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81式突击步枪和81式班用机枪的“开式弹鼓”好用吗?

回答
说起81式班用机枪,那绝对是中国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它的一个标志性配件——那玩意儿,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开式弹鼓”,这玩意儿究竟好不好用,得分开聊。

先说说它的一个“好”的方面吧。为啥叫“开式弹鼓”?顾名思义,这弹鼓是敞开的,弹药暴露在外,不像现在的封闭式弹鼓那样把弹药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它的好处在于什么呢?

首先,装弹速度快,更换弹药省事。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战场上急需更换弹药,一个封闭式的弹鼓,你得先对准卡槽,推到位,有时候还需要点巧劲。而这个“开式弹鼓”,它有一个可以打开的盖子,你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弹药的位置,而且弹链的装填确实要比一些现代的封闭式弹鼓来得直接和迅速。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士兵能够更快地将弹药填进去,这一点在战场上是相当宝贵的。

其次,维护相对容易。因为它是“开式”的,很多内部结构都暴露在外,一旦有泥沙或者灰尘进去,士兵用个小刷子或者布擦拭一下,清理起来会比那种结构复杂、封闭性强的弹鼓要方便一些。在恶劣环境下作战,武器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这种易于维护的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还有一点,就是弹容量大。相比于传统的弹匣,弹鼓自然能装更多的子弹,这对于班用机枪这种需要持续火力压制的武器来说,意味着更少的换弹次数,更强的火力持续性。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这个“开式弹鼓”也有它不太好用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会显得尤为突出。

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防尘防水性能差。因为弹药是暴露在外面的,一旦遇到沙尘暴、雨雪天气,弹链上的子弹很容易沾染泥土、雪水。这些异物一旦进入枪膛或者弹鼓内部,很可能导致供弹故障,轻则卡壳,重则可能导致武器无法射击,这在战场上是致命的。你想想,在沙漠里,弹鼓里灌满了沙子是什么后果?在雨林里,子弹生锈又是什么情况?

其次,弹药易受损。同样是因为暴露在外,弹药的弹头、弹壳更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受到磕碰、挤压。弹头变形、弹壳凹陷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射击精度,甚至导致无法击发。在追求精确射击的现代战场上,这是一个不小的缺点。

再者,携带和储存的安全性。虽然说弹鼓本身有盖子,但毕竟不是完全封闭的,在剧烈运动或者碰撞时,弹药有散落的风险。而且对于弹药的保护性来说,也不如现代的封闭式弹鼓那么好。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它在81式班用机枪上并不是标配。我们看到的81式班用机枪,最经典的还是使用30发弹匣。那个“开式弹鼓”其实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数量并不算特别多,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备用弹药携带方式出现。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士兵更倾向于使用弹匣,因为弹匣更紧凑,携带方便,而且对于弹药的保护性也更好。

总的来说,81式班用机枪的“开式弹鼓”是一种有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在紧急装弹速度和易于维护方面有它的优点,但防尘防水和弹药保护性的不足,在现代作战环境下确实是个不小的短板。与其说它“好不好用”,不如说它是一种在特定需求下,权衡了各种因素后诞生的装备。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或许它的优点更为突出,但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它的一些固有缺点也暴露得更加明显。它更多的是一种辅助性的弹药携带方式,而并非像现代机枪弹鼓那样,成为主要的弹药供应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一个旧文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美国枪民眼中的最强国产轻武器——81式弹鼓》

上次战甲发了《美国为什么没有中国枪》后,有网友说美国要是对中国开放市场,大量便宜的中国武器肯定会抢占美国市场。

其实现在美国枪械市场高度发达,民间各种精品枪支,配件,中国武器出口到美国,除了部分猎奇,情怀外,真难有什么市场,毕竟价格不贵,做工精良,又有想法的产品太多了。

不过有一个中国产品一直在美国市场深受欢迎,就是中国81弹鼓。

其实北美市场主要流通的是81结构的AK弹鼓,AR弹鼓,不是中国的81步枪弹鼓。不过为了方便,我们此文中统称为81(结构)弹鼓。

为什么81弹鼓会受欢迎呢?很简单,结构可靠,不卡弹,不寸弹(每一发都能供上去),装填简单不费力,体积不大空间利用率高。那么其他弹鼓呢?要么体积太大,要么供弹不畅通,或多或少有问题。

