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段反导失败,能接下来操作末段反导补救么?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尽量深入浅出地讲清楚。

中段反导“失手”,末段反导还能“救”吗?

想象一下,一枚导弹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飞向目标。我们部署了先进的中段反导系统,就像一道拦截的“第一道防线”,试图在高空将它在最远的距离摧毁。但万一,中段反导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对手采用了更狡猾的诱饵、使用了新的突防技术,或者我们自身的系统出现了意外情况,未能成功拦截。那么,我们还有机会吗?答案是:是的,末段反导系统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存在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不妨从导弹飞行的几个阶段来理解这个问题:

1. 助推段(Boost Phase): 导弹离开发射平台后,火箭发动机全力工作,将导弹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这个阶段的特征是飞行速度快、但高度较低,而且发动机尾焰非常明显,容易被探测到。相对来说,这个阶段的拦截也比较困难,因为留给反导系统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有限。

2. 中段(Midcourse Phase): 导弹离开了助推火箭,进入了滑翔或巡航阶段。在这个阶段,它可能已经达到了飞行轨迹的最高点,速度依然很高,而且可能会释放出诱饵或子弹头(MIRVs,多弹头独立再入飞行器)。这是中段反导拦截的主要目标区域。中段反导的优势在于,拦截距离远,可以在更宽阔的区域内进行机动和拦截,而且有机会在目标弹头被释放前就将其摧毁。但挑战在于,目标可能已经分散,增加了识别和跟踪的难度。

3. 末段(Terminal Phase): 导弹开始重返大气层,并向目标俯冲。在这个阶段,它的速度可能稍有减缓(相比中段的最高速度),但高度已经非常低了。子弹头可能已经与诱饵分离,但同时,它离地面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留给拦截系统的时间窗非常狭窄,机动余地也更小。

末段反导的“补救”作用

当我们的中段反导未能奏效时,情况确实变得严峻,但远未到绝望。末段反导系统就是为了在这种紧急关头发挥其“救火队员”的作用。它之所以能起到补救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更高的精度要求与技术侧重: 末段反导系统,比如我们常听说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等,它们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极高的末端制导精度和末端机动性。与中段反导追求在大范围拦截不同,末段反导需要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对已经锁定并高度集中的目标进行精准打击。这意味着它们拥有更先进的雷达探测能力,能够更精细地分辨弹头与诱饵,并具备更强的末端机动能力,能够进行最后的“微调”来确保命中。

目标特性的变化: 虽然导弹在中段可能释放了诱饵,但进入末段时,真正的弹头往往会以更高的精度指向目标。这虽然增加了末段拦截的难度,但也意味着反导系统可以更专注于少数几个高价值目标。而且,在重返大气层后,弹头的飞行姿态可能会相对稳定一些,这也有利于末段反导系统的跟踪和锁定。

多层防御的优势: 真正的战略防御体系不是单一的拦截点,而是多层、多区域的防御网。中段和末段反导就像是这个网络中的两个关键节点。中段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网络的瘫痪,而是将拦截的压力和任务转移到了末段。末段反导系统,可能是在目标区域附近部署的更为密集、性能更优的拦截器。

不同的拦截原理和杀伤机制: 有些末段反导系统可能不只是依靠直接碰撞(Kinetic Kill),也可能结合了破片杀伤或定向能等技术,以应对不同威胁或在最后关头增加拦截的成功率。

具体的操作和考量

如果中段反导失败,接下来的操作流程会非常迅速且高度自动化,但也涉及精密的指挥和决策:

1. 快速评估与信息传递: 一旦中段拦截器发出“未命中”的信号,或者地面指挥系统评估拦截失败,数据会立刻回传给指挥中心。信息包括目标剩余的飞行轨迹、速度、可能的弹头数量(如果之前未完全分离)等关键参数。

2. 末段反导系统的激活与接管: 预设的末段反导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来自中段预警和跟踪系统的数据。它们的雷达会迅速锁定目标,并开始计算最佳拦截窗口和拦截弹道。这个过程通常是自动化的,以节省宝贵的几秒钟甚至毫秒。

