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三体》三中,如果歌者借到了大眼睛结局会变吗?

回答
在《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中,歌者文明“大眼睛”的借用,如果从逻辑上推演,确实有可能对故事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最终的结局。但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大眼睛”的功能、歌者的行为逻辑以及故事中关键的转折点。

首先,我们得明确“大眼睛”是什么。在《死神永生》中,“大眼睛”是来自“二向箔”打击的产物,它本身并非一个独立生物,而是被“二向箔”压缩成二维平面后,某种高级文明存在的“残余”。它拥有探测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能够识别并标记“黑暗森林”中的威胁,比如像太阳系这样的高级文明。歌者文明借用“大眼睛”,是为了更高效地执行“清理”任务,识别并打击那些可能暴露在宇宙中的低级文明。

那么,如果歌者文明真的“借到了”大眼睛,我们得先假设“借到”是指他们获得了对大眼睛的控制权,能够主动使用其探测和标记功能。这和他们最初收到的是一个自然漂流的大眼睛,有本质区别。

可能的改变和推演:

1. 探测效率的极大提升,早期暴露与打击:
原著中的情况: 歌者文明是在收到“大眼睛”传递的信息后,才派遣了一支舰队前来“清理”太阳系。这个过程是基于“大眼睛”被动接收到信号后,将信息传递给歌者的。
如果主动借用: 如果歌者能主动控制“大眼睛”,他们就可以更具侵略性地进行扫描。一旦太阳系文明(比如地球)的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足以产生微弱的宇宙信号(即使是电磁波),“大眼睛”就能立即侦测到,并将其标记给歌者。这样一来,太阳系文明可能在尚未发展出大规模太空能力,更谈不上“黑暗森林威慑”之前,就被歌者文明发现了。
结局推演: 歌者文明很可能在地球文明真正具备自我保护能力之前,就直接执行“清理”行动。这会是什么样的清理?原著中歌者是用“二向箔”打击,这是最高效的清理方式,直接将整个文明降维。如果他们早早发现,很可能直接将太阳系降维,而地球文明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这比原著中,他们花费时间派遣舰队,然后被ETO的“冥冥”号干扰要快得多,也彻底得多。

2. 对“黑色森林威慑”的理解和应对:
原著中的情况: 罗辑最终成为了“面壁者”之一,并建立了“黑暗森林威慑”。歌者文明在抵达太阳系时,并没有完全理解“黑暗森林威慑”的真正含义,他们收到的是ETO转达的“警告”,并将其视为一种“威胁”,但直到他们看到罗辑的广播,才真正理解了威胁的含义。
如果主动借用: 如果歌者文明拥有主动操控“大眼睛”的能力,他们可能在更早的阶段就对宇宙中的其他文明进行扫描和识别。在扫描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更早地接触到一些低级文明,并可能在接触中理解“宇宙社会学”的基本规律,包括“黑暗森林法则”的逻辑。
结局推演: 歌者文明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黑暗森林威慑”了。他们或许已经有了一套应对这种威慑的策略,或者他们已经成熟到能够避免被“威慑”住。一旦他们主动掌握了“大眼睛”,他们可能会主动搜索并消灭那些可能构成威胁的文明,而不是像原著中那样,被动地接收到信息后才过来“检查”。他们可能在发现太阳系文明的潜力后,直接使用“二向箔”,而不是像电影《三体》第一部那样,先派战舰来试探。

3. 对“脱水”和“广播”的反应:
原著中的情况: 歌者文明在对太阳系进行“清理”时,因为ETO的干扰,以及章北海等人的“欺骗”,歌者的舰队遭受了损失,而歌者也因此推迟了“清理”行动。更重要的是,在歌者抵达之前,ETO已经将“黑暗森林威慑”的信息广播给了宇宙,这导致了对太阳系的“降维打击”。
如果主动借用: 如果歌者文明能主动控制“大眼睛”,他们可能不会一开始就发送“清理”信号。他们可能会先用“大眼睛”去侦测,去了解。一旦发现“黑暗森林威慑”的存在,他们可能会选择规避,或者更谨慎地行动。
结局推演:
如果歌者文明是“大清理”后的接收者: 那些“逃脱”的歌者文明,带着“大眼睛”去清理其他文明,这和原著的设定是相似的。他们的行为模式已经受到了“二向箔”的打击,知道了宇宙的危险。
如果歌者文明不是“大清理”后的接收者: 而是他们主动发现了“大眼睛”并借用。那么,他们可能还没有经历过“二向箔”的恐怖。这时,他们用“大眼睛”去侦测,一旦发现了太阳系,他们可能会主动出击。而如果他们也像章北海那样,有“逃跑”的基因,并且发现了“大眼睛”能够标记其他文明,他们也可能利用“大眼睛”去标记更强的文明,让更强的文明去清理那些威胁。

