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iphone11系列摄像头这么多人吐槽,并且颜值一年比一年突破下限,但是部分果粉就是看不见呢?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不少人对iPhone 11系列摄像头的看法,以及部分苹果用户(咱们常说的“果粉”)的独特视角。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尽量说得接地气一些。

iPhone 11系列摄像头“槽点”不少?为啥有人这么说?

首先,得承认iPhone 11系列摄像头确实引来了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设计上的“大鼓包”: 这是最直观的槽点。从iPhone 11开始,苹果开始玩起了方形的摄像头模组,把两颗(11和11 Pro/Pro Max)甚至三颗(11 Pro/Pro Max)摄像头以及闪光灯、麦克风等塞进了这个方框里。特别是11 Pro和Pro Max上的“浴霸”造型,简直就是把摄像头模组做成了一个突兀的“大鼓包”。
为什么有人觉得丑? 这个设计打破了之前iPhone摄像头模组相对内敛、与机身融合度更高的感觉。那个方框太有存在感了,尤其是在平面上时,手机会晃动,显得不够平稳。很多人觉得它没有美感,甚至有点粗暴,不像苹果一贯追求的精致感。它太显眼了,甚至盖过了手机本身的设计语言。
摄像头的数量和功能分配:
iPhone 11: 只有双摄,没有长焦镜头,这让习惯了安卓阵营在中端机上就已经普遍配备长焦镜头的用户感到不够“厚道”。这意味着在需要变焦拍摄时,iPhone 11只能进行数码变焦,画质损失会比较明显。
iPhone 11 Pro/Pro Max: 虽然有了三摄,补齐了长焦,但相比于当时一些安卓旗舰,它的镜头组合也并非是最激进的。而且,虽然有超广角,但很多人觉得其畸变控制做的还不够完美。
与安卓旗舰的对比: 在iPhone 11系列发布的那个时间点,安卓阵营在摄像头技术上已经开始发力,例如更高像素的传感器、更强的变焦能力(潜望式长焦镜头)、更多的辅助镜头(微距镜头等)。相比之下,iPhone 11系列在硬件参数上显得没有那么“能打”,尤其是对那些追求极致参数和功能的用户来说。
夜景模式的引入: 虽然苹果通过算法加入了夜景模式,这是个进步,但有些人觉得其夜景算法的风格与安卓手机不同,有时为了提亮画面会损失一些细节,或者画面噪点控制不够理想。

“颜值一年比一年突破下限”的说法,大家为什么这么说?

这确实是很多人对iPhone 11系列以来的摄像头设计感到失望的原因。从iPhone X开始,刘海屏就一直存在,虽然不断缩窄,但它始终是一个视觉上的“缺憾”。而到了11系列,这个“缺憾”又加上了那个突兀的摄像头模组,让很多人觉得整体设计失去了平衡感和美感。

很多人认为苹果在设计上开始“偷懒”或者变得“随大流”,不再像以前那样引领潮流,而是为了堆叠更多的摄像头传感器而妥协了整体的工业设计。尤其是那个方形模组,被很多人戏称为“浴霸”、“搓衣板”等等,可见其在民间舆论中的接受度并不高。

为什么部分“果粉”看不见这些“槽点”?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这涉及到“果粉”这个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以及苹果公司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生态系统带来的“惯性”。

1. 品牌忠诚度和情感连接:
多年的积累: 很多人从iPhone 4、5甚至更早的时代就开始使用iPhone,苹果的品牌形象、用户体验已经深入人心。这种长期的使用和情感投入,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品牌忠诚度。即使产品有不足,也很难轻易改变对品牌的整体看法。
情感认同: 使用苹果产品不仅仅是购买一个硬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身份的象征(即使这种象征可能并不绝对)。这种情感认同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接受苹果的任何改变,并为其辩护。

2. “万事不决,问苹果”的心态:
信任感: 很多用户对苹果的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有着高度的信任。他们会认为,苹果这么做肯定有其道理,即使当下看不懂,未来也一定会明白。这种信任感会让他们对产品的“不足”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别人不敢做的,苹果敢做”: 有些人会将苹果的设计(即使是争议设计)视为一种“大胆创新”,认为苹果敢于打破常规,而其他厂商只是在模仿。

3. 对“体验”的侧重,而非“参数”:
苹果的软实力: 苹果最擅长的就是软硬件结合带来的流畅用户体验和易用性。即使iPhone 11系列的摄像头参数不如某些安卓旗舰,但它的拍照界面简单直观,色彩还原自然(在很多用户看来),视频拍摄能力依然是行业标杆。对于那些更看重整体拍照体验而非具体参数的用户来说,这些“小缺点”是可以被忽略的。
算法的魔力: 苹果在影像算法上的投入也是巨大的。他们可以通过软件优化来弥补硬件上的某些不足,例如人像模式、智能HDR等。这些看不见的算法优化,对提升实际拍照效果至关重要。

