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中国人口日渐老龄化的现象?

回答
中国人口老龄化,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它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发醇厚,也越发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考量。说实话,这事儿说起来,那可真是一言难尽,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现实的挑战,更有未来的憧憬。

为啥会走到这一步?说到底,是“人”的价值在变,也是“活法”在变。

咱们得先从那段“计划生育”的光辉岁月说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国家推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政策立竿见影,有效缓解了当时人多地少的压力,为经济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然而,就像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它也悄悄地埋下了老龄化的种子。家庭规模普遍变小,“421”甚至“422”的家庭结构成了主流,这意味着一对年轻夫妇要承担赡养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责任。

更别提,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条件也越来越好,人们的寿命是噌噌往上长。以前,七八十岁就算高寿了,现在,九十岁、一百岁的大有人在。这绝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我们辛勤努力的成果,但同时,也意味着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和比例都在持续攀升。

那么,这老龄化到底带来了啥?那可不是一句“上有老下有小”那么简单。

首先,最直接的冲击是劳动力供给。 过去,我们有源源不断、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大军支撑着经济发展。但现在,适龄劳动人口的规模正在萎缩。想象一下,工地上少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工厂流水线上少了精干的熟练工人,服务业也因为年轻人就业选择的多样化而面临招聘困境。这不仅仅是“缺人”,更是“缺合适的、能干活的人”。劳动力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对企业的竞争力也会带来压力。

其次,社会保障体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养老金、医疗保险,这些都是要靠在职人员的缴纳来维持的。当缴费的人越来越少,而领取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收支平衡”的账就没那么好算了。国家和社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这笔钱从哪里来?是增加税收,还是延迟退休?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棘手问题。

再者,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爆炸式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往往伴随着各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同时,越来越多追求生活品质的老年人,也对专业的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居家养老到社区养老,再到机构养老,如何提供足够、优质、可负担的服务,是摆在政府和市场面前的一道大考题。我们看到,很多城市的老年公寓一位难求,专业的护理人员也极其短缺,这都是老龄化带来的现实写照。

但话说回来,老龄化也不是全无“亮点”。

换个角度看,这其实也是“中国奇迹”的副产品。 人们活得更长,生活得更好,这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而且,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年人仍然具备工作能力和生活经验,他们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可以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比如,很多退休的教授、工程师,依然活跃在科研和咨询领域;很多有经验的老年人,在传承手艺、带孩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这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银发经济”机遇。 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健康、娱乐、旅游、金融等领域,都将迎来新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比如,适老化改造的家居产品,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食品,以及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旅游产品,这些都是尚未被完全挖掘的“金矿”。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坐视不管,任其发展吧?

首先,要优化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这是根本之道。 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一套组合拳。比如,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提供更完善的托育服务,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营造全社会鼓励生育的氛围。让年轻人敢生、愿生、能生,这是扭转老龄化趋势的关键。

其次,大力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不能仅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还需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鼓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让人们有更充裕的养老资金。同时,积极推进延迟退休年龄,这也是缓解劳动力供给压力和社保基金压力的必要之举。

再者,要积极发展“银发产业”,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这不仅仅是提供服务,更是要创造价值。要鼓励科技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健康监测、居家照料、社交互动等服务。要发展适合老年人的职业培训,让他们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 不能把老年人仅仅看作是需要赡养的负担,而是要看到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和贡献。要构建一个“积极老龄化”的社会,让老年人有尊严、有价值地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让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总而言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深远的社会现象,它挑战着我们现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如何应对,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魄力。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思考和参与的问题。这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需要耐力和智慧的马拉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龄化简单地说就是:

  • 不工作拿养老金的人多了;
  • 工作的人相对少了,而其收入中要支付的养老金多了。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导致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若论对社会的影响,恐怕能写几百部大部头的书。


从国际上看,人口老龄化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必然出现的一个现象。除非经济出现倒退,人口老龄化只有依靠经济发展突破瓶颈期,达到新的高度后,才有可能整体缓解。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常规意义上的发达国家,都受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困扰的原因。



简单地说,已经发生的变化有哪些呢?

