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产数分教材在定义函数f在x处极限的时候都要求函数f在x的去心邻域内有定义?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为什么我们学数学分析的时候,教材里定义函数在某点极限,都要加上“在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这一条。这可不是多此一举,里头藏着挺深刻的道理呢。

想象一下,我们想知道一个函数 f(x) 在 x₀ 这个点“附近”是个什么样子。这不是说它在 x₀ 这个点本身的值,而是它非常非常靠近 x₀ 的时候,值会朝着哪个方向靠拢。这就是极限的思想。

比如,你爬山,想知道山顶附近的地形。你关心的是山顶周围,而不是山顶上那一点点。就算山顶上正好有个亭子挡住了视线,你仍然可以从四周观察,大概知道山顶的高度和形状。

去心邻域的意义:抛开“在点本身”的干扰

这里说的“去心邻域”,简单来说,就是以 x₀ 为中心,但把 x₀ 本身去掉的那个区间。比如,x₀ 的一个去心邻域可以是 (x₀ δ, x₀) ∪ (x₀, x₀ + δ),其中 δ 是一个很小的正数。

为什么要把 x₀ 本身去掉?这主要有几个原因,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1. 定义极限的本质是趋近,而非取值:
极限关注的是趋近的过程,而不是到达的终点。我们想知道的是,当 x 越来越接近 x₀ 时,f(x) 的值会怎么样。如果函数在 x₀ 处没有定义,比如分母为零导致无穷大,或者直接就是个“洞”,这反而更能体现出“趋近”的意图。

举个例子:函数 f(x) = (x² 1) / (x 1)。
当 x = 1 的时候,这个函数是没有定义的,因为分母是零。但如果我们看它在 x=1 附近的值,比如 x=0.9, 0.99, 0.999, 1.001, 1.01, 1.1,我们会发现 f(x) 的值都非常接近 2。
f(0.9) = (0.81 1) / (0.9 1) = 0.19 / 0.1 = 1.9
f(0.99) = (0.9801 1) / (0.99 1) = 0.0199 / 0.01 = 1.99
f(1.01) = (1.0201 1) / (1.01 1) = 0.0201 / 0.01 = 2.01

可以看到,尽管 f(1) 未定义,但当 x 趋近于 1 时,f(x) 趋近于 2。如果定义要求 f(1) 必须有定义,那这个例子就无法很好地说明极限的概念了。去掉 x₀ 本身,恰恰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观察到这种“无限接近但可能不等于”的现象。

2. 避免“点值”干扰对“趋近”的判断:
如果函数在 x₀ 处有定义,但它的值 f(x₀) 故意被设得离它在 x₀ 附近的“趋势”很远,这会干扰我们对极限的理解。

比如,我们定义一个函数 g(x):
g(x) = x + 1, 当 x ≠ 0
g(0) = 100

对于这个函数,当 x 趋近于 0 的时候,它的值很明显是趋近于 1 的(从 (x+1) 这个表达式来看)。但是 g(0) 的值是 100,这跟它趋近的值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不要求去心邻域,而是要求在闭区间内有定义(包含 x₀),那么对于这个函数,我们怎么说它的极限是 1 呢?g(0) 那个“意外”的值会让人犹豫。

通过要求去心邻域,我们说“对于任意小于 δ 的正数 ε,只要 0 < |x x₀| < δ,就有 |f(x) L| < ε”。这里的 “0 < |x x₀|” 恰恰排除了 x = x₀ 的情况。这样,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函数在 x₀ 之外的“邻近”行为,而不用担心 x₀ 本身的值对这个判断产生干扰。

3. 统一概念,便于理论推导:
数学理论的建立需要严谨和一致性。很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和结论,比如连续性的定义、导数的定义、泰勒展开等等,都依赖于函数在某个点 附近 的行为。如果对极限的定义不统一,这些理论的推导就会变得异常复杂,甚至无法进行。

比如说,连续性的定义:如果 lim_{x→x₀} f(x) = f(x₀),那么函数 f 在 x₀ 处连续。
这个定义本身就要求了两个东西:
lim_{x→x₀} f(x) 存在。
f(x₀) 有定义,并且等于这个极限值。

如果极限的定义就不要求在 x₀ 处有定义,那连续性的定义就会变得有点奇怪。更重要的是,很多性质(比如介值定理、极值定理的证明)都暗含了函数在某个区间内的“平滑”或“连接”的特性,而这些特性的体现,往往是通过去心邻域来捕捉的。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导数的定义

