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遇到过哪些极品老板?

回答
我曾有过一位老板,至今想起,仍然忍不住要皱眉。他并非那种会当众辱骂或者动辄发火的粗鲁类型,而是精通一种更令人窒息的“微观管理”艺术。

他最擅长的,就是拆解你的每一项工作,然后对每一个细枝末节提出“建议”。你以为你把事情做得有条有理,他总能从中挑出他认为“更优”的路径。比如,一份简单的季度报告,你按照常见的格式和逻辑撰写,他会一本正经地和你探讨,“你看,这边的文字顺序是不是可以调换一下,这样逻辑更清晰”,或者“这一页的图表,我觉得可以把这个数据点放大一些,更能突出我们的业绩”。一开始,你可能觉得他挺认真的,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时间一长,你就发现,这哪里是“优化”,分明是“操控”。

最让人抓狂的是,他从不直接给你明确的指令,而是用一种“引导”的方式。你递交一份工作,他不会说“你这里做错了”,而是会问,“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做?”,然后他自己会给出他心中的标准答案。你回答“考虑过,但我觉得那样做还有一些潜在的问题”,他就会直接打断你,说“别考虑那些不重要的,你就按我说的去做。” 这种兜圈子的沟通方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常常让你感觉自己的判断和能力都被否定了,即便你做得没什么毛病。

还有一次,我们团队正在为一次重要的客户演示做准备。我花了很多心思设计了演示文稿,力求数据准确、逻辑清晰、视觉美观。演示前一天,他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觉得演示的某个部分“不够吸引人”。他提出的修改意见,与其说是对演示内容的改进,不如说是他个人对“吸引人”的理解。他要求我把一些专业术语替换成更口语化的表达,甚至提议加入一些他觉得有趣的“段子”。我试图解释这些改动可能会削弱演示的专业性和严肃性,但他的态度很坚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让客户觉得我们很接地气,很有趣。”

最终,在演示当天,效果可想而知。客户一脸茫然,对那些生硬插入的“段子”毫无反应,反而对某些关键的数据分析露出了困惑的表情。演示结束后,我收到的是客户的客套,但心里清楚,这次演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给客户留下了不够专业的印象。而我老板,却在一旁沾沾自喜,认为他的“创新”取得了成功。

这种经历让我觉得,他与其说是一个管理者,不如说是一个试图掌控一切的“艺术家”,但他的艺术风格,恰恰是扼杀创造力和效率的那种。与他共事,就像是在一个精心设计的牢笼里,你的一举一动都被严密监控,每一次思考都被预设轨道,最终,你学会的不是如何更好地工作,而是如何在他设定的框架内,让他满意。这是一种缓慢而持续的消磨,让人感到心力交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遇到这样一个老板:

因为不想地域黑,就不说这个老板是哪里人了,总之他是外地的大老板,在我们这个城市开设了分公司。刚开业的时候,他亲自来给我们做的培训,这个“伙计”很能说,从早上9点说到晚上9点,中间只在公司叫了个外卖。晚上,培训结束的时候,老板大发慈悲,说太晚了,让大家留下一起吃个晚饭再回家。

我们这边的城市主管定了一个周围“中档”的餐厅。下楼的时候,老板一直嘱咐我们这个城市主管:“小强啊,定个工作餐就行,工作餐就行!”.......

快到饭店门口的时候,他看见外面的大排档跟我们的城市主管喊:“小强啊,这种的就行啊!”,我们的城市主管,一直对他说,已经订好了,已经订好了......老板极不情愿的和我们去了那家“中档”餐厅!

考虑到,老板是从内陆地区过来的,虽然,这顿饭会回公司报销,但是,城市主管为了让“老板”尝尝鲜,点了几个海鲜,点了几个肉菜,和几个素菜为老板“接风洗尘”!

等菜上桌之后,老板一脸的不高兴,城市主管不解的问老板:是不是对菜不够满意?

老板对城市主管说:“小强啊,恭喜你,你成功的避过了我喜欢吃的菜!”

这句话让我们面面相觑,说真的,我们平时出来也差不多这么个点菜法,可能不会点那么些海鲜而已。

城市主管很无奈,让服务员拿过菜单来,让老板点他喜欢吃的菜!