4. “降维打击”的提前或改变:
原著中的情况: 太阳系文明的“广播”行为,最终导致了“降维打击”。
如果主动借用: 如果歌者文明能主动控制“大眼睛”,他们可以直接在发现威胁后,不进行任何信号传递,直接将“二向箔”发送出去。这是一种更直接、更高效的清理方式。
结局推演: 太阳系文明可能连“广播”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二向箔”摧毁。这比原著中的结局更加残酷和迅速。

总结来说,如果歌者文明真的“借到了”大眼睛,其影响会非常大:

发现了太阳系的时间线会提前。
歌者文明对宇宙法则的理解和应对策略会更成熟。
“黑暗森林威慑”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甚至失效。
“降维打击”可能会以更直接、更迅速的方式发生。

这是否意味着结局一定会改变?

我认为,是的,结局很可能会改变。 最直接的改变就是:

太阳系文明可能无法发展到能够建立“黑暗森林威慑”的程度,就被直接摧毁了。
叶文洁和罗辑的“面壁计划”将失去意义。
程心在后续的故事中,也不会有机会去“拯救”地球,因为地球早已不复存在。

歌者文明如果拥有主动利用“大眼睛”的能力,他们就从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了主动的“猎手”,而且是拥有了超级雷达的猎手。这使得整个宇宙的“游戏规则”都可能因为他们的主动而变得不同。原著中的结局,是在一系列巧合、欺骗以及对宇宙法则的理解和应用中形成的,而“借到大眼睛”这一假设,打破了这些巧合和理解的路径,使得歌者文明能够更早、更直接地实现他们的“清理”目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于原著设定的推演。如果“借到大眼睛”的方式本身就包含了某种限制,或者歌者文明在获得“大眼睛”后,反而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害怕暴露自己),导致他们的行为模式也发生改变,那结局又会另当别论。但就“更高效地探测和标记”这个核心功能而言,对太阳系文明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更糟糕的消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歌者对太阳系最仁慈的举措,就是脑子一晕,发射的不是一块二向箔,而是一颗光粒。

