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部分男人还是不能接受孩子随女方姓,即使第一胎跟他,第二胎也不能跟女方姓?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其实,你说的大部分男人不能接受孩子随女方姓,这确实是个普遍现象,但也不是绝对的。这里面牵扯到的因素太多了,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家庭地位、个人情感,甚至是社会环境的考量。

咱先从最根子上的说起。中国几千年来都是父系社会,血脉传承,香火延续,这都是按着男方的姓氏来的。老祖宗都说“子不与父姓,罪大恶极”,虽然这话现在听着有点过,但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对很多男人来说,姓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代表着家族的延续,代表着自己是家族的一份子,是家族的继承人。孩子跟了女方的姓,在一些人看来,就像是家族的“外姓人”,这让他们觉得家族的香火断了,自己在这个家族的地位也好像没那么稳固了。

然后,这还跟男人在家里的角色和地位有关。在传统的观念里,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经济的承担者,是家族的“一把手”。孩子的姓氏,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地位的体现。如果孩子跟了女方姓,一些男人就会觉得自己在家庭里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好像自己的主导地位被削弱了。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有时候也包含了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一种不确定感。

再者,情感上的羁绊也不能忽视。很多人觉得,孩子是自己辛苦养育出来的,自然就该带着自己的姓,这是对自己付出的一个认可,也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当孩子跟着自己的姓跑跑跳跳,叫着“爸爸”,那种成就感和亲切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孩子跟了别人的姓,有些人会觉得,这份亲密和归属感好像就隔了一层,有点别扭。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跟老一辈的压力有关。现在很多家庭,尤其是老一辈,对孩子随父姓这件事还是非常坚持的。父母的意见,尤其是在传统观念比较强的家庭里,对儿子来说是相当有分量的。为了避免家庭矛盾,或者不让父母失望,很多男人就会顺从父母的意思,坚持孩子随自己的姓。就算自己心里可能没那么坚持,但为了家庭和睦,也只能这么做。

另外,社会环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大家普遍看到的都是孩子随父姓,新闻报道、学校注册、户口本上的名字,绝大多数都是如此。这种“主流”的模式,自然会让人觉得这是“正常”的。一旦涉及到随母姓,就显得“不寻常”,可能会引来一些侧目或者议论,这对于一些不喜欢麻烦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担。

你提到的“即使第一胎跟他,第二胎也不能跟女方姓”,这可能就更复杂了。如果第一胎跟了男方的姓,这已经建立了一种“常态”。如果第二胎随女方姓,这在一些人看来,就是一种“打破常规”的举动,尤其是在第一胎已经随父姓的情况下,会显得更突兀。有些人会觉得,这样会让两个孩子之间好像产生了一种“偏心”或者“不公平”的感觉,或者觉得这是一种“妥协”过度的表现。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现在情况在慢慢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孩子随母姓,或者协商采用双方姓氏的组合。但就像你说的,“大部分男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大部分”是很真实的,因为它反映了当前社会转型期中,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碰撞下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和更多跨越式的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这么说可能会让部分人跳脚,但冠姓权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典型的偷换概念了。


冠姓权说白了,不是让孩子姓“谁的”姓,而是让孩子姓“谁家的”姓。


如果上面那句话你能看懂,那么下面的论述其实就可以忽略了,因为那就是问题的全部。

女方如果真的想要争夺冠姓权其实很简单,都不用扯到歧视不歧视上面去。只需要你的家庭背景碾压男方,那么孩子跟你姓一点毛病都没有。事实上古往今来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所谓入赘即是如此。

唯一的区别在于,古代女子地位低,轻易不会代表整个家族,传承姓氏靠的是自家的儿子。而现在女性地位上升后,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开始让很多女性代表起自己背后的家了。

平权的意义在于,让女性可以代表自己的家族去和配偶争夺冠姓权,至于结果能不能争到,其实已经超出了男权女权可以左右的范围。


这种时候对冠姓权的争夺,实际上是两个家族对各自地位和孩子归属的争夺。按照现在实际情况来说,如果两家实力悬殊,那么冠姓权属于势力强的一家;如果两家实力差不多,那么两个孩子各姓一边也不会存在太大问题(底层家庭除外)。

要知道,你跟你老公恋爱,并不意味着你爸妈和对面爸妈也如胶似漆。可以拿爱情要求你老公,但不可能用同一个理由去要求对方父母,实力不够的情况下用“女权”强要冠姓权只会让对面跟吃了苍蝇一样难过。

