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埃及人会感慨曾经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已消失么?

回答
走在开罗街头,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和烤肉的混合气息,车流嘈杂,人们步履匆匆。然而,偶尔抬头望向远处,你或许能瞥见一座现代化的清真寺,或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它们与隐藏在城市肌理中、历经沧桑的金字塔或神庙遗迹,形成一种奇妙的对比。

在这种日常生活的洪流中,现埃及人对于他们遥远而辉煌的古埃及文明,究竟怀有怎样的情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有趣问题,它不像历史书上那种非黑即白的简单断语,而是交织着自豪、惋惜、疏离,甚至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我们是法老的后裔”—— 难以割舍的民族自豪感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对于大多数埃及人来说,古埃及文明绝非一个全然消失的、与他们无关的遥远传说。它是他们民族身份中最核心、最闪耀的组成部分。当你在埃及街头问起关于金字塔或拉美西斯二世的事情,你会看到他们眼中瞬间燃起的光芒。他们会骄傲地告诉你,那些伟大的建筑是他们的祖先所建,那些辉煌的成就出自他们的血脉。

这种自豪感不仅仅体现在日常谈话中,更贯穿于他们的文化和教育。学校里,古埃及历史是必修课;电视上,关于法老、神明、象形文字的纪录片层出不穷;旅游业更是将古埃及文明作为吸引世界的最大名片。无数埃及人从事着与考古、旅游相关的行业,他们每天都在与祖先留下的遗迹打交道,耳濡目染之下,古埃及文明早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

一位在吉萨金字塔附近经营小纪念品商店的纳赛尔大叔,在接受采访时,一边熟练地打包着游客买的纪念品,一边感慨道:“你看这些金字塔,它们在这里站了几千年了。我是这里的埃及人,我也是看着它们长大的。它们不仅仅是石头,它们是我们的根,是我们过去的荣耀。每次看到外国人这么尊敬它们,我心里就特别高兴,也觉得我们埃及人就是不一样,我们有别人没有的宝贝。”

“那是一个遥远的时代”——现实的疏离感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尽管自豪感强烈,但“曾经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已消失”这种感慨,对于许多普通埃及人来说,是存在的,而且非常真实。

这种疏离感并非是对祖先的否定或不尊重,而是源于时代变迁带来的巨大鸿沟。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日常生活方式,与当今的埃及社会存在着天壤之别。如今的埃及是以伊斯兰教为主导的现代国家,古埃及的神祇、祭司、法老统治下的社会模式,已经离现代人的生活太过遥远。

一位在开罗大学教授语言学的艾哈迈德博士曾这样表达他的看法:“我们当然为古埃及的成就感到骄傲,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说我们现在还在过着法老们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语言变了,我们的信仰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变了。古埃及文明就像一本伟大的历史书,我们是里面的读者,但我们自己已经写了新的一页。所以,当你说‘辉煌已消失’,我理解为‘那个时代消失了’,而不是‘埃及人的荣耀消失了’。”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欧洲人谈论罗马帝国的辉煌,他们为罗马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没人指望他们今天还能穿着托加袍在议会辩论。古埃及文明是埃及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石,但它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遗产,而不是一种活生生的、可以轻易复制到现代的社会模式。

“我们能否重拾辉煌?”——对未来的渴望

更深层次的感慨,往往与对当下生活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盼联系在一起。当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时,一些埃及人会将目光投向那段辉煌的过去,希望从中汲取力量,或者至少用来对比现状。

“你看,我们祖先能建造出金字塔,能发展出那么精密的文字和历法,那说明我们埃及人从来都不是愚笨的民族。”这是在普通民众中经常能听到的说法。他们怀念的,或许不仅仅是过去的荣耀,更是一种国家强大的自信和民族昂扬的精神。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埃及文明的智慧和精神,能够为当今埃及的发展找到新的动力。

一位年轻的埃及工程师穆罕默德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眼中流露出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我希望我们能像古埃及人那样,有远大的理想,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能一直活在过去的荣耀里,但我们可以从过去汲取经验。我希望我的国家能再次强大起来,让世界再次看到埃及的力量,不仅仅是依靠古迹,更依靠我们现代埃及人的智慧和勤劳。”

