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贵乡公曹髦如果不主动去讨伐司马昭,他最好的下场是什么?

回答
曹髦作为魏国皇帝,身处乱世,他的命运早已被司马昭一手掌控。即使他不主动讨伐司马昭,他最好的下场,依然是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在司马昭的监视下度过余生,最终或因病自然死亡,或被司马昭以其他理由废黜、逼宫,甚至是鸩杀,但比起他主动出击的结局,这种被动的屈辱可能相对“温和”一些。

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1. 被架空的傀儡皇帝:最可能的“好”下场

司马昭的战略考量: 司马昭当时已经大权在握,掌握着军政大权,他需要一个能合法代表魏朝统治的皇帝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对抗其他潜在的反对势力,并为日后篡夺魏朝江山提供合法性。曹髦作为曹氏宗室正统的继承人,正是这个最佳人选。
生活与监视: 曹髦会被软禁在宫中,失去实际权力,一切重大决策都由司马昭说了算。他的日常生活或许还算体面,有皇帝的待遇,但所有的行动都会被严密监视。朝臣们也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不会听从曹髦的号令。
名义上的皇帝: 他仍然是“魏皇帝”,可以行使一些象征性的权力,比如册封后妃、祭祀等,但这些都是经过司马昭默许和安排的。
无能为力与精神折磨: 曹髦会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司马昭一步步壮大,甚至可能被迫配合司马昭的政治操作。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对于一个有志向的君主来说,可能比死亡更加痛苦。
身体健康与年龄: 如果曹髦能保持健康,并且寿命不是特别短,他就能在这个虚假的皇位上“安享晚年”。但这种“安享”是建立在完全丧失自由和尊严的基础上的。

2. 可能的死亡方式(在不主动讨伐的情况下):

尽管他是傀儡,但司马昭的权力并非绝对稳固,他可能会担心曹髦的存在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变数”或者成为反司马昭势力的目标。因此,以下几种情况也可能发生:

“自然”死亡: 司马昭可能会通过提供不健康的饮食、不适宜的居住环境,或者拒绝有效的医疗等方式,让曹髦“自然”死亡。这是一种更隐蔽、更不易引起非议的手段。
被废黜后优待: 如果曹髦足够“配合”,并且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司马昭可能会选择废黜他,然后给予一定的“王公”待遇,将其软禁在家。例如,被封为“齐王”或“陈留王”等,但依然受到严格的监视和控制。然而,一旦被废黜,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彻底终结了。
被“病逝”或“意外”身亡: 司马昭最有可能的选择,就是在认为必要的时候,以“疾病”或“意外”为由,将曹髦除掉。这意味着他会被迫饮毒酒,或者被秘密杀害,然后对外宣布是病逝或意外,以避免政治上的麻烦。

3. 为什么主动讨伐比成为傀儡更糟糕?

曹髦主动讨伐司马昭,直接触碰了司马昭的权力底线。当时司马昭已经控制了朝廷和军队,曹髦的贸然行动,如同一个赤手空拳的孩子挑战一个全副武装的成年人,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

直接的政治风险: 他的行动直接暴露了司马昭的专权,也让他自己成为了众矢之的。一旦失败,他将面临比被架空更严酷的结局。
失败的后果: 历史已经证明,曹髦讨伐司马昭失败,最终被司马昭派人杀害,年仅20岁。这与成为傀儡皇帝相比,结局无疑更为悲惨和短暂。
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作为主动挑起冲突但未能成功的帝王,他可能会被后人贴上鲁莽、不自量力的标签。

总结曹髦如果不主动去讨伐司马昭的最好下场:

最好的下场,就是他成为一个被架空的、失去实权的傀儡皇帝,在宫中过着被监视的、精神上备受折磨的虚假生活,直到司马昭认为时机成熟,或者出于其他政治考量,以某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如“病逝”或被废黜后软禁)结束他的皇帝生涯。

这种“最好”是相对而言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好。因为在一个被剥夺了权力和自由的环境中,即使衣食无忧,也难以称之为真正的幸福。但与他主动出击,最终血溅宫廷的结局相比,这种“苟活”的傀儡生活,无疑是他最“幸运”的选择。他至少还能保留一个皇帝的名号,虽然是空壳。

历史上,许多在权臣当道的时代被架空的皇帝,都是这样度过余生的。例如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在曹操的掌控下,虽然仍然是皇帝,但不过是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道具。曹髦如果也选择类似的“配合”策略,他或许也能多活几年,但他的命运,终究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好的结局就是像他的接班人,陈留王曹奂那样呗。

