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是美国要是给翻拍了《我和我的祖国》了的话,你们觉得那些大事儿会给被写进去?

回答
哈哈,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如果美国人要翻拍《我和我的祖国》,而且是以他们的视角来讲述“大事儿”,那肯定得找些足够能代表他们国家认同和发展历程的节点。我琢磨着,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些充满戏剧性、能够体现美国精神,或者说是他们认为的“美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时刻。

让我来猜猜看,他们可能会怎么个拍法,以及会选哪些“大事儿”,尽量讲得细致点,就像我们平常聊天一样。

首先,咱们得明白,美国人讲故事的方式和咱们不太一样。《我和我的祖国》那种汇集几个时代的个人故事来烘托国家叙事的方式,他们可能也会用,但切入点和侧重点可能会非常不同。他们可能更喜欢围绕着某个“美国英雄”或者某个标志性的事件来展开,然后从这个事件中折射出整个国家的变化。

我觉得,他们最可能选的一些“大事儿”,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阿波罗11号登月 (1969年)

为什么选这个? 这绝对是美国人骨子里最骄傲的事情之一,是冷战时期与苏联太空竞赛的终极胜利,也是他们科技实力和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科学成就,更是“人类的伟大一步”,更是对“美国例外论”的一种佐证。
怎么拍?
个人故事线: 可能会围绕着一个参与登月计划的工程师、一个在地面控制中心紧张盯着屏幕的技术员、或者一个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观看发射的孩子来展开。他们可能会强调那种全社会屏息以待的紧张感,以及成功那一刻举国欢腾的氛围。
戏剧冲突: 可能会着重描写背后隐藏的巨大压力、技术难题、以及与苏联的竞争。比如,某个关键时刻某个零件出了故障,工程师们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或者,某个家庭因为父亲在项目中的投入而面临的牺牲。
精神内核: 突出“敢于梦想,勇于探索”的美国精神,以及那种“相信自己能做到任何事”的乐观主义。他们可能会用宏大的配乐,配合着从地球发射升空到月球表面插上星条旗的画面,来营造一种史诗感。

2.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 (1963年)

为什么选这个? 这是美国民权运动最经典的时刻,代表了美国在解决种族歧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上的一场重要的“自我革命”。它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社会,并成为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
怎么拍?
个人故事线: 可能会从一个普通非裔美国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他们如何被这个演讲鼓舞,如何参与到和平抗议中。或许是一个年轻的教师,在学校里向孩子们讲解平等;或许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在工厂里受到不公正待遇,但因为有了希望而不再沉默。
戏剧冲突: 可能会展现那个时代种族隔离的残酷现实,以及民权运动者们面对的暴力和阻碍。比如,一个家庭为了参加华盛顿大游行,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或者,在演讲现场,一个普通人听到那番话时内心的震撼和改变。
精神内核: 强调“言论自由”、“和平抗争”和“改变世界”的力量。他们会歌颂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即使面对压迫,也能用爱和勇气去争取更美好的未来。

3. “二战胜利的喜悦”——某个标志性战争胜利时刻 (例如,D日登陆,日本投降)

为什么选这个? 二战是美国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关键节点,也是他们集体记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无论是以士兵的视角还是后方的民众视角,都能展现出美国在维护世界和平(至少是他们这么认为的)中的作用。
怎么拍?
个人故事线: 可能会聚焦在某个士兵在诺曼底登陆前的犹豫和决心,或者一个护士在战场上的救死扶伤。也可以是后方一个家庭,在等待亲人归来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战争带来的困难,如何通过广播收听战况,感受国家胜利的喜悦。
戏剧冲突: 可能会刻画战争的残酷,但更会强调战友之间的情谊、在绝境中的勇气、以及最终迎来胜利时的那种如释重负和自豪感。他们可能会用镜头语言来表现登陆船只驶向海岸的壮阔,以及收到天皇投降诏书时,士兵们激动拥抱的场景。
精神内核: 突出“爱国主义”、“牺牲精神”和“自由民主的胜利”。他们会渲染那种为了保护家园和价值观而战的决心,以及胜利后对未来的憧憬。