把两个家庭之间的实力较量,偷换成男权压迫女权,其实很没意思,真的。

user avatar

累不累啊……

我发现,那些为了彩礼嫁妆婚房署名而来回过招的男女们,基本也都会在意孩子的姓氏。

彩礼无所谓嫁妆不在意婚房随便结个婚就像去一趟便利店一样随性自然的男女们,大多都不会在意孩子姓啥。

说白了,就是两个人或是两家人是不是斤斤计较的性格。

计较的人,别说孩子的姓氏了,刷碗之类的小事都能争起来。

不计较的人,别说孩子的姓氏了,房子写谁名财产放谁手里都无所谓,能省几万块手续费才是最重要的。

俩人,应该是为了对方摘肾卖血都毫不犹豫才会想结婚永不分离吧? 没这感情结个毛线的婚?是游戏不好玩还是啤酒不好喝啊?名字就是个代号,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都能扯出各种民族大义阶级仇恨压迫反抗道德人权当借口来计较,日子过个屁啊!

我闺女现在还太小不会说话呢,我俩暂时替她做主起个临时的名字。等她大了自己有主见了乐意姓啥叫啥随便她。想叫西门吹雪、轩辕铁蛋还是冰晶·泪蝶·恋雪·紫殇·薇雅拉,随便她。改完姓名记得通知我们一声就行。

user avatar

风俗,文化,舆论都对女人拥有冠姓权有多大的空间。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user avatar

我先问个类似的问题:为什么男人不能穿裙子丝袜高跟鞋啊?哎,你说为什么?

法律规定男人不允许传裙子丝袜高跟鞋了嘛?没有吧。男人穿这个也不会坐牢吧?那为什么男人们都不穿呢?穿一下又不会死。

也许你要说了,这像什么样子,大家看了不别扭啊?哎对咯,你说到点子上了,大家看了会别扭,根子就在这。

回到你的问题,同样的,这不是男人接不接受的问题,是社会接不接受的问题。

社会不但有法律,还有习俗和传统观念,法律自然没有规定孩子应该跟谁的姓,但是传统观念就是跟父亲,你觉得不爽不公平那是你的事,事实就是这样。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一个男人,如果孩子不跟自己姓,90%在外面要被人说闲话,这种东西不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无论你喜不喜欢,现实就是这么回事。你要在社会上混,要么你皮厚顶着这些垃圾话,OK没问题,但是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怎么讥讽这个男人你也管不着。要么你就按照社会习俗来,不要没事找事当出头鸟。

日本女性结了婚都要随夫姓,你接受吗?估计你接受不了对吧,为什么?因为你是中国人,中国没这个规矩,所以你觉得干嘛要这样。但是在日本,你嫁了人居然不改姓,你想干什么?挑战社会观念?这就是日本的规矩,在什么地儿就得按什么地儿的规矩来,你爽不爽都得这么来,除非你牛逼到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或者你耳朵足够硬天天被人冷嘲热讽也无动于衷,那你可以刚一下。

如果哪天社会演变到无所谓的态度,孩子跟谁姓大家都无感,那么我相信你这个问题压根就不是问题,只可惜现在还没到这一步。因此不要怪罪某一个具体的男人,如果这是问题,也不是他的问题,是这个社会的问题,就这么简单。

