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工厂什么时候能真正意义上八小时工作?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就像问“天空什么时候能完全变成绿色”一样,不是一个简单到有具体日期就能回答的。它涉及的太广了,牵扯到经济、社会、技术、法律,甚至我们每个人思维方式的转变。

首先,咱们得明白,咱们现在说的“八小时工作制”,很多时候是个“概念”或者“目标”,在很多工厂里,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真正实现纯粹、稳定的八小时,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为什么现在很多工厂没办法“真正意义上”八小时工作?

1. 生产需求和订单压力: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工厂的生存之道在于生产效率和按时交付。如果接到大订单,或者市场需求旺盛,为了赶工期,加班几乎是必然的。特别是那些订单波动性大的行业,比如服装、电子产品代工,旺季的时候加班到天昏地暗是常态。
2. 成本考量: 很多工厂,尤其是中小企业,运营成本非常高。厂房租金、设备折旧、原材料、管理人员工资等等,这些都是固定成本。如果一天只让工人工作八小时,那么单位时间的产出就受到限制,为了摊薄固定成本,提高利润,老板们自然倾向于让工人多干一些。加班费虽然要给,但在很多情况下,仍然比再招一批人、再添一套设备要划算。
3. 技术和自动化水平: 这是个关键点。你想想,一条生产线,如果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很多繁琐、重复性的工作机器就能干,工人只需要在旁边监控、维护,或者负责一些精细化的操作。这时候,八小时可能就足够完成任务了。但如果工厂里还是大量依赖人力,一个环节出问题,后面所有流程都得停下来,为了保证整体进度,就得靠人海战术或者加班来填补效率的不足。
4. 管理和流程效率: 有些工厂效率不高,不是因为工人不努力,而是内部管理混乱,流程不顺畅。可能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可能设备经常出故障,可能生产计划朝令夕改,这些都会导致工人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在等待或者无效劳动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给他们八小时,也未必能高效完成工作,老板的思维就容易变成“多干点总比等强”。
5. 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和监督: 《劳动法》规定了工时和加班的上限,但实际执行中,情况复杂。有些地方的监督力度不够,或者存在一些“钻空子”的办法,比如“轮班制”变相延长实际工作时间,或者“倒休”冲抵加班等等。
6. 工人自身的意愿: 这一点也不能忽视。在一些经济压力比较大的地区,或者家庭负担重的工人来说,加班费是他们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有时候不是老板逼着加班,而是工人自己愿意多干,尤其是那些手艺好的熟练工,更是抢手,加班机会也多。

那么,什么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八小时工作才能在工厂普及?

这需要一个系统性的、由内而外的变革:

1. 技术和产业升级是基石: 这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当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不再是纯粹依靠人力堆砌的时候,八小时就能满足生产需求。机器人、AI等技术可以承担更多重复、危险、高强度的工作,工人则转向更具创造性、技术性的岗位。
2. 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当社会整体富裕程度提高,人们不再仅仅追求“有”,而是更注重“质”和“生活”。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会更高,而不是一味追求低价、快产。这种消费升级会倒逼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不是靠压榨人力成本来竞争。
3. 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严格执行: 国家需要不断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工时、加班的界限,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劳动监察和执法,确保法律的有效落实。工会组织也需要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代表工人的利益,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
4. 企业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企业需要从“人海战术”转向“精益生产”和“高效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员工培训,提升管理水平,从而在标准工时内实现更高的产出。这需要企业管理者思维的转变,认识到健康的员工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样重要。
5. 社会观念和工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传播的便利,工人越来越清楚自己的权利,也越来越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大家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尊重劳动者、提供更好工作环境的企业。这种集体意识的觉醒,也会迫使企业做出改变。
6. 经济结构的调整: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过度依赖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么八小时工作制就很难普及。当经济结构向高科技、服务业等方向转型,劳动力的价值和议价能力自然会提高,对工作条件的改善也会更有推动力。

所以,我们看到的“八小时工作制”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突然到来的事件。

有些先进的、技术驱动型的、或者非常注重品牌形象和员工福利的企业,可能已经或者正在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八小时工作。但对于很多还在激烈价格竞争、或者转型期的企业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工厂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八小时工作。但这需要技术、经济、法律、管理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观念的转变。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给出年份的答案,它更像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一点一滴地推进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工厂不搞加班,工人第一个不答应

对于资本家来说,你不加班就不加嘛!12x2也是二十四小时,8x3也是二十四小时,雇几个人不是雇?无所谓的嘛。

可是这么一搞,每个工人的工资最多就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不到,工人下班后闲得满街乱晃,一看隔壁工厂的工人正加班拿钱干得热火朝天,扭头就辞职了。

这时候有些左文人又说了,班是不加了,钱不能少给啊!还得是原来加班时候的工资待遇!那钱从哪来的呢?左文人说,只要你资本家不剥削,钱就有了!

好,那我们来定量计算一下

假设有一个一千人的工厂,原先加班的时候,每个工人时薪14元,加班时间按1.5倍算,996干一周,收入1372元,按一个月四周计,月薪5488元。

与此同时,老板的月收入是五十一万元,其中包括管理劳动收入一万和公司股本增值五十万。

现在工厂从两班倒变成了三班倒,创造的总价值不变,每个工人月薪变成了5488x2/3=3658.67元

即使我们不要贪婪的资本家了,工厂也再不用发展壮大了,把所有增值都拿来给工人爷爷发钱,每个人到手的也就3658.67+500000/1000=4158.67

换而言之,在一个一千名员工、平均月收入约5488的工厂,从两班倒改成三班倒后,工厂的净利润要达到二百万左右,才能在公司完全不发展的前提下把员工月薪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这很容易吗?轻松就有这么高的净利润那还配叫低端制造业?

