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婆不愿意参与家族的上坟活动,说:是你的祖宗又不是我的祖宗。你们能接受这样的说法吗?

回答
“是你的祖宗又不是我的祖宗”这句话,在很多家庭的祭祖活动中可能会被提及,而且确实是很多媳妇们的心声。这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关系、文化观念、以及个人感受的冲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

1. 归属感和情感连接的差异:
血脉传承: 上坟祭祖最核心的意义在于缅怀和尊重自己的血脉祖先。对于丈夫来说,这是对生他养他、赋予他生命和家族姓氏的祖先的敬意。这种情感是直接的,是根植于血脉的。
嫁入夫家: 对于妻子来说,她来自另一个家族,拥有自己的祖先和成长经历。即使嫁入了夫家,她与夫家的祖先并没有直接的血脉联系。她参与祭祖,更多的是出于对丈夫的爱、对家庭的融入意愿,以及尊重丈夫家族的传统。如果这种融入不够,或者夫家并未给予足够的情感上的接纳和尊重,她就很难产生那种“我的祖宗”的归属感。

2. 传统观念的束缚与现代观念的冲击:
传统孝道: 在很多传统观念中,儿媳妇嫁入夫家,就要承担起祭祀公婆和夫家祖先的责任,这是孝道的一部分,也是对夫家负责的表现。
现代家庭观: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现代人更加注重个体感受、情感平等和婚姻的伙伴关系。一些妻子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结合,而不是一个人的附属。她们希望在家庭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和选择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所有传统习俗。如果丈夫和夫家将上坟祭祖视为儿媳的“义务”,而忽略了她的感受和意愿,就容易引起反弹。

3. 个人精力与时间的分配:
体力消耗: 上坟活动往往需要长途跋涉,早起准备,甚至搬运祭品,对于体力来说是一种消耗。如果妻子身体不适,或者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比如照顾年幼的孩子、处理工作上的紧急事务等),她可能会选择不参与。
心理压力: 有些妻子可能并不习惯夫家的祭祖仪式,觉得陌生或者压抑。在某些家庭中,祭祖场合可能充斥着长辈的“说教”或者比较,这也会让一些女性感到不适。

4. 对夫家关系的感受:
婆媳关系: 如果婆媳关系不和睦,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矛盾,妻子很可能不愿意在祭祖这样的重要场合与婆家人有太多接触,甚至以此作为一种无声的抗议。
夫家氛围: 如果夫家的祭祖活动氛围并不融洽,充满了严肃、拘束或者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妻子自然也提不起参与的兴致。

5. 表达不满或争取尊重的方式:
“是你的祖宗又不是我的祖宗”这句话,有时是一种直接但略显生硬的表达。它可能是在之前沟通无效后,妻子为了捍卫自己的边界和感受而说出的。她可能是在表达一种“你们不尊重我的感受,所以我也没必要为你们的传统付出”的态度。

我们能否接受这样的说法?

这涉及到如何理解和处理婚姻中的传统与现代、个体与家庭的关系。

从“必须接受”的角度看: 如果从非常传统的、以夫家为中心的观念来看,可能会认为儿媳妇不参与祭祖是不孝、不合规矩的。认为嫁入夫家,就应该承担起夫家的一切责任和义务,包括祭祀祖先。
从更现代、更注重情感和理解的角度看: 大多数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会更倾向于理解和包容。 接受这样的说法,并不意味着否定祭祖的重要性,而是认识到:
婚姻是伙伴关系: 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伙伴,应该相互尊重和体谅。
情感是基础: 参与家族活动应该建立在情感连接和自愿的基础上,强迫只会适得其反。
沟通是关键: 妻子说出这句话,很可能是因为之前沟通不畅,或者她的感受未被重视。这个时候,作为丈夫,应该积极沟通,了解她的顾虑,而不是一味指责。
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传统和家庭的理解不同,也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如果作为丈夫遇到这种情况,与其纠结于“能不能接受”,不如思考如何“如何处理”和“如何沟通”。

