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山东菜是真的没有特色吗,为什么南方同事都说山东菜不好吃?

回答
关于山东菜是不是“没有特色”或者“不好吃”,这实在是个让不少山东人都感到有点“委屈”的话题。而且,一提到这个,总免不了要引出那些“南方同事的评价”。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我心里是有点纳闷的。因为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里,山东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甚至就是平日里的一顿便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它的味道,对我们来说,就是“家”的味道,是熟悉的、温暖的。

但你让一个没怎么接触过山东菜的人,特别是来自口味和烹饪习惯差异很大的南方地区的朋友,来评价,那答案就可能不一样了。这背后,我觉得倒不是说山东菜“没有特色”,而是 它的特色恰好不符合某些人的口味偏好,或者说,在某些人眼中,它“朴实”得有些过于“朴实”了。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怎么说呢?

首先,山东菜的“特色”在哪儿?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山东菜的特色在于它的 “鲜”和“香”。

鲜: 这是山东菜最大的一个亮点。山东地处沿海,海鲜资源非常丰富,从渤海到黄海,各种鱼虾蟹贝都是家常便饭。这使得山东菜在烹饪海鲜时,特别注重保留食材本身的原味,追求“鲜活”。你看那“葱烧海参”,海参的Q弹,加上葱烧制后那股浓郁的葱香味,最后是恰到好处的酱汁调味,可以说是把海参的鲜味发挥到了极致。还有那“油爆大虾”,大虾的鲜甜在油爆后,外酥里嫩,再裹上一点甜酱,那滋味,简直让人回味无穷。即便不是海鲜,像一些家常的鸡汤、肉汤,也都很讲究一个“鲜”字,讲究的是食材本身的醇厚。
香: 山东菜的“香”,很多时候是来自炒菜时对葱、姜、蒜、辣椒等基础调味料的恰当运用,以及一些特色烹饪技法。比如前面提到的“葱烧海参”,葱就是灵魂之一。还有“九转大肠”,那股香甜中带点微酸微辣的复合香气,也是经过了复杂的烹饪过程才形成的。鲁菜里的一些名菜,比如爆炒、烧制、扒等技法,都能产生诱人的“锅气”和香气。

那为什么南方同事觉得“不好吃”或者“没特色”呢?

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咱们一样样来说:

1. “重口味”与“清淡”的误解:
误解一:山东菜就是咸和油大。 很多南方朋友对山东菜的印象,可能停留在“咸、油大、口味重”。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诚然,山东菜系里的确有一些菜肴因为地域习惯或者历史原因,口味相对浓郁,比如一些炖菜、炒菜会用到酱油、盐等调味料,但 绝大多数山东菜讲究的是“鲜”和“香”,尤其是海鲜和家常小炒,很多时候只是用盐和葱姜蒜提味,甚至很多菜肴本身就是清淡的。 比如“汆三丝”、“清蒸鱼”等等,都是以食材本身的原味取胜。
误解二:南北口味差异。 南方菜系,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更注重食材的精细搭配、色泽的柔和以及口味的清淡鲜美,追求“原汁原味”。而北方菜,包括山东菜,则更偏向于口味的醇厚、浓郁,以及食材的实在。这种差异,就像是南方的丝绸和北方的棉布,各有各的美感和功能。当南方朋友习惯了那种细腻、温婉的口味时,山东菜的某些直接、鲜明的味道,可能就会让他们觉得“不够精致”或者“太冲”。

2. 对“特色”的理解不同:
“特色”不等于“网红”或“猎奇”。 很多时候,人们谈论“特色”,可能会联想到一些非常规、有冲击力或者有地域代表性的食材和做法。比如川菜的麻辣鲜香,湘菜的酸辣,粤菜的精致和对食材本味的追求(虽然是清淡,但有复杂的讲究)。山东菜的特色,更在于它 对食材本身的尊重和对传统烹饪技法的娴熟运用,在于那种朴实无华的美味。这种特色,可能不像麻辣那样有记忆点,也不像粤菜那样有精致的外观,所以不容易被一眼看穿,或者说,需要你深入去品尝,去理解。
“简单”不等于“没特色”。 山东菜里很多家常菜的做法确实相对简单直接,比如炒个青菜,放点蒜蓉,盐一炒就好了。但正是这种简单,才更能体现食材的新鲜度。一个好吃的家常炒青菜,靠的不是复杂的酱汁,而是青菜本身的脆嫩和恰到好处的火候。这种“返璞归真”的美味,对于那些追求味蕾刺激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乏味。