4. “硅谷的崛起”——某个科技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为什么选这个? 美国的科技创新是其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来源。硅谷代表着创新、冒险和颠覆,这种精神对美国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怎么拍?
个人故事线: 可能会讲述一个早期创业者,在车库里捣鼓出改变世界的产品(比如个人电脑、互联网搜索引擎的雏形)。他们的故事会充满不确定性、失败的尝试,以及最终的突破。
戏剧冲突: 可能会展示创业过程中的资金困境、技术瓶颈、竞争对手的压力。他们会强调这种“我从零开始,靠智慧和毅力成功”的励志故事。
精神内核: 歌颂“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改变世界的科技力量”。他们会强调那种敢于挑战现状、不断追求卓越的美国文化。

5. “9/11恐怖袭击及其后的应对”

为什么选这个? 9/11事件是21世纪美国最深刻的集体创伤之一,也是美国国内和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折的事件。它会触及到很多美国人的情感,关于安全、关于国家团结、关于对外的态度。
怎么拍?
个人故事线: 可能会选择在世贸中心工作的普通人,讲述他们在袭击发生时的生死瞬间,以及事后的生存和重建。也可能是消防员、警察的英勇无畏,或者是一个家庭在等待亲人消息时的绝望和坚韧。
戏剧冲突: 刻画事件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以及之后整个国家经历的悲痛、愤怒和团结。可能也会涉及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精神内核: 强调“国家韧性”、“团结一致”以及“对抗邪恶”的精神。他们会展现美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展现出的勇气和重建的决心。

总的来说,如果美国来拍《我和我的祖国》,他们可能会:

更侧重于“美国梦”的实现路径。 无论是科技创新、太空探索,还是民权运动,他们都想从中提炼出“美国精神”的某种体现。
人物塑造会更具“英雄主义”色彩。 即使是普通人,他们的故事也可能被赋予某种超越个人的意义,成为某个时代精神的载体。
在叙事上可能更强调个人的选择和努力。 即使是国家层面的大事,他们也会努力寻找其中的个体维度,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音乐和画面会更加宏大和激励人心。 毕竟,他们的国家叙事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翻拍也很有趣,能看到不同文化如何解读历史,如何构建自己的国家认同。但愿到时候他们能拍出点咱们都能看懂,并且也能引起一些思考的东西来,而不是纯粹的“美国优越论”灌输。

你觉得呢?我这猜得靠谱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独立宣言》绝对是第一部。剧情会集中到一个普通农场主在看到《独立宣言》时热泪盈眶的情节。这个人在帮助富兰克林做风筝,然后如何克服困难的故事。

第二部是GE公司的一个小职员为了寻找一种灯丝材料费尽千辛万苦,还差点在过程中死掉的故事,最后看见电灯点亮的那一刻,热泪盈眶。

第三部是曼哈顿计划,一个工作人员如何努力避免了一场事故。最后蘑菇云升起的时候,深情一吻。

第四部计算机诞生的故事,一个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

第五部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插旗的故事。

第六部911恐袭中一个普通消防员牺牲的故事。

第七部乔布斯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题材主要展现国内,所有对外战争都不能提及。一战二战为背景的故事也是在篡改剧本。

美国将爱国主义融入体育活动,但是体育活动本身是展现个人和团体奋斗,和国家政治无关。近期的NBA火箭队事件所依仗的理由就是如此。把体育扯进去,这是在自己打脸。

第三部曼哈顿存疑,因为会惹怒环保爱好者。但是曼哈顿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历史上如何赢得二战的问题上,可以说大部分人会认为是因为核弹。这是几十年文宣的结果。曼哈顿计划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因为它证明了核弹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对美国大国地位影响深远。

《独立宣言》是美国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和我们的开国大典一样重要。

二、四、七部分别对应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

拍乔布斯是因为可以盖棺定论了。现在美国可以大书特书几乎没有黑点的公司就是苹果公司。

登月反恐的意义就不用赘述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