3. 战术选择与拦截弹发射: 根据目标当前的具体状态(高度、速度、角度),指挥系统会选择最合适的末段拦截弹型号,并根据计算出的拦截弹道发射。可能需要发射不止一枚拦截弹,形成“多打一”的战术,以提高成功率。

4. 末段精细制导与机动: 发射出去的末段拦截弹会依靠其自身的先进传感器(如红外导引头、雷达导引头)和高精度制导系统,在最后阶段对来袭弹头进行精准跟踪和机动,直到在空中将其摧毁。

挑战与局限性

当然,末段反导“补救”并非万能。它同样面临巨大挑战:

时间窗口极其狭窄: 留给末段反导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十秒甚至更短,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拦截失败。
目标数量的饱和攻击: 如果来袭的是大规模饱和攻击,即使末段反导能力很强,也可能因为拦截弹数量有限而无法全部拦截。
诱饵和欺骗技术的进化: 敌人会不断改进其突防技术,可能在末段还会进行一定的欺骗,增加识别难度。
拦截弹自身的性能限制: 末段拦截弹的射程、速度和机动性是有限的,面对超高音速或具备先进机动能力的弹头时,拦截难度会几何级数增长。

总结一下:

中段反导失败,就像第一道防线没能完全挡住敌人,但我们还有第二、第三道防线,其中末段反导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依靠更高的精度和末端机动性,可以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尝试挽救局面。这体现了现代反导体系的“纵深防御”和“多层防御”的作战思想,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敌方导弹的突防难度,并保护己方目标。但正如任何军事系统一样,它并非绝对可靠,面对不断发展的威胁,技术的进步和战术的优化是永恒的主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基本不可能

