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简单地说就是: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导致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若论对社会的影响,恐怕能写几百部大部头的书。
从国际上看,人口老龄化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必然出现的一个现象。除非经济出现倒退,人口老龄化只有依靠经济发展突破瓶颈期,达到新的高度后,才有可能整体缓解。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常规意义上的发达国家,都受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困扰的原因。
简单地说,已经发生的变化有哪些呢?
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全面计划生育。
而没有考虑的问题是,正好80年代至今的4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40年。本来就会减少人口生育的。
造成的结果就是,我国的人口生育率比同样经济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还要低。
目前,应该是大力鼓励生育,甚至是利用经济杠杆推动一部分人生育。
如果不推迟养老退休年龄,那么全国大部分地区就会出现养老金账户入不敷出的局面。
尤其是一些人口外流(大部分是青壮年)的省份和城市。
但推迟养老退休年龄,又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是一个不得不做,又非常难做的决定。
由于老龄化人口的比例增加,使得传统的家庭式养老,对于家庭的成本、间接导致的社会成本,都逐渐无法接受。
因此,一部分老人的养老,必然需要由社会创造新的养老产业来承接。这给养老产业带来了机会。
人口老龄化的另一面,就是年轻一代的婚育年龄不断提高。
这一方面是受教育程度提升引起的。现在大部分人接受义务教育后,还要再接受3年以上的再教育。进入大学(含专科)的人口比例越来越高。
另外一方面,也是婚育人口对于婚育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的。有房有车有存款,是很多人结婚的前提条件。
另外,老龄化社会导致婚育人口工作压力增加、工作时间延长等问题,也会影响其实际结婚、生育的时机向后推迟。
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呢?
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在我们之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出现的现象。
为了解决国内老龄化、年轻人口不足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鼓励外籍人口入籍、归化。也就是把外国人变成本国人。
这里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吸引了全世界的人去入籍,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本国原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欧洲很多国家也是如此处理,即使面对移民人口带来的阵痛,依然对移民持开放态度。
当社会财政对于越来越多的吃养老的人无力承担,那就只能降低养老人口的实际待遇和收入。让养老变得没有那么舒心,推动一部分人必须去工作。
例如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但日本政府对于移民持排斥态度,许多日本老人需要继续在社会上工作,才能维持生活。
当国家财政收入无法支付养老金的时候,国家就要创收:增加财政收入。这时候对高收入人群动手,是社会成本最低的方式。因为高收入人群的绝对数量小。
欧洲一些国家的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就是这样的结果。
但是对高收入人群薅羊毛,也会导致高收入人群的创收意愿下降、富豪人群把财产向低税收国家和地区转移等问题。
嘛,大家都坐下,正常操作。
老人变多,本身就意味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不算坏事。
虽然这个增速确实很让人忧心就是了:
老龄化主要带来了两个问题:
消费不足(缺乏内部需求)
劳动力减少(社会生产能力下降)
提振消费确实没什么好办法,这个就希望日后有才能卓绝之士进言献策。
而提高生产能力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详见中国制造202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