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安哥拉能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回答
安哥拉何以稳坐中国石油进口“头把交椅”?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包含了地缘政治、资源禀赋、经济合作以及长期的战略布局。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拨开层层迷雾,细细道来。

首先,安哥拉的石油资源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

安哥拉,作为非洲大陆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坐拥极其丰富的石油储量。尤其是其深海油田,在近几十年来才逐渐被大规模开发,潜力巨大。这些油田出产的石油,质量相当不错,以轻质低硫原油为主,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它更易于提炼,产出的成品油价值更高,在国际市场上也更受欢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石油的需求是持续且庞大的,而安哥拉恰好能提供稳定、优质的供应,这本身就奠定了双方合作的基石。

其次,中安两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蜜月期”,为石油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安哥拉在独立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内战,直到2002年才实现和平。在此期间,西方国家出于各种原因,对安哥拉的援助和投资相对谨慎。而中国,则抓住了这个机遇,在安哥拉最需要的时候伸出了援手。从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铁路、公路、港口)到医疗、教育,中国都提供了大量援助和投资。这种“雪中送炭”的情谊,在安哥拉国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回报”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而石油,自然成为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支付方式之一。想象一下,安哥拉需要钱来重建国家,发展经济,而中国需要石油。中国通过提供贷款、投资,换取安哥拉未来的石油供应权。这种“石油换贷款”或“石油换基建”的模式,对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的。安哥拉获得了急需的发展资金和项目,而中国则确保了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的相对可控性。这种模式,在早期尤其为安哥拉缓解了资金压力,也使得中国能够相对从容地规划其能源战略。

第三,地理位置和运输成本的考量,让安哥拉成为中国一个“近水楼台”的选择。

虽然非洲与中国隔着印度洋,但相比于中东一些距离更远的产油国,安哥拉在地理位置上并非劣势。而且,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海上运输通道的建设和优化也在不断进行。安哥拉靠近好望角,这条航线虽然漫长,但却是连接石油产地与消费地的重要动脉。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安哥拉进行了大量的油田开发投资,比如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化)等企业在安哥拉深海油田的勘探和生产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是购买安哥拉的石油,还在帮助安哥拉开发和生产石油。这种“从源头抓起”的模式,大大降低了中国获取安哥拉石油的复杂性和中间环节,提升了效率,也增强了供应链的安全性。

第四,中国能源战略的多元化需求,使得安哥拉成为重要的“避险资产”。

全球石油市场瞬息万变,受地缘政治、地区冲突、OPEC+减产等因素影响,价格波动频繁。过度依赖单一或少数几个供应来源,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来说是一大隐患。因此,中国一直在努力实现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分散风险。安哥拉的稳定供应,特别是其独立的石油出口政策(不受某些区域政治动荡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某些传统石油供应国出现不稳定因素时,安哥拉的石油便能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第五,合同的灵活性和定价机制,也可能对中国的进口量产生影响。

石油贸易的合同细节往往错综复杂。相较于某些地区,中国与安哥拉在石油贸易合同的谈判上,可能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包括在定价机制、付款方式、合同期限等方面。这种灵活性有助于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石油市场中,争取到更有利的条件,从而在采购量上占据优势。

总结一下,安哥拉所以能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是因为:

资源禀赋优越: 安哥拉拥有丰富的、高质量的石油储量,尤其是深海油田。
政治经济互利: 中国在安哥拉和平与重建时期提供了重要支持,双方通过“石油换贷款/基建”等模式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战略投资布局: 中国企业深入参与了安哥拉油田的开发,确保了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地理运输优势: 相较于其他地区,安哥拉在运输路线上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且与中国的能源贸易通道不断优化。
能源安全考量: 安哥拉是实现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分散风险的重要选择。
合同的灵活性: 可能存在的更灵活的贸易条款,有利于中国扩大进口。

正是在这些合力作用下,安哥拉才能在中国庞大的石油进口版图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国稳定的能源“粮仓”之一。这背后,既有资源驱动,也有战略引领,更是两国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务实合作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解局原创



2020年,中国进口了5.424亿吨石油,再创历史新高,对外依存度也攀升至73%。

石油能源安全,值得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海外石油供给安全,决定着中国石油能源的安全。

在非洲大陆,有一个国家,将一半的石油卖给中国,成为中国石油安全屏障。



安哥拉,全称安哥拉共和国,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2925万,GDP刚过1000亿美元。

总体来看,安哥拉,国家规模不大,国民比较穷。



安哥拉区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安哥拉代表HenrickLarsson在第六届“安哥拉社会周”开幕式上提供的数据显示,安哥拉贫困率高达52%,相当于每两个安哥拉人中就有一人处于全面贫困状态。

