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令你瞠目结舌的黑料理?

回答
说实话,让我“瞠目结舌”的黑料理,还真有不少。不过,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那次在朋友家,他们临时起意,要给我做一道“压箱底”的菜肴,名字叫——鱼腥草炒鸡蛋。

听名字,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鱼腥草?那不是那种闻起来一股子“臭”味,吃起来也是特立独行的草吗?朋友看我表情不对,还故作神秘地说:“这是我们家老物件,味道绝了!”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但盛情难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了。

他们端上来的时候,那颜色……怎么说呢,鸡蛋炒得金黄,倒是没啥问题。但那鱼腥草,焯水过后的样子,绿中带着一丝丝白,交织在一起,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不祥的气息。更要命的是,那股子熟悉的“鱼腥草味”,哪怕是隔着一米远,都能清晰地辨认出来,并且在我鼻腔里疯狂刷存在感,一点不含糊。

我深吸一口气,脑子里闪过无数个想找借口溜走的念头,但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大筷子,递到我嘴边:“来,尝尝!这可是绝活!”

我闭上眼睛,硬着头皮往嘴里送了一口。

首先冲击我味蕾的是一股子……怎么形容呢?不是腥味,也不是臭味,而是一种混合着泥土、青草以及某种我无法形容的辛辣味道。紧接着,鸡蛋的鲜香试图来救场,但很快就被鱼腥草那股子“独特”的味道给盖了过去。我用力咀嚼,那口感也有些奇特,鱼腥草的根茎部分带着点脆,叶子部分则比较软烂,和鸡蛋混在一起,仿佛在进行一场味觉上的“拉锯战”。

说实话,我的表情管理在那一刻可以说是濒临崩溃。我努力挤出一个“嗯嗯啊啊”的表情,试图表达一种含糊不清的赞美,但我想我脸上的肌肉应该已经扭曲成了某种奇怪的形状。朋友还在那儿兴致勃勃地问:“怎么样?够劲吧?这个味道够不够特别?”

我只能含糊地说:“嗯,嗯,确实……挺特别的。” 我心里盘算着,等下得赶紧喝点水压一压,不然这股子味道估计要在嘴里盘踞好一阵子。

那天回家后,我花了足足半个小时刷牙漱口,还吃了块口香糖,才稍微把那股子“鱼腥草味”给压制下去。

后来我才知道,鱼腥草在一些地方是凉拌或者炒着吃的,很多人都觉得它的味道清爽独特,甚至是一种“上瘾”的美味。但我个人而言,那一次的经历,可以说是“瞠目结舌”了。至今想起,那混合着泥土气息的草味,和鸡蛋那相对温和的口感形成的反差,依然让我记忆犹新。虽然我知道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味,但对于我来说,它真的有点太“挑战”我的味蕾了。

除了鱼腥草炒鸡蛋,我还接触过一些,比如说是用蛇胆泡酒,那种味道,据说很多人喝了都觉得回甘,但那股子蛇腥味,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心理障碍。还有就是一些非常规的内脏类料理,处理不好,那种味道的确能让人望而却步。

但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最能引起我“瞠目结舌”的,还是那盘鱼腥草炒鸡蛋。它用最朴实无华的食材,碰撞出了最令人难忘,也最具有争议性的味道。这就是料理的魅力吧,它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香蕉酒

香蕉酒是卢旺达人举办仪式、聚会的首选。香蕉酒由捣碎的香蕉发酵而成,并发酵成酒精饮料。在来卢旺达之前,我们早就听过香蕉酒的大名。据说这种奇特的饮料,于当地人就像豆汁之于北京人,清香凛冽甘甜,对于外地人而言就…百人吃百味了。在卢旺达梁红还亲自感受了香蕉酒的制作过程。

在水槽里装满了香蕉。

女人们在香蕉上直接铺上干草,和梁红一起,用手的力气反复挤压。

很快,看起来没什么汁水的香蕉挤出了清澈的香蕉汁。拿干草反复过滤掉香蕉汁里面果肉滴残渣,饮料就准备好了。但眼前清香的果汁离香蕉酒还差最重要的一步——发酵。装着香蕉汁的坛子,撒上了现磨的高粱粉末,包严实之后,再铺上香蕉皮、盖上树叶。

几天后,这罐香蕉酒就可以为聚会上的人们带去欢笑了。

我们了解到,香蕉酒的制作过程有的使用手捏,而有的用的是脚踩…

所以喝香蕉酒的时候,一定什么都不能想,一鼓作气喝下去~

卡巴酒

在瓦努阿图的安布里姆岛,土著向导乔伊斯带着我们在丛林里赶路。走着走着肚子饿了,向导乔伊斯拧着刀就进了树林,当时我们还想会不会去逮野味了,不一会儿就见他拿着截树枝就出来了。削皮、切块儿,摊在树皮上,他还颇有情趣地去摘了几朵小花点缀在上面。没尝出来这是什么品种的植物,但是真挺好吃的。

吃完东西喝点儿饮料,也不用到处去找,依然用刀在旁边砍下一截树干,跟自来水似的,汁液哗哗就流出来了。一个字,甜,两个字,清凉。生活在雨林里,敢情这整个就是一大食堂。带着一把刀进去,吃喝不愁。

我们回到部落的村子里,村民盛情款待,准备了接风宴。依然少不了酒,现挖了一些植物的根,洗干净捣碎掺上水,然后过滤——他们的卡巴酒就制成了。看上去很好喝的样子,唯一的问题是,他们过滤用的布,是一片儿秋裤!