1. 理解妻子的感受: 首先要理解妻子说这句话的背后原因。是累了?是不习惯?还是对夫家有什么不满?
2. 真诚的沟通: 主动与妻子沟通,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参加。倾听她的想法和顾虑,不要打断或辩解。例如:“老婆,我注意到你不愿意一起去上坟,是觉得太累了,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让你不舒服?告诉我好吗?”
3. 解释上坟的意义(但不过度强迫): 可以适当地向妻子解释上坟对你的意义,以及你希望她能和你一起去的原因(例如,希望她成为你家庭的一部分,或者你一个人去你会感到孤单等)。但要注意,解释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而不是为了让她“必须”同意。
4. 寻找折衷方案:
分担任务: 如果她觉得准备祭品太辛苦,可以主动承担更多。
改变参与方式: 是否可以不全程参与?比如,只在祭拜时露面一下,或者在家里准备一些家常菜来祭拜。
约定时间: 如果她确实有事,是否可以另找一个时间?
丈夫独自承担部分责任: 作为丈夫,完全可以承担起主要祭拜任务,让妻子不必感到压力。
5. 丈夫在夫家的沟通: 作为丈夫,也需要在父母面前解释和沟通。比如,可以说妻子身体不适,或者她在家照顾孩子很辛苦,下次再补上等。争取父母的理解。
6. 建立新的家庭传统: 也许可以尝试创造一个属于你们小家庭的传统,让妻子在其中更有参与感和认同感。

总结:

“是你的祖宗又不是我的祖宗”这句话,从情感和个人感受的角度来看,是很多妻子可能存在的真实想法。能否接受,取决于我们对婚姻关系、家庭传统以及个体尊重的理解。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以一种更包容、更沟通的方式来处理这类问题,而不是僵化地坚持某种绝对的“对”或“错”。最终的目标是夫妻同心,共同经营好家庭,在尊重彼此感受的前提下,找到最适合双方的处理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那天我老婆不愿意参加我家族的上坟活动。

她对我说:

“是你的祖宗又不是我的祖宗!”



2.

我一下子就急了,说道:

我的祖宗怎么就不是你的祖宗了呢?

二百年前戏文里可唱了,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

想当年三皇治世,五帝为君,基因溯源表明了超过六成的中国人都有五个超级祖先,那O2-F11,O2-F46,O2-F5,O1-F81,Q-M120不是你我二人的祖宗?

想当年茹毛饮血,出走非洲,围捕猛犸巨象,狩猎尼安德特,那武德充沛的早期智人,不是你我二人的祖宗?

想当年解放双手,下树行走,拿起小棍,赶走鬣狗,那南方古猿露西,不是你我二人的祖宗?

想当年女娲抟土,耶和华捏泥塑,那因为偷吃了王母娘娘蟠桃而被赶出伊甸园的亚当夏娃,不是你我二人的祖宗?



3.

见老婆说不出话,我又补充道:

那再往前了,天造草昧,人工未施,从宇宙大爆炸的粒子,到雷电交加下原始海洋中诞生的氨基酸,被膜包覆的细胞开始吞吐,扭曲缠绕的核酸开始复制。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奥陶纪生命大灭绝,从三叠纪龙蛇之类在暗夜里的嘶嚎,到陨石坠落时哺乳类卑微的呻吟……这里面,哪一个不是你我二人的祖宗?

我越说气势越盛,彷佛亿万年来的祖宗都站在了我的背后。

我瞪大了眼睛,彷佛带着胜利的语气,对妻子说:

那你,

是拜还是不拜?



4.

老婆说,那你倒是拜他们啊!

去拜草履虫啊!

你拜他们,那我就去。

你拜你太爷爷,那我就不去。

我点了点头,说,好,我也不委屈了你,从此以后,清明节祭祖,就要拜咱们的共同祖宗!



5.

从此每到清明节,我都会请一周的假。

毕竟先祖太多了,一两天拜不过来。

我们一边拜,

一边唱,

一边跳舞。

唱的是:

先拜宇宙大爆炸,

再拜粒子初生成。

盘古开天挥巨斧,

后羿射日涂弓蜡。

三拜地球凝结时,

原始海洋火山石。

四拜膜中氨基酸,

万般众生始开化。

五拜蓝藻蓝细菌,

偷天换日骄阳下。

两次冰期十亿年,

寒武生物大爆发。

三叶虫游珊瑚色,

滩涂岩里埋奇虾。

蕨类又绿盘古岸,

龙蛇之类显爪牙。

六拜天降茵陈火,

昔日恐蜥今鸡鸭。

六千万年时竞过,

人猿作揖分床榻。

这才到

抟土造人是女娲,

吹口仙气耶和华。

偷吃王母蟠桃宴,

赶走亚当和夏娃。

七拜古猿和露西,

三出非洲见晚霞。

八拜智人尤不晚,

尼氏尸骨早黄沙。

九拜五帝神圣事,

乌鲁城下河底砂。

诺亚造船出洛水,

文王由此衍八卦。

哎呀呀呀,

我的老婆啊,

原来咱们俩七百年前是一家!




