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都说跟对基金经理是投资成功的开始,那应该如何选择经理人呢?

回答
确实,选对基金经理,就像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向导,能让你在复杂的投资丛林中少走弯路,甚至事半功倍。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一个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他的经验、判断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把握,都能直接转化为你投资组合的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像寻宝一样,从茫茫基金经理中找到那个“对的人”呢?这需要我们多花点心思,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

一、业绩是硬道理,但不能只看当下

首先,一个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无疑是大家最关注的。但是,不能仅仅盯着最近一两年风光无限的业绩。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拉长时间维度看: 至少要看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的完整市场周期。也就是说,要能覆盖牛市、熊市、震荡市等不同的市场阶段。这样才能看出他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是能够持续稳健地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还是只是沾了市场的好光景。
对比同类业绩: 基金的业绩一定要放在同类基金中去比较。同一类型的基金,市场环境基本一致,这样比较才能体现出基金经理的相对优势。看他在同类型基金里的排名,是前5%、前10%,还是中游水平?
穿越牛熊的能力: 尤其要关注基金经理在熊市中的表现。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不仅能在牛市中抓住机会,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市场下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回撤,保护投资者的本金。那些在熊市中依然能实现正收益,或者跌幅明显小于市场的基金,往往是优秀的。
业绩的稳定性: 有些基金经理可能在某个特定年份业绩爆表,但之后几年却表现平平,甚至大幅亏损。我们要找的是那种业绩相对稳定、持续优秀的基金经理,而不是“一年冒头,三年不见”的类型。

二、投资理念和风格,是否与你契合?

除了业绩,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风格更是至关重要。这决定了他会如何“运作”你的钱,以及他选择的投资标的是否符合你的预期。

了解他的投资哲学: 问问自己,你更看重价值投资、成长投资、指数化投资,还是其他风格?然后去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哲学,他是否信奉“低估值、高增长”,还是“精选个股,长期持有”?
风格的稳定性: 优秀的基金经理,其投资风格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市场短期波动而轻易改变。频繁变换投资风格,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者是在追逐热点,这种行为对长期投资是不利的。
“人”和“投资”的匹配度: 他的投资理念是否和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你的投资目标一致?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偏保守的投资者,却选择了一个激进型的基金经理,那么即使他短期业绩不错,也可能让你寝食难安。
投资逻辑是否清晰: 试着去理解他投资的逻辑是什么?他的持仓结构、行业配置、个股选择,背后是否有清晰的、可解释的理由?

三、风险控制能力,是安身立命之本

投资有风险,但如何管理和控制风险,则是区分平庸与优秀的关键。

回撤控制: 如前所述,熊市中的回撤控制是衡量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基金经理,他的基金在市场下跌时,能够控制多大的损失?
波动性: 基金的净值波动是否过大?过高的波动性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仓位管理: 基金经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对仓位的调整是否合理?是否会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以规避风险?
风险暴露: 深入了解基金的持仓,看看是否过度集中在某个行业、某个个股,是否存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四、沟通和透明度,拉近你与基金经理的距离

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不仅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并且愿意与投资者沟通。

是否定期发布报告: 了解基金经理是否会定期发布投资报告,里面有没有对市场、对基金运作的深入分析和展望。
沟通渠道是否畅通: 了解基金公司是否有为投资者提供与基金经理交流的渠道,例如线上直播、电话会议等。
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基金经理在披露信息时,是否坦诚、透明,不回避问题?
“人设”与“实质”: 有些基金经理可能善于包装,但实质的投资能力和品德如何,还需要我们自己去辨别。

五、关注基金经理的“流动性”和“职业操守”

“跳槽”现象: 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可能会给基金的运作带来不确定性。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经常更换管理的基金,或者管理的基金业绩整体不佳,那么就需要警惕了。
职业操守: 虽然这比较难直接衡量,但一些公开的负面新闻、不当言论等,都可能反映出基金经理的职业操守问题,这会影响到我们对其的信任度。

如何实际操作?