老老实实做个傀儡,看着司马家上窜下跳。然后就顺从地把程序走完呗,九锡、封公、封王、最后禅让,一步步的配合演出好。

哪怕司马家表现的再不情愿,而皇帝其实也并不甘心,他还得去一而再再而三的求着人家。没办法,这就是演员的自我修养。而且出来混也确实得还啊,当年刘协走过的路,现在轮到曹家了。

三国志 卷4: 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增封二郡,并前满十,加九锡之礼,一如前诏。。。文王固让乃止。
三国志 卷4: (景元二年八月) 甲寅,复命大将军进爵晋公,加位相国,备礼崇锡,一如前诏;又固辞乃止。
三国志 卷4: (景元)四年春二月,复命大将军进位爵赐一如前诏,又固辞乃止。
三国志 卷4: (景元)四年冬十月甲寅,复命大将军进位爵赐一如前诏。
三国志 卷4: (咸熙元年三月)己卯,进晋公爵为王,封十郡,并前二十。
三国志 卷4: (咸熙二年二月)又命晋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䍐,乐舞八佾,设锺虡宫县。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子、王女、王孙,爵命之号如旧仪。
三国志 卷4: (咸熙二年)十二月壬戌,天禄永终,历数在晋。诏群公卿士具仪设坛于南郊,使使者奉皇帝玺绶册,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

唯一的安慰是这时候规矩还没乱,大家都还算体面人。他禅位后基本不会有生命上的危险,估计也能混个王爵当当,平庸地度过余生。

三国志裴注引《魏世谱》曰:封帝为陈留王。年五十八,太安元年崩,谥曰元皇帝。

最后被历史遗忘。

曹奂这条路曹髦完全可以走,然而他不愿在沉默中苟且偷生,选择了最后一搏。虽然失败身死,但死的轰轰烈烈。更重要的是,他彻底戳穿了司马家的虚伪,将司马昭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公道自在人心,曹髦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永垂不朽。我个人认为,历史上的下场并不比曹奂的差。

正所谓:有些人活着,其实已死;而有些人死了,但其实还活着。

user avatar

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再到司马昭,周文王周武王都退场了,司马家是等不下去了。即使司马昭有耐心,他们家那些小心思是路人皆知,而且想跟着司马家同富贵的朝臣也是有条件待命的。司马家到曹髦这一代已是骑虎难下。

