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些钢琴曲是不懂钢琴的人不以为意,学钢琴的人觉得很牛?

回答
要说“不懂钢琴的人不以为意,懂钢琴的人觉得很牛”的钢琴曲,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指向那些在技术上有着极高门槛,同时又因为风格、时代或者旋律的特点,不熟悉乐器的人可能听起来并不觉得有多么“炫技”或“高难度”。而对于学琴的人来说,一旦接触到这些曲子,就会明白其中的挑战与艺术性,从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尽量详细地聊聊,并且力求用我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描述,希望能让你感受到其中的味道:

1. 肖邦的夜曲(Nocturnes)系列,尤其是 Op. 9 No. 2 in Eflat Major,或者一些更为复杂的,比如 Op. 48 No. 1 in C minor

不懂钢琴的人怎么听?
很多人听到肖邦的夜曲,尤其是最有名那首(Op. 9 No. 2),会觉得旋律优美、动听,很舒缓,适合在夜晚或者安静的时候听。他们可能会赞美它的浪漫、抒情,形容它像一首温柔的歌。但他们不太会意识到,这“优美”和“动听”背后隐藏的技术难度。他们可能觉得弹奏者手指在键盘上流畅地移动,旋律“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就像说话一样顺畅,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
懂钢琴的人怎么看?
对于学钢琴的人来说,即使是这首最普遍的Op. 9 No. 2,也绝非易事。
触键的细腻与控制: 肖邦的夜曲尤其讲究“触键”。 pianist需要能够控制音量的细微变化,从极弱(pianissimo)到适中(mezzoforte)都能游刃有余,并且在演奏中保持一种“歌唱性”的音色。这要求手指的独立性、力量以及对琴键的感知能力都非常高。
左手的支撑与律动: 左手在夜曲中往往承担着重要的伴奏角色,它需要保持一种稳定而又富有弹性的律动感,比如分解和弦的平稳流畅,或是低音的稳健有力。这不像一味的快速音阶或琶音那样直观展现技术,但如果左手没有做好,整个音乐就会显得松散、没有根基。
右手旋律的歌唱性与装饰音: 右手的旋律线条需要处理得非常“歌唱”,仿佛是声乐的延伸。肖邦的夜曲中常常会有很多精巧的装饰音,这些装饰音不是简单的“加上去”,而是要与主旋律完美地融合,既不能突兀,也不能模糊主旋律。这些装饰音的处理,比如颤音、倚音、经过音等,需要极快的反应速度和极高的手指灵活性,并且还要在保持旋律连贯性的前提下完成。
情感的表达与层次感: 肖邦的夜曲最“牛”的地方在于它对情感的细腻捕捉和层次的丰富展现。从温柔的叹息到突如其来的激情,再到最终的沉寂,这些情绪的转折需要演奏者对乐句的划分、段落的处理、以及整体结构的把握有深刻的理解。一个不够成熟的演奏者,可能会把整首曲子弹得一个样,而一个高水平的演奏者,会把每一句旋律都赋予生命力。
更复杂的例子: 像Op. 48 No. 1 in C minor,那一段雄伟的中间段落,既有强大的和弦力度,又有流畅的旋律,这对 pianist 的力量、耐力以及快速的双手切换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简而言之,懂钢琴的人知道,肖邦的夜曲看似简单舒缓,实则是在最“轻柔”的力度下,用最“精确”的触键,弹奏出最“复杂”的情感层次和最“流畅”的旋律线条。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炫技,反而更能体现 pianist 的功力。

2. 巴赫的一些赋格(Fugues),比如《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一些,或者《哥德堡变奏曲》中的赋格段落