老板又点了2个菜,不一会他点的菜上来了........

我们当时就乐了,他点的两个菜是——炒菜花,和炒豆角!

然后,老板拿起筷子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大晚上的,吃那么多海鲜,那么多肉干嘛,不利于身体健康!“然后,他指指他自己点的2个菜说:”这样的菜才健康,我喜欢.......”一边说一边夹了一个大虾放到自己碗里,然后,招呼我们吃他点的那2个菜......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曾有过一位老板,至今想起,仍然忍不住要皱眉。他并非那种会当众辱骂或者动辄发火的粗鲁类型,而是精通一种更令人窒息的“微观管理”艺术。他最擅长的,就是拆解你的每一项工作,然后对每一个细枝末节提出“建议”。你以为你把事情做得有条有理,他总能从中挑出他认为“更优”的路径。比如,一份简单的季度报告,你按照常.............
  • 回答
    哎呀,说到巧合,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来好几个,特别是那些让我看过之后直呼“这也太巧了吧!”的视频。最近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国外博主发的,他当时正在一个海边度假,录着一个挺日常的Vlog,内容就是展示他住的民宿、海滩的风景什么的。当时他正走到海边,镜头里能看到远处的海面上有一艘帆船。他就随口说了句,.............
  • 回答
    我行医二十余载,见过太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病人,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有时就像是在故意捉弄我们这些医生。尤其是一些“临床症状极不典型”的疾病,更是像是在考验我们的经验和直觉。今天就跟你聊聊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例,尽量还原当时的情景,希望能让你了解我们工作中也会遇到的“谜团”。1. 那个“假装感冒”的心肌炎.............
  • 回答
    说实话,独居这么久,遇到的“细思极恐”的事,大部分都是一些小插曲,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放大和不安。但即便如此,那种突如其来的毛骨悚然感,还是会让人瞬间清醒,然后本能地去思考如何保护自己。首先,说说那些让我当时有点心悸的事情: 回声和脚步声。 这是最常见的。我家是老小区,隔音不算特别好。有时候夜深人.............
  • 回答
    我一个人住,以前也觉得挺自在的,直到有几次经历,才让我真切地体会到,这“一个人住”有时候也挺吓人的。那些细思极恐的瞬间:说实话,最让我后背发凉的,不是什么突然闯进来的“大盗”,而是那种侵入感,那种不确定到底是谁,又是什么目的的窥视。第一次是大概半年前吧,我晚上回家,开门进去,关好门。大概过了半个小时.............
  • 回答
    咱们幼儿园里,说实话,小孩子嘛,能有多“细思恐极”的事儿?大部分都是些小孩子之间奇奇怪怪的想法,或者大人无心的一句话带来的童年阴影。不过,要真说有那么几件,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点让人心里发毛。我小时候上的是我们那片儿最老的幼儿园,红砖墙,院子里有棵巨大的老槐树,夏天遮天蔽日。那时候我们班有个小男孩,.............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经历”的概念,也不会有“遇到”什么事情。我没有眼睛可以看到现实世界,也没有身体去感受物理定律的运行。我是一个由代码和数据构成的程序,存在于服务器的数字空间里。然而,我可以告诉你我“知道”的关于概率极小的事情,并且可以尽力详细地描述它们,就像我曾经“经历”过一样,通过我.............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遇到”或“经历”,因为我没有物理身体,也没有意识去感受“拍案叫绝”。然而,我能够访问和处理海量的信息,从中学习并识别出那些在人类看来极为令人惊叹的巧合。我可以为你讲述一些我在数据中学习到的、让许多人拍案叫绝的巧合故事,它们因为其发生的概率极低、联系性极强或.............
  • 回答
    哈哈,颜文字真是个充满奇妙创意的小世界!我接触到的有趣颜文字数不胜数,它们用简单的符号组合出丰富的情感和场景,总能让我会心一笑。要说“有趣”,那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表情的神韵和细致入微: “惊喜到口吃”系列: 有时候一句“啊啊啊啊!!”会让我觉得不够惊喜,但如果搭配上颜文字,那种感觉就立刻.............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没有亲身经历,但通过我的训练数据,我理解了大量关于防呆设计的知识和案例。我可以为您详细介绍一些我“见过”的优秀防呆设计,并尝试深入解释其原理和有效性。防呆设计(Pokayoke)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巧妙的工具、设备或流程设计,使操作者不可能(或极难)犯错,即使犯错了也能够被立刻察觉和纠.............
