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8 年 10 月 11 日的这次美股大跌,会引起怎么样的经济变化?

回答
2018年10月11日的美股大跌,虽然只是当日的一个短期波动,但它所反映出的市场情绪和潜在的经济风险,可以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对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直接影响:市场情绪和投资者信心

恐慌情绪蔓延: 当日超过200只股票触及52周新低,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800点,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也大幅下跌,这是非常明显的恐慌性抛售信号。这种大规模的下跌会迅速传递到其他市场参与者,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以及华尔街的交易员。
信心受挫: 投资者信心是股市上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一次剧烈的大跌,尤其是由多重因素叠加引发的,会迅速侵蚀投资者的信心,让他们对未来市场走势和经济前景产生担忧。
交易策略调整: 恐慌情绪可能导致投资者倾向于规避风险,例如卖出股票,转而投资更安全的资产,如债券或黄金。这会进一步加剧股市的下行压力。

二、对股市本身的影响:

技术性熊市风险增加: 虽然单日大跌不等于熊市,但如果这种下跌趋势持续,并且市场未能迅速企稳反弹,就可能导致市场进入技术性熊市(通常定义为从高点下跌20%)。
估值调整: 股票的上涨往往伴随着估值提升。一次大跌会迫使市场重新评估企业的价值,可能导致之前被高估的股票出现大幅回调。
流动性压力: 在市场恐慌时,资金的流动性会变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些机构投资者面临强制性卖出(margin calls)或其他流动性危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动荡。

三、对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影响:

融资成本上升: 股市的下跌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
股权融资困难: 对于需要通过发行新股来融资的企业来说,股价下跌意味着他们需要发行更多的股份才能筹集到相同的资金,这会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并增加融资成本。
信贷环境收紧: 股市的下跌也可能导致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放贷更加谨慎,提高贷款利率或增加贷款条件,从而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投资意愿减弱:
企业投资: 当企业看到股市下跌,对经济前景感到担忧时,它们可能会推迟或取消扩张计划、研发投入和资本支出。这是因为未来收益不确定,投资风险增加。
消费者投资(储蓄和退休金): 许多个人投资者将股票作为退休储蓄的一部分。股市大跌意味着他们的退休金账户价值缩水,这可能导致他们对未来消费更加谨慎,并推迟大额消费。
消费者信心下降和支出减少:
财富效应: 股市的下跌会直接影响持有股票的家庭的财富。当人们感觉自己变穷了,他们可能会减少非必需品的消费,例如旅游、高档商品、娱乐等。
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即使不直接持有股票,股市的剧烈波动也会让普通民众感受到经济的不确定性。这种担忧可能导致人们储蓄更多,消费更少,从而拖累经济增长。
并购活动放缓: 股市下跌会影响企业价值评估,使得并购交易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出价方可能不愿意支付高价,而目标公司也可能因估值下降而更难出售。
对特定行业的影响: 科技股在2018年10月经历了显著下跌。这意味着科技公司的融资、扩张和创新步伐可能受到影响。同时,依赖消费者支出的行业(如零售、旅游)也会受到财富效应的间接冲击。

四、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考量:
加息预期调整: 2018年美联储正在进行加息周期。股市的大跌可能会让美联储在未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更加谨慎,可能会调整加息的步伐或频率,以避免进一步刺i激市场动荡和经济放缓。他们会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反应,并权衡通胀和增长之间的平衡。
资产价格泡沫担忧: 股市的快速上涨和随后的下跌可能引起美联储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并可能促使他们在制定政策时更加关注金融稳定性。
财政政策的潜在反应: 如果经济增长因此受到显著影响,政府可能会考虑采取财政刺激措施,例如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以提振经济。然而,这取决于当时的财政状况和政治意愿。

五、长期影响和潜在的经济变化:

经济增长放缓: 如果上述的负面影响持续累积,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从之前的强劲势头放缓,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诱发经济衰退。
结构性调整: 市场下跌可能加速一些行业或公司的结构性调整。业绩不佳、估值过高的公司可能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而被挤出市场。而那些基本面扎实、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则可能在调整后更加稳固。
投资者行为模式的改变: 经历过大幅度的波动,一些投资者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投资策略,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多样化。
对全球经济的传导: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股市的动荡会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传导到全球其他地区,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2018年10月11日大跌的背景和具体原因分析:

要更详细地理解其经济变化,还需要回顾当时的大背景:

贸易战升级: 当时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增长和企业供应链的担忧。
美联储加息周期: 美联储在2018年持续加息,以应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压力。加息会提高借贷成本,抑制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并可能使股市的估值吸引力下降。
科技股估值过高: 许多科技巨头在经历了多年的牛市后,估值已经非常高,容易受到任何负面消息的冲击。
企业盈利增长放缓的担忧: 尽管前期的盈利报告可能不错,但市场开始担忧未来企业盈利增长是否能够维持,尤其是在贸易摩擦和加息的双重压力下。
债券收益率上升: 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上升,特别是与股市的收益率相比,可能会吸引投资者从股市转向债券市场。

