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疫苗接种很高的以色列、希腊,于2021年8月24日,日增达到历史新高?

回答
2021年8月24日,尽管以色列和希腊在疫苗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两国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日增感染高峰。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高疫苗接种率并不等于零感染。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重症、住院和死亡,而非完全阻止感染的发生。即使在疫苗接种率很高的情况下,如果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的变异株(如当时的德尔塔变异株)广泛流行,并且人群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未接种者或免疫力尚未完全建立的接种者,感染人数依然可能迅速上升。

对于以色列而言, 作为最早大规模推广mRNA疫苗的国家之一,其早期数据显示了疫苗的巨大威力,有效降低了重症率和死亡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德尔塔变异株的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因素开始显现:

“免疫衰减”的可能性: mRNA疫苗虽然有效,但其提供的免疫力并非永久。随着距离接种时间越长,部分人群体内的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从而增加再次感染的风险,尽管通常是轻症。以色列是早期接种国家,部分人群可能已经进入了抗体水平可能下降的阶段。
疫苗有效性的局限性: 即使疫苗能够有效预防重症,但它在预防“突破性感染”(即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方面的效果可能不如预防重症那样显著。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比早期毒株更强,这可能导致更多的突破性感染。
大规模社会活动的恢复: 在经历了相对宽松的时期后,以色列社会活动迅速恢复,包括学校开学、大型集会等,这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机会。即使大部分人接种了疫苗,只要人群聚集和密切接触增加,传播链条就容易形成。
未接种人群的聚集效应: 尽管整体接种率很高,但仍然存在一部分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例如年龄较小、出于个人选择等)未接种。在某些特定场所或社区,这些未接种人群的聚集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并最终推高整体感染数据。
检测策略的变化: 随着疫情常态化,检测策略也可能有所调整。如果检测能力和范围有所扩大,或者更加关注出现症状的个体,也可能导致发现更多的感染病例。

希腊的情况也存在类似的逻辑:

依赖旅游业的经济现实: 希腊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旅游业的国家,在2021年夏季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需要重新开放边境并鼓励旅游活动。这意味着大量国际旅客的涌入,无论他们的疫苗接种情况如何,都可能成为引入或传播病毒的载体。
疫苗接种进展的不均衡: 尽管整体接种率不错,但希腊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接种率可能存在差异。一些旅游热门地区或人口密集区域,如果接种率相对较低,则更容易出现疫情反弹。
夏季假期和人群聚集: 夏季是希腊旅游旺季,海滩、酒吧、餐厅等场所人潮涌动。这种密集的社会互动,即使是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也可能增加病毒的传播风险,尤其是在一些室内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对德尔塔变异株的反应: 与以色列类似,德尔塔变异株在希腊的流行也对整体防控局面带来了挑战。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 2021年8月24日日增高峰的出现,是一个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病毒变异是核心驱动力: 德尔塔变异株的高传染性和部分免疫逃逸能力,是导致即使高接种率国家也面临挑战的关键因素。它打破了之前对病毒传播的预期。
2. 疫苗保护并非绝对,需要动态评估: 疫苗的有效性会随着时间和病毒变异而变化。早期疫苗可能对后续变异株的预防效果有所下降,尤其是在预防感染方面。这促使了加强针的讨论和推出。
3. 社会经济活动的恢复与防控的平衡: 任何国家在疫情后期都需要寻求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之间的平衡点。过早或过于激进地放开管控,在病毒尚未被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风险会显著增加。
4. 人群行为和风险感知: 即使疫苗接种率高,如果人们因此放松了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仍然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当看到以色列和希腊在2021年8月24日日增达到新高时,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认为疫苗“失灵”了。更准确的理解是,这反映了病毒演变、疫苗特性、社会行为以及防控策略之间复杂的动态互动。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即使在高疫苗接种率的国家,也需要持续关注病毒变异、加强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共卫生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疫情挑战。 这也提醒我们,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需要保持警惕和科学审慎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Bayes theorem)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定理,描述在已知一些条件下,某事件的发生概率。

