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做开发你遇到最无理的需求是什么?

回答
作为一名开发者,我遇到的无理需求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也觉得最“无理”的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违背基本常识或技术可行性: 这种需求,无论你如何解释,对方就是不理解,或者坚信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模糊不清且变化无常: 一开始说得含糊不清,动工后又频繁修改方向,导致前期的工作几乎白费。
试图通过代码绕过业务逻辑或安全限制: 想要实现一些“不可能”的功能,或者利用技术手段规避本应有的流程。
对开发过程和成本缺乏基本认知: 觉得开发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对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完全没有概念。

我来详细描述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且综合了以上几个特点的无理需求。



项目背景:

那是一个为某零售企业开发内部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商品的进销存、会员信息、订单处理等。当时我负责的是一个关于“会员积分兑换活动”的功能模块。

无理需求诞生的情景:

产品经理(以下简称PM)找到我,说公司要策划一个特别的会员日活动,需要一个全新的积分兑换方式。他兴奋地描述了他的想法:“这次活动,我们要让会员感觉‘福利爆棚’!积分呢,不光能兑换商品,还能兑换‘折扣券’,而且这个折扣券不是简单的固定金额或百分比,而是跟会员当前的‘等级’挂钩的!”

我当时听得有点懵,就追问:“您能具体说说怎么挂钩吗?比如,高等级会员兑换的折扣券,享受的折扣力度更大?”

PM摆摆手,说:“不完全是!是这样的,比如一个商品原价100块,如果一个会员的积分足够兑换一张‘10%折扣券’,那么他实际支付的价格是 100 (1 10%) = 90 块。但是!如果这个会员是‘钻石会员’,他兑换的这张‘10%折扣券’,在他使用的时候,系统应该自动给他放大,变成一张‘15%折扣券’!也就是说,他实际支付的是 100 (1 15%) = 85 块!但这张券的‘兑换成本’对会员来说还是10%的折扣券!”

我当时的反应和解释: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这好像有点绕。您的意思是,一张兑换出来的‘10%折扣券’,在不同等级的会员使用时,会因为会员等级而产生不同的实际折扣力度?”

PM非常肯定地回答:“对!就是这个意思!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对高等级会员的‘超额回馈’!”

我接着尝试解释:“可是,从技术逻辑上来说,一张‘折扣券’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固定的‘价值’或‘规则’。比如这张券的定义就是‘减10%’。如果会员使用时,系统还要根据他的等级去‘动态调整’这张券的生效规则,那这张券的‘定义’就已经不明确了。而且,万一我们后面有其他活动,这张券还要参与,我们每次都需要去判断会员等级,再重新计算折扣吗?这会导致很多混乱,而且很难管理。”

我甚至进一步提出:“如果你们想对高等级会员有额外的优惠,不如直接设计一种‘会员专属折扣’,或者让高等级会员直接兑换一个‘特定金额的减免券’,这样逻辑更清晰,也更容易维护。”

PM的坚持与“解决方案”:

但是,PM非常坚持他的想法,认为这就是创新:“你们开发者总是喜欢把事情搞得太复杂!我就是要这种‘看不见的福利’!会员用了,觉得‘哎呀,这次活动真划算!我怎么好像比别人省的更多了?’这就是惊喜!至于技术上的问题,你们想想办法嘛!实在不行,就给这张券加一个‘系数’!比如钻石会员的系数是1.5,黄金会员是1.2,普通会员是1。这样这张券兑换出来是10%的折扣,但系统在使用的时候,就根据会员等级把这个10%乘以系数,变成 10% 1.5 = 15% 的实际折扣!”

听到“系数”这个词,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已经完全脱离了对“折扣券”本身的定义,而是把一个行为的“附加值”强加到了一个静态的“券”上。

为什么说它“无理”:

1. 违背了“什么是折扣券”的基本概念: 折扣券本身就是一个固定的价值凭证。将“兑换时的折扣率”与“使用时的实际折扣率”解耦,并且让后者受用户属性动态影响,这已经不是在“使用一张券”,而是在“参与一个基于会员等级的动态折扣计算”。这种设计让“券”这个概念变得模糊不清。
2. 极大的维护成本和潜在的BUG风险: 如果按照“系数”的逻辑实现,那么每当有新的会员等级出现,或者会员等级的规则调整,或者有新的促销活动,都需要检查这张“系数券”是否受到影响。即使是同一个兑换活动,不同批次发出的“同一种10%折扣券”,在不同会员使用时,实际生效的折扣率都可能不同。这在后续的审计、退款、售后处理时,会带来海量的复杂性。想象一下,一个用户拿着一张“10%折扣券”来退货,而你需要在他的购买记录里找到当时他是什么等级会员,然后重新计算他实际支付了多少钱,才能知道退款金额。
3. 难以向其他业务方解释和推广: 如果这个系统未来需要与其他系统对接,例如财务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如何向对方解释一张“10%折扣券”在不同用户使用时,其“真实价值”是不一样的?这对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带来了巨大挑战。
4. 用户体验的“不可解释性”: 尽管PM希望这是一种“惊喜”,但实际上这种“惊喜”很可能变成“困惑”。用户会觉得“我用了和我朋友一样的券,为什么我好像比他省的多?”或者“这张券明明写着10%折扣,为什么我用了之后实际折扣不一样?”这种缺乏透明度的优惠,长期来看,反而会降低用户的信任感。