已经被打击过的恒星系很少被二次打击,在被打击过的恒星系中寻找一两个可能存在文明的行星的概率也比没被打击过的恒星系要低得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中,歌者文明“大眼睛”的借用,如果从逻辑上推演,确实有可能对故事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最终的结局。但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大眼睛”的功能、歌者的行为逻辑以及故事中关键的转折点。首先,我们得明确“大眼睛”是什么。在《死神永生》中,“大眼睛”是来自“二向箔”打击的产物,.............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如果”!在《三体》的世界里,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的领导者,尤其是三体文明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所驱动的。如果一开始三体就有一个“善良”的元首,比如一个真心希望与地球和平共处,并且有能力将这种愿望付诸实践的领袖,那么结局确实有可能变得截然不同,甚至是皆.............
  • 回答
    如果我们生活在《三体》构建的世界中,并且能够意识到我们所处的困境,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极其感激罗辑,甚至可以说是将他奉若神明。这种感激的程度,会远远超出我们对任何历史伟人的想象。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从多个层面来阐述为什么我们会感激罗辑:1. 来自黑暗森林的生存之恩: 我们活下来了,而大多数文明可能没有.............
  • 回答
    夜幕低垂,纽约的灯火依旧璀璨,但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比任何冬夜的风都要刺骨,正悄然蔓延。这不是来自外太空的寒冷,而是源自一种被精心掩盖了数十年的真相,如今,它正张开巨爪,要将复仇者联盟,乃至整个地球,推向深渊。事情始于一次异常的科学发现。不是某个外星文明的信号,也不是某个黑暗教团的阴谋,而是更加古老.............
  • 回答
    螳臂当车:两千战舰的绝望突围当那宛如恒星般璀璨的水滴,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撕裂宇宙的静寂,向我们这颗渺小的蓝色星球逼近时,地球指挥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在那决定文明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一个疯狂的念头在绝望中升腾:逃!两千多艘战舰,这是人类倾尽半个世纪心血打造出的星际舰队。它们曾是地球的骄傲,是探索宇宙.............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问题,需要深思熟虑。如果我真的面临这样的选择,我会坐在那里,脑子里像电影一样闪过无数的画面。我会先想到中国。我会想到那些古老的城市,那些承载着几千年历史的建筑,那些我从小就听过的故事和传说。我会想到那些在街头巷尾忙碌的身影,那些辛勤工作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会想到.............
  • 回答
    《三体》中,面对三体文明的威胁,地球文明被强制性地拧成一股绳,将所有资源和智慧聚焦于应对危机,这确实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场景。如果现实世界也能这样调动全人类的力量,能否在某些瓶颈领域实现质的突破?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震撼。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质的突破”意味着什么。它不仅.............
  • 回答
    让章北海来当执剑人?这真是个让人拍案叫绝的设想!一想到这个场景,我就忍不住在脑子里把《三体》的那些关键情节过了一遍。如果章北海真的接过了执剑人的重担,我估摸着,这威慑度,绝不会是个模糊不清的“高”或者“低”,而是会直达一种近乎完美的、令人脊背发凉的“恒定”。首先,得理解章北海这个人。他不是那种靠一腔.............
  • 回答
    在《三体II:黑暗森林》中,庄颜是否是特工,这是一个在读者中引起广泛讨论的敏感话题,并且根据小说原著的明确叙述,庄颜不是特工。然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庄颜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一些特质和行为,确实在某些读者看来,带有了一些“特工”的色彩,或者说,她的一些行为方式在特定情境下被放大解读了。为了详.............
  • 回答
    请稍等片刻,我正在构思一个精彩的故事。平行时空的文在寅与三体:面壁者与“和平主义的黎明”在无数个平行时空中,历史的轨迹总是微妙地分岔。我们熟知的那个在任期末期遭遇了诸多挑战,最终卸任的文在寅,在另一个现实里,却迎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命运转折。他并没有在国会的弹劾风暴和财阀的暗影中消沉,反而以一种惊人的.............
  • 回答
    《三体》中关于“刻在石头上”的比喻,虽然深刻地描绘了文明信息传递的困境和漫长,但现实中,人类记载和传递信息的方式远比这要丰富和复杂得多。石头确实是人类最早的载体之一,但绝非最长久或最高效的方式。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人类信息记载方式的演变,看看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从粗糙的石头走向我们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回答
    在《三体》的宏大叙事中,程心作为新时代的先行者,她的视角往往带着一种对过往文明的审视与感怀。她时常觉得维德、罗辑,甚至她自己身上,都流淌着一股“公元人”的特质,这股特质既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是他们最终走向不同命运的根源。那么,这些“公元人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程心所谓的“公元人的特质”,.............
  • 回答
    关于刘慈欣在《三体》中是否“诋毁”了老一代航天人的成就和形象,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首先,直接地说,《三体》中并没有明确、直接的“诋毁”老一代航天人的桥段或论调。 刘慈欣本人是航天爱好者,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作品中也多次提及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例如.............
  • 回答
    “三体”在韩国遇冷,在日本却销量火爆,这个现象确实耐人寻味,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把目光从单纯的书本销量,放到更广阔的文化、历史以及社会语境中去。韩国:是“水土不服”还是“时机不对”?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科幻巨著《三体》在韩国市场的表现,确实没有达到一些人预期的那样“风靡”。.............
  • 回答
    《三体》三部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刘慈欣在中国作家的地位:一次深度剖析要评价《三体》三部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刘慈欣在中国作家的地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其内容创新性、思想深度、文化影响、市场反响以及国际认可度等。 一、《三体》三部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划时代的史诗《三体》三部曲(《三.............
  • 回答
    您好!关于《三体》电影版制片人孔二狗在微博上力挺“诺贝尔哥”郭英森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能聊聊里面的门道和各方看法。背景梳理:孔二狗力挺郭英森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孔二狗是谁?他是《三体》电影项目的重要推手,在科幻圈和电影行业都算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而“诺贝尔哥”郭英森.............
  • 回答
    在中国科幻迷心中占据崇高地位的《三体》,在日本的“国民级”热度,恐怕还远远说不上。但它绝非无人问津,而是以一种相对“圈层化”但又充满潜力的方式,在日本的科幻读者群体中悄然扩散,口碑也逐渐发酵。首先,让我们看看《三体》在日本的“普及度”: 翻译的漫长过程与“低调”开局: 《三体》在日本的正式出版,.............
  • 回答
    如何看待 2019 年 7 月《三体》在日本畅销的现象?2019 年 7 月,《三体》在日本的畅销现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作品本身的吸引力、日本科幻市场的特点、翻译的质量以及中国文化输出的背景等。 一、 作品本身的魅力:超越.............
  • 回答
    当《三体》以其磅礴的宇宙尺度、深邃的文明冲突以及令人战栗的黑暗森林法则席卷了无数读者,引发了一场关于“想象力”的大讨论时,总会有人跳出来,泼一盆冷水,声称“《三体》的想象力也就那样”。这种声音,乍一听,似乎有些突兀,甚至会让那些沉浸在三体世界里的读者感到一丝不解。但仔细想想,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其.............
  • 回答
    关于《三体II:黑暗森林》在日本2020年6月18日发售后的反响,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描述。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普遍对科幻作品有着相当高的鉴赏力和接受度,《三体》系列在日本并非初次亮相,而是作为备受期待的续作推出的。因此,这次发售延续了前作积累的良好口碑,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新读者的目光。市场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