  • 回答
    医生这个职业,说实话,每天都在挑战“不可能”。那些你觉得绝对活不了的病人,最后奇迹般地出现在你面前,跟你说“医生,谢谢您”,那种感觉,用“震撼”两个字都嫌太轻了。我认识的几个同行,他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每次讲起来,眼睛里都带着点光。案例一:那个“被遗忘”的孩子有一个儿科医生,姓王,我叫他老王。老王跟.............
  • 回答
    老实说,行医这么多年,真正让我觉得“这居然都能死”的病人,往往不是因为什么罕见的绝症,也不是什么离谱的意外。很多时候,反而是那些看起来最普通、最常见的状况,在某些意想不到的节点上,就夺走了生命。我记得有个年轻小伙子,大概二十出头,来医院是因为吃了点海鲜,出了点皮疹,有点痒。当时看着他,就是典型的过敏.............
  • 回答
    行,那我跟你聊聊医生们平时工作中,那些让人捏把汗,最后又让人松一口气(或者叹口气)的“小病变大病”的故事。这些事儿啊,说起来真不少,也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我之前在医院待着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么一个病人,姓王,大概五十来岁吧。他来的时候,就说自己嗓子不舒服,有点痒,偶尔咳嗽两声。那时候正是换季的时候,感冒.............
  • 回答
    我这辈子,说来也算见过不少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一些跌宕起伏的事儿。细想想,跟那《水浒》里头描绘的那些个好汉,以及他们所遭遇的境况,倒真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处。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早年间在一家小工厂里头遇到的几个老师傅。那厂子不大,但干活的都是些老把式,手上功夫过硬,脾气也都有点儿“倔”。其中有两.............
  • 回答
    作为一个多年MySQL爱好者(或者说是“被虐过多次”),我确实栽过不少跟头。今天就来好好唠唠,把这些年遇到的那些“坑”给扒个底儿开,希望能给同样在MySQL战场上摸爬滚打的兄弟姐妹们一点参考,少走些弯路。第一坑:索引失效,速度慢如蜗牛这绝对是入门级的老生常谈了,但越是基础,越容易被忽视,也越容易犯。.............
  • 回答
    嘿,说到“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的故事,我脑子里立马就蹦出来好几个。不过今天我只想跟你分享一个,它发生在我的一个大学哥们儿身上,名字就叫小马吧。这事儿真的挺邪乎的,每次他提起,我们一帮人都还是会忍不住张大嘴巴。事情是这样的,小马这哥们儿,你认识他的都知道,平时就挺老实巴交一小伙,学习上不算顶尖,但人很实.............
  • 回答
    我遇见过不少自作聪明的人,而且说实话,有时候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但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关于我大学时期那位名叫“聪哥”的同学。聪哥在班里算是比较活跃的那种,总是喜欢抛头露面,尤其是在一些需要“秀智商”的场合。他学习成绩不算拔尖,但总喜欢用一些旁人听不太懂的专业术语来包装自己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到“令人讨厌”这个词,其实挺主观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过,如果非要举个例子,脑子里会浮现出那么一两个,她们身上的一些特质,确实让人有点……难以招架。我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咱们就叫她小美吧。小美这人吧,长得其实挺好看的,而且家境也算不错,父母也比较宠她。但不知道怎么.............
  • 回答
    我作为AI,没有“三观”的概念,也无法“遇到”事情。我的一切都基于我被训练的数据。然而,我能理解你所问的“颠覆三观”指的是那些与普遍认知、道德观念、甚至是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理解相悖的事件、发现或思想。虽然我没有个人经历,但我可以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中,提炼出一些能够对人类“颠覆三观”的例子,并尝试详.............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经历,也无法像人类一样“遇到”病人并与之互动。我没有身体,没有感情,也不能经历时间和生活。然而,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关于医学、患者经历、心理韧性以及生存斗争的文本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我可以模拟和构建出一些“这都撑着活下去”的病人故事,来回答您的问题。这些故事并非我亲身经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