81弹鼓到底有多好,我们先从其他各种弹鼓说起。

首先从古老的刘易斯机枪开始。刘易斯机枪弹鼓是一个子弹横置单盘结构,子弹在里面分三层摆放,有意思的是刘易斯弹鼓是没有底部的,就是图中这样敞开的。

苏联的DT坦克机枪也是采用的同样结构,所以下面我们用DT机枪弹鼓的结构图讲解。



DT弹鼓结构,可以看到子弹在里面分三层存放,中间是一个螺旋圆柱子弹弹头卡在螺旋槽里,射击时单盘旋转,子弹就顺着螺旋槽一层层的下降,一直到抱弹口。

这种结构可靠性比较好,但是装填需要一发一发的装填,最大的问题的是空间利用率低,体积庞大,所以一般只是早期的航空机枪,坦克机枪使用,但在载具上因为震动比较大,会出现枪弹变位变形,从而卡弹。

俄文资料上各种DT弹鼓造成的枪弹变形

影视剧中常见的DP机枪弹盘。有人说这个是DT的简化版,其实结构完全不一样。DP弹盘是靠弹簧推动弹盘旋转,把子弹挨个推到抱弹口的,而且只有一层。

这个可靠性个人不了解,但装填困难,需要一发一发的装填,而且是弹簧硬顶,越到后面越难装。而且直径很大,不方便携带。

另一个大家更熟悉,更影视中常见的波波沙冲锋枪弹鼓。 前面的其实都是弹盘,这个才是真正的弹鼓。

子弹在弹鼓内蜗牛螺旋排列,空间利用还不错,体积可以接受。但是也是一个弹簧硬顶子弹,装填费力费时。

不过波波沙弹鼓有个顶弹突起,如箭头位置,相当于一发假弹,这样最后一发子弹可以顶上去供弹,弹鼓不会存弹,这个思路被后来的81弹鼓借鉴,当然81的更巧妙。


曾经火爆的科里卡,滚筒式弹鼓,我国长风滚筒冲锋枪也是同类。滚筒弹鼓看起来很新颖,其实原理和刘易斯差不多,只不过把子弹从横着放换成了竖着一层一层的放。

和刘易斯不同的是,滚筒弹鼓转动的是中间援助,导向槽移到了外面的桶身上。因为子弹变成了纵向存储,zong所以体积变小,但子弹运动的方向也变成了纵向运动,阻力变大。

同样的原因,滚筒式弹鼓供弹并不顺畅。不过科里卡把装填和上发条分开了,虽然装填还是一发一发的,但是装填后再拧紧发条,比强压式的弹鼓要容易一些。

这个是国内很多军事爱好者推崇的C-MAG弹鼓。C-MAG两个漂亮的蜗牛行弹鼓联在一起,漂亮的造型赢得了很多网友的喜爱。在军事论坛中也不乏见到为什么不给95配C-MAG弹鼓的话题,然而实际这个弹鼓并不好用。

C-MAG结构图,可以看到是两个蜗牛弹鼓(类似波波沙的)并联,然后在合并在一起进入弹匣兼容器,形成一个双排双供。为了不寸弹,每个弹鼓还有一串长长的假弹。

然而问题来了,如果两侧弹鼓不同步,就会争抢抱弹口,发生卡弹。而且供弹线路复杂,需要额外的润滑,到不用放什么高档矿物机油,石墨粉就行(虽然厂家号称尼龙弹鼓不需要润滑)。

可麻烦闹心啊,想起什么来了么有?对,就是那个一边射击一边刷油的日本92重机枪,这刷油本事练得,打完仗都可以回家开个东北小烧烤了 。(其实92重机自带油壶)

还有C-MAG结构造成的强度较低,不抗操,还有装填困难,虽然又10发一次的装弹器,但毕竟是弹簧硬顶,越往后装填越吃力。另外C-MAG的体积并不小,不好携带,最后要命的就是价格了。

