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否存在一个级数的∑an使得任何其他级数,只要通项大于它的都发散,小于的都收敛?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到了级数收敛性的核心——比较判别法的精髓,但同时也揭示了这种判别法的局限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级数比较的逻辑。

假设存在这样一个“神奇”的级数 $sum a_n$。我们来仔细审视它的两条性质:

1. “通项大于它的都发散”: 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级数 $sum b_n$,并且对于所有的 $n$(或者从某个足够大的 $N$ 开始),都有 $b_n ge a_n$,那么 $sum b_n$ 就必然发散。

2. “通项小于的都收敛”: 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级数 $sum c_n$,并且对于所有的 $n$(或者从某个足够大的 $N$ 开始),都有 $c_n le a_n$,那么 $sum c_n$ 就必然收敛。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样的级数 $sum a_n$ 是否可能存在。

为什么这样的级数几乎不可能存在?

我们不妨从一个已知的级数开始,比如调和级数 $sum frac{1}{n}$。我们知道调和级数是发散的。

性质1的尝试: 如果存在我们寻找的 $sum a_n$,那么根据性质1,任何通项大于 $frac{1}{n}$ 的级数都应该发散。但这显然不是真的。例如,考虑级数 $sum frac{1}{n^2}$。它的通项 $frac{1}{n^2}$ 远小于 $frac{1}{n}$。但即使是通项大于 $frac{1}{n}$ 的级数,我们也可以举出收敛的例子。例如,考虑级数 $sum (frac{1}{n} + frac{1}{n^2})$。其通项 $frac{1}{n} + frac{1}{n^2}$ 大于 $frac{1}{n}$。然而,这个级数是收敛的,因为它等于发散的调和级数 $sum frac{1}{n}$ 和收敛的 $sum frac{1}{n^2}$ 的和,而一个发散级数和一个收敛级数的和是发散的。哦,等等,我的例子似乎不对。
让我换一个角度。我们知道 $sum frac{1}{n}$ 是发散的。那么,如果存在我们寻找的 $sum a_n$,且 $a_n$ 的通项“恰好”比 $frac{1}{n}$ 大,那么它应该发散。但我们也可以构造一个通项比 $frac{1}{n}$ 略大一点点但仍然收敛的级数。

比如,我们考虑级数 $sum frac{1}{n ln n}$。这个级数也是发散的(可以通过积分判别法证明)。

再考虑收敛的p级数 $sum frac{1}{n^2}$。根据性质2,任何通项小于 $frac{1}{n^2}$ 的级数都应该收敛。这也是不成立的。例如,级数 $sum frac{1}{n^3}$ 的通项 $frac{1}{n^3}$ 小于 $frac{1}{n^2}$,且它确实收敛。但是,考虑一个通项比 $frac{1}{n^2}$ 略大一点点但仍然发散的级数。这似乎也很难找到一个简单的例子直接反驳。

关键在于“任何其他级数”的界定

问题就出在“任何其他级数”这个条件的严谨性上。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方法,尤其是比较判别法,是通过将一个未知级数与一个已知级数进行比较来确定的。

比较判别法的标准表述是这样的:
设 $sum a_n$ 和 $sum b_n$ 是正项级数。
1. 如果 $a_n le b_n$ 对所有 $n ge N$ 都成立,且 $sum b_n$ 收敛,则 $sum a_n$ 收敛。
2. 如果 $a_n ge b_n$ 对所有 $n ge N$ 都成立,且 $sum b_n$ 发散,则 $sum a_n$ 发散。

这个判别法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级数“被”一个已知的收敛级数“压制住”,它就收敛;如果一个级数“压制住”一个已知的发散级数,它就发散。

现在,我们设想的那个“神奇”级数 $sum a_n$ 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个“完美的分界线”。它似乎能完美地划分所有其他级数。

