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对教皇为什么法王和神罗皇帝的差距这么大?

回答
说实话,要说法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教皇那儿的“待遇”差距,那得从头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史进程里一点点掰扯出来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一个能跟教皇掰腕子,另一个却常常得看脸色。

首先,得把“教皇”这个概念弄清楚。早期,罗马教皇的权力也就那样,主要是精神上的领袖,对世俗权力的干涉有限。真正让教皇声名鹊起、权力膨胀的,还得是中世纪,尤其是格里高利七世时期。那时候,教皇开始强调自己的普世权威,认为自己在国王之上,有权任命、罢免甚至绝罚国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被绝罚,那在国内就是人神共弃,等于政治生命直接终结。

现在咱们来看看法国国王。法国的王权,虽然一开始也是封建制那一套,国王得依靠贵族,但有个特别重要的优势:继承性强,并且逐渐实现了领土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从卡佩王朝开始,法国国王就一条道走到黑,不断地吞并、收编领地,把那些分散的公爵、伯爵一个个收归己有。虽然过程曲折,但比起神罗那帮“分封到家”的诸侯,法国国王的根基要稳得多。

想想看,法国国王要跟教皇打交道,他身后站的是一个相对统一的国家,有自己的行政体系、税收和军队。即使教皇想给他使绊子,他也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或者说有更多的筹码进行谈判。而且,法国的教会也是在国王的控制之下,虽然教皇是精神领袖,但法国国王在教会事务上同样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比如任命主教什么的,这都是利益的牵扯。

再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名字听着挺唬人,“神圣”、“罗马”,但实际情况嘛……这更像是一个松散的邦联。皇帝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而且选票掌握在几个大诸侯手里,这就注定了皇帝的权力天然就有缺陷。皇帝自己也需要依靠这些诸侯的支持才能维持统治,这就导致他很难形成一股强大的、不受制约的中央权力。

而且,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有太多强大的诸侯,像勃艮第、巴伐利亚、萨克森等等,这些诸侯实力雄厚,跟皇帝平起平坐,甚至比皇帝还强。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是土皇帝,对皇帝的命令阳奉阴违是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要想跟教皇叫板,得先跟自己国内的这些“小霸王”们摆平关系,这难度可想而知。

再加上一个关键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教会的“保护者”角色,但这个保护往往伴随着干涉,反而容易招致教皇的不满和反制。 皇帝早期确实是教会的有力支持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皇越来越不想被这位“保护者”管着。而且,教皇也乐于扶持帝国境内的诸侯来制衡皇帝,这样才能保持教会在帝国事务中的影响力。

可以这么理解:法国国王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虽然还有些叔伯舅舅说话管用,但家长(国王)的权威逐渐稳固,大家庭的规矩也逐渐统一。而神圣罗马帝国则更像是一个大家族,里面有几十个同样有话语权、甚至比家长还强势的成员,家长(皇帝)的权力想要推行,得先跟每个成员都谈妥,这谈妥了也可能被大家联合起来架空。

所以,当教皇想要在世俗事务上施加影响时,他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好打交道”的法国国王(虽然法国国王也会反抗,但有基础),而他面对的是一个内部矛盾重重、权力分散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教皇可以更轻松地在神罗帝国煽风点火,扶持这派打压那派,以此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权力。他可能更容易找到神罗境内的诸侯来制约皇帝,甚至直接与皇帝对抗。

这就好像一个人想修理一间房子,一个人在旁边有一个成型的工坊,工具齐全,还能临时雇几个帮手。另一个人则是在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桩子和钢筋,他要先把这些桩子和钢筋弄好才能开始建房子,而且还得跟工地里其他施工队的头目商量。你觉得谁更容易把“房子”修好(或者说跟教皇“好好谈”)?