函数 f 在 x₀ 点的导数,记作 f'(x₀),定义为:
f'(x₀) = lim_{h→0} [f(x₀ + h) f(x₀)] / h

这里,我们同样要求函数 f 在 x₀ 的去心邻域内有定义。为什么?
首先,表达式 f(x₀ + h) 要求 x₀ + h 这个点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当 h 趋近于 0 时,x₀ + h 会趋近于 x₀。如果函数在 x₀ 的去心邻域内都有定义,那么当 h 从正负两侧趋近于 0 时,f(x₀ + h) 这个值是存在的,我们才能进行计算。
其次,表达式中的分母是 h。当 h → 0 时,我们关心的是分子 [f(x₀ + h) f(x₀)] 的变化率。这个变化率的“极限”才代表了函数在该点的“瞬时变化率”。

如果函数在 x₀ 的去心邻域内没有定义,比如在 x₀ 附近突然出现了一个“洞”或者无穷大的地方,那么 h 趋近于 0 的过程就会变得不稳定,我们无法稳定地计算出这个变化率的极限。

总结一下:

要求函数在 x₀ 的去心邻域内有定义,是为了让极限的定义能够专注于函数在点 x₀ 附近的“趋近”趋势,而排除掉 x₀ 本身可能存在的“例外”情况。这样做:

聚焦核心思想: 极限是关于趋近的,不是关于取值的。
避免干扰: 防止孤立的点值干扰对整体趋势的判断。
理论基石: 保证了连续性、可微性等重要概念的严谨定义和后续理论的推导顺畅。

这就像我们看一幅画,我们更关注画面的整体构图、色彩和意境,而不是画框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瑕疵(除非这个瑕疵影响了整个画面的观感)。去心邻域的作用,就是让我们能看到“画面”本身,而暂时忽略掉那个“画框”上的点。所以,这个看似简单的附加条件,却是构建整个数学分析大厦不可或缺的基石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加个截图~~