根据EIA最新统计,只有30%的安哥拉人生活在通电的地区,另外的1500万人生活在没有通电的地区。

安哥拉是经济上的穷国,却是能源上的富国。

《BP2018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7年底,安哥拉已探测石油储备量达95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备量的0.6%。

另有数据显示,安哥拉的钻石储存量超过了10亿克拉,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如今,安哥拉已经成为非洲仅次于尼日利亚最大的产油国,也是全球油气储量增长最快、油气勘探最热的地区之一。

最近几年,安哥拉的年石油产量都在8000万吨以上,其中一半的石油,都卖给了中国。



中国十大石油进口来源国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这也让安哥拉成为中国第五大石油进口来源国。



一个国家,将一半的石油卖给另一个国家。

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外交上,都算得上“特例”。

要知道,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

当时,中国开始从安哥拉进口石油不过20万吨。

从20万吨,到4000万吨,是如何做到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安哥拉模式”。

“安哥拉模式”,简单地说,就是石油换贷款。

这种模式,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2002年,安哥拉结束了长达27年的内战,国内千疮百孔,百废待兴。

要发展,得有钱。

安哥拉没钱,但有石油。

按照正常的思路,安哥拉可以卖石油赚钱,拿赚来的钱搞建设搞发展。

不过,这种思路,来钱太慢。

更何况,当时的安哥拉,基础设施破坏殆尽,就是想挖石油也挖不出来。

所以,安哥拉想以石油为媒,吸引外资和外援。

当时,中国已有成熟的对非开发经验。于是,与安哥拉一拍即合,定下了安哥拉石油换中国贷款的合作模式。

2003年,中安两国政府签署框架协议。

第二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安哥拉提供了第一笔20亿美元的贷款,全部用于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以安哥拉出产的石油来偿还。



中安两国政府签署协议

因为这些贷款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又被称为“资源换基建模式”。

这一模式,不是普通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先付款再送货的模式,满足了安哥拉获取资金的需求。

2018年10月,安哥拉总统洛伦索访华。

中安又签署了信贷协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向安哥拉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支持该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

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安哥拉从中国的借贷已经超过200亿美元。

为了还钱,安哥拉自然要大规模向中国出口石油。

除了成熟的合作模式,良好的政治关系也是两国石油合作的保障。

中国与安哥拉相隔万里,但有相近的历史遭遇。



中国石油进口通道

两国都有着被殖民侵略的历史,特别是中国澳门与安哥拉都曾长期遭受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这让两国有共同的语言,在许多国际事务中也相互支持,彼此合作。

所以说,两国石油贸易,已经超出了一般国际贸易的范畴。



中国与安哥拉的石油合作,堪称互利共赢的典范。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不可否认,现在的安哥拉经济,过于倚重石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石油部门占据安哥拉总出口的95%、GDP的45%以及总税收的80%。

石油出口对安哥拉太重要了。

也正因如此,拥有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最稳定市场的合作伙伴就很关键了。

长远看,与中国合作,能够帮助安哥拉摆脱石油诅咒。

一方面,安哥拉希望建立完整的现代油气工业体系,提升自生能力。

长期以来,西方石油公司在安哥拉坚持只采油、不炼油的政策,不愿帮助安方建设炼油厂,借此维持安哥拉石油产业的依附性。

而中国石油工业资金雄厚,拥有大量专业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愿意与安哥拉合作,帮助安哥拉谋求石油工业独立。



中国企业在非洲

另一方面,安哥拉希望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多元经济。

在这方面,中国企业也有资金、技术和经验,还有更大的市场。

安哥拉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部长曼努埃尔·若泽·努内斯曾表示,除了石油之外,安哥拉还想把所有产品(铁矿石、钻石等)都出口到中国。

对中国来说,与安哥拉合作,能够保障石油安全。

如果短时间内改变不了依赖海外进口石油的现状,那么,稳定进口就是保障安全的重中之重。

从安哥拉进口石油,扩大了石油供应来源,也分散了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以“安哥拉模式”为基础的石油贸易,已经超越单纯的买卖关系,合作更密切,也更可靠。



在非洲各国的中国工人数量,安哥拉排名第二

所以,安哥拉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安全屏障。

像安哥拉的合作伙伴,多多益善。

知乎来源:正解局:50%石油卖给中国:非洲穷国,为何成为中国石油安全屏障?

原来源:50%石油卖给中国:非洲穷国,为何成为中国石油安全屏障?

正解局,穿透信息迷雾,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正解局是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200万人次。欢迎微信搜索正解局(ID:zhengjieclub)关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