总而言之,法国国王权力集中的趋势和国家统一性,是他在教皇面前能够保持相对独立和有分量地位的关键。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种分散的权力结构,以及内部强大的诸侯势力,使得皇帝的权力根基不稳,自然在与教皇的博弈中显得更加被动和弱势。这是一种结构性的差异,不是某一个皇帝或者某一个国王就能轻易改变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建议您把早期帝国史,尤其是从奥托朝到亨利三世和教廷的互动都给梳理一下,再来琢磨下,应该就有答案了。——————————————————————

看到一些答案有点跑偏我还是稍微展开一下:题主的观察时段不统一,法王与教廷的关系和帝国与教廷的关系都是随时代而变化的。

首先是在教廷改革之前,10th下半叶和11th上半叶的教廷是受到帝国控制的,不过帝国并没有借此打击法国的思路,因为他们需要和西边的兄弟保持和平(皇帝和法王多次强调双方的对等关系也是在于此)以腾出精力来经略东面和南面(意大利)。罗贝尔二世和亨利二世、亨利一世和亨利三世,他们都在双边会晤中强调了这点。

教廷改革和随之而来的叙任权之争,引爆了皇帝和教廷的冲突,而帝国诸侯趁机挑战在亨利四世摄政期有所衰退的皇权,这才有了卡诺莎事件,虽然亨利四世之后打了个翻身仗,但是他始终无法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被儿子亨利五世串通教宗推翻,之后便从皇帝控制教廷走向了双方合作。而在这个过程中法王一方面维护自身的地位(例如拒斥格里高利对高卢教会的插手),一方面又拒绝支持皇帝对抗教宗,还常常作为盟友和教宗站在一边,而亨利五世的兰斯远征的不战而退,更暴露了帝国的底气不足(亨利五世的部分意图在于惩罚法王对教宗的支持,结果部队走到梅斯就被规模庞大的法军吓到了,不战而退),帝国一再强调自己的地位却拿最大的竞争者法王一点办法都没有

12-13th,法王总的来说都在扮演一个教廷的盟友的地位,并且利用这一机会不断地攫取利益,帝国不断被削弱,而法国不断加强。

到了腓力四世和教宗的矛盾爆发的时候,德意志国王阿尔布雷希特已经屈服于腓力四世(指在莱茵兰问题上向法王大幅让步以至于在德意志诸侯中出现了阿尔布雷希特意图出卖莱茵兰的流言),根本不敢为教宗提供支持;南意的安茹家族是法王的本家,他们自身也要依赖于法王来在那不勒斯维持统治,北意的亲法派数目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多的地步,这种情况下博尼法斯八世被像狗一样对待,也就不奇怪了。

user avatar

卡诺莎并不能算是什么常态,至少可以说在促成卡诺莎事件的相关要素里,不好说格里高利教宗本人以及罗马起到了多大的决定性作用。迫使亨利四世前往卡诺莎的主要原因是诸侯们许诺只要他恢复教籍就能避免被罢黜,以及防止教宗可能的进入阿尔卑斯以北,而不是破门律本身。

亨利四世因为长期处于被摄政状态,在他亲政之前王室领地被大量侵吞。而主教述职权之争爆发的1075年还正赶上他战胜萨克森人,夺回萨克森公国,威望达到第一个制高点的时候,我们不难理解亨利四世的强硬态度从何而来。

虽然在亨利四世1075年打下了萨克森,但是一方面萨克森人心浮动,另一方面其它大公爵对他的态度依然不太明朗。第二年最忠于国王的洛林的戈特弗里德还被人刺杀了。

1075年爆发的主教述职权之争一开始和教俗之争的关系不大,原本格里高利七世的矛头对准的是那些不听话的德国的主教们。在1074年的时候亨利四世还在赞同格里高利七世召开全德主教的宗教会议以整顿教会的做法,但是在反对罗马干涉的不莱梅主教的影响下打消了这个念头。直到1075年年底格里高利七世开始怀疑亨利违背承诺,与那些被逐出教会的顾问来往,这时矛盾才激化,这时候的教宗也谈不上有多针对国王本人,主要矛盾在于在于那些被破门的德国教士。