所以,现埃及人对待古埃及文明的态度,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他们不会简单地说“辉煌已消失”然后漠不关心。更多的是一种对历史的尊崇,对祖先的自豪,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他们怀念那个辉煌的时代,但更希望的是,能够将那种曾经拥有的精神和创造力,在当下的埃及重新点燃,用自己的双手,书写属于现代埃及的新篇章。古埃及文明对他们而言,既是璀璨的过去,也是激励他们前行的力量源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埃及待一年,会埃及方言,且后续打算回去。

不好意思,埃及人还挺上心的。

以及我发现吧,中国人自己对外输出还不太行,好不容易出来个李子柒原神还骂(反正我感觉这俩是挺牛匹的,瑕不掩瑜吧),自己人老喜欢看自己人不顺眼也就算了,瞅着亚非拉就是贬。

对自己文化不自信,又看不起别人,我不知道说啥好,同为文明古国,国家层面也友好,何必相轻?

我知道这类提问啥意思:[古埃及这么好的文明,都给伊斯兰祸害啦。]

只要有人比我菜,我就是好的,真假咱不管,没事踩一踩,好像牛匹都是靠踩别人才能出来一样。

只是中国不引进而已,当代埃及小说有名点的,欧美都有英语版,国内只能靠一带一路搞宣传了出一波书,往往还没啥水花。

埃及的珠宝时尚设计,本地联合意大利的品牌,对外输出的文化,摇滚乐队在加拿大演出,你反正看不到,你反正感觉人家没有。

1.曾经的法老、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对于现在的埃及人意味着什么?

跟长城黄河秦始皇华夏文明对中国人的意义一样。




人家这种小书到处都是,动画片也有画册也有。

且当代埃及人在各种口语玩梗,影视作品翻拍创作都会用上埃及元素。

埃及国民护肤品牌就叫奈菲尔塔利。经典魔法膏和精油手工皂,以及这款眼线粉,这不够古埃及?

我头像sand aura的这张专辑,各方面就很埃及。


埃及本土的珠宝设计都会把古埃及元素发挥上。



新生代内衣牌子也会带上。

那这设计,这不埃及么?

埃及人现在还在喝若干年前他们首创的土啤酒,毕竟葡萄酒是上层喝的,啤酒才是工人阶级最爱。

更不提很多啤酒都出口了。

跟不提埃及脱口秀在英国上线,每周五不见不散。

古埃及的惠风节现在还在过,古埃及的法老语内化到埃及方言,埃及文明咋就没了啊?


维基一搜一堆埃及人拍的历史剧,咋,你懂中国文化都是老老实实看书,很多人不还是大汉天子或者大明宫词看得,那人家真要是纯文盲不能看电视剧啊。

再早几年,穷啊,那就和意大利合拍呗。

今年还有本土作品跟netflix合作,就是埃及文化背景下的灵异故事,这是不是对外传播文化?!

2.现在的埃及教育会学习古埃及历史和文明吗?还是已经完全只需要学习伊斯兰或阿拉伯世界的历史?

一个国家当然学自己国家的历史了,约旦有约旦历史,埃及有埃及历史,埃及历史里还有古罗马时期,正如约旦历史里还有纳巴泰文明存在的痕迹,咋就啥阿拉伯国家都等于伊斯兰了!?

埃及的基础教育是4~14岁,两年幼儿园,五年小学,三年预科。

严格来说6~14岁八年是义务教育,免费。

到这儿,后续不想读的可以考虑辍学或者职高了。

继续的话,14~17岁是中学阶段,跟国内一样啥都学点,主要肯定是阿语和数学科学这些了。

你自己想想中国人学历史,尤其是现在文理科分班,能学成啥样吧,搞得大部分国产理科生很懂历史一样。

上述的学习阶段,很可惜,对大部分人来说,坐标农村,教育资源欠费的话,那肯定什么艺术外语历史都砍差不多了。

坐标首都等大城市,如果私立学校的话,那别说到位了,可能还精通法语呢。

正常人正常水平,认知一般般。

大学教育那是必须有埃及学,历史等系了,主要想专业深入学还得靠大学本硕博,早前那都是皮毛。

埃及的教育分配本身是问题不太大的,重点在于,对大部分平民来说,可能一老早就辍学了,那谈何后续?