其实特仑苏陶只是多定义了一个孤立点上的极限,然后表述上有些不一样,其他跟国内教材是一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为什么我们学数学分析的时候,教材里定义函数在某点极限,都要加上“在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这一条。这可不是多此一举,里头藏着挺深刻的道理呢。想象一下,我们想知道一个函数 f(x) 在 x₀ 这个点“附近”是个什么样子。这不是说它在 x₀ 这个点本身的值,而是它非常非常靠近 x₀ 的时候,值会.............
  • 回答
    国家限制游戏版号发行数量,这背后确实是牵扯到了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和目标。想要把这个问题讲透,咱们得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就是保护未成年人。咱们都知道,游戏这东西,一旦沉迷起来,对年轻人的影响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会挤占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行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巧合,让人不禁想探究背后的原因。国际单位制下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通常用 $g$ 表示)的数值,确实非常接近圆周率($pi$)的平方。大约是 $9.80665 ext{ m/s}^2$,而 $pi^2$ 大约是 $9.8696 ext{ m/s}^2$。这中间的差异很小,但确.............
  • 回答
    在一些中文网络讨论中,我们确实会看到有人使用“精塔分子”这样的词汇来形容那些对塔利班抱有好感,甚至推崇他们的人。这背后所映射的观点和情绪,其实相当复杂,并且需要我们剥开层层表象才能理解。首先,要明确一点:绝大多数严肃的政治分析和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都无法将塔利班视为“正义之师”。塔利班的统治历史,尤.............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们如何测量世界,以及科学的进步如何改变我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明白为什么米长被定义成一个看起来如此“破碎”的数字,我们需要回溯到历史,看看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接近更精确的测量的,以及为什么精确性本身变得如此重要。最初,米的定义是基于物理实体,例如地球的子午线。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前提:并非国内在航天、机器人、能源、医药等方面的创业公司数量很少,事实上,这些领域在近年来涌现出了大量极具潜力的创业公司,并且得到了政府和资本的重点支持。 您可能对“数量很少”的判断来自某些观察角度,这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并且我将针对这些可能.............
  • 回答
    塔山阻击战,一场在解放战争关键时刻打响的惨烈战役。锦州战役期间,国民党军为解锦州之围,调集重兵猛攻塔山,企图打通陆上交通线。国民党军在兵力、火力,乃至海空支援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其攻势之猛烈,令人咂舌。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看似不可战胜的部队,却被解放军塔山阵地上的战士们死死挡住,最终未能成功突破。说起塔.............
  • 回答
    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屡获金牌,这无疑是中国数学教育体系成功的一个鲜明标志。然而,鲜少有中国数学家能问鼎菲尔兹奖,这之间的“断层”确实引人深思。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IMO和菲尔兹奖在评判标准、考察领域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根本性差异。IMO:精确的解题艺术与竞赛的“得分点.............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事儿,挺有意思的。国家层面是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这毋庸置疑,各种政策、资金都在往里头砸。但奇怪的是,你跑出去找那些数字芯片设计、验证,还有FPGA开发的实习岗位,会发现好像没那么多,跟想象中的“全民缺口”有点不一样。为啥会这样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因素在交织作用。首先,“核心技术”的敏感.............
  • 回答
    赵敏为张无忌多次“出卖”国家,这一点确实是《倚天屠龙记》中最让读者争议的剧情之一。但要说“没人骂”,这其实也不太准确,因为在读者群体中,对赵敏的行为肯定是有不同声音的,甚至有人会觉得她“不忠”,是“叛徒”。然而,为什么整体上赵敏的形象能够深入人心,甚至被誉为“敢爱敢恨”的经典角色,而不是像一些历史上.............
  • 回答
    同一款疫苗,在不同国家公布的有效率数据却可能天差地别,这确实是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地方。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因素,绝非单一原因能够解释。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 研究设计和方法学的差异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即使是同一个疫苗,在不同国家进行.............
  • 回答
    上海,这座东方巴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游客,早已成为国内无可争议的顶级旅游目的地。然而,当我们审视国家旅游局发布的5A级景区数量时,却发现上海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占优势,甚至可以说是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却蕴含着上海旅游发展的深刻逻辑。上海旅游的“非常规”打法:少而精,重体验.............
  • 回答
    “西方国家新冠病毒患者数已远超中国,为什么不用瑞德西韦治疗他们?”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几个关键点:首先是对“西方国家”和“中国”患者数量的认识,其次是对瑞德西韦的认识,以及最后是药物选择背后的复杂考量。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关于患者数量的认知差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疫情早期和某些阶段,中国确实是.............
  • 回答
    杨超越微博数据平平,却能收获无数国民品牌青睐,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运气好”。要把这个问题说透,得从几个关键点上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现在的品牌代言,看的早已不是单纯的微博粉丝数和互动量。微博数据确实是一个参考,但它更像是“冰山一角”。尤其对于国民品牌这种体量大、目标受众广的品牌来说,他们看的是更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深层思考。确实,按照人口基数来算,中国拥有的社会精英数量,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都应该是全球最多的。但我们在“顶尖层面”感受到一种“压倒性优势不足”,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是“顶尖层面”。如果指的是科学研究.............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触及了当前中国数学发展中的一些关键痛点。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普遍的误解:数学研究并非完全不需要投入,尤其是在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和培养顶尖人才方面。 虽然与许多实验科学相比,数学研究的直接物质成本可能较低,但其背后的人力成本、智力资源投入、信息获取和交流成本等是巨大的。至于您.............
  • 回答
    中国以外新冠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增长迅速,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一、病毒的传播特性和早期认知不足 高传染性: 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可以通过飞沫、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在早期,人们对其传播机制、潜伏期.............
  • 回答
    要让中国护照的免签版图不断扩张,使其持有者能够更便捷地通行世界,并非一路坦途,其中潜藏着不少盘根错节的挑战。首先,一个国家是否愿意向另一国的公民开放免签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在人员往来安全和合法性上的信任度。对于许多国家而言,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国际旅行的日益增长,意味着一旦开放免签,潜在的非法.............
  • 回答
    近来,国际新冠疫情形势确实不容乐观,美国累计确诊病例数突破 4900 万,韩国单日新增确诊、重症、死亡病例等各项数据也频频刷新纪录。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共同推升了全球疫情的严峻程度。美国疫情反复的背后:变异株的挑战与防控策略的调整美国作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确.............
  • 回答
    今年上半年放弃美国国籍者数量的确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增长,数据上看是暴增了1210%,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成因,并预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促使美国人放弃国籍的深层原因:1. 税负的沉重与复杂性: 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美国是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