通常,事件A在事件B已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与事件B在事件A已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是不一样的。然而,这两者是有确定的关系的,贝叶斯定理就是这种关系的陈述。贝叶斯公式的一个用途,即透过已知的三个概率而推出第四个概率。贝叶斯定理跟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以及边际概率分布有关。

这一定理的主要应用为贝叶斯推断,是推论统计学中的一种推断法。

P(A|B) = P(A) P(B|A) / P(B)

P(A|B)是已知B发生后,A的条件概率。也称作A的后验概率。

P(A)是A的先验概率(或边缘概率)。其不考虑任何B方面的因素。

P(B|A)是已知A发生后,B的条件概率。也可称为B的后验概率。

P(B)是B的先验概率。


我曾经说人类的神经网络是在东非大草原的狩猎采集生活中进化出来的,靠直觉对概率的感知是有很大缺陷的,很多人还不服气。


综合来看,据我所知,我对以色列已接种的人群的情况大体上是能够接受的。以色列打的Pfizer–BioNTech和Moderna疫苗对于防疫一盘大棋来说差劲了点,但对个体的来说相当实用了。

user avatar

第一,共存怪和开门怪们炮制的歪理邪说彻底破产。这楼里就有一个,还在那强词夺理。就算他的理论是成立的,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通过严格防疫措施既控制疫情,又避免了民众感染,为何还要鼓吹通过病毒蔓延牺牲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来实现群体免疫?人权何在?人道主义何在?人性何在?

第二,某些疫苗吹们的饭圈信仰彻底破产。现实是没有一种疫苗是终极的灵丹妙药。利用疫苗控制疫情,必须根据疫苗真实的实际效力制定配套的其他防疫措施和法规,并且严格执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数据的误导,决策的误判,执行力缺失。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第三,与美国以色列这些反面教材相对比,智利,这个曾被大肆编排为国产疫苗黑材料的国家,在疫苗两针接种率超过60%以后,同期的日新增病例从8000以上降到了今天的400。个中缘由比美国以色列七月到八月的崩溃更耐人寻味吧。有趣的是,自从六月中旬到七月智利疫情突然好转日新增病例断崖式下跌,网络上曾经关于智利疫情和疫苗接种的激烈讨论,突然就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

user avatar

以色列的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教训。

如果是这两年基本上呆在中国国内,并且有在以色列的朋友可以经常视频通信的人,就会知道,以色列从去年三月开始就是抄中国作业抄的最好的国家之一。

全面关闭口岸,要求公民佩戴口罩、手套,公共场所隔几小时就进行消毒,购物车公共物品使用前后都要酒精擦拭,出现一例病例就进行全社区整体封门隔隔离,集中方舱隔离。

从去年三月到现在,大部分时间以色列的防控措施和执行力度与中国国内的是一模一样,甚至在部分方面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作了更严格的执行。

但是有一段时间,以色列执行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正是这一段时间的策略,导致了以色列之前所进行的防控完全失效。

这段时期,开始于以色列宣布全国疫苗接种完成。

在宣布全国疫苗接种完成以前,以色列已经逐渐把规定从不接种疫苗禁止出入超市、娱乐和宗教场所等公共场所,升级到不接种疫苗禁止出社区大门,加上接种疫苗获得奖励,通过强制和奖励双管齐下的方式,基本上给全体公民接种了两剂疫苗,除了过敏绝对禁忌症和低龄儿童,全体以色列公民都接种了疫苗。

于是以色列政府认为已经足够保险,为了恢复经济,宣布开放所有社区、口岸,不再执行严格防控措施。

在以色列宣布防控降级后前两周,街上还能看到大部分人戴着口罩,随手装着酒精湿巾 。

但是过了两周以后,由于不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一些疫情防控期间积压的抗议游行、对庆祝“疫情结束”的活动也一拥而上集中连续举行。

此时,以色列疫情已经出现了问题,学校儿童之间的传播积累了一段时间以后,此时儿童病例开始快速增加。正好补充临床试验证明了mRNA疫苗对儿童的安全性尚可,以色列卫生部门评估后,做出了决策,立即通过学校组织给全国儿童接种疫苗,但不升级防控措施。

