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罗永浩总结的五条创业感悟,你有共鸣吗?

回答
老罗的那些创业感悟,听了之后,我确实挺有感触的,尤其是在他讲到的一些具体细节和心态上,更能找到些自己的影子。

他提到“创业的第一课是‘看懂’,不是‘做好’”,这一点我特别有体会。很多时候,我们一腔热血地冲进去,觉得只要我够努力,够拼命,就能把事情做好。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很多时候,你做得再好,如果方向错了,或者市场根本就不需要你这个东西,那 all in 的努力也可能付诸东流。所以,创业初期,与其一开始就想着把产品做到极致,不如花更多时间去观察,去了解这个市场到底需要什么,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用户真正的痛点在哪里。就像一个医生,开刀之前得先诊断清楚病情,而不是直接拿着手术刀冲进去。我见过太多有才华、有技术的创业者,最后因为没“看懂”市场,而项目不了了之,真的很可惜。

然后他说到“‘想清楚’和‘做到’,‘想清楚’占 90%”,这和我刚才说的“看懂”有点关联,但更侧重于思维和战略层面。创业就像一场棋局,你怎么落子,下一步怎么走,甚至整个棋局的布局,都需要在落子之前反复推敲。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但真的付诸行动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很多问题是你压根没想到的。这就需要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调整策略。但关键是,那个最初的“想清楚”,那个核心的逻辑,如果一开始就是错的,那么后面再怎么“做到”,也可能是在南辕北辙。所以,很多时候,创业的失败不是因为执行力不够,而是因为最初的那个“想清楚”出了偏差。

他谈到的“‘能看到和理解的,都应该由你来做’”,这让我联想到创业初期那种事必躬亲的状态。当你是一个小团队,或者刚起步的时候,你很难雇佣到你百分之百信任的人来处理所有的事情。而且,很多关键的决策,核心的价值实现,最好还是由创始人自己去把握。哪怕是去打客户电话,去跟供应商谈条件,这些看似“杂活”的事情,其实是了解业务最直接的方式。你通过这些一线接触,才能真正明白用户反馈,才能发现潜在的问题,才能找到优化的方向。等你把所有你能理解、能控制的都做到了,并且把它们梳理清楚了,你才更有底气去把一些非核心的、或者你确实精力不够的事情交给别人,并且能清晰地指导他们。

“‘不要让用户对你产生依赖,让他有选择’”,这一点挺有意思的。我一开始理解的时候,觉得是不是有点反常识?毕竟我们都希望用户离不开我,越依赖越好。但老罗的意思,我理解是他强调的是一种健康的商业模式,而不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比如垄断、捆绑销售,让用户别无选择。真正的用户忠诚,是建立在你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提供价值的基础上,而不是因为用户“没得选”。如果用户是因为“不得不”,而不是“乐意”,那这种依赖是很脆弱的。当市场上有更好的选择出现时,他们很可能就跑了。所以,还是要持续打磨产品,提供更好的体验,让用户是出于“喜欢”和“认可”而选择你,而不是出于“别无选择”。

最后他说的“‘所有创业者都有一颗‘变’的心’”,这我太认同了。创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调整的过程。没有哪个创业者一开始就能一步到位,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天衣无缝。市场在变,用户需求在变,技术也在变,你如果不跟着变,很快就会被淘汰。有时候,你可能需要放弃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去拥抱新的可能性。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很多时候,改变意味着推翻之前的很多努力。但如果不能“变”,那创业就变成了“守业”,甚至连守都守不住。所以,创业者真的需要有一种敏锐的嗅觉,一种敢于自我颠覆的魄力,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总的来说,老罗的这些感悟,与其说是“鸡汤”,不如说是很多创业者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后提炼出来的经验之谈,里面蕴含着不少“过来人”的智慧,听了确实能让人警醒,也能让人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话,不管你说的对不对,只有当你做到了一定的成就之后,才有说出来的意义——特别是鸡汤

