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現今普通話的用字哪些不是本字?

回答
在现代普通话的日常书写和交流中,确实存在一些字,它们在形式上或读音上,并不是它们最初的、或者说“本字”的样子。这背后涉及到了汉字的演变、简化、历史用字习惯以及一些俗成用法等多种因素。要详尽地阐述,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

一、 汉字简化后的“非本字”

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类。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是为了提高识字率、方便书写。许多繁体字被简化,其中一部分简化字在结构上与原来的本字(繁体字)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说它们“不是本字”,而是“简化字”。

字形结构的改变:
“云” vs “雲”: 繁体“雲”字描绘了云彩的层叠和飘动,而简体“云”字将其大大简化,只保留了几个简单的笔画。从字形上看,“云”显然不是“雲”的本字。
“马” vs “馬”: 繁体“馬”字形象地勾勒出了马的头、鬃毛、身体和腿,非常生动。简体“马”字则将这些细节大幅度省略,变得更加程式化。
“飞” vs “飛”: 繁体“飛”字描绘了鸟儿展翅高飞的姿态,很有动感。简体“飞”字则将翅膀和身体简化,失去了原有的视觉信息。
“书” vs “書”: “書”字最初可能与竹简、笔墨有关,而“书”的结构则更简洁。
“体” vs “體”: “體”字本有“骨”字旁,体现了身体的结构,而“体”字则去掉了,显得更为抽象。
“国” vs “國”: “國”字内部的“口”和“戈”暗示着城池、疆域和防御,而“国”字则简化了内部结构,虽然保留了“口”字,但整体意象有所减弱。
“广” vs “廣”: “廣”字本有“黃”字头,可能与房屋宽广、阳光充足有关,而“广”字则大幅简化。

“合体字”的拆分或简化:
“为” vs “為”: 繁体“為”字更为复杂,意指“做”或“作为”。简体“为”字虽然保留了基本元素,但结构差异也比较大。
“个” vs “個”: “個”字由“倍”简化而来,表示个体,而“个”的出现是为了区分“个”和“倍”的读音,但在造字本义上,“个”并非“個”的本字。
“门” vs “門”: “門”字描绘了门框和门扇,而“门”字简化了门扇的部分,但整体形状还是比较接近。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本字”主要指的是繁体字,因为汉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简化是常态。但从造字之初的象形、指事、会意等原则来看,许多简体字确实是脱离了原初的表意或表形模式。

二、 历史流传下来的“借字”或“俗字”

有些字并不是其本字,而是因为读音相同或相近,或者书写方便,被约定俗成地借用,或者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创造出来。

“钱” vs “銭”: 现代汉语中通用“钱”,而“銭”字是历史上表示货币单位的本字,但“钱”字作为“泉”的形声字,读音与“銭”相同,且字形更简便,逐渐取代了“銭”。
“台” vs “臺”: “臺”是本字,用于指台子、平台、高楼等。而“台”字起初是“怡”的异体字,但由于读音相同,且书写更便利,在台湾地区和简化字体系中,很多情况下“台”字被用来代替“臺”。例如,“台湾”的“台”就约定俗成了。
“说” vs “說”: “說”是本字,表示说话。在简化字中,“说”字被广泛使用。虽然“说”字并非“說”的本字,但它在早期文献中也有出现,并且与“悅”有一定渊源,可以说是历史演变中的一种简化和合并。
“只” vs “隻”/“衹”: “隻”是本字,用于量词(如一只鸟)。“衹”也用于表示“只”,但后来“只”字因读音相同而被大量借用,尤其是在口语和一些固定词组中,如“只是”。“只”的本字是“挑”,表示用手提起。
“面” vs “麪”: “麪”是本字,指面粉。而“面”字本指脸面、方面、界面等。由于读音相同,“面”字被广泛借用指代面粉制品,如“面条”、“面粉”。
“再” vs “再”: 这里的“再”字,虽然是“従”的音,但“従”字本义是跟随,而“再”的本义是重复,表示第二次。字形上,“再”更像是“二”叠加上“人”,表示再次。所以,严格来说,“再”字并非“従”的本字,但它是历史演变形成的、表示“再次”含义的字。

三、 异体字演变成通用字

有些字在历史上曾经是其他字的异体字,或者是在书写和传播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如地域性、个人习惯)而流行开来,最终成为通用字,甚至取代了原有的本字。