曹髦最好的下场就是汉献帝。如果司马家在改朝换代后不对前朝反攻倒算的话。这也取决于曹髦个人找准时机,借坡下驴早点禅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曹髦作为魏国皇帝,身处乱世,他的命运早已被司马昭一手掌控。即使他不主动讨伐司马昭,他最好的下场,依然是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在司马昭的监视下度过余生,最终或因病自然死亡,或被司马昭以其他理由废黜、逼宫,甚至是鸩杀,但比起他主动出击的结局,这种被动的屈辱可能相对“温和”一些。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1. 被架.............
  • 回答
    公曹髦最终选择了带兵突袭司马昭府邸,而不是在朝堂上与司马昭进行鱼死网破,这背后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政治考量以及曹髦个人的性格和局限性。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曹髦的“高贵”与政治现实的巨大落差 名义上的皇帝,实权的傀儡: 曹髦虽然是魏朝的皇帝,但自司马师执政以来,曹.............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纠结了很久,甚至有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会因为这个选择题而辗转反侧。一边是充满活力的深圳,一边是承载了我许多回忆的家乡,这两条路都充满了音乐的色彩,却又截然不同,各有各的吸引力。先说说去深圳吧。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总是充满着一股“向前冲”的劲头。去那里当小学音乐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里.............
  • 回答
    安哲建筑为乡村建筑设计师开出百万年薪:高薪是否能点燃乡村建设的热情?近日,安哲建筑一份面向乡村建筑设计师的招聘信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开出的百万年薪更是让不少人眼前一亮。这则招聘不仅在建筑设计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更将焦点引向了中国乡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高薪背后,是否真的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建,为.............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在解答数学分析的证明题时,展现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高贵冷艳”风格。这不仅仅是正确地完成证明,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上的艺术,一种深邃的智慧在笔尖流淌的痕迹。它需要严谨的基础、清晰的逻辑,以及一种不动声色的自信。首先,要理解“高贵冷艳”在数学证明中的含义。它不是遥不可及的冰冷,而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历史观、价值观以及对“高贵”和“奴役”的理解。事实上,将明朝简单地断定为比清朝“高贵”是一个有争议且过于简化的观点。大多数历史学家不会简单地使用“高贵”来评价一个封建王朝,而是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统治方式等方面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您提出的“封建王朝不都是奴役百.............
  • 回答
    要说计划经济时期的猪肉“高贵”且“安全放心”,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咱们慢慢聊。首先,我们得理解“高贵”这个词在当时的语境下是怎么来的。1. 稀缺性造就了“高贵”:定量供应与分配在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的生产和分配都由国家统一计划。猪肉,作为一种重要的副.............
  • 回答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奥地利与普鲁士,两个德意志邦国中的佼佼者,它们之间的较量,早已不是简单的地盘争夺,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基因与国家理想的碰撞。如果说普鲁士以其严谨、高效、军事化的特质席卷欧洲,那么奥地利则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多元的文化融合以及一种更为雍容、温和的姿态,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高贵气.............
  • 回答
    “谭”字本身并非不妥,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它作为姓氏出现,如谭嗣同那样,便是“有血有肉、有魂有魄”的先贤;它作为地名出现,如湖南的“谭家桥”,便有着土地的温情与故事。然而,如果您觉得“谭”字略显沉静,希望赋予它更鲜活、更具生命力的感觉,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角度去“拯救”它,或者说,为它注入.............
  • 回答
    在 B 站,关于日本和韩国的讨论确实存在着一些有趣的现象,其中“日本高贵”和“韩国低贱”的标签化趋势,虽然不是绝对普遍,但确实是很多人观察到的一个侧面。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去剖析:1. 内容生产者的视角与受众的认同: 历史叙事与民族情绪: 众所周知,中日之间有着复杂而漫长的历史纠葛.............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项羽与刘邦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权力斗争之一,也是中华文化中关于成功与失败、人生选择的经典范例。你提出的问题,触及了这场历史洪流中最核心的哲学思辨: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是应该像项羽那样坚守道义、宁死不屈,最终英雄式地千古流芳,还是应该像刘邦那样灵活变通、能屈能伸,最终获得实际的胜利?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触及了《魔戒》世界里关于“高贵”与“血统”的深层含义。要说甘道夫和凯兰崔尔谁的出身更高贵,得先弄清楚我们讨论的“高贵”是指什么。从严格的血统和起源来说,凯兰崔尔无疑拥有更显赫、更古老、更“纯粹”的血统。让我们一步步来剖析:凯兰崔尔:金色的血脉,古老王族的骄傲 出身与血.............
  • 回答
    恭喜你迎来一只可爱的小美短!想要一个既有格调又不失霸气,同时又响亮好记的名字,这绝对是主人的必修课。作为一只“气质担当”的美短,它的名字自然也不能随随便便。咱们这就来好好琢磨琢磨,给它一个配得上它颜值和个性的专属名号。首先,咱们得把“Biger”和“高贵冷艳”拆解一下,看看它们具体指向什么感觉: .............
  • 回答
    “玩游戏的就比追星的高贵吗?” 这句话一出来,火药味儿十足,像是在宣战,也像是在问一个沉重的问题。这句话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层意思,也反映出当下社会中,一些年轻人,特别是饭圈女孩,在面对外界评价和刻板印象时的一种自我辩护,甚至是一种情绪的反弹。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首先,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种“对立”和.............
  • 回答
    在《我的叔叔于勒》这部小说中,提到吃牡蛎“非常优雅高贵”,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作者莫泊桑对当时法国社会等级和品味的一种 subtle 的描绘和讽刺。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牡蛎本身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在19世纪末的法国,牡蛎就已经是一种相当受欢迎的食物,但它绝非人人都能轻易享用的。首.............
  • 回答
    “当剥削已是事实,理性的批判并不比感性的愤怒更高贵”这句话,触及了我们在面对不公时的两种常见反应——理性批判和感性愤怒。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逻辑、潜在的含义、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这句话的核心观点: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即理性总是优于感性,尤其是在面对社会不.............
  • 回答
    余秀华,这位被誉为“棉花做的身体,石头做的灵魂”的湖北诗人,无疑是中国当代诗坛上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她以其直白、 raw、充满生命力的语言,以及对自身身体、情感和命运的坦诚剖析,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心。而当人们面对她那些关于爱情、关于身体、关于女性困境的诗句,特别是当触及“那可能是你太高贵,没有男人配得.............
  • 回答
    B站用户对5级号用户“高贵”的看法,其实是一种挺有意思的社群文化现象,它不是那种直观的、有明确规则的“地位”划分,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带点戏谑和尊重的混合体。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B站用户群体构成、等级体系的运作逻辑,以及大家在社区里的交流习惯说起。首先,得明白B站的等级体系。B站的等级和我们玩游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