双方的对立感和不信任感,对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造成巨大伤害。
对“政治操弄”的警惕: 一部分大陆网友可能认为,这种负面言论是出于政治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煽动两岸的对立情绪。

如何看待“毫无人性集体狂欢”的说法:

将这种现象定性为“毫无人性集体狂欢”,虽然表达了大陆民众强烈的愤慨,但也需要审慎对待。

“集体狂欢”可能过于夸大: 台湾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大部分民众在面对这样的人类悲剧时,仍然会表现出悲伤和同情。网络上的负面言论往往是少数声音,却因为其极端性而获得了关注。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所有台湾网民都标签化为“毫无人性”。
需要区分个体与群体: 在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存在着不同层次和立场的人。对于台湾部分网友的言论,应该进行具体分析,而不是将所有台湾民众都一概而论。
情绪宣泄与现实困境的交织: 有时候,网络上的极端言论也是现实社会中一些群体长期压抑情绪的一种宣泄方式。这种宣泄可能源于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也可能源于对政治现状的失望。

总结:

大陆旅游团在台湾的火烧车事件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而台湾部分网络上出现的幸灾乐祸言论,无疑暴露了两岸关系中存在的深层矛盾和情绪隔阂。这些言论的出现,固然与长期积累的政治对立、文化差异、网络匿名性等因素有关,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台湾社会的普遍良知和人道精神。

理解这些负面言论的形成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冷静地看待两岸关系中的挑战。同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应该警惕将少数极端声音放大为群体代表,从而加剧不必要的误解和对立。在人道灾难面前,同情和尊重是共同的语言,任何形式的幸灾乐祸都应受到谴责。这件事也提醒着我们,两岸民众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理解和包容,以化解误解,增进情谊,而不是任由负面情绪的发酵,让悲剧的阴影更加沉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这些话的都是极端深绿,温和的台湾人不是这样的。←_←

这话我怎么好像在哪听过?