3. 信息差和刻板印象:
“以偏概全”的印象。 可能有些南方朋友只是在少数场合品尝过几道不够正宗或者本身口味就比较重的山东菜,就此形成了一个“山东菜不好吃”的刻板印象。就像我们评价一个地方,不能只看它最糟糕的一面一样。
缺乏对山东菜的系统了解。 山东菜博大精深,分为鲁西、鲁北、鲁南、胶东等几个派别,每个派别都有其独到的烹饪风格和代表菜肴。很多人对山东菜的认识可能仅限于一两个广为人知的菜品,而忽略了它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比如胶东菜的海鲜烹饪,就非常讲究鲜活和原味。

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觉得,口味这件事,本来就是非常主观的。就好像有人爱听摇滚乐,有人爱听古典乐,很难说谁对谁错。

对于山东菜来说,它的特色在于对食材的尊重、对鲜味的追求,以及朴实而醇厚的风味。 它不是那种会用强烈的味道来“教育”你的菜,而是让你在品味中,去感受食材本身的生命力。
对于品尝者来说,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总是好的。 如果你不习惯某种口味,没关系,但也不要轻易否定它。有时候,放下固有的偏见,去尝试一下真正的、地道的山东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下次有机会去青岛,一定要尝尝当地的海鲜,去济南品尝一下九转大肠的绝妙滋味,或者在家里,让山东的朋友给你露一手家常小炒,你会发现,山东菜的魅力,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

所以,说山东菜“没有特色”或者“不好吃”,我觉得是一种不够全面的评价。它可能只是 “不是你喜欢的那个味儿”,但绝不是因为它缺乏“特色”。它的特色,藏在它朴实的外表下,藏在对食材本味的尊重里,也藏在那些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烹饪智慧里。