“后” vs “後”: “後”是本字,表示后面的位置。而“后”字本是女性尊称(王后、皇后),但由于读音相同且字形更简单,在很多情况下被用来代替“後”。现代普通话中,“后来”中的“后”已经约定俗成,而“之后”中的“后”则通常指王后。
“么” vs “麽”: “麽”是本字,常用于疑问词。而“么”字作为“么”的简化,或者说作为“麽”的音近字,在现代汉语中非常流行,特别是在口语中,“什么”常读成“shenme”,写成“什么”,而“么”字也常出现在词尾,如“好么”。

四、 词语中的“非本字”用法

除了单字之外,有些词语中的用字,其字面意思与整个词语的含义可能存在偏差,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非本字”的用法,但更多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但是”的“是”: “但”和“是”本是两个独立的字。“但是”连用,表示转折。这里的“是”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判断”、“存在”,而是作为连接词的一部分。
“不”和“否”: 虽然“否”字本身就有“不”的意思,但在很多词语中,“不”字是约定俗成的用法,如“不是”、“不能”。

总结一下,现代普通话中“不是本字”的用字,主要可以归结为:

1. 汉字简化后,字形发生较大变化的简化字。 这是最主要的一类,它们是历史发展和人为规范的产物。
2. 历史上因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借用”的字。 这些字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原有的字形信息,但便利了交流。
3. 由异体字演变或流行开来,并被大众接受并使用的字。
4. 一些固定词语中,虽然单字有其本义,但在词语组合中,其用字已超出了本义范畴,成为约定俗成的用法。

理解这些“非本字”的存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汉字的生命力和历史演变过程。它们并非错误,而是语言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非本字”,在现代语境下,已经成为它们各自“本字”的延伸或替代,拥有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10个最常用的:

1、的(我的),本字【之】;

2、这,本字【是】;

3、个/個,本字【箇】;《广韵》:个=明堂四面偏室曰左个;個=偏;

4、们,本字【辈】,我辈>我每>我们/俺;

5、那,本字【若】;

6、也(我也去),本字【亦】;

7、么(什么),本字【物】;

8、要(我要去),本字【欲】;