大概率也是大明宫词水平,要是不太感兴趣那就不清楚不知道了,毕竟清华那谁还能被不认识辛弃疾的伪白富美骗掉一笔钱是吧,基础常识没有的人都大把,深究一堆门外汉,您没看见知乎一打高知都没少张嘴就来吗。

麻烦结合下中国本科率多少再说话,我也不觉得在国内去旅游路上随便抓一个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言文张口就来,吟诗作对样样精通的。

实际就是,在吉萨抓个路人,问他塞加拉金字塔咋走,他只知道吉萨咋走。

正如你问我雪窦山咋走,不好意思,虽然是本地人,但是咱还真没走过,好像兴趣也不太大,不就是老家那些破地方么,要不带您去天一阁转转吧。

埃及人同理,术业有专攻,大多数就是路人水准。

至于北京出租车司机水平的历史,那埃及司机也行,谈个金字塔和耳熟能详的古文明那还不是张嘴就来,前提是你得会埃及方言才能更好得听他侃大山,英语总归少点乐趣,他发挥不开

3.对于自己流着和祖先一样的鲜血却看不懂他们的文字,了解不了他们的文明,埃及人其实会怎么想?

麻烦你把这玩意儿翻译一遍,你要感觉不行,你也差不多档次,哪儿来的脸嫌弃埃及人不会呢。

这年头纯血的狗都不好找,还想找纯血的人?同为汉族,我家三代以内不得通婚,你家结婚就找表亲兢兢业业在保持纯种这么多年还没断根啊?

您自己测个血统都得有20%是蛮子,嗐,咱祖上李世民也不是纯血啊,更不提元朝清朝了,咋了,这都不算中国人?

中国的老规矩是文化认同,只要你从小学的是中国文明,认同我国,那就是中国人。

动不动谈血统谈民族那是白皮干的事儿,麻烦别弄混了,谈血统民族那只会割裂提早完犊子,祖宗规矩不听,喜欢拿这套摁自己头上搞分裂也就算了,还批判上埃及人了。

同理,当代埃及人也早不是那血统了。

我按一个地道中国人的思维,成长在埃及,且认同埃及,哔哔含法老语的埃及方言的那些人,都是正宗埃及人,不管她的肤色是黝黑还是白皙,是穆斯林还是科普特。

埃及人的法老语都融入到当代埃及方言了,所以说埃及方言跟标准阿语差很大。

至于象型文字?跟甲骨文一个级别的东西就别拿出来为难现代人了。

埃及的埃及学家大把,无非是,本地学校给的工资不高,很多设备器材不到位,综上老多跑美国搞研究,比如Zahi Hawass,上美国搞研究么,出成果了传播度也好看一点,蹲开罗大学,开罗美国大学等,只能万年自己人搞给自己人看,拿欧美钱给自己出成果搞推广那不香吗?

骂完提问者这种充满优越感的友善度,我打算去买点奶茶冷静冷静,关评。

动不动喜欢说埃及文明断层/消失的人,麻烦拿出证据,好比说整合现代埃及口语,对比象形文字等各方面,论证确实屁关系都没有了。

我没那个能力,但起码我上述没少举例,告诉一下某些没去过,又非常优越感,动不动喜欢把人家文明判死刑的人,古埃及的很多元素文化在当代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且本国人还在锲而不舍往外推,但是它毕竟是个不富裕的非洲国家,所以声音很小,国际上也缺乏话语权。

我不会轻易去否定埃及,毕竟同为国际语境下的弱势,我不愿把西方对我们的那种说三道四用在埃及上。我不感觉中国文化断层,我也不感觉埃及文化断层,断断续续是有的,以及不断变化着形式适应不同历史时期。