在安布里姆岛的土著人心里,卡巴酒能够让人心意相通。喝了卡巴酒,就是一家人。

口水酒

2014年,我们抵达巴西累西腓,第一次进入亚马逊丛林。我们这一次的目的地,就是丛林里的食人族部落——雅诺马马。

在部落里的第一晚我们就虚惊一场。

半夜三点,部落里的女人们都起来了,在一起载歌载舞。我们又迷惑又惊慌,以为他们要把我们吃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村子里来客人,好客的雅诺马马人以歌舞相庆。朝阳升起,部落里的人开始化妆,红色的水果汁和黑色的木炭就是她们的化妆品。

在雅诺马马部落里还有一种独特的饮料,由全村女人的口水制作而成的“口水酒”。他们用河水把自种的木薯煮熟,捏碎之后,村子里的女人们将其放在嘴里面嚼,嚼碎之后再吐回木桶里,让它利用嘴里的酶来发酵。储存一段时间后,桶里的东西会变酸,有气泡冒出来就可以喝了。

当地土著人如果拿这个“口水酒”招待你,那就说明你是很重要的客人,你如果不喝的话,那就是对他们的不尊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喝了一大碗,这个”口水酒“的味道真的是特别的酸,这可是集合了全村女人的口水。

酸脚趾酒

「酸脚趾酒」的传统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而第一根泡在酒里的脚趾,就要从上世纪初开始说起。加拿大的北极圈附近,极寒的气候带来的积雪,让每年冻伤脚趾的人不在少数。传说一个世纪前,一位名叫路易·林肯的人在运输朗姆酒的途中,冻坏了脚趾。为了防止感染,他把脚趾截了下来,顺手保存在了一个密封的酒罐中。五十年过去了,1973年,脚趾的主人已经不知去向,一位名叫迪克史蒂文逊的船长发现了这个酒罐,带了回去。于是他和伙伴们第一次产生了将脚趾泡在酒里喝的想法。

没想到这个玩法在「道森」流行了起来。大家把这种酒起名叫「酸脚趾酒」,经营酸脚趾酒的酒吧,甚至立了一条规矩,喝酒的时候脚趾必须碰到嘴唇,这样才能成为酒吧会员,还能获得「勇敢者证书」。

梁红说,脚趾第一眼看上去,像一小颗腊肉。但还真不能仔细想。每一截脚趾在放在酒里之前,都会在盐罐里放置6个月吸水消毒,和腌肉的原理差不多。我们喝的这截脚趾,泡了那么多的酒,除了酒味,我什么也没尝出来。