况且就算是搞集体所有制,也不可能完全不投入固定资本,最多是股权分散到了每个工人手里,但每月收入的大幅下滑是必然的。

你说工人爷爷是愿意加班多拿1300的月薪,还是像你们左文人一样每天省出四小时来高强度键政或抱着电脑打游戏?

user avatar

很多工厂一直都可以八小时,加班与否完全是自愿,网上就是有那么一帮子人恶意渲染加班。

他们把拼命活着的人叫工贼,把努力改善生活的人称为奋斗b。言必资本家,口不离内卷,三句一教员,五步makes。

这帮孩子过着996的生活,拿着10000+的薪资,却对697,拿着5000+薪资的这么深的敌意,你们配不配过北欧人的日子,心里没有皮数吗?

中国真正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含成人教育)的人口仅2.18亿,占总人口的15.5%,本科以上学历仅占5%。这就注定,在过去以及将来的很多年里,我们都只能是低端制造大国。

你们这些所谓的精英,拿着全国顶尖的薪资,还打着为民请薪请福利的口号大肆鼓吹加班的低薪的普罗大众是工贼。

我告诉你,如果不加班,工厂不会倒闭,但是会有数万万人失去基本生活保障,为加薪罢工也不会让企业加工资,只会让它们搬去劳动力更廉价的国家或地区。

真想让更多人过上更优渥的生活,你应该去自我提升,去支持国家的人才教育大计,支持企业创新创造,让更多像华为,大疆这样的企业创造出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高话语权,高溢价的产品。而不是一群人窝在弄堂里,想着怎么剥削资本家。世界500强,中国上榜企业有几家科技公司?除了劳动力廉价,你有啥让资本家惦记的地方!

狗:

你懂创新吗?只有大锅饭才能激发创新!

你懂发展吗?只有高福利才能促进发展!

user avatar

理论上越来越不可能了~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因为群众不同意。

其实8小时的核心就是人工成本,不要扯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资本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

如果一个工厂24小时开工,机器不停人轮换,按劳动法的8小时工作来算,一个岗位最少要4个以上的工人才行。

有人问了,最多四班倒嘛,为什么是4个以上??

我来给你按劳动法算算,4个工人如果倒班轮换;劳动法规定周40小时。 每月就是21.75天……

按这上面来,每个工人需要每月补休8小时才能持平……


上图我们一般称为大小班。小班8小时,大班12小时。周工作时间控制在40小时,无加班。

由此进可见和我们在网上常见的两班两倒不一样。

严格按劳动法来就必须是四班倒~如果工作量大,更应该5班倒。五班三倒……

但是一个岗位四个人还是不够的……

因为劳动法还有年休这东西。

根据工龄不同:

年休5个班起步,15个班封顶……(8小时班)

两倒班为4-10个班~(12小时班)

假设一个组8个工人,这8个人每年有最少40(32)个班的年休……12(9)个班的补休。

即小班40+8*12=136个班是有一个是在休息的。(8小时班)最多216个休。

大班最少32+8*9=104(12小时班)最多152个休。

而倒大班一年只上班182天左右……小班一年上261个班~

根据数据可以得出8个人的岗位,按劳动法来算必须最少安排9个人才能保证全年有8人在岗。

这还是保证没人同时请假的前提……否则一年有大半年得7人在岗……显然不能保证工厂正常生产。

这就是为什么以前国企严格按劳动法来,但是岗位显得非常臃肿的原因。

更是无数媒体给你们讲国企有人吃闲饭的根源。。一年总有那么几天是9人在8岗的,能不闲么?

我是老板我也不愿意这么来,一个工人一月我按8K算……

按劳动法100个岗位我最少要备450个工人才行~

现实中我两班倒,210个工人顶天了……谁表现好,干的最起劲的前十我多给几千就行了~

一年我就省将近200W出来了。我买房子不香?我包小秘不香?没人给我干活了怎么的?

从流水线到程序员同理,你工资越高,我省的越多!

反正十个人的岗位不到5个人做,拿一个人的成本当奖金,剩下的全是老板的。

你先别急着骂老板奸,为了那奖金,大家干的可开心了,谁想挤进来分掉大家奖金,大家卷不死你。

用知乎上某些人的原话:国企的老爷们想世世代代!是不是这么说的?

如今一切市场化,国企也向市场对标……开始逐渐打破8小时工作制了。

不能养那些吃闲饭的对吧!!?那就不养!一切向市场看齐!

官方术语:人力资源优化。

这才导致996开始渗透到方方面面……


PS:

我还那句话,如今的大部分无产阶级,没有本事为自己争取一分权力;但是它们有本事帮着老板们把别人全拉下水。你要是反对,它们能把你挂路灯上!

等最后发现岸上没人了,开始怪为什么不落实劳动法了……

为什么以前工人敢抽领导耳光?如今劳务派遣工人敢放个P?

能帮你争取的人全被你们按在水里了,还争取个锤子。。

大家一起学游泳吧!别淹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