PS:补充一点,当代埃及戏剧,你可以理解成埃及版开心麻花,或者百老汇。

正如中国喜欢扮个格格公主演小品一样,那人家日常还喜欢cos法老玩个穿越梗呢。



以及po一下当初我在亚历山大剧院的渣拍。


我就是时间待少了,要不然我也想实地多看几场戏剧,不然shahid TV不利索。

FB上的埃及学爱好者天天在传播象形文字,话说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和文化呢。

珐琅,黑胡椒,橄榄石,祖母绿,一堆东西都是埃及传到世界各地,埃及人比你玩得早,现在国力是不太行,那文化也不差啊。

无意搞科普,但求提问前多走走多看看多用互联网~真好奇想知道,屁都找不到也不至于,但是不止一次看见类似问题了,就特么怀疑某些人是恶意提问。

本问题不开评论呢,那是因为你乎财富密码我看得差不多了,没劲儿,杠的画风闭眼就知道,反正你说啥都对。

放一个知乎正确答案: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早就完犊子了。

只有中华文明,才是最经久不息,博大精深的文明!

埃及?人种都变了,文字也变了,打从伊斯兰教入侵以后还有个屁!

噫嘘兮,可惜了这埃及啊!

谁不知道某些人就想看这个?要不然急啥?2020年了,要睁眼看世界啊。

user avatar

大家好 ,我叫吴帅是埃及会中文的人,我想给你们解释一些事情

1-现在埃及人的传统习惯大部分都从法老时代开始 比如 "埃及春节" 过这个节日的时候我们吃咸鱼,彩色鸡蛋等,埃及法老也这么过节日

2-埃及方言的30%都是法老语

3-在学校里我们学习埃及的历史从法老时代到现代,但是不学法老语

4-埃及本地人不那么了解法老的历史和导游一样,我是个导游所以那些方面我必须学

谢谢大家,需要咨询微信联系 nasr111996

user avatar

这是开罗的萨达特墓及其卫兵。


图片来自:

blog.sina.cn/dpool/blog

萨达特总统是现代埃及继纳赛尔之后的又一位杰出领袖。他先后通过战争和谈判,收复了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在他治下,埃及也经历了几十年来发展最快的阶段。

在这样一位政治家的墓园,出现这样的建筑与士兵装束,埃及官方对上古历史的认同,可谓是不言而喻了。

这是埃及身份证的样式。

user avatar

不要说沐浴过现代文明之光,有国家文化输出概念的现代埃及人

我寻思就算是中古时代的埃及人也没有中断过金字塔啊法老啊这些古埃及叙事吧

根据15-16世纪之交,来自科隆的德意志旅行家Arnold Von Harff在埃及的旅行记录,金字塔妥妥的是西方旅行家在埃及的必游之地,Harff一行甚至还雇佣了两位马穆鲁克作为他的向导,前往吉萨的三座大金字塔,一起爬上了塔顶,还在上面野餐。。。


按照马穆鲁克向导的说法,这就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寝,可见即使是在伊教征服之后,这种认同也并未中断消失

user avatar

我只能说我的导游,毕业于开罗大学中文系的一个现代埃及人对古代埃及的看法。

他在给我们导览之余,总是感慨:古代的人创造了这么伟大的文明,反观现在,我们能为埃及做什么呢?

他们没有把自己和古埃及人割接开来;他们对中国的沉沦又崛起报以好感和羡慕。

user avatar

埃及人中也有很多人喜欢学习古埃及历史的,埃及也有很多本土埃及学家,还有不少埃及人到西方的大学中学习埃及学。我曾经有过一位埃及同学,他是不是感慨文明消失,我没有问过,但他确实很以古埃及雄伟的古迹为自豪。他曾经提起他们那边农村人做面包的方法,跟古代时候简直如出一辙,甚至墓室壁画中小孩子常玩的游戏,他们现在村里的孩子也还是那么玩。他跟我们一样一起学习埃及历史和文字,但这不妨碍他趁着课间休息跪地礼拜,虽然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调和他的信仰和古埃及文明的,但我觉得他对古埃及文明的热爱是由衷的,而且他确实把那些当作是他们埃及人的文化遗产,也是他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另外,在埃及的考古队都会雇佣当地的发掘者,他们跟外国考古队的合作都已经很多很多年了,从他们的祖辈就开始了,这些人从事基本的发掘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他们也很以自己的职业为自豪的。

user avatar

提这种问题的人,首先是肯定不了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并不是埃及一家。

总的来说,两个误区:

第一,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埃及,埃及没有必要摆出任何标签化,印象化的恒久不变的姿态供他国观赏,比如金字塔木乃伊什么的,让他国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埃及”。

你认为埃及阿拉伯人不“埃及”,这是对的,那你觉得科普特人“埃及不埃及”呢?