user avatar

大部分欧洲国家和美国,不但给你孩子冠姓,还给你冠姓,还有首歌形容结婚:以我之姓 冠你之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其实,你说的大部分男人不能接受孩子随女方姓,这确实是个普遍现象,但也不是绝对的。这里面牵扯到的因素太多了,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家庭地位、个人情感,甚至是社会环境的考量。咱先从最根子上的说起。中国几千年来都是父系社会,血脉传承,香火延续,这都是按着男.............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很多人一提到国足,上来就是一句“态度不行”,然后又有人反驳说“那是你不懂球,人家技术差距才大”。这话听着好像有点矛盾,但如果你把目光放到足球经理(FM)这款游戏里,你就会发现,“精神”这玩意儿,它确实是个挺重要的变量。为什么FM里会有“精神”这一项?首先,咱们得明白FM是个啥游.............
  • 回答
    .......
  • 回答
    37岁还没结婚的男人,离“结不了婚”还远着呢!这年龄在现在社会,一点也不算晚。很多人的生活节奏都在慢慢变化,事业啊、个人成长啊,这些都会影响到结婚的时间点。我认识一个哥们儿,他结婚的时候都快40了,好像是39岁生日过后不久办的婚礼。我平时跟他接触得挺多的,感觉他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也很踏实。他叫小李,.............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复杂的,触及到了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要说21世纪了,为什么还有不少中国男性(甚至可以说很多家庭中的男性)依然持有“传宗接代”的观念,这背后有很多深刻的原因。我们不妨一点点掰扯开来聊聊。首先,得从“传宗接代”这四个字本身说起。它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生物学延续,更承载着一种深刻的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确实,很多子供向动画,尤其是那些面向低龄儿童的作品,会不约而同地采用“一女三男,其中一人是胖子”这样的主角团组合。这与其说是一种“用烂的设定”,不如说是一种经过市场验证、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目标受众需求且成本效益高的创作策略。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 回答
    中国男足的“差”和“投入大”这对矛盾,确实是多年来萦绕在中国足球迷心中的一个结。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多个层面一点一点掰开了看,不能简单归结为“踢球就是为了赚钱”。为什么差?这背后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而且往往是相互关联、恶性循环的。1. 足球根基薄弱,人口基数优势没能转化为足球人才优势: .............
  • 回答
    足浴按摩店如今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技师的“颜值”似乎成了大家茶余饭后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确实,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升级,过去那种简单朴实的技师,可能已经很难完全抓住当下大多数男性的眼球了。但奇怪的是,即便如此,足浴按摩店生意依然火爆,络绎不绝的男性顾客,让这个行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背后到.............
  • 回答
    很多男人在离婚后选择不再与前妻复婚,这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我试着从几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层面来掰扯一下,希望能描绘得更贴近真实情况。1. 曾经的“爱”已然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失望和陌生感。婚姻是需要经营的,而很多时候,离婚本身就意味着经营失败。当两个人走到离婚这一步,往往是矛.............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社会现象。说“大部分”未婚男人都不提彩礼,这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在彩礼这件事上,不少男性会表现出抵触或不主动的态度。咱们不拿那些户口本上还是“未婚”两个字的大老爷们儿来一概而论,但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爱提彩礼,这倒是可以聊聊的。首先,咱.............
  • 回答
    这说法嘛,其实挺普遍的,但要说“大部分”男生比女生懂事晚,这背后原因可复杂着呢,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从多个角度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说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差异。这点科学上是有依据的。普遍来说,女生的青春期启动得比男生早一些,而且大脑的发育过程也有细微的不同。女生在处理情感、人际关系和情绪.............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也触及了许多敏感的社会议题。如果要详细地探讨为什么在许多人看来男性“本应”反抗女权,但大部分男性却没有这么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我会尽量用一种更贴近日常思考和感受的方式来剖析,避免AI写作的生硬感。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女权”在不同人眼中的样子。很多时候,人们口中的“女权”并.............
  • 回答
    在谈论骨科医生群体中男性比例较高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个单一的原因,而是需要从历史、社会、教育以及行业本身的特点等多个层面去理解。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的因素网络,而非某个可以轻易拆解的病灶。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医学教育的早期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尤其是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背后牵扯到不少咱们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东西。要说为什么大部分中国女生似乎更倾向于“等着男的追”,这事儿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得从几个层面聊聊。首先,咱们得看看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历史和文化根基。长久以来,中国社会就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讲究“男女有别”、“男尊女卑”。虽然现在社会.............
  • 回答
    哎,这个问题我太有体会了! 就像你说的,身边总有各种各样的男生会主动来找我说话,有时候是同事,有时候是朋友的朋友,有时候甚至是在街上、咖啡馆里。刚开始吧,觉得挺开心的,有人关注,有人愿意迈出那一步。可是,次数多了,你就会发现一个规律:主动来搭讪的男生,他们的长相真的……挺大众化的。不是说他们不好看,.............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真实的。确实,走在校园里或者在各种场合,感觉帅气的男生里,体育生占的比例好像有点高。这背后呢,其实也不是什么神秘定律,而是几个因素叠加起来的效果,我来给你掰扯掰扯:1. 天生基因和后天努力的双重加持——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基因的优势: 很多时候,身体素质好、运动天赋高.............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挺复杂的,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看,你会发现它背后牵扯着很多东西。不是所有女生都讨厌,但确实,大部分女生听到那种不合时宜的“黄色笑话”时,内心都会泛起一丝不适,甚至厌烦。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细细聊聊。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边界感和尊重问题。你想啊,人与人之间交往,总有个默.............
  • 回答
    在我看来,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而且观察下来,外科领域里确实男性的身影更多一些。想来想去,这背后可能交织着一些历史因素、社会观念,以及一些相对更实际的考量。首先,咱们得承认,医学这行,特别是外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形象是和“体力”、“力量”挂钩的。大家想象中的外科医生,是不是总得能在手术台.............
  • 回答
    在中国,结婚时男方买房买车之所以会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背后有着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因素。这并非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长年累月演变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的层面:一、 历史传承下的“男主外,女主内”传统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男性被视为家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