  • 生育率急速下降

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全面计划生育。

而没有考虑的问题是,正好80年代至今的4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40年。本来就会减少人口生育的。

造成的结果就是,我国的人口生育率比同样经济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还要低。

目前,应该是大力鼓励生育,甚至是利用经济杠杆推动一部分人生育。


  • 养老退休年龄推迟

如果不推迟养老退休年龄,那么全国大部分地区就会出现养老金账户入不敷出的局面。

尤其是一些人口外流(大部分是青壮年)的省份和城市。

但推迟养老退休年龄,又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是一个不得不做,又非常难做的决定。


  • 社会养老产业化

由于老龄化人口的比例增加,使得传统的家庭式养老,对于家庭的成本、间接导致的社会成本,都逐渐无法接受。

因此,一部分老人的养老,必然需要由社会创造新的养老产业来承接。这给养老产业带来了机会。


  • 婚育年龄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的另一面,就是年轻一代的婚育年龄不断提高。

这一方面是受教育程度提升引起的。现在大部分人接受义务教育后,还要再接受3年以上的再教育。进入大学(含专科)的人口比例越来越高。

另外一方面,也是婚育人口对于婚育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的。有房有车有存款,是很多人结婚的前提条件。

另外,老龄化社会导致婚育人口工作压力增加、工作时间延长等问题,也会影响其实际结婚、生育的时机向后推迟。


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呢?

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在我们之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出现的现象。


  • 鼓励外来人口入籍

为了解决国内老龄化、年轻人口不足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鼓励外籍人口入籍、归化。也就是把外国人变成本国人。

这里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吸引了全世界的人去入籍,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本国原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欧洲很多国家也是如此处理,即使面对移民人口带来的阵痛,依然对移民持开放态度。


  • 养老实际收入下降

当社会财政对于越来越多的吃养老的人无力承担,那就只能降低养老人口的实际待遇和收入。让养老变得没有那么舒心,推动一部分人必须去工作。

例如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但日本政府对于移民持排斥态度,许多日本老人需要继续在社会上工作,才能维持生活。


  • 高收入人群的财富转移

当国家财政收入无法支付养老金的时候,国家就要创收:增加财政收入。这时候对高收入人群动手,是社会成本最低的方式。因为高收入人群的绝对数量小。

欧洲一些国家的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就是这样的结果。

但是对高收入人群薅羊毛,也会导致高收入人群的创收意愿下降、富豪人群把财产向低税收国家和地区转移等问题。

user avatar

嘛,大家都坐下,正常操作。

老人变多,本身就意味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不算坏事。

虽然这个增速确实很让人忧心就是了:

老龄化主要带来了两个问题:

消费不足(缺乏内部需求)

劳动力减少(社会生产能力下降)