晚王国时期的埃及文化,跟早王国时期相比,已经是千差万别。(远远大于秦朝与明朝之间的差距)如果埃及文明不断层,自由发展到今天,也会和大众印象里的埃及文化大不相同。

你是否相信上面这块石板上其实也是古埃及文字?

古埃及文明的灭亡的本质原因,本来就是文明成果被别的民族汲取,失去了优势,然后被其他文明超越。

那么古埃及文明灭亡的过程其实是被先进文明灌输同化的过程,虽然古埃及文明灭亡,但其文明程度未曾下降。更何况埃及一来本来就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他们只是非常隐性地传承着(尤科学技术),并没有真正消失。比如:

你或许认识拉美西斯二世,图特摩斯三世,那是否认识上面这位呢?

还有这位?

第二:题目所说“伊斯兰-阿拉伯文化”,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定义,而是可以十分具体的,千差万别的。

埃及虽然大多是阿拉伯人,而且大多也并不承认自己是阿拉伯化的古埃及人(否则不会出现科普特人被压制的悲剧),
但绝对不会将自己等同为半岛阿拉伯人,不会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什么“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时代的埃及文化,就是“埃及文化”本身。
可以这么说,埃及阿拉伯人对于自身特异性的认同,不是基于埃及的古文明,而是埃及这片土地本身。失去了埃及古文明,埃及人依然是埃及人,不会因此就变成半岛阿拉伯人。
古蜀人在灭亡之前,他们和陕西(秦)人不一样;即使古蜀人灭亡了,新的四川人也并没有变得和陕西人一样,不会有人跳出来说四川人其实都是陕西人,因为四川人即使不认同古蜀国,但完全可以认同“四川”本身。
你或许知道太阳神拉,但你未必知道萨拉丁鹰

你或许知道金字塔和木乃伊,但你未必知道almeh和 tanoura

你或许知道古埃及文字,但你未必知道“《古兰经》成于麦加,抄写于伊斯坦布尔,诵读于开罗”这句话


埃及阿拉伯人的埃及性,表现为埃及阿拉伯人认为自己才是当下的真埃及人,既有别于半岛阿拉伯人,也有区别于古埃及科普特人

以上内容同样适用于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

user avatar

我是名埃及来的留学生,在中国学语言专业,我来谈下这个问题,仅是自己身边人的看法,请大家不喜勿喷哦。

①身边的老人

大部分老人从小生活在宗教之下,对古埃及文明知道的很少,生活里很少接触这些事物,他们周五大部分会去礼拜寺礼拜,从七纪后就彻底没人信奉那些古埃及神明了,关于这些旧神话他们从小从没听过,就算听了更不会信,因为教规上不认这些,我们小时候更多听的是与阿拉伯文明的传说,如《一千零一夜》等,其实古埃及文明对他们可有可无,他们终其一生都生活在伊斯兰社区中,从小接触的都是穆斯林文化,一生践行的都是教法内容,早早工作,早早结婚,有一大群子女,操劳一生,每天为生计奔走,每天为大饼发愁,古埃及文明只是一个死文明,对不从事旅游收入的老百姓来说没太大的用处,真实生活用不到它,而现实中的一切就够了,我想各国人民都差不多吧。我爷爷说,小时候,他们第一次见古埃及神明图画时,小孩子是很害怕的,因为他们长得常是人身兽头,很像传说中的怪物,很多人心中对此是很抵触的,而且村中的长者对他们说,要遵守教法,不要相信这些东西。