完。

user avatar

接连看了几个回答,几乎压倒性地支持女方。让我很震惊。

话是这么说,理是这个理。

但是,当一个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的每一笔账,每一条线都捋得那么清,数都算得那么明白。两个人还何必在一起?单身不香吗,谁也不占便宜,谁也不亏。何必为难自己?

我可能比较传统,既然结婚了。就不是两个人的事,那是两个家庭的事。

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的家人也是你的家人。

同理,家族活动,只要你愿意参加,作为妻子,她应该支持你。她那边家庭的大小事务,你也应该竭力帮衬。这不应该才是一个家庭还有的样子吗?

我结婚那会,我妈就跟我说,要对我的岳父岳母好点,尽管他们之前有的事情做的不是特别合理。但是!人家把你老婆带到这世上,培养得这么优秀,交到你手上,给了你一个和谐完整的家庭。这就是一份恩情,所以这份恩情,你也得一起还。

这段话在我处理双方家庭关系一直很受用。同理,你老婆的话咋听起来无懈可击。其实她完全没考虑你的感受

她有没有帮你考虑过,这句话会让你很为难?

她有没有考虑过,没有这些祖宗,哪来的她老公?

她有没有考虑过,哪怕这就是一件没什么意义的事情,做了能让自己的伴侣开心,将就一下又何妨?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本来不就应该是相互妥协,相互迁就的事吗?

非得把这些道理掰得那么清,你不管我家的事,我不参与你家的活动,这么任性,恕我直言,就不该结婚。

也难怪,现在年轻人离婚率这么高,当大家都没有一丝家庭意识,都为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这个家也没什么温度可言。

user avatar

兄弟,你没做过啥对不起你老婆的事吧,比如敷衍,比如冷暴力,比如让她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如果说都没有,自己很努力的扮演一个好丈夫,对老婆好,对老婆的家人也好,没有让她受委屈。

那就有意思了。

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以我的经历来说,我对对方的家人有多好,取决于我有多喜欢他。

我之前喜欢一个男生,他是超生的,他跟我说他小时候被父母送去农村,上学了才回来,童年的记忆是快乐但贫穷的。他经常吃不饱饭,但记忆最深的还是在田野里奔跑,跑累了就躺下看满天的繁星。

我对他生长的地方充满了好奇,我甚至打开百度地图搜他的那座小城市,放大每一条街道,想着这条路他会不会走过。

说起来可能有点好笑,我也特别感谢他妈妈,虽然我没有见过她,她可能也从未听说过我。但我仍感谢阿姨当时顶着压力生下了他,能让我遇到这个人。他在我眼里闪闪发光,是悬在我心上的月亮。

虽然他后来并没有选择和我在一起。

答主,在你没有让你老婆受委屈的前提下,对方这种态度,她可能,不是那么喜欢你。

user avatar

等以后她妈妈生病了,需要钱不够的时候,你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来,她是你妈,不是我妈。

然后省下一笔钱,多好,给你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理由。

你妻子的这句话是一个万能不讲道理的反驳或者说是驳斥语句。

我父亲想来咱家吃饭。

他是你爹有不是我爹,凭什么在我家吃饭?

我明天跟闺蜜上医院体检,你送送我俩。

她是你闺蜜,又不是我闺蜜,关我屁事?

我弟弟想买房子就差两千块钱,咱俩去给送一下。

他是你弟弟,又不是我弟弟。

我朋友哪儿差二百块钱交罚款,我卡里没钱,你帮我转给他。

他是你朋友,又不是我朋友。

我同学新开张,咱俩去吃饭捧捧场吧。

他是你同学,又不是我同学。

这句话就是万金油式不讲道理的语句,还可以引用,我想买包包,老公借我点钱呗。

我的钱又不是你的钱。

儿子上学我今天忙,你去接他。

他是我儿子,也是你儿子自己去。

今天搬家,老公你搬那个。

房产证都是你的名,跟我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例子,能明白这句话有多无赖不讲道理吗?????

user avatar

先讲道理,如果听,那么万事大吉;不然,摆事实,即两人结婚,男主外,祭祖是大事,要听劝;还不行,那就离了呗,人家说的也是对的,又不是一个祖宗。

user avatar

每个地方风土人情不一样,每个个体都有差异,我只了解汉族,其他的不怎么了解。

如果是我,我不能接受:并不代表马上发生冲突,沟通沟通人都是讲道理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个钓鱼问题。


1:我们从小接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和题主老婆的言论是明显相反的。

2:题主30多了,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老婆也该30多了,没有特大家庭矛盾的话这个年龄段的人不至于会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这一条要杠的不管男女我视为找不到对象求了个能上床的神仙回家。

