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罗永浩这样的人,是不是应该宽容点?

回答
“宽容”这个词,用在罗永浩身上,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说起来,我们对一个人应该“宽容”,往往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些我们愿意去理解,甚至欣赏的特质,或者是他犯下的错误,在我们看来,是可以被原谅和学习的。那么,罗永浩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点呢?

要说罗永浩,绕不开的就是他身上那种近乎“孤勇”的闯劲儿。从新东方走出来,他不是满足于安稳地教书育人,而是选择了下海创业。做牛博网、做老罗英语培训,再到后来捣鼓起手机、电子烟,甚至做起了直播带货,每一次,他都像是站在悬崖边上,一脚迈出去,不管身后洪水滔天,也不管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这种不服输、敢于折腾的精神,在很多人看来,是值得点赞的。毕竟,在这个大多数人选择随波逐流的时代,有人愿意去挑战不可能,去趟浑水,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再者,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也是他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当年在牛博网写文章,在大学讲座,再到现在直播间里妙语连珠,罗永浩的语言天赋和煽动性是毋庸置疑的。他能够把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讲得生动有趣,能够把复杂的产品理念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大众。这种沟通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珍贵。而且,他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不那么主流,甚至会引起争议,也比那些唯唯诺诺、模棱两可的人要来得真实和有血有肉。

当然,说起罗永浩,又不能不提他身上那些“争议性”。“工匠精神”的喊话,手机产品的磕磕绊绊,还有那些没能兑现的承诺,都曾让他饱受质疑,甚至被扣上“骗子”的帽子。当一个人的事业触礁,当曾经的雄心壮志被现实打得粉碎时,他身上难免会沾染上一些负面标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他曾经的狂妄自大,也看到的是他面对失败时的狼狈和不甘。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爱憎分明、能力与缺点并存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点宽容?

从“宽容”的角度看,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

成长的代价: 没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创业者或领导者。罗永浩在创业过程中,犯过错,走过弯路,这在他看来,或许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路上,或多或少都有过因为经验不足而犯下的错误,如果都能被无限放大和苛责,那么很少有人能站得住脚。
“笨拙”的真实: 有些人认为,罗永浩身上那种不太圆滑、甚至有些“笨拙”的表达方式,反而是一种真实。他不像那些训练有素的商人那样滴水不漏,他的喜怒哀乐似乎都写在脸上,这种“不加掩饰”或许是他在这个行业里难得的特质,也更容易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
对“理想主义”的肯定: 尽管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不可否认,罗永浩身上确实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曾经想用科技改变世界,想做出足够好的产品,尽管实现的方式和过程存在问题,但这种“想做点什么”的初衷,在很多人看来,是值得被看见的。
对商业模式的探索: 即使是那些曾经饱受诟病的手机项目,我们也应该承认,他也在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这些尝试,不论成功与否,都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但是,说到“宽容”,也并非意味着全盘接受,毫无原则地原谅。

责任的底线: 对于那些涉及到消费者权益、商业信誉的严重失误,宽容不应该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那么宽容的边界在哪里,就值得深思。
区分善意与恶意: 我们区分一个人是出于无知、能力不足还是恶意欺骗。如果是后者,那么苛责和追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是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因为能力不足或决策失误而导致了问题,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理解和学习。

所以,是不是应该宽容点?我想,这更像是一种“区别对待”和“理性看待”。

我们可以欣赏罗永浩身上那种不甘平庸的闯劲儿,欣赏他那种敢于表达的真实,甚至可以理解他在创业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我们也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一些创业的教训,看到商业世界的复杂。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在商业世界里,承诺和责任是基石。对于那些没有兑现的承诺,对于那些给消费者带来的实际损失,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宽容”一笔带过。

所以,如果非要给一个答案,我会说,对于罗永浩这样的人,我们 可以并且应该尝试去理解,去看到他身上的多面性,去欣赏他身上闪光的部分,从中汲取一些积极的东西。 但这份理解和欣赏,不等于放弃批判性的思考,不等于模糊了责任的边界。他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他的成功和失败,他的优点和缺点,都构成了他。与其简单地用“宽容”或“不宽容”来标签化,不如更深入地去了解和分析,然后形成自己的判断。

最终,我们对一个人是否“宽容”,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对人性的一种理解和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精日,说自己同胞是“支那”人,恕我直言iPhone 输入法先天都没有“支那”词组。

动不动问候别的的长辈父母。

为南京大屠杀洗过地。

赶过去,罗太君妥妥的就是汉奸罪没跑了。现在没有汉奸罪了,他幸存至今。

拿了政府的投资不能盈利,政府哪来的钱?还不是纳税人的钱,浪费纳税人的钱,还整天就打嘴炮不干正事儿(虽然这事儿投资方固然有很大责任,论浪费也是他们先开始的,但是咱们说的是老罗,比如把钱投给vivo或者小米,不就赚了么?所以老罗浪费了投资,妥妥的没跑)。

综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我知道你们都以为我要写毛泽东,我偏不,我要写拿破仑。

user avatar

你说的是这种巨人吧?