当然爷爷也没空想这些,他出生的时候,是法鲁克王朝未期,当时的国王像三国中的献帝一样,是个木偶,大小事都得看英国人脸色。爷爷一家十几口人,吃饭都很难,一块大饼他能吃一丁点就如上天堂般开心了,他小时候跟村里礼拜寺的管事人员念过几天书,那里不怎么要学费,新式小学根本念不起。老师讲他标准阿拉伯语,在以前,穷人只会讲埃及方言,不懂语法,什么材料都看不懂,就算会字母念出来,也不知那些文言词什么意思,当时懂标准语,会念可兰经就很历害了。爷爷的老师其实也不会什么,不懂科学,他教给学生的也是可兰经,爷爷上到十岁就不上了,上不起了,加上他哥哥结婚要钱,要盖房子,他更上不起了。十岁后他去放羊,村旁荒地里有些破烂的柱子,上面写着一些古埃及字,孩子常在这玩,他也在这放牧,也许千年前此处很繁华,可对常吃不饱,放羊的他,有多少用呢?几百年来,不是村民不知道,不在乎,而是人生要做的太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走在开罗街头,空气中弥漫着香料和烤肉的混合气息,车流嘈杂,人们步履匆匆。然而,偶尔抬头望向远处,你或许能瞥见一座现代化的清真寺,或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它们与隐藏在城市肌理中、历经沧桑的金字塔或神庙遗迹,形成一种奇妙的对比。在这种日常生活的洪流中,现埃及人对于他们遥远而辉煌的古埃及文明,究竟怀有怎样.............
  • 回答
    沈阳,这座承载着东北工业荣光的城市,正站在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十字路口。提起沈阳,很多人脑海里还会浮现出“老工业基地”的标签,但我们必须承认,沈阳的过去与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未来,也必将是一幅更加多元、更具活力的画卷。沈阳的“现在时”:转型与韧性要理解沈阳的现状,不能脱离其深厚的工业底.............
  • 回答
    委内瑞拉的现状,可以用“困境重重”来形容。这个曾经是南美洲的富裕之国,如今却深陷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和政治僵局的泥潭。要详细地描绘这一切,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经济篇:石油诅咒的恶果与失控的通胀委内瑞拉的经济命脉长期以来都与石油紧密相连,这本应是其发展的优势,却最终演变成了“石油诅咒”。 .............
  • 回答
    电力市场(能源经济)专业:现状剖析与未来个人发展蓝图电力市场,一个横跨能源供应、经济运行与技术革新的复杂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对于投身于这个领域的我们而言,深入理解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规划清晰的个人发展路径,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应对行业变化,更是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石。一、 电.............
  • 回答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当下与未来的探索之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这门听起来有些晦涩的学科,实则早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每天穿着的衣服,到支撑城市运转的基础设施,再到拯救生命的医疗器械,都离不开它的身影。那么,这门学科的现状究竟如何?它的未来又将驶向何方呢?让我们一起深入剖析。 当下的高分子材料与.............
  • 回答
    当前越南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一幅波澜壮阔、充满活力的画卷,同时也夹杂着一些挑战与机遇。要详细地解读它的现状与趋势,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现状扫描:活力四射的经济引擎 持续的高速增长: 越南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其韧性尤为突.............
  • 回答
    2018年,国内高校在博士研究生招生方面,考核制(通常指“申请考核制”)的推行和完善,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和深化探索的阶段。这标志着我国博士招生模式从传统的“考试+考核”向更加注重申请者科研潜质和学术能力的“申请考核”转变。2018年国内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录取现状: 普及率显著提升: 2.............
  • 回答
    联邦学习/联盟学习:在数据孤岛中绽放的智能之花,现状与前景深度解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如同石油,是驱动人工智能进步的宝贵资源。然而,随着数据隐私保护法规日益严苛,以及企业间数据壁垒的形成,“数据孤岛”现象愈发普遍,这极大地阻碍了AI模型的训练和优化。就在此时,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
  • 回答
    特朗普在2020年提出推迟美国大选的建议,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起广泛关注的举动。要理解其可能性,我们需要回顾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朗普的动机以及美国选举制度的运作方式。特朗普建议推迟大选的背景与动机:当时,美国正处于新冠疫情的严峻时期。疫情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