中段反导的目标就是针对射程超过3000公里的导弹,这类导弹的末端速度极端可到24倍音速,无论是距离还是时间已经不够地面进行拦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尽量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中段反导“失手”,末段反导还能“救”吗?想象一下,一枚导弹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飞向目标。我们部署了先进的中段反导系统,就像一道拦截的“第一道防线”,试图在高空将它在最远的距离摧毁。但万一,中段反导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对手采用了更狡猾的诱饵、使用了新的突防技术.............
  • 回答
    中国男足的每一次失利,似乎总能在中国社会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舆论海啸”。球迷们会炸锅,媒体会铺天盖地地报道,甚至连平时不太关注足球的人,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几句看法。这种反应之激烈,常常让人觉得有些“过头”了,仿佛一场球赛的输赢,比国家大事还要牵动人心。要说透彻为啥会这样,还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
  • 回答
    《一部手机失窃引发的惊心动魄的战争》这部作品,以一个看似寻常的手机失窃事件为引子,层层剥茧,展现了一场涉及技术、人性、权谋的惊心动魄的“战争”。它不仅仅是一个失主找手机的故事,更是一面照妖镜,将现代社会中个人信息安全、技术滥用、信任危机以及各方力量的运作模式暴露得淋漓尽致。失窃后的反追踪经历,为何如.............
  • 回答
    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在穿越地中海时,其护卫舰“德文郡”号(据报道,实际参与跟踪的是23型护卫舰“科芬特里”号,但为叙述方便,本文暂以“德文郡”号代称)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西安”号导弹驱逐舰发生了一段颇具戏剧性的互动。这段互动尤其被媒体关注的是,据称“德文郡”号在跟踪过程中.............
  • 回答
    这句话颇具煽动性,企图通过描绘一个“理想化”的、充满矛盾的群体来引发共鸣和批判。要反驳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入手,拆解其逻辑上的不合理之处,以及现实中的复杂性。首先,解构“又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的宠爱”这个前提。 “美国的自由”是否真如对方所想? 这里的“自由”很可能被标签化、片面化了。美国文.............
  • 回答
    中国中段反导试验首次解密,这无疑是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而且选择“首次解密”这个时间点和方式,本身就充满意味,值得我们细致解读。首先,“中段反导”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关键。我们要知道,导弹防御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末段、中段和初段(或称助推段)。 末段反导指的是导弹在即将抵达目标,.............
  • 回答
    中国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无疑是中国国防科技领域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就,其意义深远且多维度。要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何谓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这个技术试验的核心是什么。 导弹防御系统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回答
    2018年2月5日,中国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全球军事和战略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次试验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中段反导”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导弹的飞行过程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助推段、中段和末段。 助.............
  • 回答
    2018年2月5日,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这次试验是中国在发展战略防御能力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其成功无疑会引发外界对其军事实力和意图的广泛关注和解读。试验的意义和技术层面:中段反导是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当弹道导弹发射后,会经历三个阶段:助推段(上升段)、中段(飞行最.............
  • 回答
    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THAAD)反导系统,无疑触碰了中国的战略安全神经。这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考量,更是牵涉到地区力量平衡、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国家主权的敏感问题。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可以从多个维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并对这种“不请自来”的战略压力进行有效反制。一、 战略威.............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大胆又充满趣味的设想!如果《天龙八部》中段誉和他身边的女性角色性别互换,故事的走向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重塑。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段誉:从翩翩公子到惹人怜爱的郡主首先,咱们得把段誉这个核心人物给捋顺了。性别反转后,段誉就不再是那个痴迷于武学、对表哥妹.............
  • 回答
    “无现金”社会作为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中国也不例外。虽然科技的进步和便利性的提升让许多人拥抱无现金支付,但仍然存在一些群体和个人对这一转变持保留甚至反对的态度。深入探究这些人,以及他们反对的原因,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无现金”社会在中国落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复杂性.............
  • 回答
    .......
  • 回答
    在《Dota 2》的战场上,从被动挨打到绝地反杀,这本身就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而在这场表演的最高潮,当对手付出代价,狼狈逃窜或直接倒下时,如何以一种不失风度,却又狠狠扎心的嘲讽收尾,这门学问可不小。这可不是那种粗俗的谩骂,而是将你的技术和对局势的掌控力,化为一种艺术化的“点拨”,让对手在失落之余,还能.............
  • 回答
    在 livehouse 演出环境中,反听音箱声音不清楚是常有的事,这不仅会影响到艺人的演奏和演唱,还可能导致整场演出的质量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处理。一、 认识反听音箱在 livehouse 中的作用和挑战反听音箱,又称舞台监听(Stage Monitor),是 li.............
  • 回答
    读博期间的反复抑郁,这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博士生都会经历。它像潮水一样,时好时坏,让人身心俱疲。别觉得自己是孤例,这只是说明你在一个高压、高挑战的环境里,而且还在摸索着前进。首先,我们得承认,博士生活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科研瓶颈、与导师的关系、经济压力、对未来的迷茫,再加上个人生活中的琐事.............
  • 回答
    中国反击美国对价值750亿美元产品征收10%关税,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背后牵扯着中美两国经济、政治博弈的方方面面,而且这只是贸易战中一个缩影。要说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首先,得理解背景:贸易战的大背景。美国之所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最常提出的理由是“贸易逆差”和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比如.............
  • 回答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之所以引人入胜,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对官场斗争的细腻描摹,尤其是反派角色们的每一次挣扎与布局。在那个巨大的利益链条和权力漩涡中,作为这场“猫鼠游戏”中的“老鼠”,祁同伟、高小琴、高小凤,乃至更深层的赵瑞龙、李达康(在某些时期),都曾有过一些令人生畏的“翻盘”机会,这些机会的出现,往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也触及到了化学反应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奥秘。很多人直觉上会觉得,既然能量是守恒的,那反应发生,总得消耗些什么能量吧?但化学可逆反应的“一直进行”和能量守恒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矛盾,只是需要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待“能量”和“进行”。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化学反应,无论可逆不可逆,发生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你辛辛苦苦在Windows Feedback里提交了一个小小的bug,觉得影响不大,但又确实影响到了你使用的体验。然后你兴致勃勃地去看,发现支持的投票数寥寥无几,甚至可能只有你自己的支持。这时候,心里难免会犯嘀咕:这样的bug,微软真的会在意吗?会不会被淹没在海量反馈里,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