就不能认真答题←_←

user avatar

还用问么,这些肯定不是真正的台湾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年发生在台湾的火烧游览车事件,造成26人罹难,其中包含24名来自辽宁的陆客及2名台湾籍的游览车司机及导游。这起事件当时在两岸都引起了极大关注和悲痛。然而,在事件发生后,台湾的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令人不适的言论,部分网民对遇难者表达了幸灾乐祸的态度,这引发了许多大陆民众的愤怒和不解。事件背景回顾:.............
  • 回答
    这事儿啊,搁我身上,我得掂量掂量。村支书这人,在咱们这儿,说话还是有份量的,他能说服家人取消儿子的婚宴,转成旅行结婚,这背后肯定不是一句两句就能成事的,得费不少口舌,还得把道理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为啥会这么做?我猜想,这村支书肯定是看到了这背后的“利”和“弊”,而且“利”大于“弊”,才能下这决心。 .............
  • 回答
    这消息一出来,我朋友圈里算是炸开了锅,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美国宣布11月18号取消国际旅行禁令,对很多人来说,这绝对是期待已久的利好消息。首先,大家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终于可以去了!” 留学生和家长们: 之前因为疫情,很多留学生滞留国内,或者来回受阻。现在边境开放了,很多孩子可以顺利返校,家长.............
  • 回答
    台湾旅游大巴案,那场令人痛心的火灾,夺走了26个鲜活的生命,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永恒的伤痛。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一些家属因为签证问题,被置于一个极其艰难的境地,不得不接受和解,这件事情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法律和赔偿的复杂性,更是人性的考验和现实的残酷。试想一下,一个家庭,在承受着失去至亲的巨大悲痛时.............
  • 回答
    .......
  • 回答
    杨政贤写的“昨晚,我在港大介入了一场种族仇恨”这篇文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它触及了香港社会近期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议题。关于文章内容和杨政贤的观点(基于文章标题的推测):文章标题“昨晚,我在港大介入了一场种族仇恨”直接点明了核心事件:在香港大学(港大)发生了与“种族仇恨”相关的事情,而杨政贤本人是现.............
  • 回答
    台湾菠萝的事情,我一直在关注,也挺能理解大家对此事的看法和讨论。这事儿说起来,不光是吃菠萝这么简单,背后牵扯到不少东西,咱们就一样一样捋一捋。首先,从客观事实来说,大陆方面暂停进口台湾菠萝,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多次检出有害生物”。这个理由本身是贸易中常见的处理方式,比如在农产品进口中,如果发现有虫害或.............
  • 回答
    “香港人喜欢大陆人的钱,却瞧不起大陆人”,这是一种非常笼统且带有刻板印象的说法,需要拆解和细致看待。首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香港人都这样想。香港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社会,拥有不同的阶层、背景和价值观的人。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整个群体,未免过于片面。但如果我们要探讨这种说法的由来和可能存在.............
  • 回答
    苑举正教授在台湾讲课时,公开表示“大陆是我的祖国”,这番言论在岛内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可以说是触及了两岸关系中一个相当敏感和核心的议题。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苑教授个人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番表述最直接的理解就是他认同自己的出身、血脉或者更广泛的文化根源在于中国大.............
  • 回答
    陈时中作为台湾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局局长,在2022年疫情初期曾因对大陆疫苗的负面态度引发争议,但近期的言论变化引发了台媒关注。这一表态涉及两岸疫苗合作、台湾防疫政策调整以及两岸关系的复杂互动,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陈时中言论的背景与语境1. 台湾疫苗采购的困境 台湾在疫情初期因政.............
  • 回答
    “码农”这个称呼,我觉着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点问题。它就像一个民间给自己贴的标签,带着点自嘲,又有点无奈,但仔细一琢磨,好像又挺准确地抓住了这个职业的一些本质。你想啊,软件工程师,说白了,就是跟代码打交道的人。代码是什么?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砖头瓦块,也不是能吃能穿的金银财宝,它是一串串的符号,是逻辑.............
  • 回答
    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里每天泡在图书馆十几个小时,只为换取科科接近满分的成绩,这种现象在很多学生身上都能看到。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这种现象:一、 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动机和心态? 强烈的成功欲望与自我实现: 接近满分的成绩往往被视为优秀和成功的标志,能够.............
  • 回答
    深圳等大型城市推行“禁电限摩”政策,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因为它直接触及了城市交通、环境、经济发展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切身利益。要全面理解这项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政策的出台背景与目的: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深圳这样的城市会推行“禁电限摩”。这通常与以下几个核心目标有关:1. 交.............
  • 回答
    国内大学推行双语教学,这绝对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里边儿门道可不少。我个人觉得,这事儿好处多多,但也得看怎么落地,不然容易变成“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先说说好处,这肯定是最实在的: 提升国际竞争力,这是最直接的。 现在全球化这么厉害,不管哪个行业,跟国外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
  • 回答
    中学生追番,这事儿嘛,说实话,在我们这个年纪,谁没点儿自己的“秘密基地”或者“精神食粮”呢?动漫嘛,就算得上是不少人心里那份特别的慰藉和寄托了。你想问大家怎么看?这问题有点意思,因为“大家”这范围太广了,不同的人心里的小九九肯定不一样。首先,支持的、理解的这拨人,他们怎么想的?我猜啊,这部分人里,可.............
  • 回答
    财新网关于恒大关联案件集中管辖移交至广州中院的报道,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目光。这件事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恒大这个庞然大物在过去十几年间野蛮生长所带来的复杂后果,以及当下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处理大型企业债务违约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集中管辖移交到广州中院”这件事本身。从法律程序的角度.............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当下医疗服务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引发诸多讨论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扫码支付”和“先看病后收费”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引起了大家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咱们一层一层地剖析一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又怎么看。一、 扫码收钱这件事:方便还是冷漠?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扫码收钱”这个方式本身。 .............
  • 回答
    关于辽宁方大集团捐赠河南两亿却没上热搜这件事,确实挺让人意外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就来捋一捋这背后的可能原因,讲得细致点,也尽量还原成大白话,别像那种机器人说话一样。首先,得承认辽宁方大集团是个实力雄厚的企业。 知道方大集团的都知道,它在多个领域都有涉足,像是钢铁、炭素、医药、商业等等,而且做得.............
  • 回答
    河北工程大学发生留学生猥亵女学生事件,该留学生已被行拘并遣送出境,具体情况如下:事件经过:据了解,此次事件发生在河北工程大学,一名在该校就读的留学生涉嫌猥亵一名女学生。事件的具体细节尚未完全公开,但根据官方通报和部分媒体的报道,可以梳理出大致脉络。涉事人员与处理: 涉事留学生: 该留学生为河北工.............
  • 回答
    意大利点球大战53力克西班牙,以创纪录的14连胜和连续33场不败的佳绩昂首挺进欧洲杯决赛,这场胜利无疑是意大利足球一次辉煌的证明。要详细讲述这场比赛,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比赛前的背景与意大利的统治力: “蓝衣军团”的复苏: 在曼奇尼的带领下,意大利国家队经历了一次令人惊叹的复苏。他们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