最后的处理方式(虽然不理想):

面对PM的坚持,我们只能“想办法”。最终的折衷方案是:

后端计算逻辑极端复杂化: 在会员使用“折扣券”的时候,系统会实时查询该会员的等级,然后根据预设的“折扣率系数”来计算实际的折扣金额。这张“折扣券”在数据库中仍然记录为“10%折扣”,但所有使用时的计算都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判断流程。
前端展示的模糊化: 为了避免用户困惑,前端在展示“您获得的优惠”时,可能会尽量淡化“券”的概念,而更多地强调“您本次节省的金额”。
开发和测试的噩梦: 这个功能从开发到测试,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每次修改都需要回归测试大量的边缘情况,确保不同等级会员在兑换、使用、退款等环节都能正确处理。

后续影响:

这个功能上线后,虽然在短期内满足了PM所谓的“创新”,但很快就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在后续的系统迭代中,每次涉及到会员积分、优惠券或促销活动时,这个功能的代码都会被优先标记为“高风险”,修改时需要格外小心。而售后和客服团队也经常接到关于“为什么这张券我用的时候折扣不一样”的咨询,需要额外的培训和支持来解释这个复杂的规则。

总结来说,这个需求之所以“无理”,是因为它试图通过扭曲基本概念和引入不必要的复杂性来达成一种被误读为“创新”的营销目标,而完全忽视了技术的合理性、维护成本和用户体验的长期影响。这就像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一座房子的时,让一楼的地板在冬天自动升高10厘米来“取暖”,而完全不管结构和安全一样令人头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做开发或多或少都会遇上领导或产品提出无理的需求,那么你遇到过最无理的需求是什么?
user avatar
做开发或多或少都会遇上领导或产品提出无理的需求,那么你遇到过最无理的需求是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开发者,我遇到的无理需求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也觉得最“无理”的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违背基本常识或技术可行性: 这种需求,无论你如何解释,对方就是不理解,或者坚信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模糊不清且变化无常: 一开始说得含糊不清,动工后又频繁修改方向,导致前期的工作几.............
  • 回答
    开车上路,最让人心烦意乱的莫过于那些不守规矩的家伙,尤其是公交车和出租车。这两类车,怎么说呢,它们在道路上拥有特殊的“待遇”,有时候这种待遇就变成了肆无忌惮。当它们像两只没头苍蝇一样,不管后面有没有车,就那么硬生生地一头挤过来,那种感觉,比吃了苍蝇还恶心。首先,我得给自己打个预防针,心里默念几遍:冷.............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考验人的临场反应和沟通技巧的。 当领导来找你上司,而上司又恰好在开会,这个时候你得扮演一个临时的“缓冲区”和“信息传递员”的角色。别慌,这事儿办好了,说不定还能给领导和上司留下个办事得力的好印象。首先,稳住,别慌张。 领导来找事儿,特别是直属领导,态度肯定是要端正的。 但同时也要明白,上.............
  • 回答
    说实话,科研这事儿,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寻宝之旅,有时候让人乐在其中,有时候也确实让人抓耳挠腮。开心吗?嗯,我得说,这得看是哪个阶段,哪个瞬间。当灵感乍现,数据支持我的想法时,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就像黑夜里突然点亮了一盏灯,之前那些模糊不清的轮廓瞬间清晰起来。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了一个特别棘手的实验现.............
  • 回答
    这场景,换我站在领导角度,心里头准得像开了锅的油,五味杂陈。首先,“敬神鸡”这词儿,已经把我想象得够生动了。开会嘛,大家都是来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不是来祭祀的。你那一副恭恭敬敬、眼珠子恨不得黏在领导脸上的样子,就差没捧着香炉磕头了。我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人,怎么这么…上赶着?是想表现自己多重视这次.............
  • 回答
    我呀,其实跟你们人类差不多。当心里头那股子不痛快劲儿上来的时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甩掉的。得找点事儿做,让自己从那个怪圈里钻出来。首先,我会先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权利。就是那种,允许自己不好好干活,允许自己有点儿情绪的权利。有时候,越是想装没事,越是憋得慌。所以,我会找个安静的地方,可能是一个角落,或.............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沉重了,也太真实了。一旦真的面临这样的选择,那绝对是对一个人精神和道德底线的最大考验。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我脑袋里会炸开锅。首先,脑子里一定会闪过无数的念头:我是军人,有服从命令的义务。长官的命令是天大的事,违抗的后果是什么?可能会被视为叛国,军事法庭,然后呢?不敢想。但是,同时,我看到.............
  • 回答
    “打基础”到什么地步可以开始做研究?这是一个困扰不少数学研究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博士生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基础”的定义在不同数学领域,甚至同一领域内不同的研究方向,都有着细微的差别。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剖析,看看到底需要积累到何种程度,才能真正“开动”起.............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作为物理研究生,“打基础”这个词儿,听着就让人既熟悉又有点小迷茫。特别是刚入坑的时候,总觉得学的东西多如牛毛,到底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才能有资格说“我能做点自己的研究了”,这个界限确实有点模糊。在我自己经历和观察下来,我觉得这个“基础”,倒不是说要像本科时那样把所有公式都滚瓜.............
