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的同性恋不选择形婚而选择骗婚?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有些同性恋者会选择“骗婚”而不是“形婚”。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我们尽可能详细地剖析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

形婚 (Form Marriage):这是一种出于特定目的而建立的婚姻关系,但双方之间并没有真实的爱情或性关系。通常是为了应付家庭、社会压力,或者为了获得某些法律、经济上的权益(例如户口、拆迁款、养老保障等)。在形婚中,双方通常是知情的,并且会事先约定好各自的界限和责任。这种形式的婚姻,虽然缺乏感情基础,但在法律和外人看来,是“合法”的婚姻。

骗婚 (Deceptive Marriage):这是一种通过欺骗或隐瞒重要信息来达成的婚姻。在同性恋的语境下,通常是指一个同性恋者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避免社会歧视,或者出于其他原因(比如获得对方的经济资源、社会地位等),向异性恋者隐瞒自己的性取向,与之结婚。被骗的一方,在婚姻关系建立之初,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性取向。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呢?这背后可能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

一、 迫于家庭与社会压力,但对“形婚”有顾虑:

父母的期望是“名正言顺”的婚姻:很多同性恋者选择结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父母“抱孙子”、“传宗接代”的愿望,或者希望父母看到自己“安稳”地成家立业。对于一些父母而言,他们可能无法接受“形婚”这种“变相”的婚姻,他们希望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拥有合法身份的、可以公开的婚姻关系。形婚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假结婚”,是不被承认的,甚至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玩火”。
对“形婚”的担忧和不确定性:形婚虽然在理论上是双方协议好的,但实际操作中充满了变数。
法律风险:如果形婚被查出是假的(例如,某些与户籍、福利挂钩的政策),可能会带来法律上的麻烦,如合同无效、诈骗等指控。
财产分割:万一婚姻破裂,形婚的财产分割可能会比正常离婚更复杂,双方的协议是否能完全得到法律支持存在不确定性。
对方的“变心”:形婚的双方并非基于感情,而是基于利益或压力。如果对方在婚姻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例如,找到了真爱、觉得利益不够大、或者道德感作祟)反悔,形婚的约定就可能被打破,甚至反咬一口。
“亲密”程度的界定:即使是形婚,也可能需要扮演夫妻,在某些亲密行为上有界限上的模糊。这种界限的设定和维持,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压力。

二、 “骗婚”在某些情况下显得“更简单”或“更隐蔽”:

避免“形婚”的沟通和协商成本:形婚需要双方深入沟通,明确各自的底线、期望,并制定详细的规则。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耗时耗力,而且需要高度的信任和成熟度。相比之下,如果能找到一个相对好说话、容易被忽悠,或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骗婚在启动阶段,似乎“直接”了许多。
潜在的“好处”更大(在某些人眼中):
经济或资源获取:有些人可能看中了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希望通过婚姻获得更稳定的经济支持或社会资源。如果对方是异性恋,且家庭富裕,那么“骗婚”带来的潜在收益,可能会大于“形婚”所能获得的。
更“真实”的生活表象:骗婚者可能认为,通过欺骗一个异性恋者结婚,可以更自然地融入主流社会,更“像样”地生活,避免了形婚中可能出现的“露馅”风险,或者避免了被异性恋伴侣“发现”自己是同性恋的尴尬。
对“真爱”的失望或放弃:有些同性恋者在经历了一些情感挫折后,可能对寻找真爱感到疲惫,或者认为在现有社会条件下,找到能够接受自己性取向的伴侣并与之稳定生活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选择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方式,通过骗婚来解决现实问题。

三、 个人性格和道德观的影响:

道德底线的差异:每个人对欺骗的道德底线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认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如成家、传宗接代),一点小小的欺骗是可以接受的。
对伴侣的责任感模糊:骗婚者可能没有将婚姻中的责任感充分地投射到被骗的伴侣身上,认为对方并非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选择”的伴侣,因此在道义上的愧疚感会相对较低。
冲动和机会主义:有时,骗婚可能是一种冲动下的选择,比如在巨大的家庭压力下,遇到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就迅速采取了欺骗的手段。