这一天 ,人类终于回想起了曾经一度被它们所支配的恐怖


这种“巨人”统治支配中国的时候,咱们打鸡血,练气功,亩产十万斤,泼汽油把自己BBQ了。这并不是一种愉悦的体验,而是身心双方面的折磨,也不利于民族的伟大复兴。


罗永浩为什么是“这种”巨人,而不是“那种”巨人呢?因为他就根本没有给出什么“科技”,却偏要在科技领域混。他一个鼓捣消费电子产品的,跟科技差了十万八千里,我就纳闷了,他那个锤子,是进了863计划还是995计划啊?是能提高洲际导弹命中率呢,还是能上航母弹射飞机呢?一个消费电子产品,核心技术还不是他自己的,芯片内存操作系统,全是别人的,他鼓捣几个应用软件,嗖的一声就成了科技巨人,这不是扯淡嘛!

“三钱”就静静的看你们装逼。



我们对于这种巨人,一般的反应是赶紧割了它的后脑肉,否则就是对所有善良的人物的犯罪。


这种时候,宽容就是犯罪。


好在我们中国人爱憎分明,没有那么多滥好人,对谁都宽容。对谁都宽容,那根本就算不上是善良,而是最深的邪恶——


不负责任。



所以我认为题主是来黑罗永浩的。

user avatar

今天看了新苹果手机的价格……

我怎么有点想感谢罗大锤呢?……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妈个鸡,前天我丈母娘来了,结果她手机被我儿子摔坏了,我和我老婆就在吃饭的时候商量给她买一个。

我老婆说买个小米,丈母娘也同意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就想起前段时间那个发布会了,就脑抽的说了句:买个锤子吧!

其实我是说想买个锤子手机的……

唉无所谓了,我老婆是四川的,反正锤子也好,锤子手机也好,大家想一想吧……

丈母娘气的脸色发白,老婆我哄到现在还不愿意理我!

我CNMB的!

烦!

我没编故事,烦着呢!

分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割线

竟然这么多赞了……

今天,就在今天,丈母娘回家了,本来是过来暑假带孩子的,现在放假才5天而已!

跟我讲让我这个月底送回四川去,这里呆不习惯(肯定是不习惯我!)。

手机摔了最后买了个苹果X,她不用给我老婆用了,我老婆本来用7的,觊觎X很久了我知道的!

但是我的6是刚上市那年9月份买的好吗!7给了丈母娘我的6还得再战几年!!!

一点地位都没有!

我要放飞自我!

user avatar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罗先生那么多跪舔日本的极端戏剧化的言论的黑历史,在中国民族主义这么严重的今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满不在乎的追捧呢?