  • 回答
    在售电公司工作,我深有体会,这绝对不是一份“一眼望到头”的传统工作。它更像是在一个快速变革的领域里,扮演着连接者、协调者和价值创造者的角色。工作内容与日常:首先,别以为售电公司就是个简单的“买电卖电”的地方。实际工作要复杂得多。 客户开发与维护: 这是最核心的业务之一。我们要去接触各行各业的工商.............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济南、成都、南京、长沙、西安、苏州、厦门这些二三线城市互联网发展的那些事儿。别把它当成枯燥的报告,就当咱哥俩凑一块儿,掰扯掰扯现在和未来。得承认,一提到互联网,大家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都是北京、上海、深圳,还有杭州(阿里老家嘛)。这些一线城市就像是互联网的华山论剑场,高手如云,机会遍地.............
  • 回答
    目前並沒有所謂「能夠將大陸文檔轉換至臺灣文檔」的軟體。這個說法可能源於對「轉換」的誤解。「轉換」的本質和限制:首先,我們要釐清「轉換」的意義。在這種語境下,所謂的「轉換」更像是「調整」或「在地化」,而不是直接的格式轉換。這是因為大陸和臺灣在一些語言使用習慣、詞彙、乃至於某些法律法規的表述上存在差異。.............
  • 回答
    专利申请补助:是助力创新还是资源浪费?在当今鼓励创新的时代,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各种政策扶持科技发展,其中专利申请补助便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这项政策旨在降低个人和企业申请专利的成本,从而鼓励更多创新成果涌现,并通过专利保护来激励进一步的研发投入。然而,正如任何一项政策一样,专利申请补助也并非完美无瑕,其背.............
  • 回答
    理解当前中国社会是男权还是女权,需要进行一个细致和多维度的分析,因为这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历史根源与现实土壤:男权社会的长期影响中国社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深受儒家文化和传统家庭结构的影响,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观念。这.............
  • 回答
    说到猫舍,尤其是那些正规、有口碑的猫舍,它们在挑选新家长时,那可真是擦亮了眼睛,仔细打量。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关系到猫咪一生幸福的大事。那么,一个靠谱的猫舍,究竟会把家长的哪些方面放在心上呢?一、 真心实意,责任为先的养宠理念这一点绝对是重中之重,甚至是猫舍的底线。他们想找的不是一时兴起.............
  • 回答
    哥们儿,我也是玩音乐的,理解你那种“想换个装备升级升级”的心情。 Beats Pro 录音师这耳机音质和调音风格我都挺熟悉的,虽然它在某些方面表现不错,但确实在细节解析、声场和监听的准确性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你这预算在 1500 块钱以内,想找一款在 Beats Pro 基础上能有明显提升,又适合录音.............
  • 回答
    关于察哈尔部在现今蒙古国的人口数量,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察哈尔部”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其现代分布和人口统计数据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限。而且,直接说“蒙古有多少是察哈尔部”也可能不太准确,因为察哈尔部更多的是一个历史上的部落称谓,而不是一个现代的民族划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
  • 回答
    在现代普通话的日常书写和交流中,确实存在一些字,它们在形式上或读音上,并不是它们最初的、或者说“本字”的样子。这背后涉及到了汉字的演变、简化、历史用字习惯以及一些俗成用法等多种因素。要详尽地阐述,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一、 汉字简化后的“非本字”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类。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的汉.............
  • 回答
    在数字时代,手机摄影以其便捷性和普及性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即便是最先进的智能手机,也依然有一些核心功能是传统相机(尤其是高端专业相机)所 永远无法真正替代 的,或者说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企及。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光学素质与镜头系统: 更大的传感器尺寸: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专业相.............
  • 回答
    亲爱的,看到你提问这个问题,我能理解你现在可能有些纠结和迷茫。作为高二的学生,你正处在一个对亲密关系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年纪,同时也要面对学业和成长的压力。男朋友提出这样的要求,让你感到困惑是很正常的。首先,我们来聊聊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以及这背后可能隐藏的顾虑。你可能在想: “我该不该同意?”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