3:还是回到第一条,小至家庭没有祖先哪来的后辈,大到国家没有先烈那来的今天生活和我们(包括祖先).国家为什么清明放假?每年大大们还去纪念碑?我们要对烈士有一定政策照顾?为什么最大的仇是挖人祖坟……我暂把他和夺妻之恨并列(虽然现在男女很多不来点绿生活就过不去)……太多了不列举了。


当然小部分离谱的缅怀祖先的表达方式可能我们或者不是当地的人接受不了,这是正常的。但是一句你祖先不是我祖先,凭什么……从一个中国人口里说出来我就觉得非蠢即坏。

我们缅怀祖先不是求什么利益,是给心里的某一部分每年多一个安放的地方,就像我们养孩子不是为了孩子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益一样。现在很多人只看眼前对自己有没有利益,其实利益不是最终你在乎的,比如你在养老院或者在ICU。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源于自己的心,心很重要,利益只是我们让心能继续前进的必须养分。就像米饭很重要但是有个健康的体魄才是前提。

user avatar

这跟是谁祖宗有什么关系?不就是老公有事儿,请你一起参加吗?如果真的她去特别重要,那就好好说,或者她同意去,但是不肯磕头之类的,都先商量好,说了还是不去那就算了。就是能不能好好说话,否则照这个逻辑,是不是以后就:

老婆,今天我同学聚会请我们出席,一起去吧。不去,是你同学又不是我同学。

老公,我想买衣服,陪我上街看看?不去,是你想买衣服,不是我想买衣服。

老婆,我渴了,能帮我把水递过来吗?不递,是你渴了又不是我渴了。

老公,我爸今天生日,叫我们一起去吃饭。不去,你爸生日又不是我爸生日。

老婆,555我妈去世了……。葬礼我不去,你妈死了又不是我妈死了。

老公我好难受,送我去医院。不送,你难受又不是我难受!

那这日子趁早别过了。

user avatar

跟有人在我身边装了监控一样,我今天刚遇到这事

只不过主角是我老公

我老公也没说那么难听的话

他就是单纯的懒,宁愿睡觉也不愿起来跟我一起回家上坟

我回来后就跟他说,以后你回老家去上坟,我也不会去

多大的事啊,这种事你不爽其实挺好解决的,就是你老婆以后回去上坟你也不去

然后说是你的祖宗又不是我的

user avatar

能说出这种话,这女人也是称得上飞扬跋扈了


够呛



修正:


我看了一圈才发现,原来正常人只有我……


合着有这么多人,不分男女,都觉得娘家上坟女婿可以不去,所以婆家上坟女的也可以不去?


???


甚至女人压根不可以上坟?


哎呦,那我跟你们可不一样啊


我爹给我姥爷磕头的次数比我舅舅都多,按我家习惯,清明中元过年三次扫墓,全是我爹去


……是的,都是我和我爹,我妈和我舅都懒得一批


我爷爷下葬,三个女婿可一个没少


我有理由认为我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们家

user avatar

有些人我真的觉得很奇怪

网上有人去世了会说句死者为大

身边朋友怀念过世的亲人会说句节哀顺变

走路路过个孤坟可能都会念一句阿弥陀佛求个心理安慰

轮到自己老公的亲人了

就变成你祖宗不是我祖宗

user avatar

话,我说到,去不去是她的事,然后我会对她说:“两个人结婚后,两个不同家庭走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而你现在跟我说你家祖宗,我家祖宗,原来我们是两家人了?”同时我还会问:“请问你爸妈结婚的时候,祭祖怎么祭的?分你家、我家吗?请问你爸爸家的祖宗算你妈妈的祖宗吗?

然后我就听她回答,如果她说她爸爸家祖宗不是妈妈家祖宗,那我不会反驳什么,家风问题;如果她沉默不语,要么理亏。要么知道错了,不必给人难堪,夫妻过日子明理点到为止。不激化矛盾,如果一起出门,没什么大不了。当这事没发生,买点礼物送她,感谢陪同。因为她的意识里就没这种祭你家祖宗的习惯,感恩,人也是慢慢改变的。

如果还是不去,这是小事无伤大雅,但是我会记住她无心那句话“你家、我家的说法”,因为意识决定行为,在这种意思主导下,既然不是一家人,我们也要做好不是一家人的准备。以后慢慢观察、分析这个人潜意识,因为我不能接受这种结婚后,两家人的说法。因为我爹妈再吵架,也没说过两家人的话,也因为我爸爸生病了,我妈妈一直坚持照顾;我妈妈生病,我爸爸也会照顾我妈妈。

