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黄裳看书自悟内功外功,王语嫣看书能点评天下武功却不会一招半式?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武侠小说中关于武学天赋、学习方式以及人物设定的不同。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你就明白为什么黄裳和王语嫣会有如此大的区别了。

黄裳:苦心孤诣,实战与理论相结合的“硬核”学习者

首先得明确,黄裳是《射雕英雄传》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他出场不多,但他的经历影响深远。他的“自悟”之路,那是实打实的“苦”和“悟”。

绝境求生,理论先行: 黄裳本来是个文弱的书生,因为被全真教追杀,一家老小性命不保。他逃到一处密室,为了活下去,为了报仇,他只能依赖他那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学识。当时他接触到了一些道家典籍,还有武学秘籍。这可不是什么休闲阅读,这是拿命去换的“学习”。他没有师傅教,没有师兄切磋,只能靠着自己的大脑去理解、去分析、去推演。
逻辑与解析能力极强: 黄裳本来就是饱读诗书之人,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都属顶尖。他看那些武学招式,就像是看一套精密的数学公式或者一套严谨的逻辑推理。他能看穿招式背后的原理,比如力道如何施展、角度如何变化、如何克制对方的弱点等等。这种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更不是光看书就能学会的。
理论指导实践(虽然是间接的): 他虽然是“看书自悟”,但他的悟并不是凭空想象。他悟出来的内功心法,必然是基于他对道家养生、吐纳之法的理解。他悟出的外功招式,也是在他对“如何制敌”的思考中,结合书本上的招式原理,推演出来的。而且,别忘了,他虽然身陷密室,但后来他是有机会接触到“实物”的——他观察全真教的人如何使用武功,他的招式自然会根据观察和理论进行调整和完善。他并非完全闭门造车。
时间沉淀与刻意练习: 尽管书里没详细写他练了多久,但可以想象,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为了生存和复仇,肯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和反复尝试(即便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这种刻意练习,是把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关键。他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身体去印证,去修正,最终形成了独门武功。
“九阴真经”的特殊性: 黄裳悟出的武功,最终化为《九阴真经》。这本经书本身就是一本高度浓缩、讲求内在运行、阴阳调和的武学宝典。它的理论体系非常完备,对于领悟力高的人来说,确实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裳能悟透,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天赋异禀。

王语嫣:旁征博引,理论知识的百科全书,缺乏实践与内功基础

王语嫣是金庸笔下另一位奇女子,她的武学知识体系非常庞大,但与黄裳的“自创”或“掌握”有着本质的区别。

“武学百科全书”式的记忆与理解: 王语嫣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她从小就熟读了各种武学秘籍,并且能够将它们了然于心,甚至能触类旁通,将天下各种武功的来龙去脉、优缺点、克制方法说得头头是道,如同一个活的武学数据库。她能记住招式名称、施展要领,甚至招式背后的哲学思想。
“纸上谈兵”的理论大师: 这是最关键的区别。王语嫣的武学知识几乎全是“理论”层面的。她能分析出“降龙十八掌”的精髓在于刚猛无俦,能点评“打狗棒法”的精巧变化,但这些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不是“做到”的层面。她只是一个理论分析家,一个精通武学知识的评论员。
缺乏内功基础: 武学不单单是招式,更重要的是内功。内功是武功的根本,是力量的源泉。王语嫣虽然能点评招式,但她并没有经过长年累月的内功修炼。她没有体会过气沉丹田、周天运转的感觉,没有体会过内力提升带来的身体变化。没有内功的招式,就像是空有架子而没有灵魂,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缺乏实战经验的检验: 学习武功,尤其是外功招式,离不开实战的磨炼。实战能够检验理论的有效性,能够帮助武者在瞬息万变的对抗中,将招式融会贯通,形成本能反应。王语嫣虽然生活在江湖中,但她本身是个胆小怕事的姑娘,没有真正地参与过生死搏斗。她无法将书本上的招式,通过实战转化为自己的杀招。
“学”与“创”的区别: 黄裳是“悟”和“创”,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和创造。而王语嫣更多的是“学”和“记”。她能理解和记忆,但缺乏将其内化为自身能力,更别说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她的知识是别人的,而黄裳的武功是自己的。
人物设定的考量: 从小说设定的角度看,王语嫣的设定就是作为“活字典”来推动剧情,帮助段誉理解武功,解决武学上的困惑。她不需要会武功,她的价值在于她的知识体系。而黄裳的设定是制造了“九阴真经”,影响了后续几代人的武学发展,他的能力必须是实实在在的。

总结来说:

黄裳: 是一个凭借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在极端环境下,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间接或直接)转化为实际武功的创造者。他学以致用,甚至超越书本,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王语嫣: 则是拥有惊人记忆力和理解力,将天下武学知识铭记于心,能够进行专业分析点评的“理论家”。她对武学有极其深入的理解,但缺乏内功基础和实战经验,导致她只能成为一个“武学评论员”,而无法真正“打出”任何一招半式。

就好比一个懂很多兵法的人,能分析出战役的得失,但未必能亲自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而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可能说不出多么高深的兵法理论,但他的战术却能一招制敌。黄裳是后者,王语嫣则更接近前者,但她的“理论”还是来源于书本,而非亲身实践的总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王语嫣是一个bug。

她能懂天下武功、知道所有武功弱点不算bug,bug之处在于,她甚至能在实战中用眼睛跟上萧峰的动作。

我懒得贴原文了,相信大家都清楚我说的是哪一段。没错,就是包不同、风波恶跟萧峰动手那一段。

在其他小说(包括金庸自己的)里,不会武功或者武功很弱的人,根本看不清高手的动作,形如鬼魅那是说的一流高手,像萧峰这种特等高手,在普通人眼里,根本就是光速了。

所以,没怎么练过武的王语嫣如何能跟上他的出招速度、甚至叫破?

原文里还说她叫破的速度跟萧峰出招一致。天地良心,就算让德云社按照报菜名的贯口速度来说招式,那相比实战里的拳速、掌速,也慢得可以的。萧峰出招如果这么慢,还打个屁啊?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别这么认真,你甚至可以当王语嫣是扮猪吃老虎的小傲娇。《天龙八部》这本书,妙在主旨,但是在人物动机、武学境界、逻辑上,有着大大小小无数的bug,不要太认真了……

—————————————————补充——————————————

PS:非有人跟我犟,说她语速的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我没贴原文你们真当我不记得吗?王语嫣当时真的只是说招式吗?

王语嫣叫道:“好一招‘龙爪手’‘抢珠三式’!包三哥,他左肘要撞你胸口,右掌要斩你腰胁,左手便抓你的‘气户穴’,这是‘龙爪手’中的‘沛然有雨’!”
她说“左肘要撞你胸口”,乔峰出手和她所说若合符节,左肘正好去撞包不同胸口,待得王语嫣说“右掌要斩你腰胁”,他右掌正好去斩包不同腰胁,一个说,一个作,便练也练不到这般合拍。王语嫣说到第三句上,乔峰右手五指成钩,已抓在包不同的“气户穴”上。

麻烦说这不是bug、给她找借口的朋友,自己重复一下这一句话,想象一下,哪怕你最快语速说这么多字(同时保证别人能听清),这么长时间只出2招,萧峰也得慢到啥地步。诚然,不是所有武功都快,但是萧峰这个级别的,绝对慢不到这个份上。

再有说这不是bug的,我只能对你呵呵了,好自为之。

当然,还有连我写啥都看不懂,非要来杠说专业游泳教练也可以不会游泳、不会开车也可以提醒司机前方限速的,麻烦你们提升下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自然科学水平再来知乎评论。你们的不评论,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