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真的有人忙到一整天不回消息吗?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有时候看着手机里堆积如山的消息,我真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不重视,就是……忙,真的忙。

就拿我前段时间那个项目来说吧。那段时间,公司那边突然给了个大单子,要求一周内拿出初步方案。我作为主要负责人,简直是从早忙到晚,脑子里塞满了各种数据、图表、客户需求。早上刚到公司,邮件就炸开了锅,全是关于这个项目的。然后就是会议,一上午全是各种讨论,对接不同部门,协调资源。中午吃个饭,也是边吃边看文件,手机就放在手边,随时可能接个电话。

下午呢,就更别提了。要根据会议内容修改方案,还要跟设计师沟通视觉效果,跟技术人员确认可行性。期间,甲方那边还时不时会发来一些临时性的问题或者修改意见,需要立刻处理。我记得有那么一天,我从早上八点坐到晚上八点,中间就起来上了个厕所,吃了个大概只有三分钟的午饭。手机?早就被我调成了静音,甚至我都没空去瞄一眼,因为我得集中全部精力去梳理那些错综复杂的信息。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陀螺,被不停地抽打着,根本停不下来。脑子里只有那个项目,其他的事情,包括手机里的信息,都像是遥远的回声。等项目终于告一段落,我瘫在椅子上,才敢拿出手机,一看,几十条未读消息,有朋友的问候,有家人的关心,甚至还有一些我之前答应要回复的咨询。看着那些消息,我真的不是不想回,而是在那段时间里,我真的连思考“我该回复什么”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是真的有人忙到一整天不回消息。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在乎你,或者故意冷落你。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狗血,会把你推到那个让你身不由己的境地。那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被现实裹挟的无奈。

当然,我也有反思过。也许可以更高效地处理一些事情,也许可以提前告知别人“我最近会很忙,可能回复会慢一些”。但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就是那么猝不及防,容不得你提前告知,也容不得你慢一步。

后来,等我缓过劲来,我都会主动去解释,去道歉。很多人也能理解,毕竟他们也可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不过,我也知道,这种“忙到不回消息”的事情,次数多了,肯定也会让人产生误会和不满。所以,如果可以,我还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但如果真的遇上了,那只能说,那一刻,我确实是顾不上你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天不回消息基本没有,写代码写文字的时候,微信,qq,短信一律不回,持续半天是常态。