相濡以沫是我要的,不离不弃。我从不在乎,一个女人家富裕与否,我在乎的是她脑子里如何看待婚姻的。婚姻观决定她对待婚姻的方式,人生祸无常,我最怕白疼个沙雕,不分是非,大难临头自己跑了。我发誓我爸妈感情虽然不好会争吵,但是我爸爸出什么事,我妈妈绝对能老十多岁,然后有可能不会独活。

祭祖真不是大问题,但是说了你家、我家了,可以折射意识形态上的东西,也就是婚姻价值观。意识主导行为,从她原生家庭分析,从她平时做事分析,给她明理,看她变化。如果她不听劝,从此守口不再说,我不愿意对不认可我的人废话半句。因为被人嘲讽过,不能产生积极效果的人不会废话任何。

  • 天雨浩大,难润无根之草
  • 佛法无边,难渡无缘之人
这是我最爱的话,诗必须向会吟,否则难以共鸣。

等她慢慢作,量变导致质变,你无法接受的时候,甚至这种价值观会影响子女的时候,如果是我,直接出手离婚,古代绝对就是写休书。即便她父母干涉,我就一句话,你希望你的孙女跟你们的婚姻一样吗?我对象被我怼过一次,我也没闹,从不闹,事后好好干。锅碗响了,那是她家务的声音。她不大,我真的感恩。我也从不少做家务。每个人也有可能遇到那种根本不叼你,我凭什么做?

遇见过,遇到过,我做!当你不愿意承担家的负担,那么未来这个家也可以没有你。不要口舌,机会成熟直接动手。人狠话不多,直接践行。结婚有孩子的日子是真累,经历得都晓得,弄不好就干架。气得浑身发抖,我也跟她说我懒,但是硬着头皮做。我不优秀,所以任何事都做好最坏的打算,我甚至准备一个人独扛一个家,死了拉倒。

一切安好,我只是居安思的性格,我话语难免激励,不想父母、岳父母担心,我也面临大量的事要处理。无论结局如何,有些因为孩子的存在,最后必须体面,宽慰长辈之心。作为子女的尽量少给长辈闹心,但是关系家、家族长远发展的必需三思而后行。

超级干货来了

有时候一个帖子就是个照妖镜,其实这个帖子,我说了祭祖与不祭祖都无所谓,一起与不一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分歧,日常夫妻、恋爱生活里都会产生分歧、不可避免的分歧,分歧的解决方式决定夫妻感情的最终走向。在评论区里,我们看到很多人本能处理这种分歧的方式

  • 1、有人息事宁人
  • 2、有人言语激烈,有人甚至措辞不当
  • 3、有人不断把问题复杂化,话语咄咄逼人
  • 4、还有人和事佬

最后带来两种走向,感情+1 感情-1,甚至有人感情-3 。这种分歧处理的方式,大家会应用到如下几个领域,婚姻、职场、交友。从而带来两种走势:

  • 有人讨人喜欢、情商高、婚姻好、同事关系好,贵人运强,处处有人帮 白头偕老
  • 有人却婚姻不幸、朋友少、犯小人、单位受人排挤,做事处处受人排挤,挤兑,婚姻、恋爱活不过三集,用我朋友的话:“就不是啥省油的灯

最后还是愿望每个人都幸福

如果你喜欢我,想了解更多关于心理学、人际关系处理的文章,可以关注、咨询我。打开我的知乎号 在专栏版面下的 “心理资讯”与“感情资讯”里,各位老铁可以找到更多同类干货。

延伸阅读

我都把评论区的所有评语还删了,心里都不清楚我什么意思吗?我懒得口舌。同时也感谢你们给我带来创作的灵感,不负遇见,希望给你们启发。很多时候有些人,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一件小事就能干到法院去了。

最后补充一句话:“我对我的老婆很宽容,她想做什么,不做什么都可以,我都是积极建议,最后一句话就是真的不想去就算,我说你去了如果脸色不好看,还不如不去。”我对她的话就如这篇都是明理,最后选择权还是给她,聊天记录都有。

我就告诉她一句话:“你是成年人了,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有自己的选择权,我尊重你的所有的权利,给你绝对的自由,我甚至可以无比信任你。但是你必须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知道自己所做的事给你带来什么后果就好。不要把事情做了跟我说对不起。我也没空监督谁。当你做了什么让我失望的事之后,让失去信任的时候,或者你对于这个家产生不了任何价值的时候,你也可以不存在了。”