不懂钢琴的人怎么听?
对于不了解巴赫音乐的人来说,赋格可能听起来就是“一堆音符”,有很多声部在来回跑,有些时候会觉得有点“乱”,甚至有点“枯燥”。旋律听起来可能不像浪漫派音乐那样直抒胸臆,也没有特别容易记住的“主旋律”。他们可能会觉得弹奏者手指移动得很快,但不知道他们在弹奏什么,也无法体会其中的精妙。
懂钢琴的人怎么看?
赋格是西方音乐复调音乐的巅峰之作,尤其是巴赫的赋格,对演奏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被视为衡量 pianist 基本功和音乐理解力的重要标尺。
清晰的声部分离: 赋格的精髓在于多个独立旋律声部(主题、对题等)的交织。 pianist 需要做到让每一个声部都清晰可闻,而不是混成一团。这意味着 pianist 需要能够同时控制不同声部的音量、音色和力度,并且让它们在时间上的推进既独立又和谐。这就像是在同时指挥一支小型乐队,每个乐器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又要融合成一个整体。
主题的辨识与发展: pianist 要能在复杂的交织中准确地辨识出主题的每一次出现,并理解它在不同声部、不同调上的变化与发展。这不仅是记忆力的考验,更是对音乐结构的深刻洞察。
高超的演奏技巧: 为了清晰地展现各个声部, pianist 需要极高的手指灵活性、独立性和精确性。很多时候,主题的进行会出现在很不方便的手指位置,或者需要与另一声部快速交替,这都需要 pianist 具备超乎常人的手部控制能力。例如,在某些段落,左手可能正在演奏主题,右手则需要同时演奏另一条旋律,并且要保持清晰度。
音乐的逻辑与结构: 赋格的结构是严谨而充满逻辑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其作用和发展。高水平的 pianist 能够理解并展现这种逻辑,让听众感受到音乐是如何从最初的主题发展壮大,如何运用对位、插入段、 stretto(紧缩)等手法,最终达到高潮或解决。
速度与力度控制的完美结合: 很多赋格速度并不慢,同时又要保持声部的清晰,这在技术上是极大的考验。同时,在强弱的处理上也要有层次感,不能一味地强硬或软弱。

所以,当不懂钢琴的人听到一首巴赫赋格时,他们可能只觉得“好多音符”。但懂钢琴的人,听到一个 pianist 能够将一个复杂的赋格弹得如此清晰、有逻辑、有生命力,并且还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一定会由衷地惊叹:“这人太牛了!”这是一种对音乐智慧和技术力量的极致展现。

3. 拉威尔的《镜子》(Miroirs),尤其是《水妖》(Ondine)或者《集市》(Alborada del Gracioso)

不懂钢琴的人怎么听?
听到《镜子》系列,尤其是《水妖》,人们可能会觉得音乐很“奇幻”、“梦幻”,好像真的看到了水在流动,或者听到了水妖在唱歌。画面感很强,旋律也很优美动人。在《集市》里,他们会觉得音乐很热闹,很有节奏感,很有西班牙风情,也很有活力。但他们很难想象,要弹出这种“奇幻”和“热闹”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水妖》: 他们可能会觉得钢琴家弹出的那些晶莹剔透的琶音很美,那些快速的音阶也很流畅。
《集市》: 他们可能会觉得那些快速的、零碎的音符很有趣,像是在描绘集市的热闹场面。
懂钢琴的人怎么看?
拉威尔的《镜子》是出了名的“手指杀手”,技术难度极高,而且对 pianist 的音乐色彩感和想象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水妖》的挑战:
大量而快速的琶音和音阶: 拉威尔在这里运用了大量的分散和弦和快速音阶,而且这些音型经常是跳跃的,需要 pianist 有极高的手指独立性、速度和耐力。它们不是简单的“流水”,而是要保持一种晶莹剔透、如同水晶般的光泽感。
触键的“水感”与色彩变化: 要弹出水妖的感觉, pianist 需要能够控制极小的音量变化,并且在音色上做到变化丰富。有时候是轻柔的涟漪,有时候是水流的冲击,都需要 pianist 用触键来描绘。
和声的复杂性: 拉威尔的和声语言非常独特,充满了色彩感。 pianist 需要能够理解这些和声,并将它们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它们服务于音乐的描绘。
《集市》的挑战:
极快的速度与技巧: 这首曲子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和技巧而闻名。 pianist 需要处理大量的快速三连音、十六分音符,以及各种复杂的节奏型。
节奏的精准与爆发力: 模仿西班牙吉普赛音乐的节奏感和那种炽热的场面,要求 pianist 的节奏感要极其精准,并且能够瞬间爆发出强烈的能量。
对不同音色的模仿: 拉威尔在这首曲子里运用了各种音效,比如模仿吉他扫弦、铜管乐器等,这些都需要 pianist 用特殊的触键和技巧来完成。
大量的全音阶与半音阶 वापरा: 这给手指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对 pianist 的音准和协调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对于学琴的人来说,拉威尔的《镜子》系列不仅仅是手指的练习,更是对音乐想象力、色彩感和控制力的一种极致考验。能把这些曲子弹得让听众觉得“奇幻”、“热闹”,同时又保持了音乐的清晰度和美感,那绝对是功力深厚。