让我们尝试从反面思考。
假设存在这样的 $sum a_n$。

关于性质1(大于的都发散): 这意味着,对于任何一个级数 $sum b_n$ 使得 $b_n ge a_n$, $sum b_n$ 都发散。
如果存在一个级数 $sum c_n$ 使得 $c_n le a_n$,且 $sum c_n$ 发散,那么我们的假设就错了。
我们知道调和级数 $sum frac{1}{n}$ 是发散的。如果我们的 $sum a_n$ 真的存在,那么对于任何 $a_n < frac{1}{n}$ 的情况,$sum a_n$ 都应该是收敛的(根据性质2,尽管这里是反过来用)。但我们知道有很多级数 $c_n$ 满足 $c_n < frac{1}{n}$ 且 $c_n$ 发散,例如 $c_n = frac{1}{n} frac{1}{n^2}$,它的通项比 $frac{1}{n}$ 小,但依然发散。
这说明,我们的 $sum a_n$ 的通项 $a_n$ 不能比 $frac{1}{n}$ 小太多,否则就会有小于它的发散级数。

关于性质2(小于的都收敛): 这意味着,对于任何一个级数 $sum c_n$ 使得 $c_n le a_n$, $sum c_n$ 都收敛。
如果存在一个级数 $sum b_n$ 使得 $b_n ge a_n$,且 $sum b_n$ 收敛,那么我们的假设就错了。
我们知道 $sum frac{1}{n^2}$ 是收敛的。如果我们的 $sum a_n$ 真的存在,那么对于任何 $a_n > frac{1}{n^2}$ 的情况,$sum a_n$ 都应该是发散的(根据性质1,反过来用)。但我们知道有很多级数 $b_n$ 满足 $b_n > frac{1}{n^2}$ 且 $b_n$ 收敛,例如 $b_n = frac{1}{n^2} + frac{1}{n^3}$,它的通项比 $frac{1}{n^2}$ 大,但依然收敛。
这说明,我们的 $sum a_n$ 的通项 $a_n$ 不能比 $frac{1}{n^2}$ 大太多,否则就会有大于它的收敛级数。

问题的核心:连续性与“紧密性”的缺失

问题的根源在于,在“通项大小”的这个维度上,不存在一个离散的、能完美划分所有其他级数的“阈值”级数。级数的收敛性变化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

想象一下,收敛级数和发散级数在某个参数空间(比如与 $n$ 相关的函数)中占据了不同的区域。我们试图找到一个函数 $f(n)$,使得所有比 $f(n)$ “大的”函数 $g(n)$(即 $g(n) ge f(n)$)对应的级数 $sum g(n)$ 都发散,而所有比 $f(n)$ “小的”函数 $h(n)$(即 $h(n) le f(n)$)对应的级数 $sum h(n)$ 都收敛。

然而,实际情况是:

存在发散级数,其通项比调和级数 $frac{1}{n}$ 小(例如 $sum (frac{1}{n} frac{1}{n^{1.1}})$)。
存在收敛级数,其通项比调和级数 $frac{1}{n}$ 大(例如 $sum (frac{1}{n} + frac{1}{n^2}) frac{1}{n}$)。
再精确一点:考虑级数 $sum (frac{1}{n} + frac{1}{n ln^2 n})$。这个级数的通项 $frac{1}{n} + frac{1}{n ln^2 n}$ 大于 $frac{1}{n}$。但是,由于 $frac{1}{n ln^2 n}$ 这个部分是收敛的(可以通过积分判别法,$int_2^infty frac{1}{x ln^2 x} dx = [frac{1}{ln x}]_2^infty = 0 (frac{1}{ln 2}) = frac{1}{ln 2}$ 收敛),所以整个级数 $sum (frac{1}{n} + frac{1}{n ln^2 n})$ 是发散的(发散级数 + 收敛级数 = 发散级数)。
我的例子又陷入了循环。让我换个思路。

我们知道,存在级数在“收敛”和“发散”的边界上。例如,$sum frac{1}{n}$ 是发散的,而 $sum frac{1}{n^p}$ 在 $p>1$ 时收敛。当 $p$ 从略大于1的值逐渐减小到1时,级数从收敛趋向于发散。