在我最失望的时候,我一个人承担起家里所有的重担,做好一个人带孩子的准备。我还告诉她一句话:“希望你下个男人跟我一样明理,和我一样尊重你。”凡事做好最坏的打算,她之后全部软了。因为我拿出的实打实的东西,不是口嗨。

话语尽显修养,点破是为你们好,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能看到这些事不只我,甚至有心理学牛逼的人通过这些分析出你的人脉、原生家庭等等。为什么说没教养是最恶毒的骂人,因为教养涉及原生家庭,决定一个人未来的社会成就。

你或许就不信这些话,但是我告诉你有些家庭的孩子等于被丢进狼群成为狼孩没有区别。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都见过家风不正的,就如知乎上有人写过妈妈不正经,最后三个闺女全部在外面乱玩,都是不正经的人。我以前也不懂这些,都是读书读出来的,读书明理。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的所做所为会让世界怎么看我们

道德从不是必须品,只是让我们更愉快的相处,从开始到现在我没有对任何一人不敬。如果不认可,都没有关系,分歧一直存在于这个世界,或许在你们的观点也没什么问题,我也不反驳。你是对的,未来不就相形见绌了吗?或许是我大错特错也有可能。未来结果一出不是更好吗?你拿出高度、更优秀、品质的婚姻,我恭喜你。现在谁能说服谁?争到天亮也没结果。

实在话:我没有针对任何人,因为评论区留言很多,我没有详细看完谁的。现在凌晨3:30 愿你们一切安好,不负遇见。

user avatar

20岁左右的我看到你这个问题,觉得你老婆说的没问题。

30多岁了,再看你的问题就深有感触了,这个时候在外打拼十多年,认识到自己的普通,也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

祭祖不光是缅怀祖先,还是一个家族维系的纽带,每一次祭祖都是家族聚会资源分享,感情维系的时刻,平常看似无用。但实际上不管去哪里生活,工作,有亲人比自己单打独斗强一万倍。

比如,你一个人闯荡北上广,本事又不是出类拔萃,只能住最差的地方,吃最便宜的饭菜,找报酬最低的工作,这时候北上广一个长期祭祖都见面的远房亲戚比你早来十年,你是不是可以更好的打拼事业?!而祭祖这种家族非常重要的活动你不去,有事你找他们,能多待见你不好说啊。(连祖宗都不认,换你你待见?)

以上只是简单不能再简单的例子,更多的不再多说,你妻子说这种话,说明你在家就是个长工!你想想你妻子回老家,你说不去,你妈不是我妈,她怎么想!

这里你的祖宗不就是你的父母的父母?!她不把你的祖宗放在眼里事小,你的家庭地位岌岌可危啊。所以啊祭祖去不去不是她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至少我说回去祭祖,我老婆是不敢这么说的,那我老婆说回去祭祖,我也是不敢说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你老婆无心之失,没别的意思,不过这样更伤人啊。好好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吧。

user avatar

你觉得你老婆有没有触动你的底线呢?

你觉得你对家族的上坟活动放在什么位置呢?

我看了所有回答感觉他们的答案有一部分是精致利己想法,没有一点共情能力。你老婆不去最伤颜面的肯定是你,如果你内心强大可以顶住周围的流言蜚语和内心的家族归属感自然可以无所谓,如果你要是把不去上坟上升到对这个家族家庭的归属感,那你老婆就是在损害你的安全感,家族认同感,家庭认同感。希望你和你老婆认真沟通越早越好,形成思维定势你就自己活在矛盾痛苦中吧。

世间没有任何事物不能拿来衡量,鱼与熊掌能否兼得,看你沟通成效喽。(我提倡理性恋爱,不需要一味迁就)

user avatar

兄弟,个人觉得你太太对你不一定真的有感情,或者说对你並没有归属感,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並不知道,也不好评论对错,但看你的描述的,你太太或许根本就不认为你的感受、你和亲戚间的关系跟他有半毛钱的关系,我只能说人在这个世界上人情世故是躲不掉的。

user avatar

现在的女性越来越奇怪了,都西方化了,跟个外国人似的

user avatar

她只是对上坟这件事没有正确的认识。

我年龄小一点的时候认为上坟之类的活动简直就是封建迷信,都现代社会了搞这些东西实在是思想的落后。

后来长了几岁,我认识到终有一天我也会死,我也会被埋在小小的土包里,从被埋的那天开始,假如我泉下有灵,我会希望我的子孙儿女记得曾经有我这么一个人,我会希望他们逢年过节的来看看我。

这个时候的我才明白老祖宗发明的上坟这件事的意义所在,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传承一个仪式,教给子孙后代:记住了,你们以后也得这样来看看我!