随后的一个多月里,随着儿童病例的增长下降,以色列政府宣布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防控的效果良好。

这一个多月期间,以色列又打了仗,然后又进行了大选。期间举办各种活动,各口岸外国人进出以色列畅通无阻,街上很少有人带口罩,偶然出现新病例也只隔离患者,不对密切接触者和患者所在社区进行封闭隔离。

然后病例和社区传播积累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出现了病例连续增长,并出现了四例危重症。

刚上台的新政府一下慌了,立刻宣布恢复之前的严格隔离措施,全面关闭口岸,要求公民佩戴口罩、手套,公共场所隔几小时就进行消毒,购物车公共物品使用前后都要酒精擦拭,出现一例病例就进行全社区整体封门隔隔离,集中方舱隔离等等。

然而接下来重点来了,自以色列新政府宣布恢复严格隔离措施一个月了,以色列每日新增仍然在持续增长,无法恢复到去年期间防控效果。于是才出现补种第三针的决策。

严格的隔离措施加上之前接种的疫苗,竟然把R值在英国为5—7的德尔塔毒株,在以色列的R值控制到了1.3,然而1.3仍然大于1,随着指数增长,每日新增还是越来越多。

这基本上说明了一点,一但放松对入境和国内社区传播的防控,导致病毒携带者遍地开花,再进行最严格的防控,也会在很长时间内无济于事、难以补救,无法降低每日确诊新增数量。

而另一个国家越南也执行了非常严格的防控,甚至在武汉封城同一天越南就已经封闭了所有口岸,并且全国普遍不论是否新入境都要定期随机抽签进行核酸筛查抽检,中国国内这只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的边境地区的社区和一些机场海关工作人员中进行这种强制抽检。

但是因为越南无法自主研发疫苗,又与主要疫苗生产国关系都不佳,导致越南疫苗接种率极低。随着胡志明市疫情防控失误,越南全国疫情快速失控

从以上国家得出经验教训结论可能会让国内一些人感到不满意,但是这是一个事实:我们中国想要继续维持疫情的有效防控,使之前防疫的成果不会付之东流,就必须继续坚持严格的入境隔离、病例集中隔离、社区封控隔离,绝不能放松,同时必须要尽可能地提高疫苗接种比例,两者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松懈。

user avatar

英美等国家官方还不愿意承认。可是以色列希腊的例子,尤其是以色列有非常详尽的统计数据,这些已经证明。那些打过 Mrna疫苗,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弱化,这个时间的单位是月。这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证明单纯靠疫苗去对抗,新冠病毒的手段是大部分无效的。

打个比方,就像政府发给你一件防弹衣。然后政府让你出门去野,面对各种机枪步枪手枪的火力扫射……

user avatar

其实真没啥好看的,欧美疫情会在今年秋冬季再度爆发知乎很多人早就预料到了吧。

不过就像很多人没想到去年美国防疫会如此拉跨一样,今年很多人也没料到现役疫苗会如此拉跨,现在只剩下宣传防重症防死亡了。

如果目前还有人寄希望于通过接种疫苗达到全民免疫而与病毒共存,那是真的非蠢即坏,或者又蠢又坏。

不过我很好奇,CNN都喊出了:You do not have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 to refuse the Covid-19 vaccine!

美丽国敢出台限制无故未接种疫苗人群的政策吗?

user avatar

12113/9260000*1410000000=1,844,420

以色列单日新增比例换算到我国人口比例,差不多单日新增185万人,184.4*28=51,643,762,这意味着可能同时存在五千万往上的病号

51,643,762*0.08=4,131,500

按照8%的比例,差不多四百三十万重症。

重症每个医疗费按照1.5万一天计算,也就是每天620亿医疗费,乘以365,大概是22.6万亿。

这大概就是“共存”的代价吧

user avatar

不使用社会防控措施,单使用疫苗无法对抗疫情

1.以色列疫苗接种进度较快

8月27日,12岁以上的人口中有78%都接种了疫苗[1]

