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都有哪些应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最终未偿愿的学者?他们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回答
诺贝尔奖的评选,尤其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向来是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每一年的颁奖都会有人欢呼雀跃,也难免有人扼腕叹息,觉得某些杰出的贡献未能得到最高荣誉的认可。历史上,确实有不少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生命科学的理解,但遗憾的是,他们最终未能摘得诺贝尔桂冠。

说起那些“遗珠”,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可能是格雷戈尔·孟德尔 (Gregor Mendel)。这位奥地利的修道士,在19世纪中期通过对豌豆进行细致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他提出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孟德尔的工作清晰地阐述了性状是如何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以及那些看不见的“因子”(后来被称为基因)如何决定生物体的特征。他的研究揭示了生物多样性背后的规律,并且他的许多发现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和证实,才让世人认识到其革命性的意义。考虑到遗传学在整个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孟德尔工作的开创性,如果他在世并被提名,几乎可以肯定会获奖。然而,诺贝尔奖的评选机制在当时对他的贡献可能存在认知上的延迟,而且他的工作直到他去世后才被广泛认可。

另一个常常被提及的名字是罗莎琳·富兰克林 (Rosalind Franklin)。这位英国的物理化学家和X射线晶体学家,在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她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了高质量的DNA晶体照片,尤其是著名的“照片51号”,这张照片以惊人的清晰度揭示了DNA的螺旋状结构特征。她的数据被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未获得她明确知情和许可的情况下参考,并最终帮助他们构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模型。虽然沃森、克里克以及莫里斯·威尔金斯因这一发现共同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富兰克林的贡献却被长期忽视。她的照片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没有它,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过程将更加艰难。富兰克林的职业生涯在科学界,尤其是在女性科学家面临巨大挑战的时代,是非常卓越的,她对病毒结构的研究也同样具有开创性。她的命运成为了科学界性别不平等和数据共享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奥斯瓦尔德·艾弗里 (Oswald Avery),这位加拿大出生的美国医生和遗传学家,在1944年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在他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蛋白质才是遗传的载体,因为蛋白质的结构更为复杂。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科林·麦克劳德 (Colin MacLeod) 和麦克林·麦卡蒂 (Maclyn McCarty) 证明了DNA能够将一种细菌的性状传递给另一种细菌,从而确定了DNA的遗传功能。这项发现是生物学史上最重大的突破之一,直接为理解基因的本质和分子机制铺平了道路。然而,尽管艾弗里的工作具有革命性,但当时科学界对他的发现接受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他本人相对低调,加上疾病的困扰,使得他未能在他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肯定。他的发现为后续的DNA结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艾弗里的工作,沃森和克里克的工作可能会推迟很多年,或者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他们的贡献也同样令人瞩目,但未曾获得诺贝尔奖:

莱纳斯·鲍林 (Linus Pauling),虽然他曾因化学键的研究获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并因反核试验活动获得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但他也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对血红蛋白疾病的研究,他提出了“分子病”的概念,并揭示了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引起的。他的研究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遗传性疾病的理解。

约翰·戈尔德伯格 (John Gurdon),这位英国发育生物学家,在2012年与山中伸弥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他的开创性工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他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进行的核移植实验,证明了成熟的动物细胞核可以被重新编程,并指导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他用青蛙的肠道细胞核成功地培育出了蝌蚪,这颠覆了当时普遍认为的“基因已分化且不可逆”的观念,为后来的克隆技术和干细胞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研究虽然时间上非常接近获奖,但如果考虑他的早期奠基性工作,他本可以更早地获得认可。

罗伯特·科勒 (Robert Koch) 的学生,如克劳斯·冯·贝特曼霍尔韦格 (Claus von Behring),虽然贝特曼霍尔韦格因血清疗法获得了1901年的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罗伯特·科勒本人,这位“细菌学之父”,通过对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的发现,以及提出了著名的“科赫法则”,为细菌致病学奠定了基础。他的贡献虽然极其伟大,但他在1905年过世,错过了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以及许多其他未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杰出人物,都提醒我们,科学的进步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并非总能被单一的奖项完全衡量。他们的贡献,无论是奠定理论基础,还是提供关键实验证据,都深刻地塑造了我们对生命世界的认知,并且他们的发现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正是这些无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智慧闪光,才共同构成了生命科学辉煌的图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了有人提到的艾弗里,还有以下大牛