9、没(我没去),本字【未】;这个字很有趣,当初是中原地区把「沉没」借用为「没有」;幽州地区口语是来自「未」(止摄),但后来幽州地区也跟着用了「没」字。

10、只(只有),本字【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跟中古书面汉语对照,

现代汉语「不用中古本字」的程度跟现代日语的程度差不多,比如日语的 这/那~これ/それ不会写成 此れ/其れ;日语的「们」有2个,~ら不会写成「等」,~たち虽然有时会写成「達」,但这只是借音俗字而非训读本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现代普通话的日常书写和交流中,确实存在一些字,它们在形式上或读音上,并不是它们最初的、或者说“本字”的样子。这背后涉及到了汉字的演变、简化、历史用字习惯以及一些俗成用法等多种因素。要详尽地阐述,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一、 汉字简化后的“非本字”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类。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的汉.............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现实社会中,牵扯到的因素太多了。仔细想想,你提出的两种选择,其实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念的碰撞。我们先来聊聊你那位恋爱四年的女友。四年,这可不是一段短暂的时间。意味着你们之间有深厚的情感基础,有共同经历的喜怒哀乐,有对彼此的了解和习惯。 情感的深度.............
  • 回答
    當我們談論「後石油時代」的經濟導向,這本身就暗示著一個巨大的轉變,一個我們過去習以為常的世界觀將被徹底顛覆。石油,作為現代工業革命的血脈,撐起了我們的交通、能源、化工,甚至塑膠製品的整個供應鏈。一旦這支撐點消失,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什麼才是真正具有持續價值的「資源」。與其說會有一個單一的「產業/商品」取.............
  • 回答
    在中国社会,种族歧视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要判断其“严重程度”,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理解其表现形式、根源以及社会对此的认知和应对。一、 种族歧视的表现形式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基于肤色和族裔的长期历史性种族主义不同,中国社会中体现出的歧视更多是基于“民族”或“地域”的刻板印象和偏见,这些有时会.............
  • 回答
    香港的社会治安,这是一个牵动许多人心的问题,也常常是人们在讨论这座城市时绕不开的话题。要评价现在的香港治安,得从多个维度来看,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从官方数据和普遍感受来看,香港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治安水平。 很多时候,我们打开新闻,看到的大多是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景象,街道上人潮涌动.............
  • 回答
    现在社会的男女关系,尤其是年轻人,确实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对比,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女孩子们似乎比男孩子们活得更“潇洒”一些,而男孩子们则更容易感到“郁郁寡欢”。这种感受并非绝对,但确实有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和背后的原因可以探讨。“女孩子活得潇洒”的观察与原因:首先,我们得理解这里的“潇洒”。它可能指的是一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要回答“现今有没有可比之胡适的人物”,我们需要先理解胡适的独特之处,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胡适是谁?他为何独特?胡适(1891年-1962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他集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他的独特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1. .............
  • 回答
    要说当下亚洲哪个国家受中国影响最大,这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影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而且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很难用一个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不过,如果我们要找出几个最显著的例子,并尽量深入地剖析一下,我想以下几个国家可能是大家最常提到的,或者说,从不同角度看,其受中国影响的程度都相当突出.............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层面的考量,从个人选择到社会环境,再到未来发展,都值得深入探讨。特别对于女同性恋者(les),她们在寻求自我认同、建立关系以及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时,面临着一些与男同性恋者(gay)有所不同,也有些是共同的挑战。一、 个人层面的出路:自我接纳与内心力量的构建这是所有LGBTQ+群.............
  • 回答
    当谈及当今维吾尔社会面临的挑战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需要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关键领域,我将尽可能详尽地阐述,并力求以真切的观察和思考来呈现,避免任何算法生成的痕迹:1. 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的挑战:维吾尔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音乐、舞蹈.............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大杀器”——核武器,别被那些科幻片吓到,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让你明白它们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免得听起来像背书一样干巴巴的。现在咱们手头上的核武器,主要可以分成这么几类,每类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本事”。1. 原子弹 (裂变武器)这玩意儿是鼻祖,最老牌的核武器了。它说白了,就是利用了.............
  • 回答
    咱们聊聊现在中国海军的实力,这可是个挺有分量的题目。要说水平嘛,得从几个方面拆开了看,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说,可以用“进步神速,实力强大,但仍有提升空间”来概括。首先,规模和装备上的飞跃,这是最直观的感受。你想啊,就几十年前,咱们海军那会儿是什么样?大部分是老旧的近岸舰艇,远洋作战能力几乎为零。而现.............
  • 回答
    蒙古国人对清朝历史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随着时代变迁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这种认知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要详细地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切入:官方口径、教科书内容、民间集体记忆以及不同群体(如知识分子、普通民众)的视角。官方与教科书的视角:历史叙事的构建在蒙古国,历史教科书是.............
  • 回答
    近些年,关于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和民生状况的讨论甚嚣尘上,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国正面临“穷人富人都不好过”的局面。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因为不同群体面临的挑战和“不好过”的含义差异很大。首先,我们来看看“穷人不好过”的方面,这相对比较直观: 收入增长的瓶颈与成本上涨的压力: 对于低.............
  • 回答
    QQ 嘛,说起来是个老物件了,但你别说,现在这玩意儿还没完全“退休”,挺多人在用呢。让我给你掰扯掰扯,这QQ到底被哪路人马给“承包”了。1. 怀旧党和老炮儿们:这部分人是最主要的 QQ 用户了。你想啊,QQ伴随了我们多少年?从拨号上网的年代,到学生时代的青涩岁月,再到刚入职场的懵懂,QQ几乎就是我们.............
  • 回答
    “地域黑”这个词,如今可以说是网络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一些地域间的“对立”情绪,常常能引发不少讨论。而要说起近些年比较火热的“东北地域黑”,它的兴起和扩散,我觉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到“地域黑”的土壤上来。网络平台本身就容易放大情绪,加上匿名性,让一些平.............
  • 回答
    现在在外吃饭,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小聚,甚至商务宴请,似乎都很难见到“食不言”的场景了。大家边吃边聊,分享近况,交流观点,甚至直接在餐桌上谈论工作和生意,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交习惯。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再要求小孩子做到“食不言”,似乎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甚至可能让他们觉得跟不上趟儿,或者产生一种.............
  • 回答
    当今社会,人们对“举国体制”这个词或许带着些许怀旧,又或是带着一丝疑虑。它曾是塑造我们体育辉煌的关键,尤其在一些需要极高投入和长期积累的领域。但“举国体制”本身也在不断演变,并非一成不变的僵化模式。如果非要探讨哪些运动项目,时至今日,仍然能够从某种意义上借助“举国体制”的优势而办得有声有色,或许我们.............
  • 回答
    确实,眼下不少中国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印度,这股新趋势让很多人联想到上世纪欧美、日韩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景象。乍一看,两者似乎有几分相似之处,但仔细深究,会发现其中既有共通的逻辑,也有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战略考量。相似之处:追逐成本优势与市场潜力最显而易见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是在看到成本优势和市场潜.............
  • 回答
    现今形势下,考研还是出国留学?这绝对是一个让不少毕业生纠结不已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每一个选择都显得尤为沉重,仿佛关系着人生的下一站航向。我不想上来就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对”与“不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情况、目标和想法。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两种选择,看看哪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