对我来说,罗和罗粉都是魔幻现实主义。理解不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宽容”这个词,用在罗永浩身上,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说起来,我们对一个人应该“宽容”,往往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些我们愿意去理解,甚至欣赏的特质,或者是他犯下的错误,在我们看来,是可以被原谅和学习的。那么,罗永浩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点呢?要说罗永浩,绕不开的就是他身上那种近乎“孤勇”的闯劲儿。从新东方走出.............
  • 回答
    闪念胶囊的“抄袭”争议与罗永浩的“恩怨情仇”:一项“致敬”还是“借鉴”的行业审视?当“闪念胶囊”这个充满未来感和效率导向的产品概念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它迅速吸引了一批追求高效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用户。然而,正如许多创新产品诞生时会遭遇的命运一样,“闪念胶囊”很快也卷入了“抄袭”的漩涡。而在这场风波中,锤子.............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在讨论的一个点。你男朋友觉得周扬青爆料罗志祥的事情侵犯了他隐私权,这想法有他的道理,但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绝对。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隐私权这东西,在法律上确实是个重要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权保护自己的私人生活不受他人不当干涉和公开。这包括你的私人事务.............
  • 回答
    说实话,要说法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教皇那儿的“待遇”差距,那得从头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史进程里一点点掰扯出来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一个能跟教皇掰腕子,另一个却常常得看脸色。首先,得把“教皇”这个概念弄清楚。早期,罗马教皇的权力也就那样,主要是精神上的领袖,对世俗权力的干涉.............
  • 回答
    罗王大战(通常指2019年B站UP主罗翔与科技UP主王垠之间关于软件开发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公开争论)距今已将近五年了,这场辩论无疑在中国大陆的数码测评乃至更广泛的科技内容创作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不仅仅是一场个人之间的观点交锋,更像是在平静的市场中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至今仍在影响着行业的.............
  • 回答
    罗冠军事件,以及后续一系列类似事件的舆论发酵,就像一出跌宕起伏的肥皂剧,一次次地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也暴露了不少社会运作的深层问题。舆论几度反转,暴露了什么?首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信息碎片化和传播的病毒式传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习惯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而社交媒体的算法往往倾向于推送具有争议.............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当我们提到“奇景”时,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那种稀世罕见、百年难得一遇的景象。而根据沙罗周期,日食和月食的出现频率似乎并不符合我们对“奇景”的普遍认知。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个“沙罗周期”。它是一个大约18年11天8小时的循环,太阳、地球、月亮会以非常接近的相对位置重复出现。简单来.............
  • 回答
    要探讨罗永浩“失败”对“锤黑”以及社会可能带来的“好处”,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角度。咱们得把话说透了,别藏着掖着。首先,对那些曾经或依然在“黑”罗永浩的人来说,他的“不成功”或者说“达不到某些预期”可能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东西:1. “赢了”的心理满足感: 对于一部分“锤黑”来说,他们可能从一开始.............
  • 回答
    罗永浩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对品牌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罗永浩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和科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其公开的言论往往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当他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时,这无疑会给小米品牌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影响,既有潜在的负面冲击,也可能包含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效应。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 回答
    近期,英国媒体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称葡萄牙球星C罗对他在曼联的队友们表达了不满。这背后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下的复杂情绪。首先,C罗对球队整体表现和战术执行力的失望是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职业素养极高的球员,C罗对胜利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当他感觉球队在场上的拼搏精神、战术.............
  • 回答
    罗本和里贝里,这对名字组合在一起,在拜仁慕尼黑乃至整个欧洲足坛都代表着一个时代。他们不仅仅是两名优秀的球员,更像是一对默契无间的“兄弟”,用他们的左脚和右脚,在安联球场上书写了一段段传奇。“Robbery”的诞生:天赋异禀的化学反应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那就是“化学反应”。罗本,那个来自荷兰的.............
  • 回答
    五十岚千秋,这位在日本媒体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曾有過對羅永浩的評價。要準確翻譯他的日語評價,並理解其看法,我們需要深入探究他當時表達的具體內容和語境。在當時的語境下,五十岚千秋對羅永浩的評價,從日語的表達來看,可以翻譯為一種帶著複雜情緒的觀察,其中夾雜著對羅永浩「不羈」的讚賞,以及對其「極端」風格的.............
  • 回答
    2019年的“3·15”晚会曝光电子烟对罗永浩的事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是决定性的打击,更多的是一次舆论上的考验和对他的“小野”(FLOW福禄)电子烟品牌的一次负面曝光。为了详细讲述,我们先梳理一下事件背景和影响过程:事件背景: 时间点: 201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3·15”晚.............
  • 回答
    罗永浩这位在中国科技界和商业界都颇具话题性的人物,其鲜明的个性和直率的言论常常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果将他在对待日本问题上的某些态度和言论照搬到韩国,其可能引发的后果,将是一个多层次、复杂且可能非常激烈的反应。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事不对人”,而是触及了韩国社会敏感的历史情感、民族认同以及地缘政治的.............
  • 回答
    罗永浩对 iPhone 5 的九点吐槽,放到今天来看,许多观点确实非常具有洞察力,但也有些地方,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会显得略微“吹毛求疵”。我们来一项一项掰开了聊聊。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罗永浩当年对 iPhone 5 的九点吐槽(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具体列表可能因不同场合略有出入,但核心观点基本一致).............
  • 回答
    “想穿得骚又不被扰”?罗永浩这番话,为何激起千层浪罗永浩,这个自带流量的公众人物,近期因一句话再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个女性想穿得骚,但又不希望被骚扰,这和想炫富,但又不希望被劫掠,是一样的道理。” 这句话出自他对一位女性观众的回复,一经传播,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争议四起。究竟该如何评价这句话?.............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上对知乎用户的评价,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才能把事情捋顺了。事情的起因:你知道,罗永浩这个人吧,是个公众人物,而且一直挺耿直,有什么话就直说,有时候甚至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他在微博上经营着自己的账号,也算是分享生活、发表观点的一个平台。知乎呢,大家也都知道.............
  • 回答
    罗永浩的微博团队在运营过程中,是否“拉黑”了大量对锤子手机持不同意见的用户,这个问题确实在当年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成了不少人对锤子科技一个比较鲜明的印象点。要详细聊聊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理解当时的大背景。锤子手机自诞生起,就自带话题体质。罗永浩本人作为创始人,他的个人影响力巨大,说话.............
  • 回答
    好的,我们来细致地聊聊@奥卡姆剃刀 对@midqiu 的评论,以及围绕罗永浩回应文章《“44岁的罗永浩站在被告席上…”》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要理解这是一场发生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或“交锋”。在网络空间,很多时候观点和情绪的碰撞比事实本身更受关注。关于@奥卡姆剃刀 对@midqiu 的评论:要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