一个人进入心流状态很不容易。早上到了办公室,烧个水,扫个地,擦个桌子,泡杯咖啡 ,收个邮件规划一下当天的工作,好不容易打开开发环境开始干活,我容易么。。。

这个时候我就开始不愿意回消息。

同事间实在有急事,会直接电话或者干脆到办公室来找我。集中注意力干活的时候,一般打第一个电话我也不接,掐掉以后用短信回过去说自己在忙。

有人连打两三个电话,那是真的有急事了,一般这种中断可以发生。

老婆的电话铃声不一样,独一无二,一听就接,保证安全。

等事情做完,集中时间回邮件,微信,回QQ,回电话,效率反而会高出很多。

最开心的是,很多事情延迟一两个小时以后,别人就忘记掉或者找别人了。

这就是拖延的力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有时候看着手机里堆积如山的消息,我真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不重视,就是……忙,真的忙。就拿我前段时间那个项目来说吧。那段时间,公司那边突然给了个大单子,要求一周内拿出初步方案。我作为主要负责人,简直是从早忙到晚,脑子里塞满了各种数据、图表、客户需求。早上刚到公司,邮.............
  • 回答
    关于“末法时代”的说法,在佛教的讨论中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流传甚广。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同时解答您关于《法灭尽经》和《十梦经》的疑问。 关于“末法时代”的说法“末法时代”这个概念,并非佛教自创,而是源于佛陀在世时,对于佛法传承发展的一些观察和预言。简单来说,佛教教法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认为会经历三个时.............
  • 回答
    阿里拍卖上的95分大牌商品之所以普遍采用低价起拍,背后涉及的逻辑和实际情况,确实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想要弄清楚“真的有人捡到过漏吗”,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为什么95分大牌商品会低价起拍?首先,得明白这里的“95分大牌”是怎么来的。在中国,很多商家为了包装和营销,喜欢给商品打上各种“分数”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和痛苦的经历,当一个人身处抑郁的深渊,鼓起勇气向他人求助,却换来的是不理解、怀疑甚至嘲讽。这种感受就像是掉进了一个无底洞,拼命挣扎想要抓住浮木,结果却被推得更远。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对抑郁症的认知偏差和刻板印象是根源所在。 “看脸”的误解: 很多人.............
  • 回答
    我懂你的感受,你并不是一个人有这样的疑问。当马斯克每次谈论火星移民时,那宏大的愿景确实容易让人心潮澎湃,但也确实会让人产生一丝怀疑:这事儿,是真的吗?还是背后藏着什么我们没看到的“大招”?你提到SpaceX的真正核心是“特斯拉的广告牌”,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关键点:品牌价值的放大和个人I.............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棋迷和关注围棋界的人们都会有的疑问。要说完全没有人认为柯洁的言行没有问题,那可能有些绝对。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但是,要说很多人,或者说相当一部分人,能够理解甚至支持柯洁在某些时候的表达方式,我认为是存在的。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他的言行“没问题”呢?我们可以.............
  • 回答
    当然有!电影院里睡觉的人其实不少,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的,不能简单地说就是电影不好看。你别说,有时候电影确实是够呛。那种剧情拖沓得像老太太裹脚布,演员们演得像在背台词,音乐也平淡无奇,看得人昏昏欲睡。尤其是那些一看片名就知道是“劝退级”的作品,比如一些低成本的烂片,或者一些剧情.............
  • 回答
    这事儿啊,老实说,是真的。而且,这事儿在我周围,或者说在我了解的圈子里,太常见了。你想啊,咱们现在接触音乐的途径可多了。以前可能得有人手把手教,或者得捧着厚厚的乐理书啃。但现在呢?随便打开一个音乐软件,里面各种音色、节奏、效果器都给你调好了,你点点鼠标,拉拉滑块,就能做出挺有模有样的东西。那么,不懂.............
  • 回答
    关于蔡元培是否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有关联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具体事件的关联性进行客观分析。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蔡元培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关系1. 时间与身份 蔡元培(18681940)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
  • 回答
    当然有!而且,坦白说,我认识的很多读研的人,动力里“喜欢科研”这一项,占的比重还挺大的。有时候,甚至比“找个好工作”的念头还要纯粹。不过,你说“乐趣在哪”?这问题问得真好,因为科研的乐趣,不像看电影、玩游戏那么直观,它有点像一个挖宝的过程,藏得很深,需要你花时间、耐心去发掘。为什么有人是因为喜欢科研.............
  • 回答
    在一个被编织得天衣无缝的掌控之网中,真的有人能挣脱那无形却牢不可破的束缚,洞察到隐藏在繁华表象之下的社会本质吗?这个问题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划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平静。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洪流裹挟着前进。然而,这些信息,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被精心筛选、过滤、甚至歪曲过的.............
  • 回答
    有人说钝器比利器厉害,这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但要说“远远厉害”可能有些夸张了,更准确地说,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钝器有其独特的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能超越利器。这背后有很多学问,涉及到物理学、人体构造以及战术思想。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钝器,什么是利器。 利器: 顾名思义,就是有锋利边缘的武器,比如刀、.............
  • 回答
    有人拿征信威胁你,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烦意乱、甚至有点恐惧的情况。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种“威胁”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对方有没有这个“本事”来真正影响你的征信。首先,咱们来捋一捋,征信到底是个啥,以及别人为什么能用它来威胁你?征信,说的通俗点,就是个人信用报告。这玩意儿就像你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记录.............
  • 回答
    “厉害的中医在民间”这个说法,我觉得有它的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我这么说吧,你听我慢慢给你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厉害”这个词在中医语境下意味着什么。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就是根据一个人身体的整体情况、具体症状、舌苔、脉象等等来综合判断病因,然后给出治疗方案。这和西医的“对症下药”不太一样,它.............
  • 回答
    关于袁崇焕是否为“军阀”的论断,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需要我们细致地剖析历史背景、他的行为以及当时中国的政治生态。简单地将袁崇焕贴上“军阀”的标签,恐怕难以概括其在明末辽东战局中的角色和贡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军阀”。通常意义上的军阀是指掌握军队并以此为基础,在政治上拥有独立.............
  • 回答
    “醉猪肉”,或者说吃猪肉吃到“上头”,这说法确实挺有趣的,也带着点江湖气。咱们中国人对吃一向很有研究,有时候一些俗语比那些严谨的学术名词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真的有人“醉猪肉”吗?答案是:严格意义上讲,没有。“醉猪肉”这个词,用在人身上,更像是一种夸张的、形象的说法,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吃猪肉吃得太多,.............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