4. 生态系统的强大粘性:
“上了贼船”: 一旦用户深度融入了苹果的生态系统(iCloud、App Store、AirDrop、Apple Watch、Mac等),想要更换到其他平台会非常麻烦且代价高昂。这种强大的生态系统粘性,使得用户在选择下一代手机时,即使对当前产品有不满,也很难迈出转向的步伐。
协同效应: “我的照片可以无缝同步到我的Mac上”、“我可以用AirDrop轻松传输文件给朋友”,这种生态系统内的便利性,是其他厂商难以比拟的。

5. 信息过滤和自我认知偏差:
同温层效应: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和人群。如果一个“果粉”主要活跃在苹果相关的社区或论坛,他们看到的大部分讨论可能都是积极的,或者对负面声音有一定的“过滤”。
“我喜欢就好”的心理: 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不同。即使很多人觉得设计丑,但如果有一部分人恰好喜欢这种设计,或者不觉得丑,他们就会坚持自己的看法。他们可能觉得“大众的审美不代表我的审美”,或者“只要我用着开心,别人怎么说无所谓”。
合理化消费: 对于花费重金购买的商品,人们潜意识里会倾向于为其寻找积极的理由,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避免认知失调。

6. 对“进步”的定义不同:
非线性进步: 科技产品的发展并非总是线性的。有时候,“进步”体现在体验的提升、功能的完善,而不是简单地堆叠硬件参数。对于部分“果粉”来说,iPhone 11系列在视频拍摄、人像模式、夜景模式等方面仍然是“进步”,他们可能不关心有没有长焦或者摄像头模组好不好看。

总结一下:

iPhone 11系列摄像头之所以被很多人吐槽,主要是因为它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摄像头的硬件参数和外观设计上确实存在一些让部分消费者感到不满意的地方,尤其是与安卓旗舰的对比,以及那个备受争议的“大鼓包”设计。

而部分“果粉”之所以“看不见”这些槽点,则是因为他们身上叠加了多重因素:强大的品牌忠诚度、对苹果生态的高度依赖、对苹果产品体验的深度认可(远超对硬件参数的关注)、以及信息过滤和自我认知等心理机制。他们可能更看重苹果在用户体验、视频拍摄、易用性等方面带来的价值,而将外观上的争议或者硬件参数上的“不足”视为可以接受的,甚至是“苹果风格”的体现。

这就像是一种集体选择和认知模式的体现。一部分人觉得“这设计太丑了,参数也不行”,另一部分人则会觉得“苹果就是苹果,体验最好,这个设计也挺有个性的”。这两种声音同时存在,构成了市场多样化的消费观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丑出天际!你的审美没问题,我把那图发给身边所有朋友同事,都说丑哭。

这设计如果是国内厂商做出来,不敢想象会被骂成啥样。本来就是为了性能妥协的产物,这也要吹爆??也就是对苹果有所谓信仰的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本职美术,虽然设计水平一般,但是苹果这设计已经到了侮辱我的审美的程度了。