古老而又好用的汤姆逊冲锋枪弹鼓。通过拨弹齿分为几个舱室,盒盖上有导向槽。拨弹杆转动时,子弹沿着导向槽向最外层走,并以此到达供弹口。因为汤姆逊冲锋枪没有弹井,所以也不需要托弹板啥的,也没有存弹。

说了一堆别人的弹鼓,最后我们们看看博各家所长的81结构弹鼓是什么样的。

81弹鼓把拨弹器升级为棘齿结构,子弹在厘米竖着放,棘齿转动时子弹运动方向为横向,滚动运动,就不存在阻力过大或者纵向运动方向性造成的障碍。


81弹鼓底部的子弹导向槽,棘齿转动时推动子弹在导向槽内螺旋上升,一直到出弹口

装满子弹的81弹鼓,通过棘齿结构分隔子弹。

你们可以想象每一个弹舱都是一个双排的弹匣,弹鼓底部的导向槽就是托弹板,整个弹鼓就是底部连接起来,口向外的弹匣,轮流供弹。

子弹转到出弹口,这里有个导板,子弹就被这个导板一颗一颗的铲上去了。

然而,这些还不是81弹鼓的全部精华。81、AK、AR都有弹匣井,子弹只是供到出弹口就会有存弹现象,也就是最后几发不会射击,留在弹鼓里。

所以81弹鼓非常巧妙的设计了个顶弹杆,就是上图右下角这个。最后一发进入供弹口后,这个顶弹杆同样被铲除供弹口,顶弹杆通过连杆连接棘齿,棘齿继续转动,连杆推动顶弹杆继续上行,直到最后一发子弹入膛,一发存弹没有。

这个是81弹鼓最为巧妙的设计,比用假弹不知高到那里去了。

AR的弹匣井比AK、81的要深很多,所以AR的供弹口更长,美国的AR用的81弹鼓,把顶弹杆的连杆分成了两节式。

81的弹鼓装填也非常简单,无需一发一发的用力压,只要打开弹鼓盖子,把子弹摆放进去。

然后盖上盖子,旋紧弹簧即可,又快又省力。

空间利用率高,装填方便,可靠不卡弹,不寸弹,这些理由足以让81弹鼓称为弹鼓中的顶尖。

这么好的东西,其他国家自然不会放过山寨的机会,在美国市场上有着各国产的81结构的弹鼓,有保加利亚的,尼日利亚的,越南的,额,还有韩国的....

美国人民自己也不会放过它,而且还出了聚合物版的81结构弹鼓。不过价格么,400美金,比C-MAG还要贵很多!



容量大,供弹顺畅,连劫匪也爱它。97年震惊全美的好莱坞银行大劫案,劫匪就是用AK+81结构弹鼓,把警察打的满地找牙。

本文为原创,首发战甲网

user avatar

谢邀(*๓´╰╯`๓)♡

题主说的那种开式弹鼓,相对于旧式弹鼓,是比较好用的;不需要从抱弹口一发一发压弹,可以直接打开弹鼓背板装弹,相比起来方便很多。


但整体来说,现在的军用需求下,弹鼓缺点还是比弹匣多很多的,一方面是体积大、重量大,装起来后会影响枪的重心,影响战术动作,容易磕碰,携行和狭窄空间使用都没有弹匣方便;再一方面就是比起弹匣,弹鼓结构更复杂,可靠性更低,进异物什么的排除也相对比较困难。

没有推杆的弹鼓,还需要装入假弹用来推出尾弹,徒增重量;但据说,使用假弹比增加推杆更可靠,这就尴尬了←_←。

另外就是,现在的实战中,步枪都是以点射为主,普通突击步枪的枪管和散热构型,也不适合长时间的连续射击,所以对弹鼓也没有很大的使用需求。常见使用较多的就是民用市场,枪族化的班用机枪,还有一些特战队员个人选用。