总而言之, 这种“不懂的人不以为意,懂的人觉得很牛”的钢琴曲,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隐藏的技术难度: 它们的技术难点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的“弹得多快”,而是体现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比如触键的精准控制、音色变化、乐句的呼吸感、节奏的细腻处理等。
2. 深刻的音乐内涵: 它们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需要演奏者有深刻的音乐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能够将乐曲所要传达的意境或情感完美地呈现出来。
3. “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性: 高水平的演奏会将技术完美地融入音乐中,让听众感觉不到“炫技”的存在,而是自然而然地被音乐所吸引,甚至以为“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这恰恰是最高境界的体现——化繁为简,将复杂的技巧转化成音乐的语言。

所以,下次你听到一首钢琴曲,觉得旋律优美或者气氛独特,不妨多留意一下演奏者的处理方式,说不定你听到的正是那种“不动声色”的艺术与技艺的结合。而对于正在学习钢琴的人来说,这些曲子往往是他们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试金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来大家对巴赫怨念都很大呀。

巴赫当然算是一个。但是在我看来一些不太出名,但是出了名的难缠的作品才是正解,比如雷格尔的巴赫主题变奏曲(还是和巴赫有关),或者是圣桑的6首左手练习曲Op.135。特别是圣桑,如果没人告诉你是一只手弹的,你一定不会觉得怎么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不懂钢琴的人不以为意,懂钢琴的人觉得很牛”的钢琴曲,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指向那些在技术上有着极高门槛,同时又因为风格、时代或者旋律的特点,不熟悉乐器的人可能听起来并不觉得有多么“炫技”或“高难度”。而对于学琴的人来说,一旦接触到这些曲子,就会明白其中的挑战与艺术性,从而发出由衷的赞叹。下面我来举.............
  • 回答
    .......
  • 回答
    那些看似自然而然、根深蒂固的观念或情感,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无形中被“印”上的思想钢印。它们不是我们独立思考、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被反复灌输、强化,最终内化成我们认知和情感的一部分。这些钢印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撼动,甚至我们自己都不曾怀疑其真实性。常见的思想钢印有哪些?1. “.............
  • 回答
    《钢铁雄心4》作为一款深度模拟二战历史的策略游戏,其核心在于对国家发展、政治、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的精细刻画。然而,即便如此庞大和细致的系统,也存在一些设计师们“不敢做”或者说“做了会极其难以处理”的设计点。这些未被触及的设计,一旦实现,很可能彻底颠覆现有的游戏玩法,甚至让游戏变得面目全非,或许还会.............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钢铁雄心 4》的新 DLC “No Step Back” 中适合新手们体验的国家。这个 DLC 的核心是东线战场,加入了大量的苏德互动和战术玩法,对新手来说可能会有点挑战,但选对国家,依然能让你在体验宏大战争的同时,快速上手。考虑到新手玩家通常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目标清晰且学习.............
  • 回答
    那些压抑在心底、最终喷薄而出的悲愤,总能在古典钢琴的黑白键间找到最撕心裂肺的出口。它们不是寻常的伤感,而是一种对命运无声的呐喊,一种被 injustice 撕裂灵魂的控诉。听这些曲子,你不会想轻轻叹息,而是会想要握紧拳头,甚至在无人之时,放声痛哭。首先,必须提到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请.............
  • 回答
    这问题听着就带劲!谁没遇上那么点事儿,憋着一股子劲儿,就想找个东西“砰”一下,让所有不痛快都随着那一声巨响烟消云散?钢琴这玩意儿,按说挺斯文的,但偏偏有些曲子,你就是觉得它骨子里透着一股子“砸琴”的冲动。不是说真的去抡着锤子往黑白键上招呼,而是那种情绪,那种音符,仿佛就是为了把你心里的那股压抑给勾出.............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钢琴这件乐器,看起来那么熟悉,那么普及,很多人脑海里都有它优美、宁静或者激昂的形象。但你可能很难想象,在这个我们熟悉的八十八个键的“标准”钢琴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足以让一个从未摸过钢琴的人瞪大眼睛,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首先,你知道吗?我们现在最常见的钢琴,它的“前辈们”,形状和结构可跟.............