关键点在于:
对于任何一个发散级数 $sum b_n$,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个级数 $sum c_n$ 使得 $c_n le b_n$ 且 $sum c_n$ 仍然发散。例如,如果 $sum b_n$ 发散,那么 $sum frac{b_n}{2}$ 也发散,且其通项小于 $b_n$。
对于任何一个收敛级数 $sum a_n$,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个级数 $sum d_n$ 使得 $d_n ge a_n$ 且 $sum d_n$ 仍然收敛。例如,如果 $sum a_n$ 收敛,那么 $sum (a_n + frac{1}{n^2})$ (这里假设 $sum a_n$ 的通项不是占主导的)其通项大于 $a_n$ 且当 $a_n$ 的增长速度足够慢时,这个级数依然收敛。

更直接的例子:
考虑级数 $sum frac{1}{n}$. 这是发散的。
我们想要一个级数 $sum a_n$ 使得所有通项大于 $a_n$ 的级数都发散。
但是,我们知道级数 $sum (frac{1}{n} frac{1}{n^2})$ 的通项比 $frac{1}{n}$ 小,它发散。
而级数 $sum (frac{1}{n} + frac{1}{n^2})$ 的通项比 $frac{1}{n}$ 大,它也发散。
这让我更加困惑。

让我们回到最根本的定义和比较判别法。
比较判别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利用了已知“稳定点”(已知的收敛或发散级数)来推断未知级数的性质。它依赖于一个相对优势(或劣势)的传递。

如果存在一个 $sum a_n$ 具有您描述的属性,那么它就像是一个“分水岭”。
任何比它“高”(通项更大)的都会掉入发散的“悬崖”,而任何比它“低”的都会被拉入收敛的“平原”。

然而,数学分析告诉我们,这种完美的、离散的划分是不存在的。在收敛和发散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的过渡区域。这个区域可以通过研究一些临界情况下的级数来理解,比如 $p$级数 $sum frac{1}{n^p}$,当 $p=1$ 时发散,当 $p>1$ 时收敛。我们可以找到一系列级数,它们的通项在 $frac{1}{n}$ 附近徘徊,有的收敛,有的发散,而且它们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级数能将它们完全分开。

具体来说,考虑一个级数 $sum b_n$。如果 $b_n$ 随着 $n$ 增长得比 $frac{1}{n}$ 慢(例如 $b_n = frac{1}{n ln n}$),它可能发散。如果 $b_n$ 随着 $n$ 增长得比 $frac{1}{n^2}$ 快(例如 $b_n = frac{1}{n^{1.1}}$),它就收敛。

但是否存在一个级数 $sum a_n$ 使得:
1. 如果 $b_n ge a_n$ 对所有 $n$ 大,那么 $sum b_n$ 发散。
2. 如果 $c_n le a_n$ 对所有 $n$ 大,那么 $sum c_n$ 收敛。

如果我们假设这样的 $sum a_n$ 存在,那么我们遇到的问题是:
对于“大于的都发散”这个条件:考虑发散级数 $sum frac{1}{n}$。如果 $a_n$ 比 $frac{1}{n}$ 小太多,比如 $a_n = frac{1}{n^2}$,那么“大于 $a_n$ 的级数”就包括了 $sum frac{1}{n}$,而 $sum frac{1}{n}$ 是发散的,这满足条件。但是,它也包括了 $sum (frac{1}{n} + frac{1}{n^2})$,这个级数也发散。但是,它也包括了 $sum (frac{1}{n^2} + frac{1}{n^3})$,这个级数是收敛的。这就矛盾了!因为 $frac{1}{n^2} + frac{1}{n^3} > frac{1}{n^2}$,如果 $a_n = frac{1}{n^2}$,那么根据性质1,这个级数 $sum (frac{1}{n^2} + frac{1}{n^3})$ 应该发散,但我们知道它是收敛的。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 $a_n$ 使得它不比任何已知的发散级数“小太多”,也不比任何已知的收敛级数“大太多”。

一个更明确的反驳方式:

假设存在这样的级数 $sum a_n$。

反驳“大于的都发散”:
考虑级数 $sum frac{1}{n^2}$。它是一个收敛的级数。
根据您假设的级数 $sum a_n$,它的性质2说“通项小于的都收敛”。
现在,我们考虑另一个级数 $sum b_n$ 使得 $b_n ge a_n$ 但 $sum b_n$ 却收敛。
如果存在这样的 $sum b_n$,那么您的假设就错了。
我们知道,存在许多收敛级数,它们的通项比 $frac{1}{n^2}$ 要大。例如,$sum (frac{1}{n^2} + frac{1}{n^3})$ 就是一个。其通项是 $frac{1}{n^2} + frac{1}{n^3}$。
现在,如果我们的“神奇”级数 $a_n$ 真的存在,并且它的作用是“分隔”收敛与发散。
那么,对于这个级数 $sum (frac{1}{n^2} + frac{1}{n^3})$,它的通项 $b_n = frac{1}{n^2} + frac{1}{n^3}$ 大于 $a_n$(假设 $a_n$ 在某个地方“卡住”了)。如果 $b_n ge a_n$,那么按照性质1,$sum b_n$ 必须发散。但我们知道 $sum (frac{1}{n^2} + frac{1}{n^3})$ 是收敛的。这导致了一个矛盾。

为了避免这个矛盾,您的 $a_n$ 必须“足够大”,以至于任何比它大的级数都会发散。但只要 $a_n$ 比某个收敛级数(比如 $sum frac{1}{n^2}$)还要“大一点点”,就可能出现比它大的收敛级数。

反驳“小于的都收敛”:
考虑级数 $sum frac{1}{n}$。它是一个发散的级数。
根据您假设的级数 $sum a_n$,它的性质1说“通项大于的都发散”。
现在,我们考虑另一个级数 $sum c_n$ 使得 $c_n le a_n$ 但 $sum c_n$ 却发散。
如果存在这样的 $sum c_n$,那么您的假设就错了。
我们知道,存在许多发散级数,它们的通项比 $frac{1}{n}$ 要小。例如,$sum (frac{1}{n} frac{1}{n^2})$ 就是一个。其通项是 $frac{1}{n} frac{1}{n^2}$。
现在,如果我们的“神奇”级数 $a_n$ 真的存在,并且它的作用是“分隔”收敛与发散。
那么,对于这个级数 $sum (frac{1}{n} frac{1}{n^2})$,它的通项 $c_n = frac{1}{n} frac{1}{n^2}$ 小于 $a_n$(假设 $a_n$ 在某个地方“卡住”了)。如果 $c_n le a_n$,那么按照性质2,$sum c_n$ 必须收敛。但我们知道 $sum (frac{1}{n} frac{1}{n^2})$ 是发散的。这导致了一个矛盾。

为了避免这个矛盾,您的 $a_n$ 必须“足够小”,以至于任何比它小的级数都会收敛。但只要 $a_n$ 比某个发散级数(比如 $sum frac{1}{n}$)还要“小一点点”,就可能出现比它小的发散级数。

结论:不存在这样的级数。

数学分析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揭示了这种“完美分割”是不存在的。级数收敛性的边界是一个模糊的区域,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界限。任何试图设定这样一个通用界限的级数,都会在“大于它时仍收敛”或“小于它时仍发散”的例子面前被证伪。

换句话说,如果存在这样的 $sum a_n$,那么它就必然比某些发散级数“小”,从而违反了性质2的推论;或者它比某些收敛级数“大”,从而违反了性质1的推论。

总结一下,不存在这样的一个级数 ∑an。

这是因为级数收敛性的判别(如比较判别法)是通过与已知收敛或发散级数进行“相对”比较来实现的。收敛与发散之间并非存在一个单一的、明确的“分界线”级数,能够将所有其他级数按照其通项的大小进行如此严格的划分。