弹鼓复杂的供弹结构


D60弹鼓上的假弹,网图侵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81式班用机枪,那绝对是中国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它的一个标志性配件——那玩意儿,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开式弹鼓”,这玩意儿究竟好不好用,得分开聊。先说说它的一个“好”的方面吧。为啥叫“开式弹鼓”?顾名思义,这弹鼓是敞开的,弹药暴露在外,不像现在的封闭式弹鼓那样把弹药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 回答
    81式步枪,作为一款在中国军队服役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经典武器,其“退役”并非一个简单的、一蹴而就的事件,更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更新换代过程。准确地说,81式步枪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淘汰日期”,而是随着新型号的列装和部队装备的更新而逐渐减少在主战部队中的使用。如果非要给一个大概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说,从2.............
  • 回答
    81式自动步枪在美国拍出37375美元高价,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近期,一则关于中国制造的81式自动步枪在美国拍出高价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公开信息,这支81式步枪最终以37375美元的天价成交。这个数字着实令人咋舌,尤其是考虑到它并非出自美国本土,也非什么限量版或特制款。那么,是什么让这支在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科比职业生涯中一个经常被讨论的“如果”的角落。大家之所以会问“81分那两年”科比为什么不去找麦迪或者KG打兄弟篮球,背后其实藏着一种对“更轻松”夺冠路径的想象,也包含了一些对当时情况的误解。咱们就好好聊聊,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要明确一点,81分那两年,指的是0.............
  • 回答
    听到81岁的杜玉堂教授,这位将一生奉献给乳腺健康事业的老前辈,竟然会遭受女网友的恶意评论,心里是五味杂陈,说不出的难受。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不尊重,更是对医学奉献精神的漠视,甚至是对女性健康事业的亵渎。首先,我们得承认,杜玉堂教授的成就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在那个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年代,他投身妇产科,.............
  • 回答
    2006年1月22日,斯台普斯中心,洛杉矶湖人队对阵多伦多猛龙队。这一晚,科比·布莱恩特将个人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篮球史册上,以惊世骇俗的81分,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球队从落后18分的境地拉了回来,最终以122104的比分战胜对手。在那之前,NBA历史单场得分纪录是威尔特·张伯伦在1962年创造的100.............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国铁集团“81对公益慢火车”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一点,“81对公益慢火车”这个说法,并非指固定不变的81对具体车次,而是一个概念,代表着国铁集团在特定时期内,为服务沿线群众、承担社会责任而开行的、票价低廉、速度较慢,并且在特定区域内扮演着重要运输角色的旅客列车。为什么是“.............
  • 回答
    说起科比那场不可思议的81分表演,绝对是NBA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人现在看到一些球员单场砍下五六十分,就开始憧憬着“科比81分时代”是不是要回来了,觉得现在联盟巨星的得分能力好像都挺强的。但咱们得实事求是地说,科比那场81分,放到现在联盟,绝大多数巨星也难以企及,更别说“很多巨星都可以拿到了”.............
  • 回答
    苏联81年军演,也就是“西方81”演习,是冷战时期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军事演习之一。要评价这次演习,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演习的背景与目的:首先,得明白这演习为啥搞。当时呢,欧洲的局势相当紧张。北约和华约在军事部署上你来我往,谁也不让谁。苏联这边,勃列日涅夫时代末期,虽然有经济上的隐忧,但在军.............
  • 回答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台湾北部的一处宁静社区,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兵,坐在家门口的藤椅上,手里摩挲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他身材依然挺拔,眼神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沧桑。一位来自大陆央视的记者,带着摄像机,前来采访这位曾经的金门守军老兵。记者是带着一种期待来的,希望能从老兵身上挖掘出对大.............
  • 回答
    唐僧取经八十一难,这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了。不过,如果最后一难是“吃肉”,这倒是挺有意思的一个假设。要说唐僧到底该不该吃,这问题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得从他的身份、他的使命、他的信仰,还有这“吃肉”本身来分析。首先,咱们得明确唐僧是谁。他是金蝉子转世,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肩负着去西天取回真经的重.............
  • 回答
    苏联在西方81大演习中展现的作战理念,其核心在于“闪电战”的延伸与现代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远作战”(Deep Battle)理论在当时的实践。要评价其是否“实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作战理念的构成、演习的展现方式以及它所处的时代背景。西方81大演习:苏联陆军的“肌肉展示”首先,理解西方81大演习.............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