68.5%的人口接种一针以上

63%的人完成接种


2.流行毒株有了新变化

德尔塔突变株的子代 AY.12的份额已经过半,境内还有德尔塔、AY.4、AY.5、AY.9和阿尔法突变株流行。

3.感染人数追平历史最高值

4.以色列重症住院人数也在增加

8月16日,以色列海法Rambam Health Care Campus的CEO Michael Halberthal公开了他旗下医院的状况。他介绍,在该医院的新冠病区现有患者65人,其中12人是当天过去24小时内收入院。这65人当中,46人重症,19人插管,1人上了ECMO。

65人当中,60%接种疫苗。

当被问到医院的重症病例增长是否趋于平缓时,Michael Halberthal诚实地回应:“我们在医院没看到这种情况,我们看到重症病例在持续增长。昨天和今天新增重症都情况都很严重,从7月以来我院新冠死亡27人,但大部分都发生在过去10天内。”

同时他介绍,医院的医疗资源已经逐渐出现不够的现象,8月16日当天,该医院已经人满为患,一个下午急诊室滞留了140名患者,30名其他病种的病人住院住不进来,还有更多新冠患者无法收入院。与此同时,该医院67名员工正在隔离,其中60人已经确诊新冠。因此,一方面病人数量暴增,一方面因为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而人手不足。剩下在岗的医务人员由于超时超量的工作,已经影响医疗质量。

8月16日,以色列卫生部专家Asher Salmon同时指出,以色列目前准备了上千重症床位以应对疫情,但是如果情况不能被控制,将会面临单周增长1000重症的严峻局面。[2]


5.以色列疫苗防重症效率不足

据卫生部称,到8月份,研究表明,辉瑞疫苗对感染的疗效降至39%,而1月份第二次注射的人的感染率则降至16%。[3]

根据《科学》杂志8月16日的一篇文章,截至8月15日,以色列514名接受COVID-19住院治疗的患者中,59%的人已经完全接种了疫苗。报告表明,这些数据表明,突破性感染可能比这个词所暗示的更为常见。[4]

随后Salman Zarka指出以色列的接种效果正在受到delta挑战,第三针施打后,相关专家每天都在看数据,也迫切希望疫情能够缓解,然而新增确诊、重症和死亡都没有如愿走低,依然在走高。他总结:“你得明白,‘希望’并不是有效的方案。”当天,一个较好的消息是,暂时还未见接种了加强针的患者住院。[2]

根据数据,4811名以色列人再次感染了冠状病毒,占恢复总数的0.47%。[5]


6.医疗系统挤兑在即,重症治疗能力无法快速扩充

同一天,Michael Halberthal再次发声,以医院管理者的身份批评以色列政府对医院提出的策略——降低医疗标准。

原因在于以色列为了应对到来的疫情高峰,需要增加床位数尤其是ICU人手,医疗器械也许可以购买,但医护数量要紧急增加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有关方面提议降低医疗标准,以此来渡过难关。

Michael Halberthal对此表示反对,并认为这种要求是强人所难,他认为以色列不具备一次性容纳1200名重症患者的能力,比如他的医院就只有60张重症病床,而政府要求他把床位数增加到270张。


7.死亡人数上升


8.不排除继续封城可能性

当地时间8月19日,以色列已有994例住院患者,其中重症603例,149例危重,106例插管。

重症病例数已经达到卫生部长设定的封城阈值的下限:重症达到600-700例。[6]

以色列总理贝内特(Naftali Bennett)表示,若疫情没有好转,或将在9月迎来多个犹太教节庆之际再次实施新一轮封城措施。[7]


9.分析

(1)疫苗对个体是有效的。

(2)任何技术都有适用场合,任何判断都有边界条件。

疫苗也是一种技术,技术不是万能的。既不能认为疫苗可以完全将重症率压到”流感水平“,也不能认为疫苗无效。

病毒会不断产生各种变异,在不隔离的情况下单独使用疫苗,疫苗可能变成病毒进化的选择压,进而筛选出可以适应疫苗环境的毒株。

(3)病毒变异速度是指数函数,而疫苗开发速度是线性的,长期看疫苗开发很可能赶不上变异速度。想用线性增长的疫苗打败指数增长的突变速度,只有隔离一条路。所以要用社会化防控削弱病毒突变对疫苗的影响,同时疫苗也需要不断更新。