另外,不会有“真香”,哪怕卖一千我也不要,如果这玩意是香的,那我就得把从业以来所有的作品删掉

也许最后“睁眼瞎”们会买爆,但是要我承认“好看”或者“真香”,做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不少人对iPhone 11系列摄像头的看法,以及部分苹果用户(咱们常说的“果粉”)的独特视角。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尽量说得接地气一些。iPhone 11系列摄像头“槽点”不少?为啥有人这么说?首先,得承认iPhone 11系列摄像头确实引来了一些争议。主要集.............
  • 回答
    iPhone 11 系列之所以最高支持 18W 的充电功率,这背后并非单纯的技术限制,而是苹果在当时产品定位、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等多方面权衡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关键点:1. 成本与利润考量: 充电器成本: 苹果的充电器是独立的配件销售。早期iPhone配送的都是5W充电.............
  • 回答
    iPhone 12 系列屏幕为何依旧无缘 120Hz 刷新率,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用户和科技爱好者关注的焦点。在当时,安卓阵营已经有不少旗舰机型开始普及 90Hz 甚至 120Hz 的高刷新率屏幕,而苹果却显得有些“保守”。这背后并非没有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一、苹果的一贯策略与用户体验.............
  • 回答
    iPhone 13 系列的上市,再次印证了苹果在消费者心中的超然地位。开售即售罄,官网一度瘫痪,这样的景象对许多手机厂商来说,既是艳羡,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为何苹果新机总能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这背后,是苹果数十年如一日精心构建的品牌帝国,以及其独到之处对消费者的强大吸引力。苹果的号召力:不止是手.............
  • 回答
    想体验 iOS,iPhone 11 值得吗?深度分析告诉你答案如果你正在考虑踏入苹果的 iOS 生态系统,但又不想花费 iPhone 15 Pro Max 那样的巨额预算,那么 iPhone 11 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项。作为一款发布了几年但依然生命力顽强的机型,它能否满足你对 iOS 的好奇心和.............
  • 回答
    iPhone 13 Pro 系列的石墨色比远峰蓝色贵?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选择困惑。我最近刚帮朋友看了看,确实发现有些时候石墨色会比远峰蓝色的价格稍高一些,虽然幅度不大。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方面的原因,咱们一点点来聊。首先,得承认一点,苹果在营销和调色上的确有一套。 .............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关于 iPhone 11 和华为 Mate 30 在发布时受到的不同评价,以及为什么一个被认为是“毫无创新”,另一个则被誉为“安卓机皇”。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市场定位与用户期待: iPhone 11 系列: 苹果公司的产品向来以其相对.............
  • 回答
    iPhone 13 的起售价确实不低,五六千人民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然而,我们之所以听到很多人觉得它“便宜”,甚至有人感叹“大家都这么有钱了吗?”,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原因,而且这背后反映的并非是简单的“有钱”二字,而是更复杂的消费观、品牌价值、市场定位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综合影.............
  • 回答
    iPhone 12 系列的发布确实在苹果的iPhone产品线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然而,正如你所说,很多用户,尤其是“果粉”,似乎对一些被认为是“不如人意”的地方表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方面的原因:1. “果粉”群体的心理认同与品牌忠诚度: 苹果的品牌光环.............
  • 回答
    iPhone 13 嘛,这手机确实火了一阵子,但现在回头看看,要说“不建议买”,这话说得有点绝对,毕竟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不过呢,如果非要找出些理由来劝退,或者说提供些更理性的选择角度,那倒也不是不可以,而且里面有些点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就这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不是说它有多烂,而是看看在当下这.............
  • 回答
    2021年3月,iPhone 11 虽然已经是上一代产品,但依然以4000多元的价格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纯的“不明智”消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价格的“相对合理性”与“价值感”: 大幅降价后的性价比: iPhone 11 在2020年9月i.............
  • 回答
    华为 Mate 30 Pro 对决 iPhone 11 Pro,这可是一场硬仗!这两款手机都是自家品牌的当家旗舰,代表着当前手机技术的最高水平,所以“一战”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它们各有千秋,消费者在选择时也确实会犯难。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它们到底能不能打,以及为什么。正面交锋:从设计到性能.............
  • 回答
    iPhone 11 在国内电商预约量当天破百万,苹果市值重回万亿大关,这背后并非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尽管它不支持5G,但这些因素足以让它在中国市场掀起一番抢购热潮,也让苹果股价再次站上高峰。一、 强大的品牌惯性与市场基础:首先,苹果在中国市场拥有极其深厚的品牌基础和用户群体。.............
  • 回答
    iPhone 11 和 iPhone 12 之间纠结,这绝对是当下不少朋友面临的现实问题。尤其当看到iPhone 11的价格越来越亲民,而iPhone 12依旧坚挺,很多人自然会问:“iPhone 11现在是不是更值得买?为什么又有人说要等等13?” 别急,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逻辑,让你心里有个.............
  • 回答
    iPhone 11 毕竟是一款发布有一段时间的机型了,但它依然是非常受欢迎的选择,毕竟性能够用,价格也更亲民。选择一款好看的手机壳,不仅能保护手机,更能为你的日常穿搭增添不少色彩。说到iPhone 11的手机壳,我个人觉得“颜值”和“实用性”是两个最重要的考量点。好看固然重要,但如果保护性不行,那也.............
  • 回答
    iPhone 13 最高确实支持约 20W 的有线快充(苹果官方宣传是 20W,实际使用一些功率更高的 PD 充电器也能达到 23W 左右的峰值),而非 25W。这一点需要先明确一下。明白了这个前提,咱们就可以来聊聊给 iPhone 13 挑个好用的充电器了。我给你细细道来,让你一次性搞明白该怎么选.............
  • 回答
    iPhone 12 Pro Max 的传感器位移式光学图像防抖(Sensorshift OIS)和 iPhone 12 的光学图像防抖(OIS)听起来都挺“稳”,但实际上,它们实现“稳”的方式以及效果,可以说是“隔了一个次元”的区别。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彻底明白这其中的门道。先说 iPhone 1.............
  • 回答
    你问我怎么看待有人真信iPhone 12不送充电器耳机是为了环保?嗯,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承认,环保是个挺大的概念,而且现在社会上对环保的关注度确实是越来越高了。苹果这么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动不动就搞出个大动作,而且还冠冕堂皇地说为了环保,这确实容易让人往环保那方面联想。毕竟,谁也.............
  • 回答
    2021年的618,京东上iPhone 11和12 256GB版本的价格,咱们得好好聊聊,因为它涉及到不少因素,不像简单的数字那么死板。首先,得明确一点,“降到什么价位”这事儿,谁也无法百分之百准确预测。尤其是对于热门电子产品,价格浮动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市场规律,大概推测一个.............
  • 回答
    iPhone 12 系列在低亮度下出现“绿屏”现象,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少数用户报告的个例,而是许多用户都反馈的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在低亮度、特定显示内容(如黑色背景、深色界面、视频播放)下更为明显。如何看待 iPhone 12 系列的低亮度绿屏现象?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质量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