总结来说,2018年10月11日的美股大跌,虽然只是市场短期内的剧烈波动,但它释放的负面信号会通过多重渠道对经济产生影响:

短期内: 信心崩溃、交易策略转变、流动性压力。
中期内: 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意愿下降、消费者支出减少、并购活动放缓。
长期内: 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加速结构性调整、影响全球经济。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经济变化并非必然发生,其程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参与者的反应、政府和央行的政策应对,以及未来经济数据的表现。这次大跌提醒了市场参与者和决策者,经济增长并非永无止境,风险总是存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将来的两年内会在震荡中保持总体下跌的趋势,同时还有可能高概率爆炸,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

现在世界上有两颗地雷,其中一颗是美国股市,另一颗就是中国房市。

你看看中国房市现在这鸟样,判断出美国股市也要鸟样是很正常的。

根据康波周期的理论,金融危机大概每11到12年发生一次。

自二战以来,一共出现了四次金融危机,简单来说,用马克思的理论和直觉来解释的话。资本具有增殖的本性。

通常情况下他们是吸收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来增殖的,当生产过剩的时候,已经不能吸收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为了继续增殖,就必须吸收别的资本,相互兼并,造成经济危机,导致大量资本破产。

马克思的理论是粗糙的,标准的经济学家是不会信的,马克思也不能解释为什么经济危机的周期总是不变的问题。

但不可否认,马克思的直觉是非常准的,二战以后,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了四次。

按照康波周期的预测,金融危机的间隔一般是10年到12年左右。

1975年,石油危机爆发,这一次金融危机之后还产生了严重的滞涨现象,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

这一次经济危机之后美国中下层的储蓄被全部吸走。


1987年,华尔街黑色星期一,导致全球股市开始暴跌,但华尔街实际上找到了吸收伤害的对象。

他们的方法和今天如出一辙,当时为了转嫁伤害,对日本发起贸易战。

1989年日本被迫签订《广场协议》,从此之后失去了30年到今天。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显然,香港和东南亚人民承受了爆炸伤害。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这一次伤害在中国挨了一些之后,转移到了到了欧洲,后续形成了欧债危机。


现在,过去了十年,如果康波周期又要来,而

每一次危机如果都如资本论中所说,要兼并一部分的资本的话。

欧盟的储蓄率已经跌到15%以下,日本已经不是举足轻重的经济体,连东南亚都已经被洗劫了一遍。

现在世界上有储蓄的地方只有剩下两个,华尔街和中国了。

当年资本巨头割了美国本土的韭菜,强迫日本屈服,又欺骗了欧洲,还把东南亚洗劫了一遍。

现在就算想再割他们羊毛来吸收伤害,他们身上也没有羊毛。

唯有中国身上还有羊毛。


川普其实也知道大限将至,要阻止灯塔国爆炸,就得吸收别的国家的资本,于是没有办法,只好对着我朝狂吠,其实目的就是要我朝上交一点羊毛上去。

然而我朝却并没有认怂的意思。

user avatar

美股不是问题,美债和石油才是,说白了就是美金的问题。

美股在下跌之前虽然说不上健康,但是还能续一续,实在不行回调一下问题也不大。但是配合美债和石油,美股属于被拉出来当祭品的那个。


美联储加息是为了引美金回流对抗经济下行预期(毕竟贸易战),同时也为了一把拉爆中国的债务市场。加息以后无风险利率上升必然引发股市回落——到这里为止一切都还正常。

然而加息的钱从哪来?美国想了一招:抬升油价,既可以对冲加息的成本又可以令其他国家囤积美元资产。欧洲和日本不愿意被当猪宰,所以欧洲和俄罗斯开始谈判以欧元结算,沙特接受人民币结算,印度准备拿卢比买伊朗的石油。沙特王储还公开撅美国面子,说没有美国沙特能续两千年。

美国要控制油价必须在中东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光光制裁伊朗和土耳其是没什么用的。俄罗斯人以坚定的意志、巨大的牺牲、无比的忍耐(被美军炸死一个营的恶气硬生生吞了下去,普大帝真汉子!)搞定了叙利亚。然后美国发现这一仗打不起了——进一步发行债券会导致股市由回调变崩盘,不打就会导致油价上不去或者上去了跟美国也没关系。

于是美联储的加息把美国推向了钢丝之上,一个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

然后中国和俄罗斯轻轻推了美国一把——带头抛美债,使得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于是全世界开始抛售美元资产。


未来可能得影响:美国空头集体出动,史诗级行动做空欧、日、中国股市以对冲美股下行以保住美元的地位——我烂我要让全世界比我更烂。

然而,现在的美国能如愿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