四、 长期欺骗的“惯性”与“失控”:

一旦开始,难以回头:一旦选择了骗婚,就意味着要长期扮演一个角色,隐藏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为了维持这个谎言,可能需要不断地编织新的谎言,以避免被发现。
感情的意外萌生(可能性极低但存在):虽然是骗婚,但长期相处中,人与人之间仍可能产生某种形式的感情,或者出于愧疚、责任感而对伴侣产生好感。但如果对方是异性恋,这种感情往往是单向的,并且是不可能发展到真爱的。
被发现后的“破罐破摔”:一旦骗局被揭穿,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灾难,包括婚姻的破裂、家庭的破碎、社会的舆论压力,甚至法律的追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选择“破罐破摔”,进一步加剧对伴侣的伤害。

总结一下,为什么不选形婚而选骗婚,核心在于:

父母期望的“合法性”:父母可能不理解或不接受形婚。
对形婚的不信任或担忧:担心法律风险、财产纠纷、对方反悔等。
骗婚的“便利性”或“潜在利益”:认为在某些方面更“直接”,或者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个人道德观和责任感:对欺骗的容忍度不同。
回避形婚的协商成本。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对所有当事人而言,这都是一种带有伤害性的选择。骗婚更是对被欺骗一方造成了情感和信任的双重打击,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它也反映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同性恋者在面对家庭、社会压力时所承受的巨大困境,以及他们为了生存和“正常”生活而可能采取的一些极端手段。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够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能有的女的让他们觉得成本实在太低了,不骗白不骗吧……


跟你们讲个尴尬的事情。

曾经有一个女用户对我破口大骂,因为我说我老公婚前告白的时候,是带着工资卡来告白的。

我爸他爸都是交工资卡的,我们顺理成章的知道:交往的时候,男人钱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她追着我骂了20多层楼,说我不女权。说我就盯着男的钱包是个寄生虫。

我好声好气的跟她讲:拿了人家工资卡也要做好规划,而不是把人家的卡刷到赤字,人家交卡是信任你,你能把钱管好才是对得起人家的信任。

我尊重你经济各自独立的交往方式,也请你尊重我的。


没用,反正就跟个疯狗一样不依不饶的追着我咬。边咬边说自己的男朋友条件如何如何好,说自己娘家给了自己怎样怎样的教育背景,两个人是独立的个体,巴拉巴拉。


后来我把她拉黑了,但是她的头像和ID我印象比较深刻。


后来有一天我在别人的评论区里又遇到了这个人,手贱点进去看了一下。

那是一个异地恋话题。

人家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说自己怎样维护跟异地恋男友的爱情。说自己如何如何憧憬奔现。

说男友如何如何的宝藏,两个人一起投资挣钱。


我心想:人家骂我也是有这个资本骂我的,人家不仅娘家比我娘家硬,在念书上花钱比我家投入高,而且男朋友确实比我老公长得帅呀。


刷到那一条时,我正好跟朋友们喝茶呢,我还跟朋友把这一段她追着我骂的事儿和朋友说了。

朋友们传阅了一圈以后,一个基友说押一根棒棒糖,她男朋友是gay。你瞅那白袜子,太会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基友喝茶时说:哎,你还记得你上次给我看的那女的不?

我们拿她打赌男朋友是不是gay,她男朋友长得比较对我胃口,所以后来我关注她了。

现在她在网上使劲骂自己被杀猪呢。

我猜她要么是被骗婚,要么被骗钱。


但是他打开手机给我看的时候,我们发现那女的把自己账号注销了。


基友很遗憾:

唉,我要是坏一点,我也找个这样的SB女的骗婚。

真,被卖还数钱,别人好心劝还被骂,欺负这种人根本没有罪恶感。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00万➕,收藏8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