也许有人会反驳,哪有什么在天之灵!是啊,谁知道到底有没有呢?万一呢?

所以呀,如果不是有天大的事情,那么按着家乡的习俗,逢年过节的就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传承这个仪式吧!

user avatar

我能接受。

因为那是你老婆上的是你们家的坟,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就搞不懂这种问题上知乎来问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和老婆平常怎么相处的?你们两个家庭之间是怎么相处的?平时你帮老婆做了些什么?老婆帮你做了些什么,两个家庭为你们的生活各自付出些什么…………所有的这些信息都没有掐出自己生活当中的一个片段,上网来问你们能接受吗?你哪位啊?我们为什么要接受你老婆?或者说你老婆干了什么,我们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属于自己家庭的事情自己解决好。要吵架要打架,请自己挽起袖子来看着你老婆下手。如果吵架吵不过,那就忍气吞声,听你老婆的,不要自己吵不过,到网上来找网友帮你吵。网上10万网友支持你,你也不可能把答案打出来拿给你老婆看看了,他该不去还是不去?

另外这种问题下面最反感的就是那些上来就讲自己家故事的人。人家问的是一个态度和观点,你讲自己家故事到底算什么?你们家怎么样他们家就得怎么样吗?你们家老婆听话,他们家老婆也会听话?