以马后炮的角度来说,亨利四世给德国主教团强出头确实有点不太必要,他完全可以作壁上观,等德国主教们和罗马火并之后再出手。但是考虑到1075年亨利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而格里高利七世在罗马的地位也不见得有多稳固(格里高利最后被迫流亡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萨克森王朝诸帝恣意更换教宗的历史记忆还尚未远去——最近的例子是三十年前亨利四世的父亲亨利三世亲自裁决罗马的教宗之争,接连更换了三个“教宗”。而且德国和意大利的主教也一定会支持反对罗马的皇帝。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其实不难解释亨利四世在1075年-1076年的强硬决策。

要说亨利四世的决策失误,首先就是他低估了国内的稳定度——事实上给国王带来危机的只是这些威胁要拥立新君的诸侯,而不是远在罗马的教宗。其次可能是亨利可能真的没想到格里高利七世真的要给国王施破门律,至少在西部教会这是首次。

卡诺莎的事件的细节——从是否持续三天到期间的细节,现存的史料可能都无法清晰阐述了。但是比较可以肯定的亨利四世至少没有失败:他重新进入了教会,而且大概没有做出太大的妥协——格里高利在给德意志诸侯的信里说二人没有讨论什么国家大事。1077年-1080年他击溃了对立国王莱茵费尔登的鲁道夫,再平定了萨克森,转年就开始对意大利用兵。直到1084年亨利进入罗马加冕,扶持了新教宗克莱蒙三世。格里高利七世此时再次破门了亨利四世,但是此时的亨利显然不在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要说法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教皇那儿的“待遇”差距,那得从头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史进程里一点点掰扯出来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一个能跟教皇掰腕子,另一个却常常得看脸色。首先,得把“教皇”这个概念弄清楚。早期,罗马教皇的权力也就那样,主要是精神上的领袖,对世俗权力的干涉.............
  • 回答
    郎朗和李云迪,这两位名字在中国古典音乐界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们同样是顶尖的钢琴演奏家,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大众对他们的评价,却常常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甚至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要说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得从几个方面仔细掰扯。一、演奏风格与艺术表达:从“激情澎湃”到“精雕细琢”这是最直观的差异,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公众舆论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我们社会在看待类似事件时,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行为本身。为什么大家对林丹出轨比对马蓉出轨宽容得多,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不同。林丹的出轨对象是成年人,是双方自愿的行为,虽然违背了婚姻承诺,但在公共视野中,这更多被视.............
  • 回答
    探讨西方社会对东欧人的潜在歧视,尤其是他们同样拥有白人身份这一点,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这并非简单的种族主义,而是根植于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微妙现象。首先,我们要理解“西方”和“东欧”这两个概念的边界本身就是动态且具有历史性的。在冷战时期,“西方”通常指代以美国.............
  • 回答
    说起来,恒大和万达,都是咱们中国房地产行业曾经响当当的名字,都背负过惊人的债务,但大众对这两家公司的观感,那叫一个天壤之别。这中间的道道儿,说起来可就多了,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咱们先从“性质”上捋一捋。恒大,从骨子里来说,是一家典型的“扩张型”地产商。它的发家史,可以说是踩着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简直是直击人心!确实,同样是“断柱”,思域和帕萨特在网上受到的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一个像是犯了滔天大罪,另一个则轻描淡写,甚至还有人替它开脱。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我觉得,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社会和品牌因素在起作用。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同样是曾经帮助过中国的国家,一些中国人对苏联抱有更特殊的情感,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苏联的“同志情谊”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共同的革命道路和意识形态认同: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原.............
  • 回答