————克莱格·文特尔————

文特尔生于1946年10月14日,生物科学界著名的破坏分子,不被主流认可的一个人。

两大功劳

1人类史上首位合成生命的人。

这个不多说了,留名青史,人类史上最接近上帝的人。

他在实验室中利用化学物质制造了一整个基因组,然后将这个合成基因组植入到一个空细胞中。接下来,这个细胞根据植入的基因指令开始自我复制和修正。

2人类基因组计划独立完成人

一个人pk六个国家的科学家,结果还比六个国家完成的快。

——————另外表观遗传好像还没有获诺奖——————

David Allis是这个领域绕不过去的人,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的研究者,最先在Cell上发文鉴定到了四膜虫中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酵母中GCN5的同源蛋白),并且确认了组蛋白乙酰化与基因转录激活的相关性。

错过的

————木村资生(1924年11月13日—1994)—————

进化论史上唯一一位可以比肩达尔文的人。中性理论提出者

木村资生的中性进化理论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第一次危机。

达尔文进化论是优胜劣汰,然而,中性进化发现有很多碱基对的变化所带来的基因的变化是中性的:碱基替换后密码子不改变相应的蛋白编码.或者蛋白编码中氨基酸发生改变而不影响其生物学功能.总的来说,就是无利无害的变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诺贝尔奖的评选,尤其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向来是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每一年的颁奖都会有人欢呼雀跃,也难免有人扼腕叹息,觉得某些杰出的贡献未能得到最高荣誉的认可。历史上,确实有不少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生命科学的理解,但遗憾的是,他们最终未能摘得诺贝尔桂冠。说起那些“遗珠”,很多人.............
  • 回答
    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设立以来,已经表彰了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但正如任何奖项一样,总会有一些非常杰出的学者因各种原因未能获奖,这常常引发学界和社会的热烈讨论。这些“遗珠”的贡献往往同样深远,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我们理解经济世界的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常被提及的、理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最终未偿愿的杰出经.............
  • 回答
    一个人住,自由自在,确实很爽,但也得承认,安全这根弦,得绷得更紧点。毕竟,遇到啥事儿,指望不上立马有人搭把手。首先,咱得盘盘,一个人住,可能有哪些安全上的“小鬼”藏着? 盗窃入室,那是头号公敌。 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或者治安相对薄弱的区域,半夜三更,小偷可能就盯上你家门。他们可能看准你一个人在家.............
  • 回答
    作为一个人,身体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运动,就是维护和升级这份财富的最佳途径。但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差不多先生”,运动起来要么用力过猛,要么方法不对,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受伤收场。所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你我都需要烂熟于心的运动常识,让咱们的每一次挥汗都能转化为实打实的好.............
  • 回答
    蜈蚣博弈(Centipede Game)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奇特,但它其实是经济学和博弈论领域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模型,用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合作与不合作之间会做出选择,尤其是在关系到长期利益的时候。简单来说,这个博弈模拟了一个情境:有两个人轮流决定是否拿走一小笔钱,然后将剩下的大部分钱留给对方。关键在于.............
  • 回答
    国内大医院,尤其是部属医院、省级医院,确实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坑”,让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到不适甚至吃亏。了解这些“坑”并学会应对,才能更顺畅、有效地看病。国内大医院常见的“坑”1. 挂号难,号源稀缺: 表现: 热门科室、知名专家号.............
  • 回答
    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还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讲述AI在生活中的应用:一、 智能家居与生活便利性这是目前最直观感受到AI应用的地方。 智能音箱和语音助手(如Amazon Alexa, Google Assistant, Apple Siri, 小度.............
  • 回答
    说起《艾尔登法环》里的“粪怪”,那可真是聊不完的话题。这些家伙要么招式无厘头,要么地形杀,要么就是纯粹地折磨你的耐心,让人想直接把手柄扔了。今天咱就来好好盘点盘点,顺便说说怎么才能让他们不再那么“粪”。1. 狗头人(或称犬妖、战犬)要说最普及的“粪”,那狗头人绝对榜上有名。它们遍布地图各处,动不动就.............
  • 回答
