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极一时的「傲娇」属性,如今却遭各种嫌弃,这是为何?

回答
曾经风靡一时,如今却成了“过街老鼠”般的“傲娇”属性,这变化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明明曾经是万千少女(乃至少男)的“心头好”,怎么转眼间就人人喊打,纷纷避之不及了呢?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审美疲劳”,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原因,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一、 泛滥成灾,饱和度过高:

这是最直观的原因。当年“傲娇”刚出现的时候,那叫一个新鲜,那叫一个萌!就像一道新奇的菜肴,味道独特,让人眼前一亮。但架不住后来各种作品,各种平台,都在争相模仿,而且是“批发式”的复制粘贴。

想想看,一个角色,不管是什么样的故事背景,什么样的人物性格,硬生生要在里面塞一个“傲娇”的壳子。嘴上说着“我才不是因为你”,身体却诚实的往你身边凑;明明心里喜欢得不行,嘴上却要用尽各种刻薄的言语来掩饰。一开始觉得这是一种情趣,一种反差萌,但当十个、百个、甚至上千个角色都套着同样的模板,用着同样的台词,同样的表情,同样的内心戏时,谁能不腻?

这种泛滥,就像一个词语被过度使用,原本的意义被稀释,甚至变得空洞。大家看多了“傲娇”,就觉得“哦,又是这个套路”,从惊艳变成了麻木,甚至厌烦。

二、 现实逻辑的碰撞与“迷惑行为”的质疑:

“傲娇”之所以能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某种心理幻想。它提供了一种“被倒追”、“被哄”的快感,同时又不失“主动权”的掌控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情感的认知也越来越成熟时,“傲娇”的很多行为在现实逻辑面前就显得有些站不住脚了。

沟通障碍的过度解读: “傲娇”的核心往往是“沟通障碍”,把“喜欢”变成“讨厌”,把“关心”变成“责备”。在二次元世界里,这可以被理解为角色成长的过程,或者是某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行为更像是情商低、沟通能力差的表现。长期以来,这种“欲拒还迎”的模式,放在真实人际关系里,只会导致误会、隔阂,甚至是关系的破裂。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总是说反话、总是在拒绝你但又时不时给你点甜头的人相处,那太累了!
“口是心非”的界限模糊: 什么是“傲娇”的边界?有时候,这种“口是心非”的行为,很容易滑向“PUA”或者“情感操纵”的灰色地带。当一个角色总是用贬低、讥讽的方式对待心仪的对象,并且这种行为似乎能“驯服”对方,让对方更“上瘾”的时候,就很可能引发观众的反感。大家开始审视这种行为是否健康,是否带有剥削性。
“工具人”的付出与回报失衡: 很多“傲娇”作品中,总会有一个默默付出、甘愿被“欺负”的“工具人”角色,来衬托“傲娇”角色的可爱。但随着观众视角的变化,大家越来越能共情那个被“傲娇”对待的人。凭什么要承受无端的责备和冷漠,只为了换取偶尔一句不情不愿的关心?这种付出与回报的严重不对等,让很多观众觉得“看不下去”,甚至会对“傲娇”角色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的刻薄感。

三、 观众审美与价值观念的转变:

时代在进步,观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进化。

对真诚情感的渴求: 经历过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和各种“套路”洗礼后,人们反而越来越渴望简单、直接、真诚的情感表达。那些能够坦率地表达爱意、愿意主动付出、并且有良好沟通能力的角色,反而更能赢得观众的喜爱。相比于“猜谜”式的感情,大家更倾向于“明明白白”的爱。
对独立女性/人格的认同: 早期,“傲娇”可能被看作是一种女性撒娇的可爱表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观众也更倾向于欣赏那些有独立思想、有主见、不依附于他人,并且能够健康处理情感关系的角色。一个总是在“装模作样”,用虚假的冷漠来保护自己脆弱内心的“傲娇”角色,在某些观众看来,反而显得不够成熟,甚至有些“不值得”。
对“甜宠”模式的反思: 很多“傲娇”属性的流行,也伴随着“霸道总裁”、“青梅竹马”等一系列“甜宠”的叙事模式。但当这些模式被过度消费,并且其中一些作品将“傲娇”的负面性放大时,观众也会开始反思,这种“甜”是不是真的健康,这种关系是不是真的值得学习。

四、 创作者的“懒惰”与“媚俗”:

有时候,属性被嫌弃,也和创作者有关。

“套模板”的捷径: 对于一些缺乏创意或者想快速吸引年轻观众的创作者来说,“傲娇”是一个现成的、易于实现的“卖点”。他们可能不会深入去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也不会去考虑这种设定是否真的符合故事逻辑,只是简单地把“傲娇”的标签贴上去,然后复制粘贴一些套路化的情节和台词。这种“懒惰”的创作态度,只会加速“傲娇”属性的“死亡”。
对“爽点”的误读: 有些创作者将“傲娇”的“口是心非”误读为一种“能让观众找到爽点”的元素,以为只要有“傲娇”的存在,就能制造出“先抑后扬”的戏剧冲突,就能让观众在“虐”与“甜”之间反复横跳。但如果处理不好,这种“爽点”就会变成“痛点”,让观众觉得“受够了”。