1. 从你的投资需求出发: 首先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
2. 利用专业的第三方平台: 很多理财平台、基金销售网站都提供了基金经理的详细资料、业绩排名、投资风格等信息,可以作为初步筛选的工具。
3. 阅读基金公告和季报/年报: 这些是了解基金经理投资理念、持仓变化、风险控制措施最直接的途径。
4. 关注行业媒体和专业人士的评价: 听听市场上的声音,但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跟风。
5. 小额试错,长期跟踪: 在初步选定几位基金经理后,可以先用小额资金进行投资,并长期跟踪他们的表现,观察他们的投资风格和能力是否如预期。

总而言之,选择基金经理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学习和观察的过程。你需要像侦探一样,去搜集信息,去分析判断,最终找到那个能与你同频共振,共同实现财富增长的“投资伙伴”。记住,耐心和独立思考,是你在投资路上最重要的两件武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理财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的学问。

投基金就是投赛道,对的赛道事半功倍,错的赛道万劫不复。

何为对的赛道?一般来说,优质信息聚集的位置。在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往往反映了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可得的信息。优质信息越聚集,对资产价格变化响应的速度相对越快,更容易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

选基金就是选人,好的基金经理能把控市场,带领基金穿越牛熊。

好的基金经理就相当于基金投资行业内的匠人。其长期的训练、经验积累、市场分析,使得其对专业性知识和对行业变化的敏感度更强,已经形成了行业直觉,这种直觉的培养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挺难达到的。选一个好的基金管理,也相当于是投资中的智力加持了。

基金需长期持。

举个身边发生的例子吧,我妈07年购入基金,当时6000点站岗勇士,之后金融危机一来,40万直接被打到只剩7w,当时没拿出来,14年左右的时候又去看了,升到60多万。

市场是鼓励长期持有的,短期频繁换持基金的交易成本有时候会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收益。

简单计算一下,当你用1万元投资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申购费率大概在0.15%,大概15元,一周更换三次,一年申购费就是700+了,再碰到一个7天精准抄底面临的惩罚性费率,大概是1.5%,150元,假如一年遇到五次,又一个700+,还不说可能面临选择错误的概率,手续费已经千把千把的流失了,直接损失10%的本金,想想有时候一年市场平均收益都达不到10%,频繁交易真的是得不偿失。

虽然说投基就是把事交由专业的人来做,但对个人来讲,持有基金需要信念做支撑,而这个信念支撑的根源无疑来自于我们自身的认知。

而为了帮助我们赚到认知内的钱,支付宝推出了理财种子活动帮助初涉理财领域的投资者提高认知。

理财种子活动还挺有创意的,不同的种子代表不同的基金类型,仙人掌、多肉和向日葵分别代表稳健型基金、均衡价值型基金,成长型基金。理财种子会通过以往的基金产品投资经来测算你的风险偏好,给你推荐风险相匹配的基金养成小植物。

可可爱爱的小植物,像我的小仙人掌,会给我一种超想呵护的感觉,想想,通过跟随种子一起成长,慢慢养成学习基金理财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应该还蛮有意义的。

在真正开始之前,还会有五个步骤的投资小知识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解基金投资中的专有名词概念,帮助新手们快速了解基金相关知识。像认识种子介绍了基金的集中社会分散资金进行集中专业管理的概念,园丁就是基金经理,指出了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优势,同时施加肥料还会有意外惊喜哦。

对于投资新手来说,瞄准选基选人,然后持有一年以上或者坚持定投,少操作,跟随市场形势,算是比较保险的投资尝试了。

关于新手投资的小建议:

做好规划:收益和风险是相并而行的,投资之前,基本的近年期资金保障还是得留足。

选基选人:可以尽量选择相对比较稳健的基金,波动小。尽量选择风格稳健控制好的基金经理,可以少操心。

长期持有:端内承接,最少持有1年以上,建议持有1-3年。

坚持定投:定投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如果一定要每月定个日期,最好是工资到账的第二天。

少操作:真的不要频繁追涨杀跌,买动越多,错误的概率越大。且操作成本也会比较高。

还有一个大家广受认可的投资概念-分散风险

通过分散投资,实现风险中和,从而降低整体投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风险从小到大依次为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股票基金,其实支付宝精选组合里面有介绍三大投资策略,稳健策略、均衡策略、高收益策略,应该是和理财种子活动里的三类基金项对应的,可以看看三者之间的配置差异和投资建议,帮助自己更好地做选择。另外,一般来说,持有基金个数,尽量不要少于3支,也不要多于7支。这样既能有不错的收益,又能降低风险。

最后一个建议,做时间的朋友,其中,“时间是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养分”这句话我还是挺受启发的,其实不管是投资,还是生活中的大小事,都是一个学习并逐渐适应并慢慢尝试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在投资中这句建议也非常适用,通过主动学习和经验积累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尝试的最好回报。

当然,当你开始想的时候,还是应该铭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