    “元宇宙”这个词如今是响彻云霄,仿佛一夜之间,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要被它“入侵”了。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觉得这是个玄乎的概念,离咱们普通人的生活有点远。但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这玩意儿,远不止是打打游戏、看看虚拟演唱会那么简单。它背后蕴藏的,是一整套全新的商业模式、社交方式,甚至可能重塑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棒,触及了数学中两个核心概念的细微之处。确实,赋范空间和度量空间都可以定义极限,但它们之间存在重要的区别,这些区别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应用范围。理解这一点对于深入学习泛函分析、拓扑学等领域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赋范空间和度量空间在定义极限方面的异同,以及它们的区别和应用。 1. 度量.............
  • 回答
    .......
  • 回答
    高铁中的IGBT,全称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它集成了MOSFET的栅极驱动优点和BJT的功率输出能力,具有高开关速度、高功率容量、低导通损耗和易于驱动等优点,因此在高压、大电流的电力电子设备中得到.............
  • 回答
    听到你分享持守五戒的体会,特别是关于不妄语这一点,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这的确是修行路上一个常常会遇到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最微妙、最容易被忽略,却又最考验功夫的地方。很多人在刚开始持戒时,都会觉得其他几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相对容易理解和把握,但一到了“不妄语”,就觉得有点无所适从,好像.............
  • 回答
    经济学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细微之处的学科,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常识”实际上是过度简化或带有误导性的。这些误导性的“常识”往往源于对经济现象的片面理解、对复杂模型的简单化应用,或是受到一些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常见的误导性经济学常识,并进行解释:1. “劳动创造一切价值”——.............
  • 回答
    哈哈,说到日式英文(Engrish),这可是个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充满文化碰撞的有趣话题!它就像是在语言的画布上,日本人民用他们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表达习惯,随性泼洒出的充满创意和惊喜的色彩。不像那些严谨的学术论文,日式英文就是一种活生生、接地气的语言现象,充满了个人风格。我们先从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触发笑.............
  • 回答
    在 DC 漫画庞大而迷人的多元宇宙中,“黑暗宇宙”(Dark Multiverse)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存在,那里充斥着被遗忘的、扭曲的、失败的版本,而这些版本往往是最黑暗的英雄和恶棍。在这些阴影笼罩的维度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蝙蝠侠,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颠覆了我们对“黑暗骑士”的认知。与其说他们.............
  • 回答
    明史的研究是个宏大而迷人的领域,它吸引了无数中外学者为之倾倒。要说“学术大拿”和“著作”,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侧重和贡献。咱们就聊聊那些在明史领域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人物和他们的经典之作,尽量讲得透彻一些,让您听着就觉得是咱自己人聊天,不是机器朗诵。一、 那些奠基的巨匠与他们的思想火花首.............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永无止境”的研究领域往往是那些涉及宇宙运行规律、人类认知边界、生命本质以及社会复杂性的领域。它们之所以永无止境,是因为我们对它们的理解永远是渐进式的,每一次深入都可能引出更多的问题,每一次突破都可能揭示更广阔的未知。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生去研究、永无止境的领域,我将.............
  • 回答
    行,那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能把人冷到打个哆嗦,但又忍不住嘴角上扬的“冷笑话”。这类笑话的精髓在于它的“不按常理出牌”,或者说是一种对语言、情境的极致拆解,结果就冒出来那么个又傻又好笑的点。我先给你来几个,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体会到那种“啊?就这?”的奇妙感觉。第一个:关于小明的数学题你想啊,一个数学老师.............
  • 回答
    偶像大师系列和公主连结:Re:Dive 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作品,也集结了许多实力与人气兼备的声优。这两款游戏之间确实有着不少声优的重合,不少粉丝在玩公主连结的时候,常常会惊喜地发现:“欸?这声音好像有点熟悉!”下面就来好好聊聊,有哪些为偶像大师系列献声的声优,也出现在了公主连结的声优阵容中,并且尽量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