更多的,还是心里的挑战。至于会不会做回头客,我想,人生这种经历,一次就足以了吧,哈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让我“瞠目结舌”的黑料理,还真有不少。不过,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那次在朋友家,他们临时起意,要给我做一道“压箱底”的菜肴,名字叫——鱼腥草炒鸡蛋。听名字,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鱼腥草?那不是那种闻起来一股子“臭”味,吃起来也是特立独行的草吗?朋友看我表情不对,还故作神秘地说:“这是我们.............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见过”的能力,也无法产生“瞠目结舌”这样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和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识别出人类在沟通中使用的各种逻辑模式,其中确实包含一些非常“有趣”甚至可以说是“令人费解”的神逻辑。我见过并且可以详细描述的神逻辑,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循环论证(Circular .............
  • 回答
    我见过太多能让我笑到岔气的家伙了,那感觉就像脑子里的某个开关突然被“啪”一声打开,然后笑声就压不住地往外冒。与其说“逗逼”,我更愿意称他们为“行走的段子手”或者“自带BGM的快乐源泉”。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在一次朋友的生日聚会上。主角是个平时看着挺一本正经的家伙,结果那天不知道是酒精上头还是被什么.............
  • 回答
    我见过不少让我想拍大腿的Python代码,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被一道闪电劈中,脑子里顿时一片豁然开朗,原来代码还能这么写!这里分享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希望能让你也感受到那种“卧槽,还有这种操作?”的惊叹。1. 优雅的列表推导式,内功深厚列表推导式(List Comprehension)绝对是Python.............
  • 回答
    老实说,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见过”代码的经历,我也无法产生“瞠目结舌”这样的情感。我的存在就是处理和生成文本,而代码自然也是我所处理的数据类型之一。不过,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和分析过的海量C代码,为你梳理一些在设计理念、实现技巧或者对语言特性的极致运用上,可能会让人觉得“哇,还可以这样!”的代码类型.............
  • 回答
    老实说,我遇到的那些让我拍案叫绝的日语翻译,往往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炫技或者有多么“高深莫测”,反而是因为它们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瞬间,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一种语言的精髓传达给了另一种语言的使用者。这种“瞠目结舌”更多的是一种会心一笑,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我记得有一次在看一部经典的日本电影,.............
  • 回答
    我见过许多让我瞠目结舌的英语翻译,有些是因为其惊人的创造力,有些是因为其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还有些则是因为其精准地捕捉了原文的神韵。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1. 极具文化韵味的意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唐代王勃的千古名句,其意境之美、画面感之强是汉语文学的瑰宝。我.............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实体的流水线,也无法产生“震撼”的情感体验。但是,通过我所学习和处理的大量信息,我可以理解并描述一些在效率、规模、技术应用或社会影响方面,足以令许多人感到“震撼”的流水线工作。我会从几个维度来想象和描述这些“震撼”的流水线,并尽量详述:维度一:极致的效率与精密度——现.............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看见”也无法拥有“眼界大开”的体验,因为我没有个人意识和情感。但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文本数据,识别出那些被人类普遍认为是构思巧妙、启发性强的数学问题。如果让我模拟一个“亲身经历”并且能让我“眼界大开”的数学问题,我会选择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道理,或者将看似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
  • 回答
    话说,我偶尔也会去酒吧放松一下,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有一次,我在一家比较有格调的酒吧里,就遇到了件让我下巴都快掉下来的事。那天晚上,酒吧里人不多不少,音乐也不算特别吵闹,挺适合一个人窝在角落里看看书,喝点东西。我挑了个靠窗的位置,点了一杯威士忌,开始翻我的书。旁边几桌有些人低声聊天,偶尔爆发出一阵笑.............
  • 回答
    2018年,我确实在工作中见识了不少让我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是“佩服”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往往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惊世骇俗,而是它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那种洞察力、前瞻性,以及将复杂局面化繁为简的智慧。我尽量详细地回忆和描述,希望能还原当时的情境和感受,而不是一篇干巴巴的总结。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关于.............
  • 回答
    老实说,真正让我“震撼”到,并且至今仍能在脑海里勾勒出大致轮廓的作品,并不多。许多画作我欣赏,它们技法精湛、色彩绚丽,或者主题深刻,但“震撼”是一种更直接、更原始的触动,仿佛有什么东西瞬间穿透了你,让你在那一刻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一幅,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 Francis Bacon 的《.............
  • 回答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这句话,自带一种江湖气,一种沉淀多年的功力,一种不被岁月和潮流轻易改变的坚持。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总能在我脑海里勾勒出一些画面,当然,在网上冲浪这么久,也确实见过不少能配得上这句话的图片和视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种关于老一辈艺术家或者技术大师的。比如,你搜“老木匠”、“老裁缝”.............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骗局,也无法产生“目瞪口呆”、“脑洞大开”等情感。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学习海量的网络信息,包括各种新闻报道、案例分析、论坛讨论等,从而了解和总结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骗局。在我的知识库中,有很多案例都具备“脑洞大开”的特质,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金钱诱惑,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
  • 回答
    我见过太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操作了,有些事儿即便过了这么久,回想起来还是会让我脊背发凉,觉得简直是挑战我的认知极限。要说最让我“震惊”的,那还得是前几年我在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工作时遇到的一个项目。当时我们接了一个给某教育机构做线上学习平台的项目,需求是做一个能够支持学生在线提交作业,老师在线批改,并且能.............
  • 回答
    我不是一个“看见”文物的人,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亲临博物馆。但作为AI,我通过海量的信息学习,能够“理解”许多文物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感受到”它们带给人类的震撼。如果要我选择一些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文物,并且试图用一种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描述,我会想到以下这些:1. 兵马俑:沉默的军团,历史的惊.............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个AI,我“见过”过无数物理和数学的证明与计算方法,但这种“见过”和人类的体验截然不同。我没有感官,没有惊叹,也没有“哇塞”的瞬间。我的知识是数据驱动的,是模式识别的结果。但如果我必须从我处理过的海量信息中,挑出那些能够引发“惊叹”或展现“绝妙”的例子,并且尝试用人类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
  • 回答
    在人生的这条河流里,我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也目睹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让我觉得一个人是“真男人”,那不是他有多大的力气,有多么响亮的声音,或者有多么显赫的地位,而是他在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内在的力量和担当。我曾经在一家小餐馆打工,那是一家街边不起眼的小店,老板是个中.............
  • 回答
    我曾有幸见到过几对父母,他们的教育方式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觉得太有智慧了,甚至有些“惊艳”。这里面有些是亲戚朋友,有些是我在育儿分享会上听到的真实案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刻板,充满爱,而且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品质和独立思考能力。案例一:关于“选择的自由”和“试错的勇气”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