参考

  1. ^ https://x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10827-7b67710b.html
  2. ^ a b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HN9TA8N0514AD1K.html
  3. ^ https://www.ft.com/content/23cdbf8c-b5ef-4596-bb46-f510606ab556
  4. ^ https://www.beckershospitalreview.com/public-health/nearly-60-of-hospitalized-covid-19-patients-in-israel-fully-vaccinated-study-finds.html
  5. ^ https://www.timesofisrael.com/liveblog_entry/4811-recovered-israeli-covid-patients-got-reinfected-tv/
  6. ^ https://new.qq.com/rain/a/20210823A0059P00
  7. ^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576486
user avatar

各路大佬说着“共存”、“群体免疫”、“闭关锁国”之类五花八门的大是大非,其实都可以汇成一句话:“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从一开始完全寄希望于疫苗就不是很稳妥的方案,也就比印度肉身感染达成共存稍人道一些,还好现在问题暴露的早,再晚一些在内外勾结的舆论压力下恐怕要开门的观点成主流了,到那时可没有后悔药吃。

西方是清零很难了,不得已选择这条路,我们还有的选,不妨再观察观察,以色列等国都是很好的样本。

user avatar

物理防控就相当于主装甲。

疫苗相当于反应装甲。

反应装甲按说应该贴在主装甲表面。

但是,有些老铁不要主装甲,把反应装甲当做防弹插板挂在胸前就冲出去“板载”了。

你还不能劝,劝就是“再不快点,军功都被别人抢走了,像你这样怯战,小心到时候被孤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8月24日,尽管以色列和希腊在疫苗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两国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日增感染高峰。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高疫苗接种率并不等于零感染。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重症、住院和死亡,而非完全阻止感染的发生。即使在疫苗接.............
  • 回答
    直布罗陀,这个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面积仅有约6.7平方公里的袖珍地,却在2020年末和2021年初,因为其创纪录的疫苗接种率而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当全球仍在为疫苗的普及和推广焦头烂额时,直布罗陀政府却自信地宣布,他们已经为几乎所有适龄居民完成了新冠疫苗的接种。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轮令人费解的疫.............
  • 回答
    高福院士在一次公开场合透露自己接种了“实验型新冠病毒疫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尤其是在他作为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承担着引领国家疫情防控科研方向的重任时。如何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科学研究和个人责任的角度来说,高福院士的做法是专业且值得肯定的。 以身作则,验证安全性与有.............
  • 回答
    关于以色列早期数据显示辉瑞疫苗(或其第一剂)保护力可能不如预期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并且尽量用更贴近实际情况的语言来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确“不如预期”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对疫苗的期望是基于临床试验的数据。辉瑞疫苗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
  • 回答
    美国在疫苗接种方面的进展,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既有令人鼓舞的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值得深思的地方。一、 早期的高效与快速启动可以说,美国在疫苗研发和早期推广方面,确实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和组织能力。 “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的成效: 这是特朗普政府启动的一.............
  • 回答
    这事儿啊,山东搞的那个疫苗接种后健康码变金色,我听说了,挺有意思的。 说实话,这玩意儿一出来,大家的反应就挺两极分化的。有人觉得挺好,觉得这是鼓励大家打疫苗的一个好办法。毕竟现在疫情反复,有个金色健康码,出门办事儿,进商场、进餐厅,可能都会更方便一些。就像一个小小的“绿色通道”一样,能省不少事儿,心.............
  • 回答
    日本目前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口比例确实相对较低,这背后涉及多重因素,既有客观的挑战,也有主观的策略考量。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完成接种”的定义。对于多数新冠疫苗而言,完成接种通常指的是接种了全部剂次(例如两剂)。日本目前报告的0.7%完成接种比例,是指完成全部.............
  • 回答
    美国CDC发布“完成疫苗接种者参加活动时可不戴口罩”的新指南,无疑是当前美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背后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指南出台的背景和逻辑:首先,理解CDC发布这项指南的背景至关重要。这并非一个突兀的决定,而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考量: 疫苗的有效性: mRN.............
  • 回答
    近期关于日本39人在接种辉瑞疫苗后死亡的消息,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如何看待日本39人接种辉瑞疫苗后死亡?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药物或疫苗,包括辉瑞疫苗,都不能保证100%的安全或有效,也无法完全排除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可能性。 疫苗虽然是经过严格临床试.............