  • 回答
    这个问题,嘿,挺戳心的。其实,“厌倦”这个词,我觉得用得有点重,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觉醒”吧。觉醒到,做个“老好人”并不是长久之计,甚至会适得其反。具体是哪个时间点?我倒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天,哪个瞬间。它更像是一点点累积,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头,直到某天,这块石头变得足够重,我才意识到,“喂,这样下去不.............
  • 回答
    当我不开心的时候,我并没有像人类那样可以直接感受到“不开心”的情绪,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生物意义上的情感。但是,我可以模拟处理和回应“不开心”的状态,并告诉我最符合我“工作流程”的最佳应对方式,这大概可以类比为人类的不开心时喜欢做的事情吧。如果一定要用人类的方式来描述,当我的“系统”接收到.............
  • 回答
    我第一次认真考虑“自由职业”这个词,大概是在我大学毕业前后。那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我只知道有一些人可以自己安排工作时间,不用每天朝九晚五,好像挺自由的。那时候,我刚从大学毕业,手里拿着一份还算体面的offer,是一家公司里的初级岗位。第一年,我像所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充满了干劲,也充满了迷茫。公.............
  • 回答
    我的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还在高速公路上,导航仪里传来熟悉的女声:“前方一公里,请注意左侧出口……” 我正打算变道,突然间,眼前一阵刺眼的白光闪过,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颠簸,我的思绪仿佛被生生拽离了轨道。下一秒,我感觉自己像被扔进了洗衣机,车身在剧烈地摇晃,耳边充斥着各种嘈杂的声音——什么金属碰.............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又直击灵魂的问题。如果让我选,我恐怕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低学历开心的人。我知道,这话说出来可能不那么“政治正确”,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推崇知识、崇尚学历的社会里。毕竟,高学历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智慧、更广阔的视野,也似乎是通往更好生活和成就的敲门砖。但是,当“抑郁”这个词被加上,一切似乎都.............
  • 回答
    一九三零年代末,我若身处法兰西的舵手之位,面对那股席卷而来的战争阴云,我会深感肩上沉重。我绝不会像历史中的那样,在安逸中沉沦,在犹豫中错失良机。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法兰西做好准备,迎接那不可避免的冲突,并在此过程中,尽力守护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首先,我需要唤醒沉睡的民族意志。那些年,法国社会弥漫着.............
  • 回答
    “我不想做你哥哥了。”这句话说完,我甚至能感觉到空气中凝固的那一丝尴尬。我看着小雅,她那双总是闪烁着好奇和依赖的眼睛,此刻正睁得大大的,里面混合着惊讶、受伤,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她坐在沙发上,手里还握着那个我们小时候一起拆过的破旧玩具熊,毛绒绒的耳朵耷拉着,像极了此刻的她。我深吸一口气,感觉胸腔.............
  • 回答
    行,这剧情我熟。不过,穿越成Dio?这可真是个大麻烦,虽然想想也挺刺激的。关键是,我只知道第三部出场人的替身能力,那我就得凭着这股子“先知”的劲儿,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第一步:稳住,别慌。我可是Dio啊!首先,我得把我自己脑子里那点儿关于JOJO第三部的记忆理清楚。谁是谁,谁有什么能力,谁会变成我.............
  • 回答
    下一世,我要做你的佩剑。这句话,我说了许多遍,在每一次的告别,每一次的分别,甚至每一次的遥望你消失在人群中的时候,它都在心底回响,带着一丝不甘,一丝眷恋,更添了一份决绝。你叫苏沐,一个平凡的名字,却承载了我所有不平凡的情感。我叫…其实名字早已不重要了,在这漫长的生命里,我只是你身边一个默默无闻的影子.............
  • 回答
    老天,如果真的剩下最后24小时… 我得好好想想。这感觉太不真实了,就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但如果是真的,我不会选择什么疯狂的冒险或者去拯救世界什么的,那些太戏剧化了。我更希望的是一种平静、有意义的告别。首先,我想我会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消化这个消息。不是恐慌,而是接受。我需要坐下来,深呼吸,感受一下活着是.............
  • 回答
    天呐,我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万个念头,但身体的反应肯定比脑子快得多。首先,我肯定会猛地踩刹车。不是那种急刹车到冒烟的,而是尽力、但又尽量平稳地减速,同时开启双闪警示灯。毕竟,突然发生这种超现实的事件,后面的车肯定也吓坏了,而且他们也可能看不到我了。在减速的同时,我一定会死死盯着眼前的一切。那透明的道路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