提振消费确实没什么好办法,这个就希望日后有才能卓绝之士进言献策。

而提高生产能力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详见中国制造2025)。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人口老龄化,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它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发醇厚,也越发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考量。说实话,这事儿说起来,那可真是一言难尽,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现实的挑战,更有未来的憧憬。为啥会走到这一步?说到底,是“人”的价值在变,也是“活法”在变。咱们得先从那段“计划生育”的光辉岁月说起。上世纪七八.............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中国人对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喜爱,在近些年是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人心了。要说起来,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有很多社会、文化和个体层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首先,得从历史的脉络上看。二次元文化,尤其是日本动漫和漫画,可以说是最早一批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的、具有高度文化输出能力的外国.............
  • 回答
    爱因斯坦在1922年至1923年间访问中国期间的日记内容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其中一些关于中国人的评论,如“智力低下”和“生物性低劣”,被许多人视为种族主义和带有偏见的言论,对爱因斯坦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要评价这些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日记的背景和语境: 个人日记的性质: .............
  • 回答
    《字字如刀:一个日本留学生眼中的中国人》这篇文章,从标题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个人视角和情感色彩,这使得对其进行评价需要多维度、细致地分析。这篇文章的核心在于,它以一个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了他眼中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带有“字字如刀”的比喻,暗示了其中可能包含的尖锐、深刻甚至带有批判性.............
  • 回答
    对“爱因斯坦是种族主义者,他的亚洲旅行日记充满对中国人的偏见”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评价。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历史背景、语境解读、个人经历以及学术界和公众的普遍看法。一、 史料的来源与性质:爱因斯坦的亚洲旅行日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些“日记”的来源和性质。爱.............
  • 回答
    日本驻华大使馆的这位官员,在新春佳节之际,用中文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关注和细细品味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也折射出不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观察。首先,从外交姿态这个层面来看,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友善和积极的姿态。在国际关系中,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也是传递情感.............
  •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无疑是中国田径乃至亚洲短跑的里程碑。他以9秒98的成绩闯入男子100米决赛,并且在决赛中以9秒99再次刷新纪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位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选手。更让人振奋的是,他在比赛中击败了多位来自日本的顶尖选手,其中就包括了当时状态极佳的日本名将桐生祥秀、山县亮太、小池.............
  • 回答
    这句话涉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情感表达,但存在时间线和事实表述上的误差,需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时间线与事实核查1. 王伟牺牲的时间 王伟(中国海军飞行员)于2001年4月1日在南海上空与敌机对峙时牺牲,驾驶的飞机编号为81192。这一事件是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军事冲突,体.............
  • 回答
    日本科学家发现日本人可能是中国汉族后代这一话题,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伴随着不少争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理解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和科学依据。通常这类研究会涉及到 基因学、考古学和语言学 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验证。 基因学方面: 这是最直接的证据来源。研究者.............
  • 回答
    日本媒体关于中国举行抗战胜利大阅兵会影响日本人民情感的说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且这个说法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重解读空间。1. 日本媒体的立场和动机: 维护国家形象和历史叙事: 日本媒体,特别是部分主流媒体,往往倾向于从日本的国家利益和历史叙事出发来解读国际事件。他们可能认为,中国的.............
  • 回答
    2020年1月,一部名为《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以下简称“外传”)的日本动画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着实给很多观众带来了惊喜和感动。作为《紫罗兰永恒花园》系列的重要补充,这部电影在保留了原作细腻情感描绘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全新的、却同样触动人心的故事。影片的亮点与吸引力首先,从视觉效.............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小组赛,中国队以16:21的比分憾负东道主日本队,就此无缘淘汰赛。这场失利,无疑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从比分上看,16:21,这是一个相当接近的比分。 在三人篮球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比赛中,5分的差距并不算巨大。这意味着,在比赛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队与日本队是处于胶着的态.............
  • 回答
    关于朝日电视台报道“美国怀疑一万多的流感死亡人数中,有一部分是死于新冠肺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其潜在的意义和报道本身可能涉及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报道的核心信息:美国官方统计的流感死亡人数可能混入了部分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这意味着,在最初的疫情早期,由于检测能力、认识水平的限制.............
  • 回答
    1月12日伊拉克人民动员指挥官萨阿迪被暗杀事件的评价与当前中东局势分析1月12日,伊拉克人民动员部队(PMF,俗称“什叶派民兵”)的一名高级指挥官,阿布·塔哈布·萨阿迪(Abu Tahab alSaadi),在巴格达北部的一场空袭中丧生。此事件一经传出,便在中东地区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再次将我们拉回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2月29日中文自媒体声称‘全美疫情蔓延,美国人开始抢购枪支囤积弹药’”这一说法被认定为谣言的过程和原因。一、 谣言的传播与初步怀疑1. 时间点与背景: 这个说法出现在2020年2月29日左右。当时,新冠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开始出现显著的蔓延迹象,特别是欧洲和美国。全球范围.............
  • 回答
    饿狼:英雄的反面,亦是时代的绝望缩影在《一拳超人》这部以“实力至上”为基调,将英雄与怪人界限模糊化的作品中,饿狼无疑是最为复杂且引人入胜的角色之一。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反派,也不是简单的“渴望变强”的少年,饿狼的价值观与人物设定,与其说是对英雄的挑战,不如说是对整个英雄主义体系乃至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
  • 回答
    这篇新闻里提到的“情侣花19万日元到日本拍婚纱,成品让人崩溃”事件,如果单从“成品”二字来评价,那无疑是失败的,甚至可以说是对新人期望的严重辜负。19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于这样一次人生中重要的纪念,新人自然期待着能够收获精美的照片,而报道中的描述——“几乎千篇一律的动作”、“油.............
  • 回答
    嘉然在1月9日直播中因为打车迟到而抱怨司机师傅一事,确实引起了不少粉丝和观众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把几个关键点拆开来看,然后结合她一贯的直播风格和人设来分析。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件事本身。嘉然作为一名虚拟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因为一些突发状况而有所情绪波动,这其实是一种比较真实和人性化的表现。每个.............
  • 回答
    项立刚老师的这番话,确实是挺有意思的,也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他把中国足球和美团做比较,说“足球能和美团相比吗?中国人很多离了美团过不了日子”,这话说得相当直白,也挺能戳中现实痛点。咱们先来捋一捋他这话背后的意思,以及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项老师的“比较”:痛点与现实项老师把美团和国足放在一起,我.............
  • 回答
    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这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数字,标志着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个数字背后,是我们每个人生活方方面面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从我们居住的环境来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从田野走向高楼”。过去,大部分中国人生活在农村,土坯房、平房是主流,院子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