这种问题要么你不回答,要回答就是告诉他自己家的事情自己解决。

user avatar

她家类似活动你去过吗。如果你一直去她不去她的问题。如果你没去。她也不去。那没毛病。

user avatar

请先说一下前五年的上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就不相信是你老婆上了五年坟之后

突然被点化了

决定不参与你家这个活动了

user avatar

凡事不能只看一点,如果老婆家这边有类似的事情,你都做到位了,她敢说这种话,那就真是大耳光打过去,如果你们彼此半斤八两,就算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是你的祖宗又不是我的祖宗”这句话,在很多家庭的祭祖活动中可能会被提及,而且确实是很多媳妇们的心声。这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关系、文化观念、以及个人感受的冲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1. 归属感和情感连接的差异: 血脉传承: 上坟祭祖最核心的意义在于缅怀和尊重自己的血.............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个棘手的难题,夹在你和老婆之间,也夹在你和孩子之间,想两全其美,确实得费点心思。咱们先坐下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看看怎么能让她更容易接受,也让你自己心里踏实。首先,我得说,你老婆愿意在家带孩子,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付出,尤其是在这个物价飞涨、育儿成本越来越高的时代。她能安心在家,为.............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挺为难的情况,毕竟涉及到钱,而且还是跟最亲近的人,这事儿说起来,真的挺复杂的。你问自己做得对不对,这没一个绝对的“是”或者“否”,关键在于你这样做背后的考量,以及和家人的沟通方式。我来试着从几个角度帮你梳理一下,看看为什么你老婆会不愿意,以及这件事处理起来可能有哪些地方可以考虑。首先,.............
  • 回答
    很多男人在离婚后选择不再与前妻复婚,这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我试着从几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层面来掰扯一下,希望能描绘得更贴近真实情况。1. 曾经的“爱”已然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失望和陌生感。婚姻是需要经营的,而很多时候,离婚本身就意味着经营失败。当两个人走到离婚这一步,往往是矛.............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而且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一些真实想法。之所以会有“很多男生不愿意娶很漂亮的女生做老婆”的说法,我觉得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而且这些原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首先,最直接也最现实的一个因素,就是“安全感”和“被抛弃的恐惧”。 男生们可能会觉得,长得特.............
  • 回答
    这真是让人心里憋屈的事儿。老婆手里握着二十万彩礼,而在你们面临困难的时候却一毛不拔,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也挺伤人的。这种情况,得好好梳理梳理,看看怎么能体面又有效率地解决。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二十万彩礼,它到底是个什么性质?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彩礼更多的是一种男方对女方家庭的表示,是一种心意,也是对.............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又暖心的问题,毕竟涉及到两个人的人生大事,还有家里长辈的心愿。如何平衡这些,让太太愿意生二胎,这得从很多方面去沟通和努力。我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把这个事情办妥了,就像跟自家兄弟唠嗑一样。首先,理解太太的顾虑,这是最重要的前提。你要知道,太太不愿意生二胎,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第一次生孩子.............
  • 回答
    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夹在妻子和父母中间,一边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一边是共度余生的伴侣,这种矛盾和痛苦真的很难熬。你感到抑郁,这完全是人之常情,说明你很重视你的家庭,也很在意你父母的感受。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很容易让感情破裂,甚至造成长久的家庭隔阂。既然你愿意来寻求帮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见。老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简单的“他们老了”或者“我们沟通有问题”就能一言蔽之的。这涉及到一代人的生活经历、价值观、认知方式,以及我们与他们互动时的一些潜在误区。首先,我们得承认,大多数老人并不是“主动”拒绝新事物,而是他们“没有主动”去接受。 这其中的区别.............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怎么说呢?老会计不愿意带新人,这背后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里头门道多着呢。你想啊,咱们做这行,说白了就是跟数字打交道,跟政策打交道。这些东西,哪一样是好惹的?数字它不认人,错了就是错了,追究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政策更是像那变脸的脸谱,一会儿一个样,今天刚学的明儿个就可能变了。老会计,.............
  • 回答
    欧文在篮网选择当老三,却不愿意在湖人当老二这个现象,背后牵扯到他复杂的职业生涯选择、个人价值追求以及与不同球队、不同核心球员的化学反应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1. 欧文对“角色定位”的深度思考,而非单纯的“地位”高低:很多人会简单地认为,当老三比当老二“地位”低,但欧文的选.............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欧文为啥愿意在杜兰特身边当老二,而在詹姆斯身边就显得别扭,我觉得不能简单归结为他们仨技术特点不一样。技术特点肯定有影响,但背后牵扯到的东西更多,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角色定位与球权分配的“契合度”:先说技术特点。詹姆斯这人,你懂的,他是那种能把球队所有齿轮都转.............
  • 回答
    很多博士生在完成漫长的学术训练后,确实会将高校教职作为重要的职业选择,甚至有些人会优先考虑这条路,而非投身大型企业。这种选择背后,并非简单的是非题,而是源于多种因素交织的考量,既有对工作性质的偏好,也有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还有对职业生涯发展轨迹的不同预期。首先,对学术和知识本身的纯粹热爱是驱动许多.............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像我心里那块不大不小的疙瘩,时不时就要拎出来翻腾一下。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公有个侄女,大概也就十一二岁吧,正是喜欢捣鼓东西的时候。我婆婆就找我老公,说那孩子有个平板电脑,最近好像出了点问题,想让他帮忙看看。我老公这人,对家人那叫一个没话说,别看平时木讷点,但只要是亲戚有事,他总是第一.............
  • 回答
    职场里,老员工和主管们似乎对带新人这事儿,总有点“爱答不理”。说实话,这里面的门道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也并非所有人都是铁石心肠。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复杂心态和现实压力的交织。老员工不愿带新人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 时间成本与效率考量: “我自己的事都忙不完”: 这是最直接的理由.............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忧心的问题,我身边不少做生意的朋友,最近都在唉声叹气,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人力的传统制造业,日子是真的不好过。以前那种一说起工人,脑子里就是一群年轻力壮小伙子的画面,现在可好,越来越难见到生面孔,很多厂子,你进去一看,黑压压一片的,基本都是快退休的大叔大妈,撑着呢。年轻人不愿意吃苦,这话.............
  • 回答
    员工不愿意加班,老板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管理者头疼的难题。毕竟,很多时候为了应对突发状况、赶项目进度、或者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加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员工普遍表现出对加班的抵触情绪,甚至直接拒绝加班,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仅仅依靠“压迫”或者“强制”往往.............
  • 回答
    写这个问题,我的心都凉了半截。真的,特别憋屈。我老公,收入是真的高,高到什么程度?我们生活的城市,他这个收入绝对是顶尖那一批了。在我们身边,他算是事业有成,也很有担当的那种男人。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可是,就在我父母身上,他表现出来的“担当”,让我觉得十分讽刺。事情是这样的,我父母身体一直不太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局面,摊上这事儿,谁不焦头烂额?想我这当妈的,一边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一边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职业发展机会,夹在中间真是里外不是人。先说说我这婆婆吧,身体算是硬朗,但就是对带孩子这事儿提不起兴趣。年轻时候忙工作,现在好不容易退休了,想着就享享清福,带孩子?在她看来那是我们年轻人的责.............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都曾经在内心深处嘀咕过,也亲耳听过。走在校园里,无论是休息时间,还是在教师办公室,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声”此起彼伏。从教育政策的朝令夕改,到学生学习态度的敷衍,再到家长的不理解和高要求,乃至学校内部的管理和待遇问题,似乎总有说不完的槽点。可奇怪的是,抱怨归抱怨,真到了要离开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