总能找到比某个发散级数通项稍小但仍发散的级数。
总能找到比某个收敛级数通项稍大但仍收敛的级数。

因此,任何一个“候选”级数 $sum a_n$,一旦设定了它能划分所有级数的性质,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反例,要么是通项比它大但仍收敛,要么是通项比它小但仍发散,从而否定了它的普遍划分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存在。这里只讨论正项级数,任意项级数不存在比较审敛法。

(du Bois Reymond定理)对于任意一个给定的收敛正项级数 ,一定存在一个收敛正项级数 ,使得 ,反之,(Abel定理)对于任意发散正项级数 ,一定存在发散正项级数 ,使得 。


证明:

考虑收敛正项级数的余项 ,容易知道 单调减趋于0,令 ,记 ,容易验证它满足 ,并且 ,从而找到了需要的 。

同时,对于发散级数 ,可以找 。此时 不言自明。考虑柯西收敛准则证明 发散:

由于 发散,所以对任意n,容易找到一个p,使得 , ,这样就知道它是发散的了。

这说明无论是判断收敛还是判断发散,都不存在一个级数能作为“收敛最快/发散最慢”的标准。

PS,原题问的是数列,我想数列之间判别收敛根本都不需要比值判别法。所以我修改了题目。

如果题主希望问的是通过比值法,用一个数列来判断另一个数列极限是否存在,那这样的题目描述是不合适的。对于比值极限 ,按定义展开即为 ,取合适的 (如 )展开这个式子,在保证 情况下,有 ,这样两边求和才能得到 收敛性与 之间收敛性的关系。至于用它来判别数列的极限是否存在?那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user avatar