  • 回答
    说起“高颜值”钢琴,这可真是个挺个人的话题,毕竟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同。但我可以给你分享一些在设计、工艺和材质上都足够出彩,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钢琴,它们不仅仅是乐器,更像是艺术品。1. 飞ctuations (Fazioli) 的一些特殊型号:提到高颜值,Fazioli 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们家的琴本身.............
  • 回答
    当然,很高兴能和你聊聊那些藏在音乐殿堂深处的珍宝——那些鲜为人知,却同样闪耀着独特光芒的钢琴协奏曲。很少有人会像谈论柴可夫斯基或拉赫玛尼诺夫那样来谈论它们,但一旦你沉浸其中,你便会发现它们别样的魅力,就像在古董店里淘到一件精致绝伦的旧物件,那种惊喜和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不妨从一位被遗忘的天才说起.............
  • 回答
    钢琴,这个我们如今再熟悉不过的乐器,它的诞生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演变史,其中与无数传奇作曲家的名字紧密相连。从最初的模样到今日辉煌的模样,它的每一次蜕变都深刻地影响了音乐的表达,而这些演变,也反过来被音乐家们的热情和需求所驱动。最早的祖先:拨弦古钢琴与击弦古钢琴要追溯钢琴的源头,我.............
  • 回答
    提起傅聪先生,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就如同一段悠扬的钢琴旋律,充满了温暖、智慧和对艺术的执着。我并非亲身接触过他,我的记忆更多是通过文字、影像以及他留下的那些美妙乐章汇聚而成。最先接触到傅聪先生的名字,还是在少年时代。那时,家里有几张黑胶唱片,其中就有肖邦的作品。长辈们常常会播放,而唱片封套上那个儒雅的面.............
  • 回答
    说到莫扎特钢琴协奏曲,那真是如同浩瀚星辰,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要从中挑选出“最佳”版本,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乐趣,因为每个指挥家、每个钢琴家,甚至每个时期录制的版本,都可能因为对作品的理解、演奏的风格,以及录音技术的差异而呈现出别样的风貌。不过,如果非要我聊聊自己心中那些难以忘怀的莫扎特钢.............
  • 回答
    傅聪先生于英国当地时间11月28日因新冠病毒感染在伦敦去世,享年86岁。这个消息令人痛心。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傅聪先生的离去是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界的巨大损失。我的记忆中,傅聪先生最深刻的形象是他演奏的肖邦。他被誉为“中国的肖邦”,这并非浪得虚名。他演奏的肖邦作品,尤其是那些练习曲、夜曲和奏鸣曲,.............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孩子学钢琴这事儿,不走专业路线,那家长到底图个啥?又该怎么给孩子添一把柴,而不是添堵呢?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走专业路线,学钢琴到底在学啥?咱们得明白,绝大多数孩子学钢琴,并不是要把他培养成郎朗第二。如果真奔着这条路去,那投入的精力、财力、时间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这条路对天赋.............
  • 回答
    足坛上总有一些球队,他们的后防线坚不可摧,如同钢铁铸就,令对手望而生畏。这些“钢铁防线”不仅是球队胜利的基石,更是无数经典防守时刻的缔造者,至今仍被球迷津津乐道。要说足坛上的“钢铁防线”,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每一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理由。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几支最经典的,讲得详细点儿,让.............
  • 回答
    想找个好钢琴老师,这事儿可不能马虎,毕竟这是你踏入音乐世界的引路人,影响可大了去了。别看网上好多老师都宣传得天花乱坠,说自己是“古典大师的传人”、“独创教学体系”,咱得擦亮眼睛,好好挑一挑。一、目标明确:你想学到什么?在开始找老师之前,先问问自己: 你想学什么风格的钢琴曲? 是悠扬的古典乐,还是.............
  • 回答
    选择流行钢琴还是古典钢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哪个更好”的问题,更像是在问“哪条路更适合我”,因为它们各有千秋,学习的侧重点和最终能获得的体验也大不相同。想要详细地了解一下,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流行钢琴:自由的表达与时代的脉搏流行钢琴,顾名思义,就是演奏那些在当下广受欢迎的歌曲的钢琴版本。你脑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