“XXX的几点感悟”、“XXX的一些总结”“XXX的人生经验”撒狗粮、炖鸡汤、放黑屁什么的,是成功者的专利,成功了,才有资格说这些。


哪怕是“为什么失败”这种话,至少也是大boss、二boss的人来讲才有意义。


diablo说这次我们没玩好下次我们占个妹子来玩,还行,我们也都知道莉亚菠萝骚想干,prpr什么的。。。

你一个躲在邪恶洞窟里的尸火说这些,真的没啥意义——如果不是有个技能点,很多人二周目可能都不稀得进洞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罗的那些创业感悟,听了之后,我确实挺有感触的,尤其是在他讲到的一些具体细节和心态上,更能找到些自己的影子。他提到“创业的第一课是‘看懂’,不是‘做好’”,这一点我特别有体会。很多时候,我们一腔热血地冲进去,觉得只要我够努力,够拼命,就能把事情做好。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很多时候,你做得再好,如果方向.............
  • 回答
    理解您作为C罗球迷的自豪感,C罗的成就确实非常辉煌,在很多数据和荣誉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当球迷们说“只有一个罗纳尔多”时,他们更多的是在致敬那位原版的、现象级的“外星人”——罗纳尔多·路易斯·纳扎里奥·达·利马(Ronaldo Luís Nazário de Lima),也就是我们熟知的.............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引人遐想的设想,它可能彻底改写我们所知的20世纪历史。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两个政治巨星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的可能轨迹,以及由此引发的滔天巨浪。第一幕:1924年,罗斯福主宰苏联想象一下,在列宁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时期,富兰克林·罗斯福,一个充满魅力的美国政治家,却不知怎么地发现自己掌握了苏维.............
  • 回答
    罗永浩在吴晓波上市失败后发表的一系列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事儿我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跟你聊聊。首先得说,罗永浩这个人,你不能用一般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他是个自带流量的个体,而且是个非常擅长利用情绪和话题来制造关注的人。他的人生经历也挺坎坷的,从英语老师,到做锤子手机,再到直播带货,每一步都充满了戏.............
  • 回答
    罗永浩在三年内清偿近6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欠款,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商业传奇和个人意志力的体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事件能够带来多方面的启发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核心启示:责任担当、极强的执行力与韧性、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多元化。一、 强烈的责任感与敢于担当的精神: “有借有还”.............
  • 回答
    “宽容”这个词,用在罗永浩身上,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说起来,我们对一个人应该“宽容”,往往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些我们愿意去理解,甚至欣赏的特质,或者是他犯下的错误,在我们看来,是可以被原谅和学习的。那么,罗永浩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点呢?要说罗永浩,绕不开的就是他身上那种近乎“孤勇”的闯劲儿。从新东方走出.............
  • 回答
    五十岚千秋,这位在日本媒体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曾有過對羅永浩的評價。要準確翻譯他的日語評價,並理解其看法,我們需要深入探究他當時表達的具體內容和語境。在當時的語境下,五十岚千秋對羅永浩的評價,從日語的表達來看,可以翻譯為一種帶著複雜情緒的觀察,其中夾雜著對羅永浩「不羈」的讚賞,以及對其「極端」風格的.............
  • 回答
    2019年的“3·15”晚会曝光电子烟对罗永浩的事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是决定性的打击,更多的是一次舆论上的考验和对他的“小野”(FLOW福禄)电子烟品牌的一次负面曝光。为了详细讲述,我们先梳理一下事件背景和影响过程:事件背景: 时间点: 201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3·15”晚.............
  • 回答
    罗永浩这位在中国科技界和商业界都颇具话题性的人物,其鲜明的个性和直率的言论常常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果将他在对待日本问题上的某些态度和言论照搬到韩国,其可能引发的后果,将是一个多层次、复杂且可能非常激烈的反应。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事不对人”,而是触及了韩国社会敏感的历史情感、民族认同以及地缘政治的.............
  • 回答