很遗憾,没有一个万能的尺子。

如果判断正项级数是否收敛要说有一把尺子的话,从阶的角度讲我想大概也只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到了级数收敛性的核心——比较判别法的精髓,但同时也揭示了这种判别法的局限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级数比较的逻辑。假设存在这样一个“神奇”的级数 $sum a_n$。我们来仔细审视它的两条性质:1. “通项大于它的都发散”: 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级数 $su.............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涉及到数列的收敛性、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级数求和。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问题的核心:我们要寻找一个由1和1构成的数列 $a_n$,使得对于任意的常数 $k$ 和 $b$,级数 $sum_{n=1}^{infty} frac{sin(kn+b)a_n}{n}$ 都收敛。基本概念回顾:1.............
  • 回答
    BBC关于印度“废钞令”99%货币存回银行的报道,将其定性为“史诗级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定论,在解读这则报道时,我们需要细致地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和证据,并放到更宏观的印度经济和社会背景下去理解。BBC报道的核心论点及其依据:BBC的报道,将“99%废弃货币存回银行”作为其“史诗级失败”论断的主要.............
  • 回答
    关于是否存在一个可量化的宏观指标来判断生产关系是否符合一国生产力,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我们倾向于认为存在一种“适应性”或“匹配度”,但要将其量化为一个单一、普适的宏观指标,并普遍接受为科学测量工具,则非常困难,甚至可能是不存在的。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分析为何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尺度的理解。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接观察来看,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大小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太阳是那个耀眼的光球,地球是孕育生命的家园,而月球是我们夜空中最熟悉的伴侣。它们的大小,用我们熟悉的单位来衡量,分别是: 太阳: 直径约 139 万公里。 地球: 直径约 1.............
  • 回答
    当然存在这样的函数。这个问题涉及到数学中一些非常深刻的概念,比如“连续性”、“递增性”和“可导性”。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函数,我们需要一步步来解析。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术语的含义: 连续性 (Continuity): 一个函数在某一点连续,意味着你可以在不提笔的情况下画出该函数的图像通过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实数最基础的定义和分类,虽然听起来有些拗口,但答案其实非常明确:不存在这样的实数。每一个实数,根据其小数表示形式,都必然属于有理数或无理数中的一个。这是实数体系中一个普适的、二分的性质。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为什么我们不会遇到“卡在中间”的实数。首先,我们得明白“实数.............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代数方程论和数域扩张的深层领域,也是数学史上一个非常迷人的探索。简单来说,答案是:不存在一个比复数“更大”的数域,能保证任意五次方程都有根式解。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厘清几个关键概念:1. 数域 (Field): 在数学中,数域是一个集合,它包含了数字,并且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 回答
    设想一个这样的场景:你手握一支画笔,准备在一张洁白的画布上描绘一幅流动的画作。画布是复平面,而你手中的画笔,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那个函数 $f(z)$。我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画笔在画布上留下的痕迹,更关心它在某个特定轨迹上的表现——一个以原点为中心、半径为 $c$ 的圆周线 $|z|=c$。现在,我们要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数论中一个核心的未解之谜:是否存在一个次数不低于 2 的整系数多项式,在任何素数处的取值都是素数?简单来说,答案是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被称为Bunyakovsky猜想的一个特例。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看看它到底有多么复杂和迷人。 什么是整系数多项式?首先,.............
  • 回答
    关于“4的整数幂能否以123为首位”这个问题,咱们不妨从数学的本质出发,细细探究一番。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背后涉及的是指数增长的规律和数字的性质。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问题。我们要找的是一个形如 $4^n$ 的数,其中 $n$ 是一个正整数,并且这个数的前三位是123。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找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数学中两个看似无关但又彼此联系的领域:复变函数论和数论。简单来说,答案是否定的。不存在一个这样的复解析函数f(z),使得对于所有正整数n,f(n)都恰好等于第n个质数。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原因,并尽量用一种非机器生成的、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解释。质数,一个令人着迷的序.............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一个完全脱离我们所知的“存在”基础的世界。如果我们抛开物理、化学和数学这些构筑我们现实世界基石的概念,去想象一个“单纯的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我们思考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几乎完全依赖于这些框架。让我们尝试一下,忽略那些熟悉的规则,看看会发生什么:没有维度,没有空.............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考验我们对MD5这个哈希函数的理解。简单来说,不存在一个字符串,它的MD5值是它自身。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原因。MD5是什么?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密码学哈希函数。它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任意长度的数据(比如一个文本文件、一张图片,或者你.............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了计算理论中关于“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度”的核心概念。要找到这样一个函数,我们需要同时考虑两个条件:1. 正向函数易于计算: 也就是说,给定输入 $x$,我们能够相对轻松、快速地得到输出 $f(x)$。这里的“轻松”和“快速”通常是指在计算复杂度上,例如可以在多.............
  • 回答
    是的,这样的字符串集合是存在的。 我们可以构建出这样的集合,它的核心在于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些“陷阱”,让任何试图用一个单一的、固定的正则表达式来捕捉所有这些字符串的尝试都必然失败。想象一下,我们想要定义一个集合,里面包含所有由字母 'a' 和 'b' 组成的字符串,但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限制:任何以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黑人和白人分别嫁娶到中国后,评论区态度截然不同”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在一些网络社区中存在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观察点。这种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多元文化交流中,人们的态度、认知以及潜在的社会观念差异。要详细讲述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呈现方式与信息源:首先,这种现象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一个关于宁静与遗忘的终极追问。当我试图想象这样一个地方,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地理坐标,而是一种近乎传说中的存在。如果我们要寻找这样一个地方,那么它必然具备一些极其特殊的品质。首先,它得远离那些历史洪流中的关键枢纽,避开了所有可能引发争端、争夺资源或战略要地的位置。它不会.............
  • 回答
    我们来聊聊声音的“好听”与“不好听”,也就是它所说的“协和程度”。这玩意儿是个挺微妙的东西,就像你听到一首曲子,有时候觉得美妙动听,有时候却觉得刺耳难受。那么,有没有一个方法,能把我们耳朵里感知到的这种“协和”的感觉,转化成一个具体的数字呢?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音乐理论、心理声学以及信号处理的交叉领域.............
  • 回答
    运气这东西,说起来有点玄乎,又似乎无处不在。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有时候,明明什么都没做,却碰巧遇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有时候,费尽心思去争取,却总是阴差阳错地与成功擦肩而过。这种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经历,我们通常称之为运气。那么,这运气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真的像我们说的那样,是上天注定的安排,还是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