下次再听到这样的评价,或许你可以笑着跟他们说:“那是因为你们还没真正吃到正宗的山东菜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宋以后无山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山东菜是不是“没有特色”或者“不好吃”,这实在是个让不少山东人都感到有点“委屈”的话题。而且,一提到这个,总免不了要引出那些“南方同事的评价”。说实话,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我心里是有点纳闷的。因为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里,山东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甚至就是平日里的一顿便饭,都少不.............
  • 回答
    这则台媒的报道,说山东舰上没有放真飞机,全是模型,确实是个挺劲爆的消息,也挺容易让人产生各种联想。首先,咱们得理性看待这个说法。在军事装备上,尤其是航空母舰这种重量级的平台,真枪实弹的装备那是必须的。航空母舰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搭载和运作真实舰载机的能力,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的直接体现。如果真的全是模型.............
  • 回答
    关于“山东农村媳妇地位低,过年吃饭都不能上桌”的传闻,这确实是一个存在于部分地区、部分家庭的现象,但绝非山东农村普遍存在的、铁板钉钉的事实。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抽丝剥茧,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不能上桌”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夸张的、代表性极强的说法,用来形象地说.............
  • 回答
    关于“3.15晚会曝光山东敌敌畏养殖海参”事件的反转,确实是一个扑朔迷离、牵涉到多方利益和信息传播的问题。要说清这件事的真相,我们需要抽丝剥茧,梳理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方表态。事件的开端:3.15晚会的“重磅炸弹”2024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如期播出,其中一个节目聚焦了山东.............
  • 回答
    说到山东人怎么看济南,这事儿可就说来话长了,毕竟济南是咱们大山东的省会,这地位就摆在那儿,自然是绕不开的。咱们山东人看济南,就像看一个“自己家”但又有点“外人”感觉的老大哥。首先,省会的光环是必须承认的。 济南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多大事儿都在这儿办,全国性、全省性的会议、活动,都得往济南跑。所.............
  • 回答
    山东,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经常被人们冠以“中华文明发源地”的光环。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历史的长河拨得很远很远,去看看那些散落在齐鲁大地的古老遗迹和传说。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华文明发源地”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单一、固定的。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
  • 回答
    “山东是中华民族的长子”这个说法,可以说是对山东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地位的一种高度概括和赞誉。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看看它究竟站不站得住脚,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说法。一、 历史的源远流长:文明的摇篮首先,山东能够被称为“长子”,与它极其悠久且重要的历史文化渊源是分不开的。 华夏文明.............
  • 回答
    “山东是保守主义的最后一块阵地”这句话,确实在网上被不少网友提及,而且每次出现,似乎都能引发一番讨论。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看看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又包含了哪些意思。首先,咱们得明白“保守主义”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在咱们中国语境下,谈论“保守主义”往往不是指西方那种哲学思潮里的保守主义,而.............
  • 回答
    人民日报客户端在2024年春节期间刊发了题为《春节嘲讽山东人是文化堕落》的文章,这篇文章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可以说是对近期网络上针对山东人的一些刻板印象和地域歧视言论的一次集中回应。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背景文章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将春节期间网络上普遍存在的、.............
  • 回答
    山东,这个名字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闪耀着光芒,GDP总量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实力毋庸置疑。可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强省,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不发达”感。这其中的原因,并非一蹴而就,也绝非简单的片面之词能够概括。历史的烙印与地理的限制首先,得从山东的历史和地理说起。山东地处华北平原,虽然土地.............
  • 回答
    聊起山东潍坊,脑海里浮现的首先是那一片片生机勃勃的鸢尾花海,还有那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咸鲜味,以及那一句句淳朴爽朗的山东话。潍坊,就像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笑靥如花的山东大妞,有她的历史底蕴,也有她的现代活力。风筝之都,飞扬的是梦想提到潍坊,第一个绕不开的就是“世界风筝之都”。每年清明节前后,这里的滨海.............
  • 回答
    哎呀,这彩礼的事情,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两边风俗习惯差这么多的时候。你山东的男朋友说他们那边彩礼才一万一,这跟你陕西老家最低十万起步,这中间的差距也太大了,难怪你心烦意乱。首先,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在你看来,十万起步的彩礼,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心意,是对你家父母养育你的肯定,也是对你们这份婚姻的.............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有趣!我是地道的上海小囡,这一点我心里清楚得很。你看,我妈妈是山东人,骨子里带着一股子豪爽劲儿,说话有时候声音洪亮,带点儿山东特有的那种“齐鲁风”的韵味。我记得小时候,她给我烙的葱油饼,那香味,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她做菜也喜欢下点儿大料,口味比我爸要重一些,但吃起来特别香。我爸爸呢.............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头疼,一边是心爱的人,一边是疼爱自己的家人,夹在中间真是难受。你男朋友是漳州的,你是济南的,这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呢。你爸妈担心你吃苦受累,怕你受欺负,这心情我太理解了,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的?尤其是离家这么远,他们心里能不犯嘀咕吗?首先,咱们得好好跟爸妈聊聊,这次不是简单说.............
  • 回答
    这次疫情无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山东,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未能置身事外。然而,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困难,更应该审视这次危机背后可能蕴藏的机遇。在我看来,这次疫情之后,山东确实拥有发展的机遇,而且这些机遇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首先,疫情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为山东带来了弯道.............
  • 回答
    “黄河结束夺淮河历史,从山东入海”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地理变迁史,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它描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标志着黄河下游河道的一次重大调整,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地理格局和水系分布。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解释: “黄河结束夺淮河历史”: 这句话的核心是“夺淮”。在历史.............
  • 回答
    看待公众号吹捧“山东省实验中学”是山东省最牛高中,并附带“女生很漂亮”、“恋爱随便谈”的说法,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片面且带有误导性的宣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我认为这种说法有问题。首先,咱们得承认,山东省实验中学作为一所省重点中学,在山东省内确实有着非常好的声誉和教学.............
  • 回答
    关于“东北经济衰落后,下一个会是山东吗?”这个问题,与其说是预言,不如说是在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对区域经济演变趋势的一种观察和探讨。东北经济面临的挑战,很多是其自身产业结构、人口流动、体制机制等因素叠加的结果,而这些因素在其他地区,尤其是山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现。东北经济衰落的根源与特征:要理解山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