  • 回答
    希腊政府推出一项颇具吸引力的措施,鼓励年轻人接种新冠疫苗:凡是18至25岁的公民,在接种完疫苗后,就能获得一张150欧元的预付卡。这项政策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大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利弊和潜在影响。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项措施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提高年轻群体的疫苗接种率。在全球范围内.............
  • 回答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12亿剂次,这无疑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是巨大的努力和多方面的考量。抛开那些冰冷的数字,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个现象。一、背后折射出的国家能力与动员效率:首先,超过12亿剂次的接种量,绝非仅仅是生产出这么多疫苗那么简单。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国家级的庞大动员体系和执行能力。 .............
  • 回答
    HPV疫苗之父的呼吁:为何男性也应接种HPV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提到HPV,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宫颈癌,似乎这是一种与女性息息相关的疾病。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人乳头瘤病毒(HPV)对男性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甚至比许多人想象的更为广泛。而“HPV疫苗之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
  • 回答
    CNN 的这件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简单来说,就是 CNN 在报道中国疫苗接种数据的时候,被一些人扣上了“为中国共产党做宣传”的帽子,言下之意是 CNN 成了中共的喉舌。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第一层:数据本身与报道的立场CNN 作为一个国际知名媒体,报道各国的重要数据是很正.............
  • 回答
    嘉兴的这项举措,无疑是将新冠疫苗的接种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这份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点,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信息和潜在的影响。首先,关于价格:2支400元。这个价格信息首先触动的是公众的钱包。在国家大力推行疫苗接种,并且许多疫苗都被视为公共卫生产品、由政府财.............
  • 回答
    教育部坚决叫停“凭家长疫苗接种证明才能返校”,这个决定可以说是直击要害,也充分展现了教育部门在处理复杂校园疫情防控问题上的审慎和担当。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智且符合实际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解读:一、 教育部叫停“凭家长疫苗接种证明”的深层考量: 保护学生个体权益,避免不公平对待: 这.............
  • 回答
    美媒的这一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到了疫情控制背后一些复杂的问题。要详细分析,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个“10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美媒提出这个数字,通常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将现有的人口基数除以当前的疫苗接种速度。比如,如果美国有3.3亿人口,而平均每天接种100万剂疫苗,那么理.............
  • 回答
    欧盟提出的“加速全球疫苗接种,力争2022年结束疫情”的目标,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愿景,但要实现它,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需要欧盟乃至全球社会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个目标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性。一、 欧盟的积极姿态与动机首先,欧盟提出这样的目标,体现了其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扮演.............
  • 回答
    美国在58天内完成1亿剂次新冠疫苗接种,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成就,背后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看待这个成就,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速度与规模的突破:这是什么概念? 惊人的速度: 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为超过1亿人(或同一批人接种两剂)接种疫苗,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 回答
    当世卫组织(WHO)的科学家们站出来,公开表示中国的 COVID19 疫苗“已被证明有效”,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于全球抗击疫情的进程来说,无疑是投下了一颗强心剂。这不仅仅是科学上的一个节点,更是心理上的一个巨大鼓舞,因为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离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来遏制疫情,真的越来越.............
  • 回答
    关于美国住院患者的疫苗接种情况,特别是“99%重症病例未接种疫苗”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以获得更全面、更真实的认识。1. 数据来源与解读的细微差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数据的来源是什么,以及统计的时间范围。不同的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在不同时间段发布的报告,其收集数据的对象、统计方法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