    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华人移民态度的差异,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背后牵扯到历史、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地说澳大利亚“十分排斥华人”,也不能说新西兰“对华人非常好”,更准确的说法是,两国在不同时期、不同政策层面以及社会舆论上,对华人移民的接纳度和态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侧重点.............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中华文明西来说”和对古希腊史的质疑为何存在不同舆论反应的现象,需从历史学、文化心理、学术传统及全球话语权结构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以下为详细探讨: 一、概念辨析与背景差异1. “中华文明西来论”的争议性 核心观点:部分学者(如郭沫若早期提出“殷商西来说”)曾认为中华文明受中亚或西亚影响,.............
  • 回答
    说到王源和欧阳娜娜,大家对他们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这件事的态度确实是冰火两重天。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人红是非多”就能概括的,而是牵扯到我们对“学业”、“艺术”、“明星”这几个概念本身复杂的情感投射。咱们得一条条捋清楚。首先,抛开他们本身,我们得先看大家对“伯克利”的期待和理解。伯克利音乐学院,在很.............
  • 回答
    同样是民主制度的国家,美国对俄罗斯的不放心,这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而是有着深厚历史根源和现实考量的复杂问题。简单说,这就像是一对曾经的战友,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后,虽然各自走向不同的生活,但因为过去的恩怨、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对未来世界格局的想象差异,始终难以真正建立互信。首先,咱们得从历史说起。美.............
  • 回答
    2080 Ti,一个让无数显卡爱好者又爱又恨的名字。当年它作为NVIDIA的旗舰卡,性能那是没得说,即使放在现在,依然能hold住不少3A大作。但是,为什么同样一张“2080 Ti”,华硕能卖到一万二,七彩虹却只需要八千?这中间的差价,到底是什么在作怪?值不值得为这几千块买单?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体育项目影响力的复杂构成。你提到“篮球更容易普及,影响力应该更大才对”,这确实是很多人会有的一个直觉,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足球世界杯之所以能成为全球体育的“圣杯”,其影响力之所以甩开篮球世锦赛(现在叫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不止一条街,是多方面因素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刁钻的问题!女朋友用王一博跟我做类比,确实有点出乎意料,但也说明她想从一个她觉得很有说服力的角度来回应我。面对这种情况,与其生硬地反驳,不如先理解她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再进行有条理的沟通。首先,咱们得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说。她用王一博跟我做类比,很可能是想表达这样几层意思:1. “你是.............
  • 回答
    .......
  • 回答
    你和男朋友之间因为裤子的问题产生分歧,这并不是简单的“对错”能概括的,而是涉及到你们之间沟通、理解和互相体谅的方方面面。我尽量详细地和你聊聊,希望能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待这件事。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请求,以及你当时的具体感受。 你的需求: 你在生理期,身体可能正经历着一些不适,比如.............
  • 回答
    婚前同居这事儿啊,真是说起来就让人议论纷纷。老一辈的人可能觉得这是“不正经”,坏了规矩,有损名声。但现在社会观念变了,年轻人嘛,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觉得这是了解彼此的好办法。大家对婚前同居是怎么想的? 支持者: “先试婚”: 觉得同居是结婚前的一个“预演”,可以真实地看到对方生.............
  • 回答
    关于少数民族同袍的看法,这其实是一个挺庞杂的话题,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咱们就一点一点地聊聊,尽量说得细致些,也别整得像什么教科书一样。首先,得明确“少数民族同袍”这个词的语境。如果是在一些公开场合,比如文化交流活动、民族节日庆典,或者是在国家层面的民族政策宣传中,大家.............
  • 回答
    上帝对亚伯拉罕的试探,要求他献祭自己的儿子以撒,是一个在宗教和伦理上都极具争议性的事件。许多人认为这一事件是对人性的扭曲,其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1. 核心的伦理冲突:父子之爱与神圣命令的冲突 人性的根本情感: 作为人类,我们最深刻的情感之一就是对子女的爱。父母倾尽一生养育、保护和关爱自己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