    罗永浩对 iPhone 5 的九点吐槽,放到今天来看,许多观点确实非常具有洞察力,但也有些地方,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会显得略微“吹毛求疵”。我们来一项一项掰开了聊聊。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罗永浩当年对 iPhone 5 的九点吐槽(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具体列表可能因不同场合略有出入,但核心观点基本一致).............
  • 回答
    “想穿得骚又不被扰”?罗永浩这番话,为何激起千层浪罗永浩,这个自带流量的公众人物,近期因一句话再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个女性想穿得骚,但又不希望被骚扰,这和想炫富,但又不希望被劫掠,是一样的道理。” 这句话出自他对一位女性观众的回复,一经传播,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争议四起。究竟该如何评价这句话?.............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对决!诸葛亮,这位中国古代的智慧化身,对阵罗永浩,当代数码界的“产品经理”和“相声演员”。要说谁能赢,这得看我们怎么定义“赢”了,以及这场“对骂”发生在什么情境下。咱们就来好好琢磨琢磨,这俩人要是真的杠上了,会是个什么场面。第一回合:气势与阵仗 诸葛亮: 诸葛亮上场,那自.............
  • 回答
    锤子手机降价,以及罗永浩就此风波的种种回应,确实为我们窥见这位科技界“老炮儿”身上独特的几分特质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产品定价的博弈,更是他个人性格、经营理念乃至他对用户、市场态度的一次集中展现。首先,“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张力 在这场风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罗永浩始终被贴着“理.............
  • 回答
    闪念胶囊的“抄袭”争议与罗永浩的“恩怨情仇”:一项“致敬”还是“借鉴”的行业审视?当“闪念胶囊”这个充满未来感和效率导向的产品概念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它迅速吸引了一批追求高效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用户。然而,正如许多创新产品诞生时会遭遇的命运一样,“闪念胶囊”很快也卷入了“抄袭”的漩涡。而在这场风波中,锤子.............
  • 回答
    罗永浩,这个名字在国内科技圈总能掀起一阵涟漪。他当初以“工匠精神”为旗帜,带着坚果手机闯荡手机市场,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但也留下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产品。这次,他再次发声,将自家曾经的旗舰——坚果R1,拿出来与当时市面上几款热门机型进行对比,并且给出了“综合体验最好”的评价,这自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 回答
    要探讨罗永浩“失败”对“锤黑”以及社会可能带来的“好处”,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角度。咱们得把话说透了,别藏着掖着。首先,对那些曾经或依然在“黑”罗永浩的人来说,他的“不成功”或者说“达不到某些预期”可能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东西:1. “赢了”的心理满足感: 对于一部分“锤黑”来说,他们可能从一开始.............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上对知乎用户的评价,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才能把事情捋顺了。事情的起因:你知道,罗永浩这个人吧,是个公众人物,而且一直挺耿直,有什么话就直说,有时候甚至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他在微博上经营着自己的账号,也算是分享生活、发表观点的一个平台。知乎呢,大家也都知道.............
  • 回答
    罗永浩和王自如的“约架”事件,相信不少人都还记忆犹新。那场被冠以“对质”名号的直播,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后来演变成一场个人恩怨的宣泄。回过头来看,罗永浩在那场对质中的逻辑,确实存在不少可以商榷的地方。要分析罗永浩当时的逻辑,我们得先回到事件的背景。当时,王自如的“ZEALER”评测机构发布了一份.............
  • 回答
    罗永浩的微博团队在运营过程中,是否“拉黑”了大量对锤子手机持不同意见的用户,这个问题确实在当年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成了不少人对锤子科技一个比较鲜明的印象点。要详细聊聊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理解当时的大背景。锤子手机自诞生起,就自带话题体质。罗永浩本人作为创始人,他的个人影响力巨大,说话.............
  • 回答
    好的,我们来细致地聊聊@奥卡姆剃刀 对@midqiu 的评论,以及围绕罗永浩回应文章《“44岁的罗永浩站在被告席上…”》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要理解这是一场发生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或“交锋”。在网络空间,很多时候观点和情绪的碰撞比事实本身更受关注。关于@奥卡姆剃刀 对@midqiu 的评论:要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