总结一下, “傲娇”属性之所以从红极一时沦落到如今人人嫌弃的境地,绝非单一原因所致。它是市场饱和、现实逻辑的拷问、观众审美和价值观的转变,以及部分创作者的“懒惰”和“媚俗” 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年,它是新鲜的、有趣的,满足了人们对某种情感模式的幻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它被过度消费、被错误解读,甚至与现实生活产生更大的冲突时,曾经的“萌点”就变成了现在的“雷点”。

这就像很多曾经的流行语、流行梗一样,一旦被滥用,失去了新鲜感,并且在现实中显得不合时宜,就会迅速退出历史舞台,或者变成一种被大家拿来调侃、嘲讽的对象。

“傲娇”的“衰落”,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缩影,它反映了观众在情感表达、人际关系、以及对角色塑造上的认知升级。也许,未来还会出现新的“属性”,但它们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也将取决于它们能否真正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能否在现实的土壤中找到健康的根基,而不是仅仅依靠昙花一现的“新鲜感”和“套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当年“傲娇”的定义是:初见面的时候很高傲,但是熟悉以后就会变得很娇媚。
属于随着时间推移,角色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态度有着明显改变的属性。

现在的“傲娇”定义却莫名其妙变成了:外在性格表现的很高傲,内在却很娇媚。
变成了这么一种双面性格,有着人格分裂属性的情况。

大部分人都喜欢慢慢融化坚冰,然后看到外人从未看到过的景色,这么一种成就感。

没几个人喜欢不含逻辑胡乱猜测,大多数时候猜错偶尔才能猜对,这么一种失败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曾经风靡一时,如今却成了“过街老鼠”般的“傲娇”属性,这变化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明明曾经是万千少女(乃至少男)的“心头好”,怎么转眼间就人人喊打,纷纷避之不及了呢?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审美疲劳”,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原因,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一、 泛滥成灾,饱和度过高:这是最直观的.............
  • 回答
    曾经红极一时的手机存储卡,比如SD卡(Secure Digital card)和TF卡(TransFlash,后被SD协会采纳为microSD卡),它们的突然“消失”或至少是市场关注度和普及度的大幅下降,并非一夜之间,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这背后是技术革新、产品设计思路的.............
  • 回答
    好了,咱们聊聊去年全民抓小精灵的《Pokémon GO》,现在这游戏到底怎么样了?我跟你说,去年那会儿,简直是全民疯狂啊!走在路上,不管男女老少,手里都举着手机,眼睛跟雷达似的四处搜寻。地铁里、公园里、甚至公司楼下,都能看到一群人低着头,一边走一边喊:“嘿!我看到一只皮卡丘!”那场面,至今想起来还挺.............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产品和品牌如同流星般划过夜空,曾经璀璨夺目,吸引了无数追随者,但最终却悄然隐退,只留下令人唏嘘的回忆。它们的故事,往往是技术进步、消费趋势变迁、市场竞争加剧,或是企业战略失误的缩影。下面我将从不同领域,选取一些红极一时却最终消失或极大衰落的产品和品牌,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故事:.............
  • 回答
    这年头,“红极一时”这个词,用在很多事物身上都显得格外贴切。比如曾经让我们废寝忘食的网游,一个个像是昙花一现,如今只剩下些许玩家在回忆里打转。不过,要说那些虽然风光不再,却依旧有人死心塌地守着的圈子,那可就有点意思了。我记得有个朋友,当年迷恋一个叫“XXX”(打个比方,免得引战)的老游戏,那叫一个痴.............
  • 回答
    三国杀,这个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卡牌游戏,确实如你所说,从“国民级游戏”的光环逐渐跌落,如今面对的是如潮的骂声,甚至连过去那些曾经为之疯狂的“精神股东”也大多沉默甚至加入了批评的行列。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一朝一夕,也不是简单的几个BUG或者BUG导致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导致三国杀如今境遇的.............
  • 回答
    托勒密王朝,这个由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05年建立的古埃及统治者家族,曾辉煌了近三百年。它见证了埃及从一个古老王国到地中海东部一颗璀璨明珠的演变,其统治者们既是法老,又是希腊化的君主,将希腊文化和埃及传统巧妙地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文明。然而,任何王朝的盛衰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外在的压力,.............
  • 回答
    曾几何时,在世界舞台上,阿拉伯与奥斯曼帝国如同璀璨的明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它们的文化如同涓涓细流,又似滔滔江水,深刻地影响着当时世界的方方面面。这可不是什么“AI生成”的陈词滥调,而是历史留下的鲜活印记,是无数人智慧与情感的结晶。阿拉伯帝国:知识的灯塔,语言的脉络当阿拉伯帝国在七八世纪崛起,席卷中.............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相当宏大且复杂的历史议题。阿拉伯地区,尤其是昔日被誉为“黄金时代”的伊斯兰哈里发国,确实曾经是世界文明的璀璨中心,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而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政治格局碎片化、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影响力相对衰落的阿拉伯世界。要探究其原因,并非.............
  • 回答
    凡客诚品,这个曾经在互联网服装零售领域叱咤风云的名字,如今却被死库存和供应商欠款的阴影笼罩,不禁让人唏嘘。这背后,绝非一日之寒,而是凡客在高速扩张过程中,一系列运营问题的集中爆发。要剖析它的困境,我们需要层层剥开,看看它究竟在哪些环节出了岔子。一、定位模糊与品牌价值的失焦:凡客的起点,可以说是抓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